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年髖部骨折後一年死亡率高達30%?


最近南方多輪的降雪,加之天氣十分嚴寒,現在外面的道路還十分的濕滑,走路摔倒的人非常多;有時候一上午接診的全是摔倒骨折的,其中摔倒骨折常見的是腕關節的骨折,但是在所有的摔倒骨折中有一類骨折非常特殊,它被人們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看到這個稱謂不知道你心裡是怎麼想的?是以後就不骨折了嗎?還是沒有沒有機會骨折了?

首先,「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到底指什麼骨折?

這是一類骨折的泛指,主要是指髖部這一區域的骨折,其中尤以股骨骨折為主,而髂骨因其非常肥厚多不易骨折;所以「人生最後一次骨折」一般是指:股骨頸骨折、轉子間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等。

其次,「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有何特點?

這些骨折全部發生在髖關節區域,其中髂骨在人體中起到保護內臟,將上半身的重量傳遞給下肢的作用,而下肢的股骨正好在此接受了上半身所有的重量;因此一旦髖關節部位發生了骨折,此時要想站起來幾乎是不可能了,在加上疼痛,躺在床上即使翻身也受影響,所以「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長期的卧床(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此時幾乎談不上有什麼生活質量了。

第三,為什麼「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死亡率那麼高?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最美好的解釋是:「這個人以後再也不會出現骨折了」!

想法是美好的,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反倒是指:這個人以後再也沒機會骨折了!

這個骨折對於老人來說有生命危險,有數據統計顯示,髖部骨折的老年人,一年內的死亡率會超過20%,甚至有最高統計是50%。這個數據大恐怖了,因為它比有些癌症的死亡率還要高,我國乳腺癌一年的生存率達到了90.5%,遠遠超過了髖部骨折的老年人的生存率。那為什麼會有出現如此之高的死亡率?

其實這主要是於髖部骨折的治療方法選擇有關;國人的心理一貫思維是:能不手術就不手術,盡量選擇保守治療;在加上手術前,醫生的常規簽字告知,又嚇退一大波人;而髖部骨折如果實行保守治療就如同問題中提到的一年死亡率會高達30%,髖部骨折保守治療完全是弊大於利。

保守治療需要卧床制動,有些還要骨牽引維持,就這樣慢慢的等待骨折的癒合,「傷筋動骨一百天」,卧床時間可能要長達幾個月。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但是大家對不運動的卧床所帶來的風險,可能還認識不足;長時間的卧床就如同一個「無聲的殺手」,慢慢在侵蝕著我們的身體,它會給我們帶來一連串棘手的併發症:褥瘡、墜積性肺炎、肌萎縮、骨質疏鬆、深靜脈血栓、泌尿道感染等等。這麼多的併發症不論是哪一個發生了,都會危機到生命,所以它的死亡率才會有那麼高。

最後,即使闖過了這麼多的併發症,最終癒合了,大多數患者也會是一個畸形癒合,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能以後還是不能下床行走。

如果及時選擇了手術治療,雖然有手術風險,但這風險也是醫生要考慮的問題,在現在這樣發達的外科環境下,大多數老人是可以耐受這個手術的。而且手術後可以早期的下地活動,減少卧床時間,避免了併發症的發生,同時術後還能獲得更好的功能。

最後嘮叨一句:手術不手術決定權在家屬和患者手上,醫生願意負重前行,就看你願不願意和醫生一道了!真心的希望「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永遠不會出現。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哦~


老年人骨痛、骨折,首先容易聯想到骨質疏鬆,但也有可能是比骨質疏鬆更嚴重的疾病。近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朱志剛在健康講座上提醒,50歲以上的男性,如果骨折,貧血、泌尿感染、肺部感染、腎臟損傷這幾個癥狀同時出現,要高度懷疑是否多發性骨髓瘤。

