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刻意地去在意別人的想法,是一種心理疾病嗎?


因為我們這一代人時從打擊中成長出來的,所以內心就很渴望得到肯定,因此就會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說不能算是心理疾病。

因為我本人就深深的感受的到,成長過程中來自家人的否對對於自己的性格造成多大影響

小的時候用父母的話說就是,稍微不留神就會壞事。說實話我是不記得小時候我到底是有多調皮,但是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上初中的時候上網被家人發現,當時肯定少不了一頓打。

家人從上到下都在說我不爭氣、誤入歧途、走歪門邪道之類的話,從那過後很長的一段時候我都成為了鄰居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當時真的是感覺特別孤獨,但是越是覺得這樣越是想找點安慰。所以根本就沒有因為家人的打罵而不去上網,只是去的次數少了。

但從那以後就難免會刻意迴避他人,家裡來客人了我只會匆匆忙忙的迴避,以至於又被家人說成了不懂禮貌的傻子。到現在父母還時長告誡我說出門在外見到長輩的一定記得上去打招呼,要不然別人會認為你不禮貌,但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見到長輩就是張不開口。

再說到在意他人的評判,經過小時候家裡的各種打罵、嘲諷、否定,導致我在大學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不管做什麼都害怕聽到別人對自己不好的評價,但是又很想知道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印象。

這可能就是因為小時候的留下的心理陰影吧,總之不要把這個認為成是心理疾病,而是要正確的認識它,你只有了解你這種心理是為何形成的你才能更好的克服它。


我是泛黃銀杏,為自己的財富自由而努力的自由撰稿人,持續輸出成長中的乾貨,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心理諮詢師鏡心,在意別人的想法,這種現象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看(五個層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你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從本質上來講,是希望能夠滿足自己被尊重、被認可的心理需求,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過於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而產生心理負擔,一味地活在別人的眼光和舌頭下,生命又有多少屬於你自己呢?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祖孫兩個騎驢去趕集,一開始,孫子騎在驢上,爺爺在路上走,有路人說:「呦,真是不孝的孫子,自己騎驢,爺爺一大把年紀了,還得走路」。於是,爺孫互換了位置,爺爺騎著驢,孫子在路上走。這時又有路人說:「呦,真沒見過這樣的老頭,孩子那麼小,讓孩子走路,自己騎驢」。爺爺一聽,趕緊把孫子也抱上驢,一起往前趕路。這時又有路人搖頭感慨說:「這麼瘦弱的驢,這爺孫兩個都騎在上面,真是可憐啊!」,爺爺聽了,就和孫子從驢身上下來,一起走路。這時,又有路人笑話他們說:「這爺孫兩個真是傻啊,放著驢不騎,偏要自己走路」。爺爺很無奈,這到底讓人該怎麼辦嘛?

這個故事很好笑,但是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管你做什麼事情,不同的人看到了就有可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那麼你要聽從哪個聲音的意見呢?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做錯了,有人不滿,我們做對了,還是有人不滿,不管你認為自己多麼優秀,總有人會批評你。為什麼有很多明星會抑鬱,甚至自殺?因為人出名了之後,不僅有更多的人喜歡他們了,還有更多的人在批評他們,當他們聽到很多對自己不友善的聲音,就認為自己有問題,做得不好,但是又不知道怎麼改變,因為你一改變,立刻又會引發一大波反對的聲音。

面對大家眾說紛紜的嘴巴,我們究竟該怎麼辦呢?鏡心為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有自己的主見。我認為對的,就堅定不移地去做,去堅持,而不要在乎別人議論什麼,因為他們不是你,不能100%地理解你。

第二、站在更高處,看待眾說是非。如果你被攪進了這個亂局中,一會聽見自己被讚揚,一會聽見自己被指責,就會迷失自我,那麼,不妨從更高處俯視人們的評議,對我們有利的就讓它化作動力;有建設性的批評意見,就虛心接受吸收;無理指責、惡意中傷,毫無營養的言論,就忽略掉。總之,一切皆為我所用。

第三、讓心態更淡定一些。不要別人一提出反對意見,就沉不住氣了,就憤怒、激動、焦慮,而要像對待外界的天氣一樣,偶然刮過一陣風,下了一場雨,都是我的風景,我只淡然處之就好了。

第四、弄清楚,你為什麼而活著。你的喜怒哀樂,別人是不能深切體會的。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的個人成長、完善。你的幸福屬於你,你的不幸也屬於你,換言之,在人生這場戲裡,你才是主角,別人都是觀眾,你任由別人喧賓奪主,就是放棄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主角地位,這樣做是不是很不合理?

