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穴位是能降壓的,每天按多少次?
高血壓是困擾許多中老年朋友的健康問題。中日醫院按摩科副主任唐學章向中老年朋友推薦一種「六字按摩降壓法」。
第一招:推橋弓
橋弓穴位於人體脖頸兩側的大筋上,左右移動頭部的時候都能用手摸到。用大魚際緩慢地從上到下,每側可以推三十到五十遍。橋弓穴是頸動脈竇,刺激後可以引起血壓降低。要雙手交替做,不能同時做,否則可能引起反射性的血壓降低。
第二招:抹前額
抹前額用四個手指的指腹從前額正中向側方抹三十到五十次,動作要和緩。抹前額可以起到治療眩暈、頭痛的作用。
第三招:撥風池
風池穴在腦後發線與耳垂齊平的凹陷處。兩手中指和食指按住風池穴,進行向側方的撥動三十到五十次。以酸脹感覺為度,局部酸脹。
第四招:壓勞宮
勞宮穴位於第二、三平掌骨之間,握拳屈指時,中指尖所觸及手掌的部位。同樣按摩三十到五十下。
第五招:摩肚臍
雙手重疊在腹部,沿著順時針的方向在肚臍四周做環形運動,按摩三十到五十下。
第六招:搓腰府
兩手在腰部環形帶搓動三十到五十下,以局部發熱為度。可以使得四周的血液循環加快,一些小動脈痙攣可以得到解除。
1、明目——太陽穴、攢竹穴
位置: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攢竹穴在面部,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
用兩拇指分別按揉兩側太陽穴,兩食指分別按揉兩側攢竹穴。具有明目作用,可以緩解高雪壓縮引起的眼花等不適癥狀。
2、平肝——百會穴、率谷穴
位置:位於人體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率谷穴位於人體頭部,當耳尖直上入髮際1.5寸。
用兩中指按揉百會穴,兩拇指分別按揉兩率谷穴。可以平降肝火,高血壓引起的不適得到緩解。
3、止眩——風池穴、天柱穴
位置:風池穴位於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天柱穴位於後頭骨正下方凹處,也就是頸脖子處有一塊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側凹處,後髮際正中旁開約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兩中指按揉百會穴,兩拇指分別按揉天柱穴,可以解除頭暈、頭脹、眩暈、頭痛等高血壓不適癥狀。
4、醒腦——梳理頭部
位置:將兩手手指微微分開,治癒前髮際處,慢慢向後髮際移動,如梳頭髮一樣,但移至風池穴時,用拇指在風池穴左環狀揉動。可使頭腦清醒,對頭部其他病症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5、降壓——喬空穴
位置:位於兩耳後根部,顳骨乳突下前方至鎖骨上窩缺盆穴一直線。
將頭微微想左傾,用右手大魚際置於在喬空穴處,然後做自上而下的摩動;然偶同法按揉對側,具有平肝熄風、清腦明目、寧心安神的作用,可用於降血壓。
6、清熱——曲池穴
位置:曲池穴的準確位置位於人體手肘彎曲有橫紋的凹陷處。
左前臂屈曲90度,置於腹前,掌心向腹,用右手大拇指按在左側曲池穴左前後方向的撥動。然後再以同樣的方法撥動右側曲池穴,可以平肝降火,清泄內熱。
7、補心——內關穴
位置:內關穴位位於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即人體手腕橫皺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位置。
左前臂屈曲90度,置於腹前,掌心以45度斜向上,右大拇指指端按在左內關穴做前後的撥動,以同樣方法撥動右側內關穴。可改善心臟功能,對胸悶不適有較好的效果。
8、降血壓特效穴
捏手掌心
血壓急劇上升時,捏手掌心可作為經濟降壓措施。具體方法為:先從右手開始,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右手掌心,並從手掌心一直向上按到指尖,然後,返回掌心,直到每根手指指尖都按到,然後在照樣按左手掌即可。
按摩指甲根部
在手的大拇指指甲根部,以另一隻手的大拇指與食指夾住,轉動的揉搓,然後,自指甲邊緣朝向指根方向慢慢地揉搓下去,勿用力過度,吸氣時放鬆,呼氣時施壓,儘可能的於早起、午間、就寢前做三次,這樣可以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按摩湧泉穴
