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偶當成活著的,並習慣性跟它講話,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從小到大,玩偶、毛絨玩具都是女生的最愛。特別人在女生受到挫折的時候或者非常無助的時候,更需要玩偶,這個時候玩偶能夠給她們勇氣、給她們安全感、緩解她們的不安以及焦慮。
「把玩偶當成活著的,並習慣性跟它講話」,這一行為如果是發生在兒童時期,就是一個很正常的行為。因為:在兒童期的時候,對著玩偶、毛絨玩具說話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那個時候個體的思維在認識事物上:並不能區分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事物,常常會把自己的意識動機、意向推廣到無生命的事物上。即:把玩偶、毛絨玩具當成有生命的「個體」來對待。
這個時候,兒童常常會把對父母的「怒火」發泄到這些玩偶、毛絨玩具上。
但是,如果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就要給予重視了,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分兩種情況:
一、在受挫和無助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個體的自我防禦機制。
在外界壓力下感到無助或者生活受挫的時候,出現這一行為的話,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被稱為「退行」。就是個體的在焦慮、無助或者受挫的時候,個體放棄現在已經習得或者熟悉的行為技巧,而選擇使用早期兒童式的行為模式,來緩解自己的壓力和減輕焦慮。
二、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有意、無意的出現這種行為,這是心理發育遲滯的現象。
這是一種個體在心理發育上的一種停滯狀態,這種心理發育停滯狀態的特點就是行為、思想模式一直停留在以前的某個狀態,並沒有隨著時間的發展而發展。
針對這種情況,在精神分析裡面有一個「認識領悟療法」,這個療法充分利用求助者的認知能力,引導求助者去認識到自己心理發展的停滯,以及認識到這種停滯造成的心理、行為等特點,讓個體去領悟這種行為與年齡的不符,使個體達到自覺的矯治,從而恢復到對應的行為。
只是根據這樣簡單的描述,我們並不能確定是否是有心理疾病。一般去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不是病態的,主要還是看這個人的這些行為有沒有危害到自己、他人以及社會。因為在不同的文化當中,同一個行為可能會被賦予截然相反的標籤。比如說,在中國古代表哥表妹的近親結婚是喜上加喜,大家都認為是好事情;但是,放到現在,如果誰家還這樣搞近親結婚,危害自己、他人和社會(近親結婚,由於基因問題,會非常容易生出怪病寶寶),就會背上「亂倫」的罪名,還會讓大家懷疑這兩家人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了,不正常了。再比如,有個有名的電影《充氣娃娃之戀》,裡面的主人公就是整天抱著一個充氣娃娃,他把這個充氣娃娃當做真實的女朋友,給她洗澡,和她說話,帶她逛街。因為這個主人公性格極度內向,無法融入社會,沒有朋友,所以,他愛充氣娃娃的這種行為就是健康積極的,因為和充氣娃娃之間的感情是可以幫助他排遣孤獨、製造美好的。雖然我們不能夠判斷題主這一行為是否屬於心理疾病,但是依然可以對這一行為背後所隱藏的心理動力來進行一個解釋。在心理學當中,有一個名詞叫做「過渡性客體」。在嬰幼兒時期,孩子不能忍受離開媽媽的煎熬,但是,媽媽又不可能時時刻刻陪著孩子,總是要離開那麼一小會兒的。那這時候怎麼辦呢?用什麼來撫慰孩子呢?很多大人會拿一個空的奶嘴放到孩子口中,孩子會很開心的吮吸著,雖然什麼也吸不到,但是也能很大程度的安慰到孩子。這個時候的空奶嘴,就是一個過渡性客體。在很多成年人的世界裡,「睹物思人」是一個常有的生活方式,比如,最近很火的遊戲「旅行青蛙」中,媽媽看不見青蛙的時候,就去看青蛙寄回來的照片,也會覺得特別欣慰和開心。這個時候的照片,就是一個過渡性客體。也就是說,過渡性客體並不是指單一的一個物件,它可能是單一的物件如嬰兒的空奶嘴和題主的玩偶、可能是一系列有共同特徵的物件如青蛙的照片,也可能只是一種氣味、一種聲音、一個角落。過渡性客體本身無好無壞,它只是一種安慰人的方式而已。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趙咪咪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我有,總是喜歡跟 她 說話,認為 她 有靈性,一旦我找不著 她 我就會急壞,已經離不開 她 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我幼稚,前段時間還發生了有人把 她 惡意藏起來的事,我急得要死。。。我是不是有病。。。
是自我解壓的一種方式。只要掌握度,不要因此妨礙和其他人交流,就沒有什麼問題,誰還沒點小秘密愛好呢
推薦閱讀:
※美國科學家首次直接探測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蕩
※年輕的數學家們都去哪裡了?
※名人名言(數學)
※奧卡姆剃刀原理的本質
※科學網路觀察日記 ——薄荷生長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