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個人隱私這麼容易被泄露和倒賣?
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個人信息的泄露已經不是新鮮事。而被泄露信息的人則經常會受到各種詐騙信息、詐騙電話的騷擾。而信息被泄露的途徑也越來越多樣:
各類「釣魚網站」。在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的時候很容易遇到各種「釣魚網站」。不法分子利用低價商品作為誘餌,發布虛假信息,誘騙消費者掃描植入病毒的二維碼,從而在網路後台竊取消費者個人信息或者通過設置的木馬病毒偷取錢財。所以請大家盡量不要貪圖便宜進入不明網站,如果購物請盡量到大型正規網站進行購物。如果需要網上支付的話,也盡量使用手機流量進行支付,確保支付安全。
各類個人信息票據。快遞單、飛機票、火車票、銀行業務的單據等這些常用到的單據其實也蘊含了很多我們的個人信息。以快遞單為例,姓名、住址、單位、電話,甚至購買的商品,都在一張小小的快遞單上展露無遺,99%的個人重要信息都能被別有用心的人還原並獲取到。所以要妥善保管好各類單據,如果無用的單據在丟棄前要把姓名、電話、地址等部分信息塗黑並且銷毀再丟棄。
不要隨便留下個人信息。各類培訓機構、中介機構、裝修公司等辦理業務時都會留下個人姓名、聯繫方式等信息,稍不留意就會被人非法倒賣。上網時經常會碰到各種填寫調查問卷、玩測試小遊戲、購物抽獎,或申請免費郵寄資料、申請會員卡等活動,一般要求填寫詳細聯繫方式和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或者在商場、街邊等碰到需要填寫調查問卷的什麼的,最好還是謹慎填寫。
現在,使用微信、QQ等時,一些人會不自覺地說出自己的或標註他人的姓名、職務、工作單位等信息。還有一些人經常在朋友圈曬自己的火車票、登機牌、出遊地等。另外,有家長在網上發布孩子的圖片或文字記錄時,不經意間就泄露了孩子的相貌和姓名等,不法分子會利用這些信息進行詐騙、綁架等。
還有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身份複印件一定要寫明用途,防止他人亂用。
「您好,請問是王女士嗎?」
「是的,你是?」
「我們在網站後台看到你30分鐘前在網上搜索了「北京房價」,想問問你貸款有需要嗎?」
這樣的經歷在我們生活中經常都會出現。明明只是在網頁搜了條信息,隨後就會有騷擾電話打進來。
其實,這是因為你掉入了新型侵犯用戶個人隱私黑產的圈套。
新型詐騙模式浮出水面
近日,百度安全配合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破獲了國內首例新型侵犯用戶個人隱私黑產團伙——「手機訪客營銷」黑產,抓獲了犯罪團伙數十人,重創了黑產全鏈條。 同時,也為我們揭開了總是收到騷擾電話的秘密。
據了解,這種侵犯用戶隱私的黑產,利用運營商手機號返回介面漏洞,開發出惡意代碼,非法獲取公民手機號和個人信息。再將工具和用戶手機號碼等信息轉賣給醫院、教育培訓、金融機構等。
也就是說,這些機構從「手機訪客營銷」團伙處按月或者按年購買此服務後,便能將該團伙提供的惡意代碼嵌入到網頁中。當用戶點擊網頁時,後台便能自動讀取用戶的手機號、手機型號等個人隱私信息。隨後,有關用戶便會收到各大商家客服的推銷電話,讓人十分困擾。
盜取手機號碼技術原理 來源:中國經營報
當我們質疑推銷客服手機號碼是如何獲取的,客戶一般都會回答是由搜索網站提供的。
如此下來,相關網站成了背鍋俠。可見,「手機訪客營銷」黑產的惡意行為,不僅侵犯了大量網民的隱私,也對相關網站的聲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這些犯罪團伙卻靠著出賣我們的隱私,賺得盆滿缽滿。
團伙年收入上億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犯罪團伙總能利用各種漏洞躲過監管,「手機訪客營銷」利用的就是我們經常使用的社交軟體。