坐於床上,用兩手拇指指腹自湧泉穴推至足跟,出現局部熱感後再終止操作,每日1-2次,可以達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你可能從未注意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這個安靜的「殺手」也盯上了自己。中國疾控中心調查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已突破3.3億,18歲及以上居民患病率高達33.5%。如何控制高血壓侵襲的腳步?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中醫專家,教你一套簡單易學的健康操,隨時隨地平穩血壓。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歐陽平
在中醫領域,原發性高血壓屬眩暈病,其常見證候包括以下四種:
腎氣虧虛證
腰脊酸痛(外傷性除外)、脛酸膝軟和足跟痛、耳鳴或耳聾、心悸或氣短、發脫或齒搖、夜尿頻、尿後有餘瀝或失禁。舌淡苔白、脈沉細弱。
痰瘀互結證
頭如裹、胸悶、嘔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處或拒按)、脈絡瘀血、皮下瘀斑、肢體麻木或偏癱、口淡食少。舌胖苔膩,脈滑或舌質紫暗有瘀點,脈澀。
肝火亢盛證
眩暈、頭痛、急躁易怒、面紅、目赤、口乾、口苦、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
陰虛陽亢證
腰酸膝軟、五心煩熱、心悸失眠、耳鳴、健忘。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
眩暈病患者在治療期間除遵從醫囑外,在醫師指導下可適當選擇降壓操進行鍛煉。
預備動作:
坐在椅子或沙發上,姿勢自然端正,正視前方,兩臂自然下垂,雙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關節呈90度,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肌肉放鬆,呼吸均勻。
按揉太陽穴:順時針旋轉一周為一次,共做32次。
按摩百會穴:用手掌緊貼百會穴旋轉,一圈為一次,共做32次。
按揉風池穴:用雙手拇指按揉雙側風池穴,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次,共做32次。
按摩頭清腦:兩手五指自然分開,用小魚際從前額向耳後按摩,從前至後弧線行走一次為一次,共做32次。
擦頸:用左手掌大魚際按摩右頸部胸鎖乳突肌,再換右手按左頸,共做32次。
按揉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換左手,旋轉一周為一次,共做32次。
按揉內關穴:用大拇指按揉內關穴,先揉左手後揉右手,順時針方向按揉一周為一次,共做32次。
按揉足三里:分別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旋轉一圈為一次,共做32次。
擴胸調氣:兩手放鬆下垂,然後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後擴胸,最後放鬆還原。
高血壓一種慢性疾病,對於患者來說一開始的不明顯導致了最後的治療困難。很多人覺得高血壓不可怕,可怕的事都是留到後面的,前期高血壓只會讓人覺得頭痛、頭暈、胸悶,後期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影響心、腦、肝臟,嚴重威脅到生命安全。
高血壓
目前控制高血壓是唯一的治療手段,除了日常服用一些藥物治療外,還應增加一些其它的治療方法,如自我按摩保健法,喝茶養生法,都是可以緩解高血壓的病情的。
風池穴位
按摩療法主要是出自中醫穴位裡面,這裡包括了風池穴、太陽穴2大緩解高血壓引起的頭疼眩暈的癥狀。
每天使用雙手,由太陽穴揉到風池穴,來迴旋轉揉10次,然後改用2手指按住風池穴,效果以達到酸痛為最佳。建議堅持每天做一遍,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緩解高血壓的病情。
按風池穴位
飲茶做為中國傳承已久的養生療法。研究也表明飲茶對於高血壓患者有很多好處,但是不能喝濃茶,只適宜喝淡茶。巴馬做為長壽之鄉,它也少不了有一套飲茶養生的手段,那裡的老人常飲火麻茶,做為日常養生調節生活的必須品。
火麻茶
根據國際自然研究學會考察,發現這火麻茶中含有可以降壓的功效,它含有人體大量微量元素和豐富的亞麻酸以及亞油酸、不飽和基酸等,可以有效果的降低人體內的脂肪組織,改善高血壓的頭痛、眩暈等癥狀。
巴馬老人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人群,途方便的可以選擇袋泡茶,想自己煮的今天配方也附加上來了:
黑木耳,火麻仁,決明子,番石榴果,桑葚,葛根,槐米,黃精,萊菔子
做法是收集以上材料,然後放入砂鍋中煎熬半小時即可代茶飲用,也是比較簡單的,不過這樣直接煮氣味有在點,建議還是選擇袋泡茶吧!
