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心理疾病?


一個人是否健康,是要從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來衡量。誰還沒個頭疼腦熱的呢?感冒發燒打噴嚏,稀鬆平常,大家都見怪不怪,多喝水吃點葯過幾天就好了,當然啦也有一兩個月不能痊癒的。可是如果有人得了心理疾病,諸如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等等等等,可能會遭到周圍的人刻意躲避並成為眾人茶餘飯後的談資。這樣一來,此人不僅要遭受來自心理病症的種種折磨還要承受來自外界的不理解所造成的心理壓力甚至是傷害。所以我們包括患者自己都應該了解心理疾病,正確看待並對待它。

首先,心理疾病不同於精神疾病。簡單來說,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發病時會表現出明顯異於常人的行為舉止;而心理疾病可能會伴隨終生,可能會逐漸好轉也可能會迅速加重,也許在一天中都會有輕重的表現,沒有明顯的發病界限。

其次,心理疾病像感冒發燒一樣,在一定誘因下,可能會找上我們每一個人。患有某種或多種心理疾病的人可能是一位同學們眼裡陽光樂觀的校足球隊隊長,老師眼裡品學兼優熱心助人的學生會幹部,也可能是一位身後有著百萬員工的企業負責人……我們可能認為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一定是經歷過巨大挫折打擊的人,我們不理解為什麼那些陽光樂觀如此順風順水的優秀之人也同樣飽受著心理疾病的折磨。

再次,心理疾病不易被人察覺,包括患者本人。面對不同的事情,人們會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的不同情緒表現,但隨著事情的變化,如「消消氣」「 壓壓驚」,我們的情緒會趨於平復。但如果長時間得不到緩解,比如遇事易激惹容易生氣,思慮過度寢食不安,焦躁難耐心悸氣短,入睡困難易被噩夢驚醒,在公眾場合感到無所適從,大腦空白感知不到情緒變化……我們常常以為是沒休息好精神壓力大導致的情緒變化,直到它嚴重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才會引起注意,我們去看醫生,但往往是哪兒難受看哪兒,而非挂號神經科,拍片化驗,心臟沒事兒哈你沒問題哈早睡早起多運動哈諸如此類,於是我們回來經歷新一輪的煎熬。

最後,分享幾點建議。對於患有心理疾病的朋友,不要存在抵觸和自我厭噁心理,不要試圖掩飾,因為所有的過激行為可能掩飾成功但卻造成新的麻煩和不好的影響。我們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一點優勢,靜下心來,理順自己,可以寫筆記的哦,看自己究竟存在哪些表現和心理負擔以及困擾。如果有信得過的朋友或者家人,可以詢問他們的意見,具體到某些事某些場合中變現有什麼不妥,他們或許會說你沒必要那麼緊張,你說話速度太快了,或者說你不該發火的,你誤會了對方。待充分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之後,可以通過諮詢神經科大夫、諮詢心理醫生以及自己上網或到圖書館查資料,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並且在執行的過程中定期反饋並及時調整。我們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在對抗心理疾病的戰役中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對於沒有心理疾病困擾的朋友,要積極樂觀的生活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並且對待他人尤其是有心理疾病的人,要一些包容和理解,儘管有時候對他們的做法實在不能接受,那麼不指責不背後議論便是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了。

欣銳

——大話精神,一個專註精神心理疾病的公眾號


如今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的現代社會中,心理疾病的出現其實很普遍,只不過每個人體驗到的程度有區別而已。我們也許都體會過失敗時的挫折感、考試或面試時的緊張和焦慮感、不愉快事件發生後的低落或者憤怒,這些心理和情緒的體驗都是人們在生活中無法迴避的情感,我們有的人可以及時調節,有的人甚至可以化壓力為動力,但是有的人承受過多或無法及時疏導這些負性體驗時,便有可能產生心理疾病。

首先,我們不能忽略心理疾病的存在,研究顯示,我國的抑鬱症發病率在7%左右,最新的調查也發現,約1/5的在職人群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心理疾病的發病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要高很多。

其次,也不要將心理疾病視為洪水猛獸,現代醫學對於心理疾病的研究和治療一直在不斷進步和發展,藥物以及心理治療的幫助,都可以及時緩解或療愈心理疾病。

最後,要重視和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當發現自己或親友的情緒出現波動,並且已經嚴重地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工作或者生活時,及時前往專科醫院或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是很重要的。很多人會擔心如果求醫會被他人誤解或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但是,沒有什麼比自身的健康更重要!在倡導社會理解、重視心理疾病的同時,加強個體對於心理疾病的認知和重視是第一位的。


心理疾病已經是現代社會非常多發且常見的一種疾病,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看待心理疾病呢?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認識心理疾病。