常被誤當腎病治療

多發性骨髓瘤,簡單來說是骨髓系統里一種惡性腫瘤,特別容易侵犯人的扁平骨(如顱骨、肋骨、胸骨、骨盆)。其典型癥狀是貧血、骨痛、易感染、腎損。目前很多人包括一些醫生都不了解這一疾病。

「由於病人多數伴隨有腎損傷,往往當作腎病進行治療。」朱志剛講述了一個真實病例:一位60多歲的外科醫生,平時身體素質好,愛打球,搬抬活兒少不了他。一次,辦公室的飲水機的水喝完了,這位醫生像平常一樣換水,剛抬起桶裝水一用力,突然肋骨痛。一檢查,發現是腎損傷。由於這位醫生及他的同事,都不了解多發性骨髓瘤,僅當是腎病,一直做透析治療。療效不好,患者感染得一塌糊塗,連坐也坐不起來。後來,請來外院專家會診,這才發現是多發性骨髓瘤。

化療是最好辦法

「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化療是最好的辦法。」朱志剛說,這位外科醫生一共做了七個療程的化療,做到第二療程時效果很明顯,不必再做血透了。該科病房有好幾個七八十歲的骨髓瘤患者,原先都有腎衰情況,做化療後,腎功能逐漸恢復。

骨髓瘤患者容易發生病理性骨折,很多人會誤以為只是骨質疏鬆而已。他提醒要鑒別,骨髓瘤是對骨質的破壞,不是骨松。多發性骨髓瘤跟骨質疏鬆都有骨痛癥狀,但兩者的發生原因是不一樣的。另外,骨髓瘤還有其他癥狀:貧血、易感染、腎損。

責任編輯 姚贊原


1、什麼樣的骨折屬於老年髖部骨折?

在這個問題下,首先我想先說下中國的老齡化社會進程:我國是目前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當前正在進入一個持續40年的高速老齡化時期,這將使我國人口轉向重度老齡化和人口結構高齡化。而老年人群由於神經肌肉協調反應能力下降、腦梗塞和老年痴呆後對肢體的控制不佳等原因,較年輕人容易發生跌倒。而由於在老年人中骨質疏鬆症的普遍存在,這種看似普通的跌倒卻常常導致骨折。

目前認為以下三種骨折常常和老年人骨質疏鬆有關,分別是髖部骨折,脊柱椎體壓縮骨折和手腕部橈骨遠端骨折。而這其中,最要命、最為危重的,當屬髖部骨折。

所謂髖部骨折,就是老百姓俗稱的胯關節骨折。醫學上,常見的為兩大類,一類是股骨頸骨折,一類是粗隆間骨折。之所以叫股骨頸和粗隆間,是根據骨折部位的解剖名稱命名的。

這個圖顯示的是我們的大腿靠近骨盆的區域,也就是胯部,前面圓形的叫股骨頭,你一定聽說過股骨頭壞死,嗯,股骨頭壞死就是這個圓頭裡面的骨頭髮生了缺血壞死塌陷。而股骨頭下面像脖子一樣變細的部位就是股骨頸,在股骨頸這裡摔斷,就是股骨頸骨折了。

股骨頸再往下,能看到一個變粗的部位,上面有一塊大一點的突出,叫大粗隆(也叫大轉子),下面一個小一點的突起叫小粗隆(也叫小轉子),這兩個粗隆之間如果發生骨折,就叫做粗隆間骨折(也叫轉子間骨折)。如下圖

那麼這兩種骨折最明顯的不同是什麼呢?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因為在股骨頸和粗隆間交界的地方有供應股骨頭的重要血管,如果是股骨頸骨折,這些血管很容易受到牽連,而一旦這些血管嚴重受損,股骨頭就會慢慢發生壞死。而粗隆間在這些血管的下面,所以粗隆間骨折以後很少引起股骨頭壞死。

但是,不要因為這個就認為粗隆間骨折比股骨頸骨折危害輕,因為粗隆部位很特殊,這裡的骨頭特別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尤其對於老年人,這裡是重災區,骨頭特別脆。一摔倒這裡就容易骨折,因此到了七八十歲後,粗隆間骨折的發生率遠高於股骨頸骨折。

2,老年人髖部骨折嚴重嗎?