從古至今,有三個穴位被證明不管什麼類型的高血壓,都有很好的降壓效果,這就是太沖、太溪和曲池。
中醫認為,高血壓不外乎肝陽上亢或者肝腎陰虛,都是肝腎兩髒的問題。肝在五行里屬木,腎屬水,水生木。肝的特點是向上的,要想不讓它升發太過,就要有水來滋潤它。可以想像一下真實生活中的樹,如果沒有足夠的水分滋養,就會變枯,樹枝樹榦變枯之後,就容易裂開,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肝主藏血,肝性升發,如果沒有腎水的滋潤,它就升發太過,血管的壓力會加大,血壓就會升高;如果腎水充足的話,就可以以柔克剛,把肝的那份「剛性」給中和一下,血管也會變得相對柔韌,血管彈性變好了,就能大大減少心腦血管發病的幾率。
太沖穴從腳拇趾與旁邊的第二趾之間,沿著足背推上去,兩個骨骼相接稍微隆高之處就是太沖的位置。使用指頭壓迫,會感覺到脈動。太沖穴可以疏肝理氣,平肝降逆,不讓肝氣升發太過,是肝經上最負責任,最任勞任怨的。
腎經上的太溪穴,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間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溪穴是補腎陰的要穴。補腎陰就是給「樹」澆水;大腸經上的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時,在肘橫紋的外側頭凹陷處即是此穴。
曲池穴有疏風通絡,清熱祛火之效,此穴用來撲滅火氣,降壓效果最好。堅持每天按揉雙側太沖、太溪、曲池穴,每穴按揉3-5分鐘。一般堅持兩月之後,血壓就會有很好的表現。
在堅持按揉三個穴位的同時,一定要飲食上補足氣血,戒掉一切寒涼食物,多吃補腎補肝的食品,如動物腎臟、肝臟,栗子、核桃、紅棗、桂圓等。飲食要少鹽宜清淡。宜素食,忌辛辣、油多膩人脂肪含量高的肥肉等食品。並注意合理搭配膳食,例如傳統喜歡食用的民間紅棗米粥、肉絲炒芹菜等,都是營養搭配合理的。
還有,就是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切忌發怒生氣。這樣就能使「肝氣條達」,肝經暢通,血管就不容易發生「堵車」。
通過穴位按摩,調整人體陰陽平衡,改善癥狀,降低血壓。
人體有三個降壓效果明顯的穴位,就是太沖,太溪和曲池.無論哪種證型的高血壓都可以用這3個穴位.每天堅持按揉這三個穴位,200次以上,2個月後可以看到顯著的效果.
太沖穴:在腳背上,大腳趾的間隙後方的凹陷處.
太溪穴:手指從腳的內踝最高的地方向後,跟腱前的凹陷處就是太溪穴.
曲池穴:屈肘,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再推薦一下足三里穴和湧泉穴,這兩個都是保健穴位,具有強壯作用,也可以輔助降低血壓,還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足三里穴:膝蓋下三橫指處。按摩方法:以中指對準左腿足三里穴,用力連續按壓,有酸脹感,每次3分鐘。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右腿足三里穴,早晚各1次。
湧泉穴:在足心處,按摩方法:先以右手大拇指對準左足心揉搓3分鐘,再揉右足心,早晚各1次
有一個應急降壓穴位效果不錯,就是耳後的降壓溝。位置在耳背後外耳輪後面,上下方向凹溝,方法是取一根火柴棍,略微彎一下,使之正好貼在降壓溝位置(將降壓溝分3部分,上三分之一就是,同時選雙耳)用手捏貼在降壓溝上的火柴棍大約10-15分鐘,再量血壓,會發現血壓降下來了。然後用醫用膠布粘住。每隔1-2小時捏一捏。
本方法適用於血壓突然升高,身邊又沒有降壓藥,現買來不及的應急降壓,為去醫院或買葯爭取時間,不能作為常規治療。
風池穴位
按摩療法主要是出自中醫穴位裡面,這裡包括了風池穴、太陽穴2大緩解高血壓引起的頭疼眩暈的癥狀。
每天使用雙手,由太陽穴揉到風池穴,來迴旋轉揉10次,然後改用2手指按住風池穴,效果以達到酸痛為最佳。建議堅持每天做一遍,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緩解高血壓的病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