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恐高?
看過不少關於恐高的新聞,例如,在張家界玻璃棧道上,旅客坐在地上絲毫不敢行動…
確實,恐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被廣為認知的,那麼恐高是什麼,人為什麼會恐高,以及恐高該怎麼辦?我們一一來了解下:
1. 恐高的基本表現恐高症又稱為畏高症,是一種心理恐高,是恐懼症中的單純恐懼症。它的基本表現是眩暈、噁心、食欲不振。恐高的人畏懼站在高處,他們不敢乘坐透明電梯,不敢爬到山頂站在高樓,甚至不敢搭乘飛機…
2. 恐高造成的原因① 遺傳因素:恐高具有較高的家族聚集性;
② 素質因素:恐高的人性格通常是膽小、被動依賴、高度內向,容易感到焦慮、恐懼,甚至有強迫傾向;
③ 生理因素:恐高的人神經系統的警惕水平通常比一般人要高,這促使他們時常保持覺醒的狀態,敏感;
④ 心理社會因素:受外界刺激,心理陰影。
3. 恐高的治療辦法在心理治療上,恐高可以採用行為療法進行治療:
①系統脫敏療法。該治療辦法目的在於消除恐怖刺激物與恐怖反應的條件性聯繫,且對抗當事人的迴避反應。
②暴露療法。又稱為滿罐療法。著名的行為治療專家馬克斯在談到該療法的基本原理時指出:「對患者衝擊越突然,時間持續得越長,患者的情緒反應越強烈,這樣才能稱之為滿灌。迅速向患者呈現讓他害怕的刺激,並堅持到他對此刺激習以為常為止,是不同形式的滿灌技術的共同特徵。"該辦法在於鼓勵當事人直接接觸讓自己恐懼的高處場景,堅持面對,直到消除緊張恐懼的感覺。
如問題較為嚴重,行為療法也無法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的話,建議當事人求助於專業醫師(具備處方權)對症下藥,進行藥物治療。
而通常情況下,如果恐高這一現象並沒有對當事人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造成影響的話,當事人也可以選擇忽視,不一定要進行治療。
祝生活愉快!
以上內容為每日談心(瀚思專欄·心理筆記俠·鄭燕雲)原創,轉載請聯繫。每日談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學媒體,歡迎關注。
文:Freckles
當你從高空往下看時,是否會有一種既興奮又緊張,心臟砰砰直跳的感覺?這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反應。但對於恐高的人來說,他們的狀況要嚴重得多,光是想想爬上梯子的情景,就會引起他們強烈的恐懼和焦慮。每15個人里大概就有一個患有恐高症。
什麼是恐高症?
不少人表示當他們暴露在高處時,會感到不適或痛苦,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恐高症。「恐高症」患者會極端、非理性、持續性的恐高,他們通常會避免暴露在高處。
當面對或想像身處高處的時候,人的交感神經系統被喚醒,為緊急情況做準備。這種覺醒有助於應對或逃避威脅(通常被稱為「戰或逃反應」)。此時,恐高者會感覺到眩暈,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並伴有出汗、焦慮、顫抖、噁心或胃部不適。
「戰或逃反應」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危險的情況。但對於恐高症患者,這種反應會在沒有實際危險的情況下出現。例如,有些人一想像身處高處,就會非常痛苦。
為什麼會有恐高症?
關於恐高症的發展的兩個主要觀點是:先天存在(進化觀點)、後天習得(行為主義)。
首先,根據進化心理學的觀點,恐懼是天生的。也就是說,就算從沒有身處高處的經歷,人們也會體驗到高度恐懼。進化心理學家表示,恐高的人更有可能傾向逃離/避免這種潛在的危險情況,這樣它們才更有可能存活下來,繁衍、傳遞自己的基因。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恐懼已經代代相傳。先天恐懼的對象是長期對人類造成威脅的事物,迴避這些事物可以增加繁衍的機會。
雖然進化的觀點可以解釋諸如恐高、恐蛇之類的問題,但它無法解釋所有的恐懼症。比如與牙醫或公開演講有關的恐懼症。
那我們是否後天習得恐高?根據行為主義的說法,恐懼應該是被習得的,最常見的解釋是經典條件反射。
想像你第一次爬樹。你對樹的反應是什麼?行為主義者認為你不太可能會害怕。但如果從樹上掉下來,那種疼痛和恐懼的會讓你記憶深刻。
高處伴隨著摔落的創傷,讓你把消極的事情與高處聯繫起來。下次面臨高處時,會再次感到恐懼和痛苦。
但行為主義的觀點也存在一些問題。它很難解釋為什麼有人會害怕那些他們從未接觸過的東西。例如,紐西蘭沒有蛇,但紐西蘭人可以有恐蛇症。不過,行為學家也表示恐懼是可以被間接學習的,可能是紐西蘭的一些人聽說有了關蛇的恐怖故事,了解到了蛇的可怕,從而感到害怕。
在現實中,最好的解釋應該是將行為主義和進化論觀點結合起來。
恐高症可以被治癒嗎?