第一,時代性。

在我國當今社會,社會發展非常的迅速,各種社會矛盾也比較突出。這種情況下是心理疾病多發的一種情況。因為這個時候,生產跟上去了,但是精神發展卻沒有跟上去。這種不平衡就造就了心理疾病。

另外,在這種情況下,人民也產生了各種精神方面的需求。就像過去,我們只關注吃喝穿等一些基本的生活條件,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大家都講究自由,平等,開放,尊重,安全感等等等等,如果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自然就會容易產生各種心理疾病。

第二,層次性。

作為普通大眾,我們容易用心理疾病來概括所有的心理問題。因為這個概念說起來非常的簡單,也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如果稍微專業一點來講,心理疾病是分層次的。比較淺層的可能用心理問題來形容比較好,這一類問題可以通過心理諮詢來解決。再深層一點的可以用心理疾病來概括,心理疾病就可能需要心理治療。在這個層次上,一般來講,就可能需要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同時進行。更嚴重一點的可能就是精神疾病,可能更主要的要依靠藥物的作用,當然也離不開心理諮詢的輔助。

至於我們大家常常見到的,或者所說的每個人都可能會有的心理疾病,在更大的意義上,往往就是指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比如說抑鬱情緒,焦慮情緒,自卑心理,恐懼心理,強迫心理,孤獨寂寞,空虛心理等等等等!這類的常見的心理問題,只要通過心理諮詢,大都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改善和解決。

第三,可改善。

在對待性的問題上,往往有兩類截然相反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心理疾病無足輕重,只不過是人自尋煩惱而已,因此用不著給予太多的重視。一種意見認為,心理疾病非常的嚴重,很難好。這兩種意見都是片面的,偏頗的。前者沒有看到心理疾病,也像其他疾病一樣有他存在發展演變的規律,也需要進行科學有效的處理。單靠自身,往往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改善。後一種意見只看到了它的難以處理,沒有認識到心理科學發展的今天,已經有了很多的成果。已經可以對許多種心理疾病進行比較好的處理。

所以,正確的對待心理疾病的態度是,像對待其他身體疾病一樣,既嚴肅認真的對待它,但也不必要過多的去恐懼它。要認識到,只要經過努力,經過科學有效的治療,心理疾病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舉個通俗的例子來講,我們有些名人,特別是明星,因為工作壓力得了抑鬱症,經過一段時間的諮詢和治療,他的抑鬱症就能得到比較好的緩解和改善,他就可以繼續進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這就是比較科學的一種應對的態度。

當然,如果這個明星對自己的抑鬱症沒有一個科學的認知,不去及時的諮詢和治療,那麼,他還非常有可能因此走上極端的道路。韓國和我國的一些明星就是因此走上了令人悲慘的道路。

所以,這個問題非常的有價值,特別是在當今的時代。感謝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也希望我的一些感受和認識,能夠對一些朋友有一些有益的啟發,我也就心滿意足了。再次感謝。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安嶺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浮躁,是當前社會上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狀態!不論年齡,也不分身份!

可以肯定浮躁的人生活狀態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可以說是幸福感不夠!再嚴重點說,就是存在心理問題!

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其實有很多!比如,開車時的路怒症,會經常看到,兩個司機在馬路上打了起來!再比如,搶車位!排隊上車爭吵!網上論壇的惡意攻擊和謾罵等等……

這些都是浮躁的表象!表象的背後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有官方統計,說中國人存在心理問題的比率,正在日益增高,而心理健康從業人員卻十分匱乏!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根本不承認自己存在心理問題!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我今天並不想分析其中背後,嚴重的社會問題(貧富差距、社會矛盾、社會風氣等等)我只想說,很多人都想做好人,而且做了好事卻得不到感激。

例如,有些人做了慈善,可幫助的是那些,心理本身存在道德缺失、人格變態的人,他則不會認為那幫扶。他甚至認為那是大家「傻」,他認為自己成功的「騙」到了錢,是自己的本事!

所以,當下,社會的教育和心理醫療不完善,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要救人先治心!這同樣是一種慈善!一種社會的大愛!

可以讓那些存在道德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真正的學會理解社會、懂得如何善待他人,擁有一顆健康、大愛的心態!

要堅信:當你對別人露出微笑時,再麻木的人總有一天也會對你露出笑臉……


沒影響到生活就不能算疾病,撐死了算個不健康,嚴重點就是不正常。

真正稱之為心理疾病了,就請去腦科醫院挂號,心理專家號。又或者是精神科。


推薦閱讀:

哪個瞬間讓你覺得你不能再繼續熬夜了?
中國式好人,問題出在了哪裡?
從眾心理的巨大威力及根源
每天都有人被害的新聞,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
休學抑鬱症學生的獨白:「爸媽,我在家真的只想好好休息。」

TAG:心理健康 | 健康 | 教育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