老年人哪裡骨折都很嚴重,而髖部骨折又是重上加重。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髖部骨折後,病人只能卧床,無法坐起和站立。這樣就使得老年人失去自理能力,卧床不起。而我們就算不學醫也應該知道,年齡大了就怕長時間卧床不起,為什麼呢?隨著卧床時間的延長,肺部感染、心臟功能衰退、尿路感染、肺栓塞、褥瘡隨之而來,雖然骨折本身不要命,但是這些卧床帶來的併發症卻招招致命。

肺部感染:就算沒有骨折,老年肺部感染已經夠難治的了,去問問呼吸科每年有多少老人死於肺部感染,更何況,髖部骨折後老人躺著起不來,咳嗽都沒力氣,痰墜積在肺底,感染越來越重,最後死亡。

心功能衰退:你設想一下,讓你年輕的時候,在床上躺幾個禮拜,再下地的時候是不是稍微走走就喘的厲害,身體虛的不行。老年人呢,本來心臟就不咋滴,躺幾個禮拜心臟更是變得非常虛弱。本身就有心臟病的話,更容易在一段時間的卧床後出現心功能衰竭,最後導致死亡。

尿路感染:由於卧床,無法自己去廁所大小便,家人護理很難做到完美,會陰區域很容易滋生細菌,最後出現頑固的尿路感染,引起菌血症等。

肺栓塞:由於卧床活動少,下肢的血管里的血液循環不好,容易堵塞血管,而這些堵塞的東西一旦脫落,隨著血流往上走,進入到肺血管里,就會引起肺栓塞,肺栓塞有不少是致命的,非常兇險,醫生也回天乏術。

褥瘡:身上骨頭突出的地方受壓,表面的皮肉出現破潰,只要還躺著,這裡就繼續受壓,難以癒合,越爛面積越大,最後病人會消耗而死。

而且,最討厭的是,只要卧床的狀況不改善,上述的情況就沒有扭轉的基礎,只會越來越差。

老年髖部骨折在醫學行業內常被稱為老年人一生中最後一次骨折,你可千萬別理解成這是指這次骨折以後就不會再骨折了,而是指很多老年人將因此死亡。國內外大樣本的研究表明,對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旦發生髖部骨折,一年以內的死亡率超過30%。也就是說,老年人發生髖部骨折後,總體來說,一年內將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直接或間接因此離開人世,至今記得,我外婆在我還上小學的時候就是因為股骨頸骨折去世的。

那麼很多讀者會問,現在醫學這麼發達,一個骨折還治不好嗎?骨折好治,併發症難防。什麼叫老年髖部骨折?首先得是老年人,而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有幾個沒有點心肺腦的毛病?冠心病、糖尿病、腦梗塞、肺氣腫、老慢支、心律不齊、消瘦等等,有幾個高齡老人能有幸一樣不沾邊?就算身體平時還可以,沒什麼基礎病,但是這一骨折,對身體是個很沉重的打擊,老年人很多指標雖然看起來正常,但是身體的潛能很差,一旦開始失常,便很容易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一蹶不振,每況愈下。

除了對病人本身,對家人也是非常大的負擔,因為髖部骨折後病人無法自理,家人必須有人日夜照顧,因此一個老人倒下,一家人都亂了。

綜上,老年髖部骨折無論是對病人本人,對家屬,還是對醫生,都是非常大的考驗。

更多關於老年人髖部骨折的治療選擇和治療注意事項,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回復【髖部骨折】獲得科普!