「手機訪客營銷」團伙一般會通過社交軟體發布攬客消息,通常以「提供手機號抓取服務,詳情請添加QQ好友私聊」字眼吸引人的注意。購買該服務者需要先註冊成為會員,才能使用其服務。
目前,抓取訪客手機號團伙覆蓋全國,已經形成了黑產工具製作、多層級銷售代理、黑產工具購買者的O2O式成熟產業鏈。成熟產業鏈的背後,利益規模非常巨大。
據有關媒體調查發現,按照每個網站年會員費8000元計,每年黑產團伙的收入就超過3億元。
犯罪團伙的收入在不斷增加,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卻因為信息泄露增加了經濟損失的風險。據統計,2016年到2017年我國有6.88億網民因垃圾簡訊、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經濟損失估算達915億元。
犯罪份子如此猖狂,難道就不能在源頭上斬斷?實際上,近年來百度等其他網路平台一直在嚴厲打擊此類行為。百度在2017年上半年,風險詞黑名單攔截有害信息1.7億次。
儘管大家一直有在努力,但在巨大利益面前,犯罪團伙總能想出五花八門的法子進行非法行為。更加值得我們警惕的是,隨著信息販賣產業化愈演愈烈,甚至有可能對我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我們的隱私誰來保護
開房記錄、名下資產、乘坐航班,甚至是購物記錄,只要付錢,我們的隱私就暴露了在眾人眼前,令人不寒而慄。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隱私似乎已經不單單屬於我們自己的了。
個人信息遭到泄露後,各種推銷、詐騙電話紛至沓來,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威脅生命。2016年8月發生的徐玉玉案,就是一個讓人十分痛心的例子。
當年,以568分的成績考上南京郵電大學的徐玉玉因為一個詐騙電話被騙走了9900元的學費。因此,徐玉玉傷心欲絕,鬱結於心,最終導致心臟驟停,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但仍不幸離世。
犯罪團伙賺了錢,徐玉玉卻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確實是犯罪份子的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退一步來說,這也是因為我們的網路安全系統存在漏洞給犯罪份子鑽了空子。
因此,如何能保護我們的隱私,應該從整條產業鏈著手解決。手機廠商、網路平台、網路運營商需要提高網路安全技術,堵住平台漏洞。同時,需要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出台相關法規或政策進一步打擊此類行為。兩者的強強聯合,為中國上億網民建立個人信息安全的防護牆。
而我們如今能做的,唯有加強防騙意識,平常遇到可疑電話切勿輕易相信。
【電商報原創,歡迎關注我們。重磅新聞跟蹤報道,中國電商媒體影響力第一!】
你好,感謝邀請
隱私泄露,到現在為止,已經算是習以為常了。
為什麼個人隱私這麼容易泄露呢?可以說是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有人買就有人賣,比如你買個車,可能就會收到一大堆抵押貸款,汽車服務什麼的。
註冊個公司就會有一些相關的推廣打你電話。
加上現在互聯網方便的很。他們基本可以做到你前腳提交了資料,後腳就已經賣出去了。
不同需求對應不同價格的個人信息。
目前沒有一個有效的辦法保護個人隱私,信息你接觸的任何需要提交隱私信息的地方都有可能有人在賣你信息。
而且取證難,維權難,基本就只能忍受一下子了。一樣以後有出台針對性的法律法規約束一下信息販子
你好?謝謝邀請:
