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和人接觸久了深了就會討厭對方是一種什麼心理?


感謝邀請,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很專業。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的培訓老師,在全國的考證教材上,社會心理學那一章節,關於人際交往,有很多的效應,接觸久了容易討厭對方,屬於近因效應。

它是指主要產生於「熟人」之間,由於最近時間的某一信息,使過去形成的認識或印象發生了質的變化。

如一個你熟悉的很不起眼的人,發明了不起的東西,使你對他突然刮目相看。

同樣,你的「鐵哥們」做了一件對不起你的事,從此你們就成了「老死不相往來」的死對頭。

這都是近因效應的結果。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缺點,會有彼此都不能顧及對方疏忽的時候,相處久了,太過熟悉了,很多的缺點都容易暴露,積累的越多,越容易產生反感。經常住在一起的親人,都會很容易吵吵鬧鬧。

所以如果有一些心理學的基礎,可以幫助我們及時覺察到這種心理效應,善於在關係中製造一點的距離和神秘感,這樣更有助於關係的穩定。

同樣,我們也可以利用近因效應改變以往的「冷戰狀態」,恢復凍結多年的「外交關係」,在老朋友中要製造良好的近因效應以鞏固友誼。

與近因效應不同的,就是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 它是第一印象所產生的影響和效果。由於它是最初的不全面的認識,因而是有偏差的。 了解並掌握首因效應的作用,其實際意義是:作為被認識的對象,要注意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這對日後的交往顯然有利;作為認識的主體,要盡量避免第一印象產生的不良影響,要把第一印象與日後的觀察結合起來,客觀、公正地認識一個人,給人一個正確的評價。 首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會助你一臂之力,也會絆你一跤,有些人正因為良好的首因效應而交了很多朋友,有些人也正因為不良的首因效應而「屢戰屢敗」。所以對首因效應在交往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當然還有一個「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問題。

暈輪效應(Halo Effect),又稱「光環效應」、「成見效應」、「光暈現象」。是指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輝,在雲霧的作用下擴大到四周,形成一種光環作用。常表現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決定了他的總體看法,而看不準對方的真實品質,形成一種好的或壞的「成見」。所以暈輪效應也可以稱為「以點概面效應」。是主觀推斷的泛化、定勢的結果。暈輪效應,屬於心理學範疇,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暈輪效應愈來愈多地被應用在企業管理上,其對組織管理的負面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各種組織決策上。


真是是應了那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很多矛盾都會發生在熟人,親人。甚至比那些陌生人更加頻繁,在我個人看來 我覺得因為彼此越來越熟悉,以至於忘了失去是什麼感覺,慢慢以後變得貪婪,對對方要求很高,然後我們就會慢慢不懂得珍惜,想著更好的。所以我們就會越來越不滿足眼前人。借一句話送給大家「水中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感謝邀請,人生若只如初見,先說夫妻之間,為什麼戀愛時都這麼美好?結婚了很多都冷漠了,吵吵鬧鬧的,甚至大打出手的。因為戀愛時都是展示最好的一面。

等到結婚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所有缺點都暴露出來,成長環境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理念不同,待人接物各種原因,加上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磕磕碰碰,難免有矛盾了。

也有很多夫妻是越來越甜蜜的,因為他們懂得夫妻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體諒,互相包容。

朋友之間,也有慢慢熟了,討厭的人。

自私自利,凡事斤斤計較,不懂體諒別人,需要幫忙就鞍前馬後,用不著你就過河拆橋,喜歡講別人壞話的,東家長李家短,好像她自己很完美似的。

值得深交的朋友,是正直善良的,有愛心的,熱心腸的,懂事的,凡事懂得換位思考,體諒包容對方的,這樣的朋友越接觸越珍摯。我很幸運有不少這樣的好朋友!


推薦閱讀:

女友每年都會去給初戀男友掃墓,我該怎麼向她表達我的不滿?
大學特別頹怎麼辦?
馬上要開學了,孩子到現在還天天玩手機,要怎麼幫助孩子戒掉手機,把心收回來呢?
喜歡的人突然給自己告白了,但為什麼會有一點尷尬?
怎樣做才能讓自己不想太多,自信起來?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