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


皈依佛門是指指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出家法師傳授皈依,代表三寶來舉行儀式,叫做傳授三皈依。皈依就是皈投、依靠,好比遭受不幸的人「投親靠友」,尋求他人在物質方面的救濟和精神上的安慰。皈依三寶就是投靠佛、法、僧,尋求心靈上的指引和幫助,解決生命的終極問題。我們皈依是皈依三寶,皈依佛法僧,而不是皈依哪個師父,哪個寺院。給我們受皈依的師父,只是為我們成為佛教徒做一個見證。

皈依是進入佛法的大門,是一個必經之路,是最重要的,是信佛不信佛的一個分水嶺。皈依了,說明你是佛教徒了,沒有皈依,你就是研究再多的佛法也不算佛教徒。

我們皈依了之後就意味著,自己是一個佛教徒,就是說我們的有了生命重大的變革,就是自己要在思想上面改變自己的認識,有一個徹底的轉變。我們開始要跟三寶學習認識問題的角度,認識問題的方法,在我們內心當中真正有這種心靈的依託、心靈的依靠。人往往都是拿不定主意,一天到頭,一年到頭都是拿不定主意,尤其是大的事情,往往是六神無主,不知道怎麼辦好,內心很焦灼。那我們皈依以後就有了主心骨,遇到事情了,內心不會在焦灼。 皈投、依靠三寶,就意味著我們的生命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形態,轉變到以「三寶為中心」的這種形態。

很多人皈依後覺得就萬事大吉了,從此自己就是「佛弟子」了,就會有三寶加持庇佑了,人生立刻就進入新境界了,這都是妄想。皈依不是領到畢業證,而是入學證。是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不是看你有沒有皈依證,而是看你有沒有去學習和行持佛法。剛皈依,就如小學生剛入學一樣,形式上有了學生的身份,但身心上還是懵懂無知的頑童,還是原來的自己,只有經過長期的學習,才能漸漸增長學識、培養品格。皈依後要常常去寺廟親近三寶,聽經聞法。所以 皈依是一個開始,而不是一個結束。

另外,皈依不等於出家,不需要放下現在的一切。皈依後,根據佛法的教導,逐步放下生活中的不良習慣,逐步遠離煩惱與困惑。皈依以後,我們依照三寶的教導去生活、工作,能更好地承擔責任、自利利他。

皈依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很深的法門。很多人常常認為口中念一念就是皈依了,好象很容易。事實上,皈依是進入佛門的第一課,它既是佛教信仰的最低標準,同時也是佛教信仰的最高要求。

作為已經皈依了的佛弟子,我們要修皈依,每天要憶念佛法僧的功德!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從第一天學佛一直到成佛,我們都要每天憶念的!直到我們和三寶不可分,才算是皈依修持的比較好境界!這樣才能增加對佛法的信心,對佛菩薩的信心!

皈依了,學佛了,世俗生活中還會遇到困難,還會遇到誤解誹謗和排擠,這是很正常的!我們學佛了,不是一定就一切都順利了,不是這樣的!學習佛法之後,我們不是把一切逆緣都排除了,佛法教我們的是在逆境中怎麼去面對這個問題!處理好自己的心境,就可以改變外境!遇到車禍了,這是我們業的成熟,對於已經成熟的業力,我們要安然的接受,不要怨天尤人!皈依,我們要形成決定和勝解,就是要生起不可改變的信心!如果遇事還會有這樣的想法,只能說,離皈依決定還很遠,離佛法的大門還很遠!如是因,如是果……(要生起如法思維:重罪輕報啊;消了業了,還了債了;一切如幻了;唯識無境;何期自性本自清凈等等如理如法的觀照)首先我們對於業力要接受,然後如理面對,如法解決!


皈依佛門,相當於是一個入學證。

就是皈依三寶,皈依後相當於你是正式的一個佛教徒。

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

佛就是,佛陀(釋迦牟尼)相當於是一個偶像,法就是佛法,也叫教條,僧就是僧團,一個僧團,有師父,有法師,相當於一個機構。

皈依後要以一個佛教徒的標準要求自己。

最好能繼續受戒,受戒之後就要持戒修行,不姦淫,不偷盜、不殺生,一開始如不能受五戒,可以先受三戒,持戒修行即可。

當年佛陀往生的時候,徒弟們問佛陀:師父,您死後我們怎麼繼續修行?佛陀說了四個字,持戒修行。

皈依後,三寶,就能在你的內心產生力量,不皈依的話,你很難產生力量,慢慢慢慢的你就會回到過去的那種狀態。

雖然只是個儀式,但是這個儀式相當重要,是你入佛門的開始。是你成為佛教徒的開始。

想對佛法繼續了解的同修可以關注一下我這個頭條號,咱們多多交流。

另外在這裡告訴大家,想入佛門金剛經一定要讀,大乘佛教的兩部經,《般若般羅蜜多心經》,這是總綱,另一部是金剛經,金剛經一定要讀,不讀金剛經,難以入佛學之門,《金剛經》從字面解釋金剛二字,一定是剛猛的,堅硬的,所以佛家不是柔軟的,那有的同學會問,佛家的悲憫之心體現在何處?其實悲憫這是佛家修行的一個法門,但不是唯一的法門,以前少林寺的棍僧,還會下山保家衛國呢!也有怒目金剛之說,佛教,最終追求的不是悲憫,而是苦集滅道,是明心見性,是涅槃寂靜,是離苦得樂。

