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放在老家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謝邀請。這個問題真得不想回答。自己生了孩子,為何不帶不養而要放在老家讓父母帶,父母養。父母生你養你就夠了,為何要隔代養。身為父母這樣不負責任。將來孩子有問題你別後悔。
第一,從法律上講,你是主動放棄孩子的監護權和監護責任。不說是全部也是部分。是法制社會所不允許的。
第二,從感情上講,你不養不帶,沒有交流,孩子就不會跟你親,下了解自已孩子天天想什麼,需要什麼,成長中碰到了什麼問題,不知喜努哀樂。孩子大了,性格不好,孤避,冷漠。形不成正確的親情觀和家庭觀念。
第三,有些老人文化水平不高,道德水平低,迷信落後,自私斤斤計較,溺愛孩子,滿口髒話,人生觀,價值觀不正確,更會影響孩子心身健康,有的老人身體不好有疾病,沒準會感染給孩子。這些問題,年輕的家長可一定要考慮啊。
有這麼多問題。什麼理由能讓你將孩子交給老家管。你仔細體會去吧。
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是現在社會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國家也在想辦法改善,但是目前來看,暫時效果並不是特別理想,因為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太難了。今天我就不說這個了。
在孩子成年之前,也就是18歲之前,都是非常需要父母在身邊陪伴的,他們渴望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這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長期父母的缺位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產生不良影響。
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無法代替父母行使應有的職責。孩子的祖輩早已年邁,首先他們的精力和體力非常有限,稍微活動一下就會腰酸背痛,讓他們面對一個精力充沛的孩子,難免力不從心,他們無法完全勝任看護孩子的能力,為了儘力做到最好,只能是把孩子關在家裡看電視等等;另外,很多的老人由於知識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有限,註定了他們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也便給不了孩子想要的知識和技能,如果家裡老人再有一些什麼傳統陋習,或者對孩子過分順從溺愛,長期下去對孩子的成長並沒什麼益處。
父母的缺席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正值年幼,很多事情他並不清楚原因。突然離開父母,他們會認為自己是被拋棄了,心裡對父母關愛的渴求得不到回應從而導致心理扭曲,極度缺乏安全感,容易產生消極情緒,變得冷漠,不懂得如何去愛,也不知道何為被愛。膽小、內向或是自卑,一旦遇到有人示好,非常容易相信別人。事實證明,父母的長期缺位,孩子早戀的幾率更大。因為,終於有人給了他想要的東西了,不顧一切的想去抓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良師益友我們常說要富養孩子,「富養」不僅僅指的是父母給孩子多少金錢、奢侈品或是好的生活,更多的是指給予孩子內心的豐富情感、眼界的開闊,而這些必須是父母言傳身教的。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父母工作再忙,每天也必須抽出一些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像老師一樣給孩子傳道解惑,像朋友一樣和孩子共同成長,而不是因為某些原因把孩子一個人推出去面對孤立無援的局面。如果只是簡單的把孩子甩給老人,放到老家去,只是過年過節回來一趟送點鈔票或是買點漂亮衣服、好玩的玩具,這叫做補償,不是養育。
養育是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養兒育女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包括所有人長大、生存都不容易,做父母的更是要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不要等到孩子漸漸變得不服管教,才想起來問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任何人或事都是有前因後果的。實在沒時間帶孩子可以送到幼兒園或是小飯桌之類的托兒機構,但是保證孩子能每天見到家長,不脫離父母的撫養範圍。
現實中總有很多父母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總覺得自己無法保證照顧孩子、工作忙、白天沒時間等等。其實孩子們要的特別少,反而是我們這些大人想的複雜了。只要有父母足夠的愛和陪伴,哪怕是送給他們一張白紙,他們都感到開心,父母可以把白紙變作飛機或小船,變作青蛙或花朵,這取決於父母賦予孩子多少高質量的愛和陪伴。家長不要讓孩子的成長有缺失,也不要給自己留有遺憾。盡量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相信再大的困難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親情。祝孩子健康成長!