我是心理諮詢師鏡心,陽關心態和幸福心理的構建師,自己快樂,不如讓悲傷的人一起快樂;自己幸福,不如讓痛苦的人一起幸福。歡迎您關注我,和我做朋友,一起享受人生中每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我們每個人在人際交往中多多少少都會在意別人的看法,這是人之常情,並不是一種心理疾病。

而題主所說的「很刻意地在意別人的想法」,一種可能是心理學意義上的「討好者」。但若題主的這種對別人看法的在意,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日常生活,那也有可能是某些心理疾病的臨床表現,比如社交恐懼症等。

(今天這個回答將主要圍繞「討好者」展開)

什麼是「討好者」呢?

「討好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會有如下表現:

·擅長察覺他人的感受,情緒非常敏感。

·心裡很憤怒,卻很難表達、宣洩出來。

·很難拒絕別人的請求。

·經常擔心自己會給別人添麻煩。

·責任心強,經常不自知地超時工作。

·喜歡去照顧別人,哪怕自己因此花去許多時間、精力。

·習慣於跟隨他人的意見,在和別人意見不同時,會盡量避免說出自己的想法。

·「樂於助人」。

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在《討好是一種病》一書中提到,關於討好的一個很大的誤解是,人們覺得它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畢竟看起來,被當做好人總是不錯的。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討好者們不是簡單地取悅他人,而是無法控制地、用犧牲自己利益的方式去博得他人的讚賞和認可。

這背後的原因之一,其實就是他們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他們對自己的認識是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上的。簡單來說就是,別人說他們「好」,他們就覺得自己是「好的」;要是得不到他人的認可,他們就會認為自己很糟糕。因此,他們會不斷地取悅他人,甚至對他人的認可和讚賞成癮,否則,他們就會感到自己是沒有價值的。

那麼,這種「討好」的人格模式從何而來呢?

研究發現,這可能與他們的童年經歷有關。

許多討好者在小時候得到的是「有條件的愛」,也就是說,他們只有在達成了父母的期望時,才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而一旦他們的言行和父母期望的有偏差,父母就會明顯地表示出失望、不滿。

長此以往,為了得到父母的愛,他們只好壓抑自己的需求和願望,轉而去努力實現父母的期望,並逐漸習慣於討好父母。這些小孩在步入成年時,討好就會內化成他們性格的一部分,讓他們在其他的人際關係中也不自覺地變成「討好者」。

那麼,如何改善這種「過度在意他人看法」,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的狀態呢?

首先,需要意識到,由於討好是一種根深蒂固的人格模式,改變一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討好者們內心對於被拒絕、被拋棄的恐懼,讓他們習慣於取悅別人,通過獲得別人的認可和讚賞來獲得安全感。

因此,討好者們真正需要做到的,是看見真實的自我,自主確認自己的價值和需求,而不是依靠他人的評價。

以下是一些可能會有幫助的小方法:

1. 一步一步來

不要試圖立刻改變,逼自己不去在意別人看法、逼自己再也不討好別人。這樣的自我逼迫,結局往往使得其反,因為我們可能被這樣「宏大」的目標嚇到。

2. 了解、分析自己的「討好模式」

明確地列出,自己會在什麼情況下、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討好別人?在討好的時候,自己的感受和動機是什麼?如果感到有困難,可以使用自助類書籍,或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幫助。

3. 慢慢探索自己的需求,試著拒絕他人

一上來就問自己想要什麼,可能會讓你大腦空白。你可以先做一些具體的練習,比如和朋友出去吃飯時,堅持點一道自己喜歡吃的菜;並試著拒絕他人。一開始你可能會感到不舒服,但重要的是,你需要去分辨,這種不舒服是由於不習慣造成的,還是真的發生了什麼傷害自己的事。

改變「討好者」性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付出努力,才能真正擺脫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帶來的痛苦。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3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ferences:

Braiker, H. (2001). The disease to please: Curing the people-pleasing syndrome. New York: McGraw-Hill.


