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同年齡階段的教育方式有哪些?


教育方法觀:

1、注入式。

注入式教育方法觀在中西方的封建社會及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早期,非常流行。在這種教育方法觀的指導下,教師從主觀願望出發,任意向學生灌注知識,無視學習主體——學生的能動作用,把學生視為被動的裝知識的容器。

2、啟發式。

啟發式教育方法觀出現在奴隸社會,在中國集中體現在孔子的教育方法中,在西方以蘇格拉底為主要代表。在中國,啟發一詞源於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新行為主義。

這種方法觀源於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思想,是本世紀60年代後興起的一種教育理論,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斯金納。斯金納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變學生個體的行為以達到改變社會中所有的人的行為。他相信科學,主張嚴格的科學應用於人的行為研究,由此被稱為行為主義者。

4、人本主義。

20世紀,代表人本主義傾向的理論有羅傑斯、馬斯洛等人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以薩特為代表的存在主義以及以利奧塔為代表的後現代主義。無論是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羅傑斯,還是存在主義的哲學家薩特、後現代主義的利奧塔,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對人的情感、需要方面的研究,他們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提倡尊重人的個性和差異性。人本主義的教育方法觀從尊重人的個性出發,強調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的建構,重視學生價值觀及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進步作用。但是,他們的這種方法觀又過於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存在一定的缺陷。


這個問題能寫本書。

我只澄清一個概念吧。

「教育」≠「培訓」

培訓方式會因年齡段的不同而不同。

教育的核心方式永遠只有一種:

產生興趣,然後提供足夠的知識階梯、物質保障,讓ta自由選擇、攀登。

——[成雲社]~初心


推薦閱讀:

韓國三大名校—「SKY」
幼兒園設計應該遵循什麼?
到底是兩個女兒好還是兩個兒子好?
怎樣才能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TAG:育兒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