在治療中,進化論和行為主義都採用了行為主義療法——系統的脫敏(或暴露療法)。
將患者放置在一個安全可控的環境中,逐步暴露令他恐懼的對象或情景。當接觸到恐懼的事物時,患者意識到這並不會帶來危險,恐懼感便會漸漸消失。
有的人恐高,有的人偏偏愛好高空極限運動,人類真是奇妙......
人的恐高其實是一種本能,這種恐懼與生俱來,就像我們站在百層高樓往下望時,往往會伴隨著眩暈與墜樓感,這並不是個例,而是大家都會產生的生理反應。視覺懸崖實驗是探究深度知覺的經典實驗,1961年,沃克和吉布森在研究嬰兒深度知覺將2到3個月大的嬰兒腹部向下放在"視覺懸崖"的一邊,發現嬰兒的心跳速度會減慢,這說明他們體驗到了物體深度:而當把六個月左右的嬰兒放在玻璃板上,讓其母親在另一邊招呼嬰兒時,發現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但卻不願意爬過看起來具有懸崖特點的一側,縱使母親在對面怎麼叫也一樣,所以說恐高不太可能是人後天發展而來的能力。
我們應區別恐高與恐高症,每個人都恐高,只是人對於恐懼高度的閾限各有不同。而恐高症患者則會因為恐高而影響了正常的生活與工作,有的恐高症患者會害怕坐觀光電梯等懸空的環境,三樓的高度就會讓他無法承受更不要提坐飛機,坐纜車了。有些恐高嚴重的人可能經歷過恐怖的高度體驗,在心中留下創傷,從而產生心理防禦機制與生理防禦反饋。如果想要改變它對生活產生的困擾可以去正規的心理諮詢機構進行諮詢,或者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自己慢慢的去挑戰自己的極限,習慣成自然,勇敢面對,總會有適應的一天。
答者:暖心理的王文慧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恐高症又稱畏高症。據國外調查資料顯示,現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現過
恐高癥狀。其中10%屬臨床性恐高。他們每時每刻都得想方設法避免恐高症「突
發」,他們不敢乘透明電梯,更不敢站在陽台上,他們連4樓的高度也受不了,
更不用說坐飛機了。
恐高的基本癥狀就是眩暈、噁心、食欲不振。眩暈會使身體失去平衡,這時
站在高處的人就變得非常危險了。
為什麼人站高處往下望就會眩暈?
眩暈問題專家指出,眩暈與視覺信息缺乏有關。當你身處高處,往下看一片
模糊,景象大幅度縮小,一切都變得遙不可及,跟平日習慣的視像大相徑庭,這
時你的視覺信息大減,就會失去平衡。
一般情況下,大腦指揮身體做出的動作幅度是以視野中物體的相對活動為參
照對象。假如從高處往下望,地面物體太遠太小,就不能作為平衡信息回饋的根
據了。再加上人在高處,眼睛無法在水平位置找到實物進行水平運動參照,於是
人體平衡系統崩潰,繼而出現類似舟車暈浪那樣的眩暈,無法定位。
科學家指出,人們靠「視覺流場」控制自己的姿勢和運動。當人們站在一條
筆直的公路上,公路盡頭在我們極目處消失,這時人不大會害怕,因為人與這個
視覺流場成直角。但當人站在大廈邊緣往下看,儘管也是一望無際,這時大腦的
判斷能力會受到困擾,因為人跟視覺流場並非成直角關係,而是擴大到180度,
大腦感覺地心吸力把身體吸進無垠之中。
現代環境加劇恐高症
不少跡象顯示,現代人的恐高癥狀與當今社會發展有關。科學家指出,現代
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使人們的定向障礙越來越嚴重,眩暈也變得更普遍。
據湖南某報報道,在長沙一家外貿公司上班的李小姐一段時間來總感到胸悶、
乏力、食欲不振、眩暈等,體重一個月下降了3公斤。可到醫院檢查,又查不出
什麼毛病。感覺不爽,檢查無病,李小姐很無奈。後來到北京一家權威的醫療機
構諮詢,才知道是得了恐高症。
我們的城市可以說每分每秒都對人們的視覺和空間感覺提出挑戰:大型購物
中心、超級市場和摩天大樓隨處可見。近幾年來,城市中的高樓越來越多,無論
白晝都強烈反光的建築物玻璃幕牆……現代化都市氛圍越來越濃,隨之而來的恐
高症患者越來越多。
運動可減輕癥狀
人體負責控制平衡的要素——視覺、內耳和肌肉,通過活動才能正常運轉,