這要看你在意別人看法的程度。

如果它還沒有影響你的吃飯、睡覺,那就不是什麼大事,下面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可以幫助你擺脫這種情緒。

首先,作為具有社會性的個體,你無法獨自一人生活,只要與他人接觸就會產生比較,有比較就有評價。所以你要明白,即使你能做到不論斷他人,但你無法控制別人的看法,而且你一定會被別人評價,這是現實。

其次,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是一種缺乏信心的表現。如果你對你做的事情、說的話,有信心,那麼別人的評價可能是一種新的看問題的角度,有價值學習,無價值忽略。所以,做好自己該做的,你就有能力屏蔽掉無用的信息。

再次,你要明白,不管你做什麼,如何做,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也不可能讓所有人不滿意。只要不是挑戰法律和道德,那就放手去做吧。

最後,時間之所以有存在的意義是因為它是你的,與其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如好好用時間經營自己,提升自己。最後你會發現,那些曾經對你刻薄的評價會不攻自破。

以上,請參考。


原創,思想粗糧,分享有洞見的思想。

感謝關注~


當然不是一種心理疾病。生活於社會環境中的個體,必然會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因為,只有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彼此相處都感到舒適,才會讓進化這件事情得以進行。

當然,雖然人都會在意別人的想法,但每個人在意的程度不一樣,有些人非常在意,而有些人只在意對自己重要的人的想法,還有一些人看似不在乎任何人的想法。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原因就在於每個人所屬的依戀類型不同。

通常來說,非常在意他人想法的人依戀類型是焦慮型的。別人的任何負面評價都會影響Ta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也就是說,這種依戀類型的人,自我評價系統是依賴於外界,也就是說自己沒有形成穩定的自我評價。所以,如果一旦出現負向的外界評價,就會擾亂Ta們的自我評價系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了。這是他們在意別人想法的根本原因。但這並不是病。很少在意他人看法的人,可能是逃避型依戀類型也可能是安全型的,這樣的人對自己有穩定的自我評價,且這種評價不會隨著外界評價的變化而變化。

要想改變這種模式,非常困難,需要進行成長型的諮詢才能實現。當然,對自己的依戀類型有所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問題有所改善。

圖片來源於網路


(1)心理解讀

太在意別人看法的原因很多,主因是人敏感脆弱的性格,籠統說,是匱乏自我。我曾經在文章「專註他人的想法」里有過詳細討論。臨床心理諮詢中,我們發現大量的個案存在這一現象: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以致嚴重影響了他們的人際關係,心理感受很衝突很痛苦。同時也發現,他們這一心理問題,是跟他們從小的關係模式,和缺乏自我自信的性格有關。似乎,他們的性格不屬於自己。

心理學家海倫·朵伊契在《精神官能症的精神分析》中闡述了一種人格,叫彷彿人格。她說:這種人格的人,彷彿是受委託而活著,向外界迎合地屈從,以保持平衡,直到某天,一些意外的事件使他們崩潰,乃至憂鬱。那些過去印刻於患者生命凹陷的,尤其是自戀受損、自尊剝奪的凹陷,彷彿突然間帶著痛苦而凸顯出來,表現為一種衝突性地索求他人的喜歡、在意他人的評價。你會發現,他們在尋找被別人接受的艱辛之路上,刻意的表現為好人。活著,彷彿是為陌生人的「認可」而活。

我是覺得,海倫.朵伊契的研究,非常精彩的說明了為什麼有人,那麼刻意的去在意別人的想法。補充一點:在任何關係里,若是極力想獲得他人的認同和接納,則必然會煞費苦心,去專註他人的心思,也必然不惜屈尊,去迎合他人而建立關係。那麼,作為一種討好型防禦模式的心理動機,首先還不是想他人的認同,而是防禦他人的傷害,如否定、嘲笑、孤立等,是防備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