老年人因為骨質疏鬆嚴重,行為活動遲緩不靈敏,容易摔倒,特別是在冬季或雨季,一旦摔傷多會髖部著地,引起髖部的骨折,最常見的是老年人股骨頸及股骨粗隆間骨折。

病來如山倒,負重關節處的髖部骨折後無法行走及活動,就需要長時間的卧床靜養,這一卧就可能起不來了,因此老年人的髖部骨折死亡率還是比較高的,可能高達30%。有了骨折積極的治療不就可以了嗎,但是很多老年人因為年齡大、合併基礎疾病多無法耐受手術,有部分兒女就選擇保守治療,避免老人遭受手術創傷,在家進行牽引固定、卧床休息,長時間的卧床制動就會引發相關的併發症,比如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旦發生肺栓塞死亡率極高,比如肺部感染,有痰無法咳出,甚至會因為一口痰窒息而死,比如心、腎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比如褥瘡等等因素會導致骨折後高死亡率。

病去如抽絲,選擇手術的老年人可能因為得到較好的治療,恢復時間短,有的效果確實不錯,大大抬高了老年人的生存質量,減輕了骨折的痛苦,同時也面臨有卧床、年齡條件差的情況,在恢復的過程中也存在有發生意外可能,所以就算是手術以後也會有死亡情況發生。

髖部骨折老年人高死亡率,所以不管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一定要多注意基礎疾病和併發症的治療,同時改善骨質疏鬆癥狀,防止再次骨折。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其實這個問題需要綜合分析

身體比較羸弱的老人才容易摔倒,這些老人通常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各種內科疾病。身體健康的老人,不容易摔倒。所以從基礎上就決定著受傷的老人為身體較差的人。

單純的骨折並不會致命,致命的主要是因為骨折以後的併發症。

點擊右上角關注「骨科姚大夫」與醫生交朋友,讓大家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有問題請下方留言!

首當其衝的就是下肢靜脈栓塞。靜脈栓塞以後,栓子一旦脫落隨著血流到達肺部,腦部,患者會立刻死亡。

然後是長期卧床導致的褥瘡,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導致毒素吸收,出現全身性病變,如果合併一些其他的基礎疾病,那麼身體抵抗力會越來越差,甚至導致死亡。

所以綜合考慮來以後,死亡率就達到了30%。


股骨頭部位受傷.不及時治療,半年就可能股骨頭塌陷,塌陷者只能換假骨頭了,國產假股骨頭價格在七萬元左右,能報銷自己也的付擔四萬多元。在沒有塌陷前去四川資陽治療好自己的股壞死才是最正確首選!


老年人由於跌倒造成的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是非常常見的。在以前,至少是30年前吧,手術方法不成熟,內固定器械設計不足,造成手術效果很差。很多醫院都是採用牽引固定等保守辦法治療。患者只能卧床數月。而老年人長期卧床後身體機能下降,容易引發很多併發症,如肺炎、褥瘡等,而且難愈,所以死亡率高達40%!不過,這個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早在10多年前,手術手法和內固定器械的發展成熟,使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變得簡單輕鬆。其中股骨頸骨折的半髖置換手術,術後三天即可下床站立!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後15天即可出院!老年人死亡率因此降到幾乎為零的水平了!小編別再拿幾十年前的舊數據嚇人了!


我媽70歲股骨頸骨骨折,送院立即動手術,插了一個金屬材料頸骨頭,三天下地出院,生活自理。同病房的一個老頭80歲了也是同樣的手術,同樣的效果。如果採用保守治療,再好的身體躺個一年也廢了。所以老人發生骨折能做手術的必須做,費用也不是特別貴,看材料,進口的七八萬,國產的五六萬,社保報銷一部分,基本都能負擔。如果保守治療,請個護工,或者自家人照顧,算來也不會便宜。


我自己的奶奶就是這個病,2013年83歲的奶奶去西安紅會醫院換了假骨頭,術後恢復良好,之前在內蒙一直腿疼卻檢查不出是什麼病,內蒙的大夫這麼說,這麼大歲數了就吃點止疼葯忍忍吧!我真是無語了,醫患關係的緊張並不僅僅只是多了些醫鬧的病人,還有一群不學無術沒有醫德的醫生在燒火添柴!