假如我們終日坐著不動,眼睛只盯著電腦等物體,人體的平衡功能就會衰退。不
過,假如最初觸發眩暈的刺激性活動不斷重複,大腦就會開始調整適應,定向障
礙便會漸漸改善,大腦會自動找尋固定參考點作定位根據——這正是溜冰好手
不斷高速轉體而不會眩暈倒下的原因。
假如你發現有輕微後天恐高癥狀,不妨多挑戰自己,通過攀高俯視等行為,
情況會有所改善。
假如閣下癥狀嚴重,就應在醫生的監督下,到安全的高環境中,接受循序漸
進的訓練。
此外,最簡便的解決辦法是閉上一隻眼睛,讓身體平衡系統較多地依靠肌肉
而非視覺,舒緩眩暈和恐懼,但不要閉上雙眼,因為眼前一片漆黑,內心會更膽
怯、更迷惑。
總之,克服恐高症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是多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魄,令平衡系
統正常工作。成長期的兒童可以通過走獨木橋、翻筋斗、跳躍、轉圈等訓練身體
定向能力。成人也不應放棄這類活動,以免出現定向障礙.
恐高症的患者應該去適應大環境,以後的城市都是高樓聳立!恐懼只是心理作用!習慣成自然,必須去習慣,不習慣就不能生存,或者說不能正常享受生活!
恐高是指站在高處往下看會產生眩暈、恐懼感
現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現過恐高癥狀。他們不敢乘透明電梯,更不敢站在陽台上,他們連4樓的高度也受不了,更不用說坐飛機了。
眩暈與視覺信息缺乏有關。當你身處高處,往下看一片模糊,景象大幅度縮小,一切都變得遙不可及,跟平日習慣的視像大相徑庭,這時你的視覺信息大減,就會失去平衡。一般情況下,大腦指揮身體做出的動作幅度是以視野中物體的相對活動為參照對象。假如從高處往下望,地面物體太遠太小,就不能作為平衡信息回饋的根據了。再加上人在高處,眼睛無法在水平位置找到實物進行水平運動參照,於是人體平衡系統崩潰,繼而出現類似舟車暈浪那樣的眩暈,無法定位。
人們靠「視覺流場」控制自己的姿勢和運動。當人們站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公路盡頭在我們極目處消失,這時人不大會害怕,因為人與這個視覺流場成直角。但當人站在大廈邊緣往下看,儘管也是一望無際,這時大腦的判斷能力會受到困擾,因為人跟視覺流場並非成直角關係,而是擴大到180度,大腦感覺地心吸力把身體吸進無垠之中。
怕高更多地來自與生俱來的自我防禦機制。武警總醫院心理科主任許建陽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假如你站在懸崖邊上,你會感到隨時都有可能墜落深淵,從而提醒自己停下腳步向後退。」這份恐懼是人類得以繁衍的重要心理保障。因為,從進化心理學看,只有那些懂得遠離懸崖峭壁的人,才能遠離危險,他們的怕高基因也就一代代地流傳了下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恐高。
眩暈問題專家指出,眩暈與視覺信息缺乏有關。當你身處高處,往下看一片 模糊,景象大幅度縮小,一切都變得遙不可及,跟平日習慣的視像大相徑庭,這 時你的視覺信息大減,就會失去平衡。 一般情況下,大腦指揮身體做出的動作幅度是以視野中物體的相對活動為參 照對象。假如從高處往下望,地面物體太遠太小,就不能作為平衡信息回饋的根 據了。再加上人在高處,眼睛無法在水平位置找到實物進行水平運動參照,於是 人體平衡系統崩潰,繼而出現類似舟車暈浪那樣的眩暈,無法定位。
最後說一句,我也恐高,嗚嗚嗚嗚嗚~~~
恐高是人的基本保護意識,是一種生物本能,有的人程度高有的人程度低,這些可以通過理性分析方法來降低一下程度,這是個情緒化的東西,與情緒化的人越有恐高。
推薦閱讀:
※關於認知自我心理的書有什麼推薦?
※完美主義的心理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心理最前沿:量子力學解釋前生今世
※堅持一周正常飲食
※不願意說出心裡的苦悶,無法排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