還有,形成彷彿人格的根源又主要在過去的養育模式。比如,帶有神經症性格的父母,就兒童的忽視主要表現在:以自己的想法、意志,強制性的施與孩子,簡單說,就是灌輸要求,剝奪感受的教育(這裡不用贅述人格的形成,因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難說清、難道盡)。

(2) 回到你

回到你,所提的是兩個連續性問,不知你更重視「為何刻意在意別人的想法」,還是「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嗎」?我之所這樣反問,是經驗告訴我,有些人存在前者的疑問,只出於好奇,無擔憂或焦慮,但憂慮的是自己有無心理疾病。理論上,這兩問題是存在關聯性,但在個人感受上,並非如此。比如,有人很敏感別人的態度,交往時總害怕別人拒絕,但他覺得能承受這一害怕,而對這是不是心理疾病一點不在乎,因他認為凡人都有心理病,這很正常。

因此,對你而言,可以去體察自己:1)假設不考慮「這是否是心理疾病」,或,這不是一種心理疾病,你的感受是什麼?是釋然、輕鬆,還是疑慮重重,還是? 2)你很刻意的去在意別人的想法時,你的感受如何?是緊張,焦慮,還是忐忑的同時也有愉悅,竊喜,還是其他?3)你的這一心理現象,給你的生活構成了什麼影響,帶來了什麼樣的實質意義?

又如果,你覺得前面(1)的解讀,對你有幫助性的思考,那很好。你仍可繼續做了解自己的功課:多反思、多學習,理清楚哪些是自己需要改善的,哪些是自己需要去成長的。


刻意的在意別人的想法,是一種對自我的認知,也就是在「我」的理解中他人可能會對我產生某種印象,為了保持好這種印象,「我」可以做些什麼來維持這種好印象。這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我認為」,也就是在自我認知體系中,把自己當做了中心,當做了可能被他人關注的焦點,這種情況屬於自我認知上的不清晰,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家庭環境是一種可能造成認知錯位的原因之一,若從小生活在一個被父母嚴苛要求的家庭中,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父母所限制和要求,從小就活在他人的要求中,自我意識不強烈,也容易把這種「自己總被人盯著」的心理延伸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比如自己早上沒有洗頭髮出門會焦慮不已,總感覺自己的醜態被人看到並且嘲笑。

另一方面在成長經歷中總是遭受打擊,缺乏建立自信心的經歷,也容易產生這種過渡關注自己的心理,總感覺自己的做的不夠好會被人盯著,總想儘力去滿足他人的要求,以期能夠在群體中獲得認可。

刻意在意他人想法,並不是壞事,如果所有行動太過自我,反而會造成更壞的影響,但這種在意過渡了,越界了,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了,就可能逐漸惡化成某種心理疾病。


以上內容均為四四原創,想知道更多心理學知識,請關注頭條號:心理諮詢師四四


你在意別人的想法嗎?如果你問十個人這個問題,大概有九個人都會回答你:當然在意啊。我們為什麼會在意別人的想法呢?古語有云:「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也就是說在參照考慮別人的想法與做法時,我們會明白自己的缺點與長處。別人的想法看似與自己無關,實際上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投射,每個人都關心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這並沒有錯。

那麼我們又為什麼要在意別人的想法呢?

因為這個世界本就是一個他人的世界,我們自己的世界太小了,小到只容得下我們自己,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只需要關心自己。而外面的世界則不同,眾多的他人的看法組成了規範和定律,我們必須緊跟著別人的腳步緊盯著他人的目光,別人的想法是他們的評價也是建議,聰明的人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自己成長。所以,在意別人的想法並不應該是一件令人苦惱的事,而是一件必要的事。

但如果是過分的在意,當然就會在無形中給自己增添諸多壓力,形成心理困擾。建議過分關注別人想法的朋友認真思考一下,自己在意的評價是不是真的符合真實情況,又或者你害怕別人對你產生誤解,遇到這種情況,不如大方的與對方進行溝通,了解對方真實的想法,也許別人口中正性的評價會被自己的評價系統解讀成為負性的評價哦。另外,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還與自己的自信心有關,要牢記我們存在的價值並不依賴於他人的看法,試著去接納自己,不僅僅是優秀的自己,還要擁抱那個不光鮮的自己,畢竟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人啊。

答者:暖心理的王文慧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為什麼很多人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拚命的想要滿足別人呢?