謝邀,關於孩子在老家養,大多數人都是出於無奈,誰不想和自己的孩子每天呆在一塊?孩子已經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寶,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哪個父母不想成天圍著孩子轉?即便孩子調皮搗蛋,吵吵鬧鬧,發一下脾氣,緊接著愛都愛不過來,夫妻沒有隔夜仇,父母與子女一會就忘記了,哪來的仇啊。都是迫於生活壓力造成了孩子回到老家由家裡老人帶著養大。
其實你周末還能夠回家看看孩子已經很不錯了,很多留守兒童,一年只能見到父母一次。不過留守兒童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甚至於孩子們的玩耍,都不會參與,畢竟與其他孩子不同,父母不在身邊。
而根據一些權威機構的數據表明,三歲以前的孩子,應該要與母親呆在一起的時間長一點,這樣會有安全感,對於長大後有著非常重要的好處,而三至七歲的時候,盡量讓父親多帶孩子,這樣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加強,更加容易融入大眾當中,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創造性,有利於孩子的成才。
小編不認同周末父母,這樣對孩子來說,傷害往往更加的大,你想想,孩子無比思念父母,剛剛相處兩天,甚至還不到兩天,就面臨著離別,一般這樣離別的痛苦會持續兩天左右時間,我們就按一天來算吧,周一,不能正常學習與生活,周二恢復正常,調整好了心理,周三,開始計算父母回來的時間,還有兩天,周四,在想著,馬上就能見到父母,一到周五晚上,見到父母,所有其他東西,都會拋到腦後,可是到了周日,心情又開始急劇下滑,所謂的大起大落,用到了孩子身上,一周,能夠正常生活與學習的時間不足兩天,這樣對孩子是多大的傷害?
條件是靠自己創造的,有能力的情況下,還是盡量的將孩子帶在身邊。實在沒能力,也讓孩子習慣父母不在的日子,一周一趟的大起大落,大人都受不了,何況孩子啊?還不如一個月的時間看孩子一趟的好,起碼讓孩子正常生活學習的時間長一點,不至於一周經歷一次大起大落,悲歡離合。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謝謝邀請,歡迎關注頭條號壯鄉阿哥;您說的孩子放在老家養是一種什麼體驗?其實孩子放在家實屬無奈的,這是社會現象,大家為了生活沒有辦法,誰也不想丟下孩子在家,不能說是體驗,是打心裡深深的難受。
孩子在家帶真心很大影響的,不管性格上還是學習上都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孩子也經常思念父母,性格變得內向,變得憂鬱,再一個別的大人喜歡開玩笑說你爸媽不要你了,這樣讓孩子更受打擊。
我以前孩子4歲時也把孩子放家一年時間,雖然在家爸媽也把孩子帶養得很好,我們還是想孩子,放心不下,也經常回去,回一次孩子哭一次,有一次回去等走時孩子抱著我大腿不讓走,說爸爸可以不要走嗎?在家裡也可以有工作呀!你們去我也想一起去,做為一個大男人我當時真的忍不住眼淚流下,也不顧周圍的鄰居看笑話了,那天我沒有走成,晚上還是留下來了,和孩子聊了很久,最終第二天把孩子帶上了去外地打工,在外一直多年了,也一直在外上學,剛開始以為很難,要學費要租房,其實一轉眼也很多年過去,孩子也長大了,天天和父母在一起也開心了,性格也變得開朗,我覺得孩子能跟父母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比你把錢丟給他在家好萬倍。
你沒房子沒關係,早晚會有,婆媳關係一定要搞好,婆婆也是媽,老一輩的人有些是有思想不同很正常,你要想想婆婆就是你老公的媽媽,除非你也不愛你老公,如果愛你老公就要學會包容,寬容,忍讓,試試把婆婆當成自己的媽媽,結果肯定會不同的,你對婆婆好,也會把你孩子照看非常細心的。如果孩子確實想你們,建議帶在身邊吧,很多事情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孩子的童年需要父母陪伴的。
許多人,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把孩子丟在老家而出門打工。這種分離之苦、離別之痛,只有局中人才能體會。
孩子需要父母的呵護才能茁壯成長,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生活的壓力迫使許多父母不得不「捨棄」這份對孩子的呵護而走上打工之路。在漫漫的打工歷程中,父母和孩子都在經受著思親之痛。尤其是孩子,學習需要輔導;生活需要料理,僅靠家裡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不行的。有的孩子甚至是獨自一人在家生活、學習,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但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家裡生活需要花錢,孩子上學需要花錢。如果父母呆在家裡,就可能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經濟來源的家庭是貧困的,貧困的家庭一樣不能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一樣會使父母和孩子的身心備受煎熬。
現在孩子尚小,也許不會理解父母為何選擇打工之路,他們會在極度的思親之痛中掙扎徘徊,這可以理解。但當孩子再大一些之後,他們會明白父母的無奈;他們會理解生活的艱辛;他們會知道父母把他們「丟在家裡」時,父母的心也很痛、很痛。
麵包會有的,牛肉也會有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家裡的經濟狀況會逐步好轉。到了那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守在孩子身邊,把應該給孩子的愛和溫暖悉數地還給孩子。
孩子的心裡長久以來這樣的話,
會產生自卑心理,
或者被爺爺奶奶嬌慣的厲害,
不講道理,沒禮貌
又或者跟父母比較疏遠,
或者不疏遠的話,也會恨父母的
抱怨父母對他的拋棄
長久以來這樣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
所以,除非迫不得已的情況
還是帶在身邊比較好
沒有那麼多的迫不得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為了孩子的建康成長,定要處理好家庭關係,良好的環境是孩子成長的前提。
為了孩子的未來,請不要放在老家養,隔代教育會誤孩子一生。生而不養會終身遺憾。
心痛,我也把孩子放在老家,每次離開時孩子那無助,恐慌,留戀,布滿淚花的雙眼,讓人心都碎了,公婆好了還給孩子說些激勵的花,有些壞心眼的,藉此機會鑽個空子,給娃娃從小貫穿一些壞思想,孩子留家裡真讓人頭疼,可有些媽寶男聽他父母的話,怕孩子冷漠爺爺奶奶,老人無聊,就把孩子留家裡,還美其名曰「優養,優教」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如果有下輩子,我絕不會把孩子丟家裡!
