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博物館裡邊有什麼鎮館之寶?


現實很殘酷,台北故宮真正的叫的上"鎮館之寶」的國寶級的文物中,這個翡翠白菜根本就排不上號,還有那個被大眾熟知的肉形石,都屬於不入流的文物,咱今天從文物的角度細數一下那些不為人知的真正的「寶貝」,篇幅有限,咱就先講幾件。

這第一件便是瓷器界大名鼎鼎的《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這件東西是當年北宋宮廷中皇帝的珍愛之物,都是御用的瓷器物件兒,而且這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件汝窯官窯無紋片的傳世精品,如果單單說用金錢衡量的話,幾十個億是最基本的起拍價了。大致的描述一下此國寶的特徵,大家看照片,此物通身布滿了天青釉,猶如天青色等陰雨的那種極致之色,且其表面及其溫潤,胎壁很薄,四雲頭形足侈口,形狀為橢圓形盆。在中國的瓷窯中,有五大名窯,而這件又偏偏出自於五大名窯之首的汝窯,更是彌足珍貴,據說汝窯的瓷器在全世界範圍內數量已經不到70件了,故而足見此物稀有。

這個就是開篇中說的所謂的明星寶物肉形石,其實這個石頭就是清代康熙時候進獻的,他就是一塊天然的石頭,注意,它本身是經過人工干預染色的,並不是100%天然沒動過的石頭,是工匠在頂上染色打孔,故而才造成類似紅燒肉的視覺效果。所以它實際沒有什麼文物的價值,身上也沒有承載什麼歷史信息。

ok,咱接著在說一件可以成為國寶的物件兒,它便是《西周散氏盤》,它的珍貴之處在於它身上的銘文,這個銘文承載了非常多的歷史信息,是研究歷史的最好的資料,這件器物屬於出土的文物,大概在清代康熙年代由一個墓葬被發現,很快被慧眼識珠者收藏,大約在康熙的重孫子嘉慶的時候被作為貢品入得宮中內務府,這個上面的銘文一共有357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銘文上詳細的記載了一個叫做散國的小國家被其他的國侵佔了土地,兩國議和戡定國界,並割地賠償,過程與合約均鑄在盤上作為證明。

還有便是這件書法的巔峰之作《祭侄文稿》,它是由書法大家顏真卿寫在侄子的祭文草稿,顏公是一個書德俱佳之完人,他聽說自己的侄子被安祿山所害,極為悲憤奮筆疾書寫下了這篇傳頌千年的文稿,它給後世研究顏體提供的極其珍貴的實物材料。

好了,咱先說這麼多,回頭老豬會更加詳盡的介紹至今保存在台北故宮的眾多精品文物,歡迎大家關注。


  1948年,大都來自北京故宮的65萬件文物開始了集體大遷徙,最終它們被遷往台灣安家。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文化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文物大遷徙。自此,海峽兩岸,一宮兩院。

  那麼這些珍貴的文物中哪些被稱為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可以說涉獵的文物門類還是很多的。其中包括現存銘文最長的青銅器毛公鼎、三希之首的《快雪時晴帖》、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汝瓷中的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

1965年台北故宮正式落成,毛公鼎即成為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之一,放在商周青銅展廳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換的展品。毛公鼎通高53.8厘米,口徑47.9厘米,凈重34705克。其鼎口呈仰天勢,半球狀深腹,垂地三足皆作獸蹄,口沿豎立一對壯碩的鼎耳。文物界公認此物系西周晚期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時的一件重器,因其鼎腹內鑄有32行關於「冊命」毛公瘖的銘文,故名「毛公鼎」。

毛公鼎

當然,毛公鼎的傳奇也不僅限於學界。為了讓普通民眾對毛公鼎有更多認識,台北故宮於2005年製作的形象宣傳片中,就將毛公鼎以更為現代的方式介紹給普通民眾。

台北故宮,因其藏有21件汝瓷而成為全世界博物館汝瓷領域的領頭羊。其中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更因其通體無紋,猶如青玉般溫潤的質感而備受關注,稱為台北故宮鎮館之寶之一。同樣屬於鎮館之寶的還有汝窯蓮花溫碗,同樣是傳世孤品。

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

當時南遷到台灣的故宮古畫有3744件,包括《谿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在內的名畫1234件,台北故宮也成了收藏宋畫的集中地之一。而《谿山行旅圖》、《早春圖》、《萬壑松風圖》都是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谿山行旅圖》

被稱為三希之首的《快雪時晴帖》、唐代顏真卿寫《祭侄文稿》、宋代蘇東坡寫《寒食帖》也都是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當年,乾隆得到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的同時,也有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為此,乾隆特意把它們聚在一起,儲放在養心殿的暖閣里,同時把貯藏這三件書法瑰寶的房間,特別命名為「三希堂」。後來乾隆又把宮內歷代古人所寫的名跡,刻成一部法帖,名為《三希堂法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與《中秋帖》、《伯遠帖》。

而至於翠玉白菜和東坡肉形石也會被稱之為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主要還是大眾層面的解讀,可以說對於這兩者欣賞的門檻比較低,它們都是具象化的文物,辨識度很高,所以在大眾層面被認為是鎮館之寶。

翠玉白菜


翡翠白菜其實在台北故宮博物館並不算台北故宮的鎮管之寶,台北故宮的寶貝有60多萬件,只是翡翠白菜展示的多,其實翡翠白菜還有一個小瑕疵,就是白菜上的小蟲子的腿在運輸時碰壞了,西周的毛公鼎,銅質散氏盤,顏真卿真跡的祭侄文稿,蘇軾代表作黃州寒食帖,五代名家趙干真跡江行初雪圖,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還有一小部分在浙江博物館,北宋汝窯孤品無青無紋水仙盆,北宋汝窯的蓮花氏碗,范寬真跡溪山行旅圖。等這些每一件都堪稱是鎮館之寶。這些寶貝在上世紀30年代日寇侵略我華北時,時下國民黨政府下令分5批將19557箱文物從北京遷往南京,後又遷西南大後方,1945年日本投降又遷回南京,1948國民黨政府大勢以去,又從中挑選3824分三批運台灣,1965年就是在台北的現址建了台北故宮博物院。這就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來歷,寶貝精品太多,有些是專業角度看,有些是個人收藏角度,有些是以市場角度看,但精品永遠是精品,永遠有它的魅力,這就是成為鎮館東西


首先我們要釐清一個概念,台北故宮的文物全部來源於大陸,是當年故宮文物南遷時運往台灣的部分文物,運往台灣的有2972箱,留在大陸的有10000餘箱。因為使用的是海軍艦船,無法在岸邊拆箱檢查所運何物,因而全憑運氣。

現今台北故宮憑藉自身實力,發展迅捷。館藏諸多珍貴文物,例如翡翠白菜,肉形石,祭侄稿,散氏盤,定窯嬰戲枕等,還有諸多皇室珍玩,不勝枚舉。

隨著兩岸交流加深,雙方文博產業交流也越發頻繁。期待兩岸有更好的合作。


推薦閱讀:

在博物館裡富養孩子
「二百年來的努力、研究和知識毀於一旦」,大火吞噬巴西國家博物館
故宮600年,這座巨型博物館將在泉州生根
大連人有眼福了!舉世聞名的這家博物館帶著寶貝來咱大連了
賣斷貨的大英博物館又來了,它用中秋珍禮徹底征服了我!

TAG:旅遊 | 故宮 | 博物館 | 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