現在倒賣個人信息,已經成為不法分子的一個賺錢的行業,很多人為了利益偷賣個人信息,騙子們買到以後就去詐騙,給受騙者造成了重大的個人損失,這嚴重地擾亂了社會穩定秩序。此事告訴我們,對自己的個人信息,一定要引起重視。
感謝問答君的邀請。
我覺得個人隱私背泄露和被盜賣,其實是某些人或某些組織利益使然,個人信息可以賣錢,這是真實存在的。
我在生活中就發現過這些個人隱私泄露得貓膩,有一次我去某快遞點領快遞,快遞員在一個本子上記錄下我的地址和電話號碼,我就把本子搶過來看,這本子密密麻麻記錄許多人的信息,我問為什麼要記這個東西,快遞員說公司要求這麼做的。我不幹,我要打電話問他們的快遞熱線,我要投訴。這樣他就軟了,同意把我的信息塗黑,我才罷休。
還有一次我去市裡出差,辦理住宿的時候提供身份證,前台服務員把我的身份證在那個儀器上讀取身份信息(這是正常的手續,公安部門要求的),但讀完正面,她把身份證放到桌子下停了一下,然後又讀反面,又把身份證放到桌子下停了一下。我感覺不對,質問她做了什麼?她很緊張地說沒什麼。我伸頭進去看桌子下面有什麼東西,她死活不給。我懷疑下面有攝像頭或照相機之類的,給我的身份證拍照了,盜取我的信息。我就警告她,如果今晚我的信息泄露出去,我就直接報警。
雖然到現在也沒出現個人信息泄露的事情發生,但個人信息泄露,簡直防不勝防。另外。大家平時要多長几個心眼,不要把自己的隱私,家人的隱私隨便分享在朋友圈,儘可能避免個人信息泄露。
謝邀
一個字,有「利」可圖,二個字「不法」,三個字「欠誠信」,很希望嚴打能打打個人隱私被泄露和倒賣的擾民、騙局事件。
這個問題我覺得網路商家沒有法律約束!管理不到位!以贏利為目的!導致網路詐騙!倒賣個人隱私!其次個人缺乏隱私保護意識!抱著無所畏的態度!讓壞人有了可乘之機!因此心須用法律打擊犯罪分子!加強網路管哩!努力提高網民的防犯意識!
謝謝邀請!因為現在是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在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負面的影響。
一個朋友,在簽了買房合同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每天都要接到好幾通的售樓電話,在房貸批下來後不久,也會頻繁的接到各種推銷貸款的電話……。
有時候真的是不堪其擾!但是你又弄不明白自己的電話是怎麼就被這麼多的陌生人知道了,真是連個發泄的地方和對象都找不到。
你要知道,我們在這世上所遇到的一切,不管好壞,都是果報。
而那個因,有前世種的,也有今世種的。
正是: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佛說:因果通三世。
佛說: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由此可知,雖然看起來「泄露倒賣個人信息」是不對的、是違法的,是管理和監管問題,實際上恐怕都是因為自己前世(今生沒做過的,肯定就是前世)也泄露和倒賣過別人的信息而已。
否則的話,就算想遇到這樣的事,也是不可得的。
是故遇事怨天尤人,不僅是不對的,而且還會過上加過。
所以最好還是,「隨它去」!………受了受了,受了就了了!
感謝邀請,主要現在個人信息,給不法分子有利可圖,廣告商為了利益偷買,嚴重的是騙子買到個人信息去詐騙,造成嚴重個人損失,出人命的都有,現在容易泄漏個人隱私情況多,大到去公司應聘工作,必須要身份證複印件,辦張銀行卡,信用卡,也要用複印件,小到租房也要複印件,網上更是隱私泄漏泛濫重災區,註冊要用到個人信息,以前不看重個人信息,泄漏情況更是嚴重,現在監管一定要嚴,個人也要引起重視,損失慘重後悔就晚了。
推薦閱讀:
※陸學藝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找到你》:當下社會各個階層,做個好母親有多難?
※三十六計(實用版分解,拿走,不謝!)
※美國制裁中興將刺激國產晶元發展--洋務運動2.0版中體西用之無奈
※一個老實人,是怎麼被社會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