專業醫學團隊解答,請點右上角關注!

骨質疏鬆症的存在是老年髖部骨折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診治非常重要卻經常被忽視。骨質疏鬆的治療可以提高骨強度,增強肌肉力量和反應靈敏性。現在的醫療一般都忽略了骨質疏鬆的治療。骨折後對於骨質疏鬆的治療是遠遠不足的,臨床醫護人員應該注意髖骨骨折後的二級預防。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應注意在使用提高骨量和骨密度藥物的同時聯合使用抗骨吸收劑和促骨形成藥物,因為骨重建過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密切相連。常用的抗骨質疏鬆藥物有: 二磷酸鹽, 降鈣素,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激素替代治療(HRT),重組人甲狀旁腺激素(PTH)。治療方案一般是鈣劑和維生素D,再加以抗骨質疏鬆藥物中的一種。必須注意的是這些治療方案和藥物需在專科醫師指導下使用。

其次,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防止跌倒、摔傷。下雪、下雨天地面光滑,老年人反應慢極易滑到,跌倒是導致老人髖部骨折發生的最直接原因,每年超過90%的老年髖部骨折發生與跌倒有關。老年人一定要小心以防跌倒。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應行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長期以來都是臨床醫生們爭論的焦點。

  老年髖部骨折有著很高的死亡率和併發症發生率。早期曾有學者從其臨床研究結果中發現老年髖部骨折後1年有1/3發生死亡。

  老年髖部骨折應首選手術治療,使患者能夠早期離床活動,減少和避免併發症的發生,儘快地恢復患者的負重功能。

  據悉,目前的手術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內固定術、人工關節置換術。首先,根據不同骨折部位,骨折類型,不同年齡和是否合併有內科基礎疾病選擇不同的手術固定方式,股骨粗隆間骨折易於癒合,多採用手術切開複位內固定治療,目前臨床上有常用的內固定:(1)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內固定術;(2)動力加壓髖螺釘(DHS)內固定術;(3)股骨近端解剖鋼板內固定術。老年股骨頸骨折不易癒合易發生股骨頭壞死,多採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人工關節置換就是對受到損傷的關節進行修復,以重建一個功能接近正常的關節,可以達到解除疼痛、矯正畸形、恢復關節功能、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人工關節置換術後3~7天即可下床活動,關節功能恢復相當快。

  髖部骨折直接導致病人死亡的概率很低,但真正可怕的是,髖骨骨折的併發症常常會導致死亡。發生髖部骨折的絕大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多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肺功能下降等疾病,一旦骨折就可能造成已病變的器官發生進一步損害。而發生髖部骨折後,一般需要長時間的卧床,就容易引起或加重骨折的併發症,如脂肪栓塞、墜積性肺炎、褥瘡、泌尿系感染等。有研究報告指出,老年人發生髖部骨折後,死亡率高達50%,而五年存活率只有20%。

老年髖部骨折後應積極治療,通過手術內固定或關節置換術使病人儘快站立起來,減少卧床引起的墜積性肺炎、褥瘡、尿路感染和下肢深靜脈血栓等併發症。術前對患者自身狀況的準確判斷,及時正確地選擇手術方法,充分評估手術風險,能夠最高程度地減少患者痛苦,使其術後得到早期功能鍛煉,降低潛在併發症發生的可能。配合術後實施正確的康復規程進行物理及藥物治療,在促進患者康復的同時也能夠防止骨折的再次發生。


推薦閱讀:

養生會所加盟方案:
臘月養生:「沒心沒肺」很重要
談什麼佛系,「朋克養生」才是年輕人的宿命,看完扎心了!
秋季掉發怎麼辦?頭皮護理很重要!
從中醫學《傅青主女科》核心內容結合現代生活論婦科病之——帶下

TAG:骨折 | 健康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