信佛的人特別多,但是讀佛經的人不見得多,我的意思是你,不一定是在法會的時候,跟著僧團去讀經,你可以把金剛經打開來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讀,去理解那個內容,法會上的誦唱,其實是不太管內容的。經常誦唱的「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是梵文皈依的意思,面對一切痛苦,這句佛號,可以化掉你的一切痛苦。有人會理解南無,是南方沒有。這樣就很可笑了,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讀經典,讀金剛經,並且要理解其中的意思。

在說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不是佛陀創立的理論。六道是佛陀親眼所見的


從字面意思上看,似乎大家都不難懂,無論是內行,即已皈依佛門,且修行的人;還是外行,即沒有皈依佛門的人,都能說出一些。只是內行說得更專業一些,內容更豐富一些。說得都很好,受教了。

我就十多年的皈依佛門,做了正式的佛弟子,以及由淺入深的學習佛法,廣聞大德、善知識的開示,得到了一點粗淺的對於皈依佛門的正確認識,在這裡向各位大德彙報一下。

皈依佛門,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不是皈依有相的佛、法、僧,而是皈依自性的覺、正、凈。皈依佛門即是佛弟子,就要學習佛陀留下的經典,覺悟、正知、清凈,不做迷糊、顛倒的事,自覺覺他,持戒修行,弘法利生,發願往生西方凈土,最終圓成佛果,再倒駕慈航普度眾生。這才是皈依佛門的真正意義!

末學抖膽了,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同修大德拍磚賜教!南無阿彌陀佛!


萬法歸宗。佛道一家,「佛道儒耶回」五教一體,而名異!都是上天給意欲上天堂(回老家)的人們的金線路!

1、皈依,是儀式、是形式、更是假相。《壇經》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凡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自心歸依自性,是皈依真佛。因此,你如果不知道「歸依自性,是皈依真佛」,你也就沒有「皈依佛門」,而是皈依了魔王把持的魔門!

「佛、佛法」是神聖暫且給予應該及時拋棄的「法船」,「皈依佛門」是陶醉「法船」之上而不知道彼岸在何方,根本沒有「棄舟蹬岸」的意識,只有在法海迷航、淪為法奴、葬身法海。

2、學道,並不是穿上道袍,讀道籍!凡是與《道德經》經義不同的道書都是謗道毀法的偽經,你沒有這個意識,你修道一定會成為魔王的法奴。修佛,並不是皈依佛祖,念佛經!凡是與《金剛經》經義不同的佛書都是謗佛毀法的偽經,你沒有這個意識,你學佛一定會成為魔王的法奴。

聖云:學一法,知萬法,法法互通。修道貴識天運,逢機緣!執坐念、執敲打、而不知煉性理,總難超凡!著形著象,是下層。修道、學佛就是在生活中做個問心無愧、正直善良的好人而已,修道修人,人成道成。

3、我是「泰山道家」,我也在讀《金剛經》,我還知道什麼是「明心見性的不二正法」,知道與《金剛經》經義不同的都是謗佛毀法的偽經,因為五教的目標是一個地方,大家殊途而同歸,所以皈依佛門也能再學道。就連中國人都能到外國去留學、成為「留校任教的教授」,外國人也能來中國留學、成為「留校任教的教授」,皈依佛門當然也能再學道。儒釋道,三教本來就是一家。

4、當初三教聖人傳道的時候,原來並沒有統一、明確的教派稱呼,三教聖人只是把讓人回歸天性、覺悟自性的道理講給天下人。今天的「佛道儒耶回」五教名稱與教別,都是執著名相的後人自築藩籬的結果。

聖人無心,「一切聖賢,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所以「聖人心無兩樣」。眾生有心,所以「眾生心有分別」,於是三教分焉。就連遠隔重洋的五大洲的人都能互相學習、互通有無、互相移民,而「三教」卻成了互相排斥、互相指責、老死不相往來的敵對「三方」,這都是教徒不明聖意、不達聖意、走火入魔的表現,這樣的愚昧無知只能造就死守愚忠的「井底之蛙」,造就地獄,讓神聖的大願難了。


