人機歷程取向心理治療是什麼?
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是什麼?
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是以人際動力理論,客體關係理論和家庭系統理論為基礎。它認為問題本質都是關係的。治療師與來訪者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來解決問題,家庭經驗是了解自己和他人最重要的來源,家庭經驗是個體情感學習的來源,雖然原生家庭經驗對來訪者的有著深厚的影響,但治療師通過提供矯正性的關係歷程經驗,可以矯正來訪者有問題的互動模式。
人際歷程理論認為:
早期人際經驗對個人人格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
行為都是有原因的,是由背後的動機驅動,而對愛和關係的渴求是主導個體行為的基本動力。
嬰幼兒具有與主要撫養者形成情感聯結的需要,並通過各種依戀行為獲得保護和成長。
而在生命早期最重要的行為動機就是建立和維持與父母的依戀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內化父母對我們的看法及關係形態成為我們自己的,我們用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來看待我們自己,對待我們自己。
這個過程是耳濡目染、自動化、未經思考覺察。
我們早期與父母相處的關係和模式會內化(內在的客體關係)成為內在的人際認知地圖,形成對自己、對他人、對外在世界的基本看法、認知基模。
而早期所發展出來的人際關係形態成為我們人際關係形態的雛型,我們將傾向於不斷重複這個人際關係型態,即使我們長大成人了。
人際取向治療認為:來訪者在關係中受傷,在諮詢關係中治癒!
那麼來訪者如何在關係中得到治癒?(人際歷程取向的治療理念)
1.看見來訪者重複出現的人際關係模式。
2.理清來訪者何種人際關係模式是困擾的根源。
3.預測來訪者有問題的關係模式會如何呈現在諮詢關係中。
4.諮詢師不被來訪者誘發出他所預期的反應模式,注意彼此互動的過程。
5.進行歷程評論:觀察來訪者與諮詢師的互動形態與關係,就諮詢過程發生的事做出評論,提出探討。
6.假設目前有問題的關係模式=來訪者與諮詢師的關係模式=來訪者早期與父母互動的關係模式。
7.諮詢師提供來訪者所需要的矯正性經驗。即提供一個不同於來訪者期待的反應,提供一個不同於他人對待他的方式。諮詢師持續提供修正性的情緒經驗時,來訪者原先的認知與人際模式會逐漸改變。
是不是題主打錯了,應該是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而不是人「機」歷程了。所以在這裡只能介紹的是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的基本知識了。
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是以人際動力理論,客體關係理論和家庭系統理論為基礎。它認為問題本質都是關係的。追溯人際取向歷史背景時,通常我們認為最初強調人際取向的是Harry Stack Sullivan 。Sullivan強調把解決問題的焦點聚焦在來訪者當前的行為和與他人的關係,而不是來訪者發展上的固著或者如何陷在過去。所以在人際歷程取向治療中非常注重客體關係、依戀理論、認知行為、家庭系統與人際歷程取向的關聯性。
就拿依戀關係來說吧,依戀理論認為,個體會內化早期的依戀關係。如果父母是和諧的、對孩子的痛苦敏感、有回應,孩子會有安全的依戀關係;相反,孩子可能會採用分裂的防禦機制,保存一個理想化的「好的」關鍵形象,但代價很高,現實被扭曲了,自我碎片化了,孩子成為了「不好」的那個。認識到孩子必須找到辦法維持和一個好的、有愛的父母的聯繫,這樣就能認識到許多來訪者堅持適應不良的行為和自我挫敗的關係了。
在這種心理治療取向中,強調三個核心概念:一是歷程維度。即理解諮詢師和來訪者當下發生了什麼。諮詢師需要一種知覺上的轉移,從討論的表面內容轉而探索諮詢師和來訪者互動的過程。二是修正性情感體驗。指的是治療過程往往會重複來訪者早年依戀關係中某種衝突的互動模式。諮詢師提供一種新的,完全不同的關係——合作性地,致力於合作解決來訪者問題的關係。三是來訪者反應的特殊性。他們每個來訪者是特殊的,每個諮詢師也是特殊的。諮詢師需要調整自己的回應,以適應每個來訪者的特殊需要。通過評估來訪者對干預的反應,諮詢師可以了解自己干預的有效性。
推薦閱讀:
※我總是不滿足於向別人請教怎麼解決問題,還總糾結別人為什麼能想出來而我不能,然後就痛恨自己,這是病嗎?
※海明威自殺是因為精神病嗎?
※內心充滿負能量怎麼辦?
※帶高音喇叭催老賴賬,有效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