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人情世故怎麼辦?
你不要先看別人、要求別人,先看清自己、要求自己。你只有看清了自己,才能駕馭自己去與外面對接。我們的心才是萬事萬物的第一因素。
人,在沒有成就之前,很多時候都是活在顛倒之中。只有你變得有智慧了,你才認識有智慧的人;只有你成為明師,你才認識明師。難道沒有開悟,我們就不會選擇明師嗎?在這個環節上,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你們現在就思考,怎麼解決?(答: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說得對,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你會貨比貨,說明你還是識貨的。事實上找佛的、需要明師的都是凡夫,聖人不需要找佛,也不需要明師。
現在的和尚居士拜師都拜得太多了,今天一激動,哇,萬行大師這句話說得太好了,就過戶到萬行大師的門下。明天發現萬行大師的行為很古怪,馬上又過戶到西華寺住持那裡。佛祖不會反對我們過戶,四弘誓願里的「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告訴我們可以學很多法門,追隨很多明師,禮敬好多個師父。沒有問題,你可以繼續過戶,但是你必須清楚,必須看準這個戶主是不是能滿足你的需求,解決你心中的無明。如果只是跟風從雲地過戶,那就沒有意義。
我們跟隨一個人,是學習他的優點。你不需要看明師的缺點,而要看明師手裡是否有這把鑰匙,是否能破除你的無明,開啟你靈性的大門。只要他對我們有幫助,我們就應該禮敬他、尊重他。一個修行人,只要目標明確,方法正確,怎麼可能不成就呢?
我們天天在捕捉目標,年年在捕捉目標,目標是什麼呢?就是你自己的心。如果你的心不簡單、不清凈,不能安住在當下,你立的目標再多,拜訪的明師再多,你也無法變得簡單,也無法解脫。
如果你是一個領域的專家,你不能把你的專業知識、研究成果,用五分鐘時間讓一個外行人聽懂,說明你對你的專業知識還不是真正通達明了、圓融無礙。我們在座的出家師父有沒有這個本事,能不能用五分鐘時間讓一個外行人了解佛教的核心教義呢?(有人答:能)好,我要恭喜你!你看,其他人都不敢回答。
不敢回答是對的,回答也是對的。不敢回答說明你認識自己了,知道自己現在的確做不到,恐怕要花幾天時間才能把佛教的核心教義介紹給外行人,讓他們聽懂。敢回答說明你只是自信而已,但自信並不代表你自知自能。如果光有自信,沒有自知自能,那就變成了自大自狂。
師:佛教是為誰服務的?
答:眾生。
師:為眾生服務的?佛教為豬馬牛羊服務嗎?為石頭山河大地服務嗎?沒錯,佛教也為豬馬牛羊服務,也為石頭山河大地服務,但首先是為人服務的。如果你不了解人與萬物的關係,就無法把自己與萬物很好地融為一體,人本身也是萬物的一部分,是萬物的開源。
一個人認識別人相對容易,認識自己就不那麼容易了。為什麼我們不能認識自己,卻能認識別人呢?
答:兩隻眼睛往外看。
師:眼睛往外看,心不往外看有用嗎?眼睛看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看哪裡。因為我們的眼睛耳朵都在看外面、聽外面,很少看內心世界、聽內心世界。一個人不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又如何了解外在世界呢?
外在世界是內心世界的投影,你內在有什麼世界,外在就有什麼投影。你看清楚了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學會如何與外在世界融為一體;你看清楚了自己的內心,才能知道用什麼方法與你的另一半,包括你的父母、子女、朋友、同事、師父或徒弟,更好地聯結、相處、共事,乃至融為一體。
你不要先看別人、要求別人,先看清自己、要求自己。你只有看清了自己,才能駕馭自己去與外面對接。我們的心才是萬事萬物的第一因素。如果你是一個有膽識有魄力的人,甚至是一個真正能為你的理想、你的慾望去死去活的人,你很快就會認識自己,也很快就能學會駕馭自己。
什麼叫做理想?什麼叫做慾望?慾望是為自己的,是自己需要的。理想,佛教稱它為願力或者菩提心,是為他人、為眾生的,是他人需要、眾生需要的。比如小到一個家庭需要,中到一個企業、團體需要,大到一個國家民族需要,你去努力去做了,這就叫做願力,叫做菩提心。你們現在是為你們的理想還是慾望努力啊?
答:理想!