感謝邀請。這個問題確實是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有老人帶也不能說不好,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老人不能帶的時間太長,比如,孩子沒入托前,可以放在老家讓老人帶。這樣的話,夫妻兩都可以上班,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就可以接到身邊,說實話,孩子還是要和父母在一起比較好。隔帶親,老人一般不捨得「教育」孫輩,這樣對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培養良好的習慣是不好的。
我有兩個孩子,老大由父母帶到三歲,上幼兒園時接到身邊的,老二由父母帶到五歲,在老家上了兩個幼兒園,接到身邊後,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孩子任性、發脾氣、罵人,但也沒辦法,帶孩子的是自己的父母,總不能去批評吧。當時我一年都不敢回去一次,因為一旦回去一次,孩子就要鬧好久。當把孩子接到身邊的時候,我把她微信上那些沒有發出成功的語言全部聽了一遍(給孩子配了個緩存好動畫片的手機,但老家沒網路),說實話,心裡很不是滋味,我到現在還收藏了幾條信息。
我認為,如果自己經濟能力還行,就不必讓老人帶孩子了,一是老人已經辛苦了一輩子,二是隔帶真的是教育不了小孩,主要是不忍心,而且在很多觀念上和年輕夫妻也不相符,容易增加婆媳矛盾。可以把孩子接到身邊,由老婆親自專職來帶,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好一些,但家裡的經濟負擔會更重一些。還有,雇保姆帶孩子,我感覺還不如把孩子放老家父母身邊。
所以,總結一下:孩子最好是父母雙方親自帶,需要有一個專職的;其次是把老人接到身邊帶;第三是老人在老家帶;第四是由保姆帶。
解決你的問題可以考慮把老人接到身邊,既然是租房子,那就租個稍微大點的,或者在附近給老人單獨租一個。孩子在身邊還是好,這個是不用懷疑的。
曾經看過一句很現實的話「如果我雙手搬磚就沒法抱你,抱著你就沒法養活你」,現代社會飛漲的物價生活成本,已經逼迫很多人只能在生存和親情當中二選一,這是現狀,就算國家想要改變,也不是一兩年就能夠做到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呢?
必須要有個人目標
很多人都會說,我每天工作都很累,不想在下班時間還要考慮這些。但如果你回顧年復一年的工作,會發現,如果你沒有清晰的個人目標,你就永遠在原地踏步,你就只能一次次的放棄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一次次的被現實擊倒。有人說過,如果你不做選擇,自然會有人替你做最壞的選擇。現實從來不會眷顧隨波逐流的人,這樣的人永遠都是在無力和自責中消耗自身。
工作太忙,分析自己的工作內容,總結哪些是有效工作,哪些是可以通過標準流程節省時間的,提升工作效率。
沒時間陪孩子,通過時間規劃,工作方式的轉變,留下1-2周的時間,全身心的陪孩子,或者,通過集中的工作,存一筆錢,然後選擇相對時間自由度更高的工作,可以和孩子一起生活。
要有可以保證生活的存款
每個人的生活都很緊張,就算是月入50-60萬的階層,也會為錢煩惱。就算是月收入只有幾千的人,也可以積年存下萬元。一定的存款可以保證你在生活不再如意時,可以離開讓人不適的工作環境,也不至於立刻為生機所迫。
推薦閱讀:
※#應許之地#在以色列國內生活安全嗎,有沒有每天擔心恐怖襲擊的恐懼感存在?
※如何看待生活中比較作死的女生?
※員工斷續請病假的醫療期如何計算?
※隔夜的白開水不能喝,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