不相信自己的需求會被滿足

很多時候,我們在意他人的看法,是因為自我不夠強大。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如果哭了餓了,媽媽會及時給予反饋,你會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具有影響力,這個時候的自我是強有力的,對外在的挫敗有一定免疫力。

但如果需求沒有被及時滿足,或者母親對你的行為理解有誤,回饋了錯誤的滿足,你就會形成一個虛假的自我。

要麼會變得冷酷和隔離,不相信有人會愛自己;要麼就變得分不清到底是自己錯了還是母親錯了。從而變得為了適應環境而否定自己,進入假我的狀態。

越搞不清楚,越是希望得到答案,進而陷入迷茫。不再相信自己。你不相信自己有力量影響世界,也不相信世界能夠滿足你。覺得自己很弱小,要通過別人的幫助和回饋才能活下去。

我無法照顧自己

對於嬰兒而言,看不見媽媽的時候,就等同於媽媽消失了。他無法分辨是看不到媽媽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就會內化父母和撫養人的形象及互動形式。

但當內化的不夠充分,長大後的他會不清楚自己是誰,不知道怎麼自我照顧。他需要父母去定義他是誰,並且不斷內化父母的愛。當遇到挫折和難題時,需要更多的肯定和照顧,才能保護自己。如果一個小孩是足夠有安全感有力量的,當他發現現實不能時刻滿足自己的時候,他會和現實交涉以達到平衡。

足夠成熟的人,不會委屈自己滿足他人和這個世界交易。因為在過去的經驗中,他既學會了滿足自己,又學會了通過合理的交涉和調整,讓世界也能滿足他。

人生短暫,且行且珍惜,做自己永遠的主角,而不要總在別人的劇場充當配角。

相遇是緣,你的點贊是我堅持的動力。


其實這是種很正常的想法,尤其對於相對內向的人來說,我自己也曾受這個問題困擾,但是首先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不是心理疾病,如果這是心理疾病,那麼抑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是什麼呢?不要嚴重化了,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人是社會動物,本身我們的一舉一動就是受到別人影響的,社會心理學有很多研究,比如即使旁觀的人不認識你,也完全不會對你的行為作出評價,你還是會受到他的影響;比如面對淺顯的問題,比如黑暗中的光點是否在移動(心理學中的似動效應),其實沒移動的光點,五個人中四個人說移動了,最後那個人也會說移動了,即使他不這麼覺得。這就是從眾。所以看得出來,在意別人的看法是最正常的人的心理。認識到這個地步,我認為你的這個問題就會好一半了,因為全人類都有的心理,你也有,為什麼要擔心呢?

說回個體,一般我們處事不多,容易有這樣的心理,總擔心自己做的不多,怕別人的看法,其實完全沒必要。我們每天做那麼多事,說那麼多話,甚至一輩子中的很多決定在別人看來都是與他們的觀點格格不入的,我們在意他們每個人的聲音,還能正常生活么?我們需要參考的是觀點,而不是在意別人的看法,你的目的是自己開心幸福,不是去取悅他人,即使你再怎麼做,都不會讓每個人都滿意。所以做好自己,在實踐中慢慢的多做自己的事,少關注別人的看法,你會發現,某一天你突然想起自己有過這個困惑,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已經不是個困惑了。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我們「青音約」的頭條號,閱讀並收聽更多情感心理困惑解答!


推薦閱讀:

你見過的最離奇的自殺是什麼方式。?
為什麼人們害怕「負能量」?
會很在意身邊人的情緒,一旦身邊的人態度很冷淡或者是很生氣就會想會不會是自己造成的,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你對在那些網上自學,看幾本心理學科普書就自稱心理諮詢師且到處「幫人解決心理問題」的怎麼看?
心理健康 | 愛自己,從「心」開始

TAG:心理健康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