簡單的講皈依佛門就是皈依三寶,哪三寶呢?分別是指佛,法,僧,三寶。其他答案這方面已經講的很多了,我講一點別的。

皈依佛門首先是要要心正,佛門收弟子有著嚴格的規定,佛門不是你想入,想入就能入

皈依三寶的人並不是越多越好,歷史上佛教興盛的時期都是對剃度有著嚴格規定的時期,不嚴格的進入制度,必然帶來佛門中各種不和諧的聲音出現。


皈依佛門,最終體現一個「依」字。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心有所屬,心有所依,心有所靠,心有所往……一句話,是發自心底(人的靈魂深處)的依附,皈依者的內心行為準則有了依附,不再漂泊。而佛,更是棄惡向善的代表。皈佛,是一個人的追求。當然,皈依佛門,是要有一套正式的儀式的。


筆者曾畢業於中國佛學院,且修學佛法20餘年,所以對於這個問題來說,可謂是略有心得。

對於剛開始接觸、學習、信仰佛法的賢友(在家居士)們來說,都會參加「皈依佛門」的儀式或是活動。簡單來說,「皈依佛門」就是正式成為了佛陀的弟子,成為一位在家佛教徒(居士)或是出家的佛弟子(僧人)。

那什麼是「皈依」呢?

「皈依」即是投奔、依靠、信賴、依從之意。

那什麼是「佛門」呢?

所謂「佛門」指的是「佛」、「法」、「僧」這三寶。即是佛陀、及其所教導的佛法和遵從佛法生活、修行的僧俗弟子的團體。

所以「皈依佛門」即是皈依三寶,成為佛法大家庭中的一員。

對於在家居士來說,皈依三寶後需要遵守基礎的五戒或八戒。

並通過護持僧團來令僧人安心修行,從而輔助佛法久住世間,幫助更多的人開啟智慧、走向生命的覺悟。

且自己也要學習佛法來指導生活、工作、家庭。並通過禪修來提升自己的定力和智慧,從而踐行佛法。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皈依佛門是指思想寄託於佛門即是凈土之地或無染之地,表示身心同意佛陀教義。即身歸佛法僧,思歸覺正凈。我不細言,只是對覺,有不同的理解,大抵不是什麼圓覺吧。就象大乘小乘,正法邪法,不分別是不行的。不分無以正行,死坐不動,心如死塵也不好。但真要分別,此念一起,就非圓覺了,但真覺無二,凡人尚二,若不以二分說起,真的無法度人。所以佛陀以一音演說法,眾人隨類各有得。一個類字,道盡多少天下事呢!因緣不同,覺果能同嗎?初傳法講苦不堪言,後講無花無果,不也是二嗎?佛門尚且如此,何況紅塵?無史之言,空洞。無歷之佛,虛假。不以時地人論佛教,難逃魔教之害。看看昨日神功大師,今日邪教教主,難道我在胡言?護生總在殺生時,魔教總在佛教旁。釋迦的兄弟,為奪王權神權,不也叛了佛陀?佛自己,也逃不過輪迴,命喪口食。他也不過人爾,昔日王子,今日佛陀,無歷史無以言今日及未來的。我若衝撞佛徒,就是衝撞魔旬,你認可嗎?佛心盡矣,只能托負給老迦葉了,至於身後事,他能說了算嗎?事實上,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和中國春秋時代類似,小國林立,眾派紛呈,婆羅門的大梵天壓得釋迦沒活路了。當代人怎知昔佛之苦?若非親歷者,難以感受。所以今日學佛,皈依不忙,搞清楚釋迦為什麼修道,才是根本。


一經皈依後,即成為佛門弟子(今稱學生)。皈依有內外二種,以外而言,為佛法僧三寶。以內而言,為覚正凈自性三寶。是故,皈依者又稱三寶弟子。佛門注重內皈依,這是必須知道的。試問:若有人在知道念佛的好處後,因種種原因,沒有去寺廟僧人處作皈依儀式,但能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凈土,此人能否稱為佛門弟子?愚以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具足覺正凈自性三寶,當然是三寶弟子!誠如古德所言,「一從佛向舌根念,不覺華隨足底生。」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還到此間迎。」


皈依:通俗的說就是「指虔誠信奉佛教或參加其它宗教組織」。

簡單的解釋,佛教有顯宗和密宗:

「顯宗」就是開顯, 人人能接受的教法!門檻很低,只有你歡喜佛法, 沒有要求, 都能皈依的。

「密宗」就很難了, 為什麼那麼難, 應為要求很高, 首先是師父找徒弟,你的悟性不強、慧根不深,你的決心再大,師父也不會收你(武功界是徒弟求師父)。

緣來緣去誰舍緣,

佛來佛去心得佛。


推薦閱讀:

上聯,勤儉持家家家富,下聯?
上聯:舊夢猶如星斑點,如何對下聯?
君子世無雙陌上人如玉,下一句是什麼?
為什麼有些人的對聯不合韻律也能上首頁?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