師:那我要恭喜你們了!好,大家都有理想,說明內心沒有慾望,很不簡單!我相信你們說的是兩者都有。我們人是兩者都有的,慾望也有,理想也有。但是你的私慾不能成片成勢,當你的慾望成片成勢時,就意味著你失敗死亡的那一刻來了。
如果人只有慾望,只為自己活著,你是活不下去的,身邊的人都不認可你,誰都不願意和你共事。當你為理想活著的時候,你的成就也就開始了。如果到今天,你還不知道你為之努力的是慾望還是理想,你還沒有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那麼你之前的人生都是虛度的,都迷失在自我里。
為什麼十大願王的第一願是禮敬諸佛呢?如果一個人敢放下自我,放下自己的面子、架子,把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當作佛來禮敬,你很快就會遇到善知識,很快就會得到貴人的指點
作者: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3次7年閉關、16年建寺安僧、8部著作、1.2萬場開示、千萬餘字的開示錄、16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4791萬多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有很多人把中了世間法,被世間法左右和控制叫做人之常情,認為人遇到某些事情,就應該觸發喜怒哀樂,因為這是人之常情,但其實沒有什麼人之常情,這些就是中了世間法營造幻象的能識攻擊,就是注入體內的世間法造成意識的混亂無序,混濁不清。
很被世間法掌控的人,採用人之常情這一種表面意義上的說辭,為中了世間法辯護,實際上那是這些人捨棄生命提升,甘願被世間法牽引,七情六慾全開,任意妄為,反正就是走輪迴循環之道了,這麼下去,這一世還提升不了生命層次,整天情緒不穩,七上八下,你煩不煩。
很多人說,自己某些方面不行,要多跟別人學習學習,這也是不對的,他的病和你的病本來就不是同一種病,能用同一個藥方來治嗎?不能的,話不能亂說,葯更不能亂吃,病更不能亂治,你還能比醫師還高明?你的病根在於生命種子的固有缺陷,神都不能一下子治好,你能自己瞎治嗎?結果當然是不堪設想的。
神送你過來之前,早就開好了藥方,自己靜下心來,排除雜念,好好回想一下這個藥方,照方子拿葯,照方吃藥,病情自然就漸漸好,整天憂心忡忡,胡亂吃藥,等於到處中世間法,這樣病能好嗎?明顯是病上加病,亂吃亂為,這麼干很快就一命嗚呼了。
有人說命運無常,其實命運是個常數,是個定數,你如果能做到樂天知命,完全可以活的安泰,過的坦然,如果你主動排除掉世間法的困擾,醒悟自己真識,過的就是自己的真命,你會明白那就你該有和必經的人生之路,那麼還會有什麼私心雜念能讓你不安?還有什麼能讓你心態不定,沒有的。
那樣什麼幻象和感受都不能挑起你的情緒,心中常持一數零,心空感空無一物,這就對虛無宇宙世間法的還原,無世間法困擾,所領悟的就是本意,就是真相,無假身之我,有生命本質之真,假我沒有了,就是無我,一個人做到無我,就生出道來了嘛,做一個有道之人豈不是更好。
人活在世間,凡事能分清真假,心中平穩不亂,排盡世間法,心不生諸般幻象,自能覺知真義。
謝邀!
不會?我們可以學,且細細聽我道來
我們一出生並不帶來這玩意,生活中常見旁人總能駕馭著了人情世故,那並非是天生的,那也是經歷一般經歷,反覆推敲而成的,咱們且不論天生這事,畢竟很多人的努力還達不到用天賦來作為上限!對於我們不會人情世故的人而言我們首先需要走出去,想中五百萬還得付出兩塊錢呢。。我們得在生活的待人接物中,旁人的舉止言談中,書本的理論知識中都可一一發掘,探討以至付諸於實際行動,當然,我們並不可困於怕出醜,我們要勇於獻醜的精神!千萬不可庸人自擾之!那抱著破罐子破摔的精神不可取,那屬於弱者的理念。我們與世相存,與人相往,都拜人情世故所賜,他人的舒服程度取決於你的人情世故見長多少,由此見得是重中之重!
以上是本人的觀點,如有不適,請憑賜教!??
善言善意善行,自能圓通。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摩訶薩
只能靠學習,在這個社會就這樣,你不想被人輕視,就需要讓自己變的圓滑,太直了容易吃虧。
或者走技術人員道路,基本上好一些,但是不會人情世故也是事倍功半,有時候辛苦半天,不如別人幾句話,所以不會人情世故真的很累,在社會基本混不開,所以好好學習吧。
人情世故是要在成長中耳濡目染學到的,尤其是家庭成員的交流。走上社會就要靠悟性了,那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個人的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也就是說,條條大路到北京。要具體問題,具體處理,沒有一定之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