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不信任孩子,那麼會給青春期的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是否定孩子的一種表現,會造成孩子自卑、封閉,與父母隔閡加深,甚至疏離。

說個我至今都難以忘懷的一個經歷吧。

高考畢業的那個夏天,我想著出去打工,也沒什麼頭緒,就跟同學一起找了一家中介,中介說我們可以去做家教,我們當時說的可以輔導小學或初中孩子的學習,然後我和同學都給中介交了80塊錢的中介費,就等中介給我們找人了。

回家後,我很開心的告訴我爸媽,我找了個家教的事情去做。結果我老爸不讓我去,還說了一句我終身難忘的話:「你自己成績就那樣,你還能輔導別人學習?」

是的,我成績算中等吧,不好不壞。但是我和我的同學都認為我們輔導小學生的功課還是可以的呀。被老爸這一盆冷水澆下來,我當時就賭氣說:「既然你覺得我那麼差勁,我不去禍害別人就是了!」

然後我打電話給中介說,我不去做家教了,請他把80塊錢退給我。中介說,錢是不可能退的了,而且如果我不去做家教,就是違約,我還得賠他錢。他建議我可以先做一個家教,把這個錢再賺回來。

鬱悶的是,我被中介坑了,他給我找的是個高二的孩子要輔導,那孩子是準備衝刺重點大學的,我一個成績平平的人如何輔導得了?

當時就想著,我不能禍害了人家,我水平不行就是不行。當時就給人家說了實話,沒去。也沒找中介了,自認倒霉。這大概就是我人生中第一個失敗的打工經驗吧。

18歲的我,當時真就覺得自己是老爸眼裡那個不中用的人……

如今再想起來,我可能會學著體諒老爸,他一直是個不善於表達自己情感的人。他不讓我去做家教,可能是覺得我還是個孩子,又是女孩子,怕我出去被騙,或是有可能會遇到危險什麼的,誰也不知道去到一個陌生人家裡會發生什麼不是嗎?!他可能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他內心的想法而已。

但當時的我,被老爸不信任的那一瞬間,我就覺得他這是完全否定了我這個人。直接造成了以後我再做什麼決定的時候,總是畏畏縮縮,甚至在自卑的牽引下,錯過了很多機會。

而且以後再有什麼事情,我都不願意跟我的父母分享,我害怕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否定我,我只能選擇逃避。如果父母覺得我是個有秘密的人,那是因為你們的不信任,造成了我也不信任你們,不願意與你們分享我的點點滴滴。

直到工作以後,我遇到了人生中的貴人,才逐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發揮出自己的能力本色。

所以我覺得,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表面上是因為愛護孩子和對孩子的責任,說白了就是父母心理太敏感,怕孩子自由發展長歪了,所以不願意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


父母不信任孩子,可能是翻他的書包、看他的日記、質疑他交了「壞同學」、學習不用功等行為。

而青春期的孩子,在身體開始發育成熟心理還沒發育成熟,身體與心理矛盾的自我糾結中,時常會情緒失控暴躁,面對父母的不信任,就容易發生親子衝突,走向父母的對立面。

青春期的孩子角色和身份會發生一些變化,最明顯的是,他們會尋求同齡人的支持,來證明不止我一個人身體有變化,我不是異類,所以往往他們會:

1、特別好面子,自尊心很強,比如父母還在公共場合把他們當小孩,他們會很排斥;

2、重視同伴關係,容易受同伴影響,可能會做一些自己不認同,但同伴都在做的事情,比如喝酒、抽煙、談戀愛等,把這些看做成人的象徵;

這就意味著,孩子可能會面臨一些危險,網路成癮、早孕、打架犯罪等,而父母的不信任感,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從家裡得不到理解,孩子逃避父母向外界取暖的時候,就會加劇這類危險的發生。

其實,青春期的問題不是到十三十四歲才出現的,而是十幾年積壓的親子問題,到了青春期這個階段,因為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就集中爆發了出來。

所以,要讓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父母要:

1、學會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學會尊重信任孩子,他有這個能力處理一些問題。

2、將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

孩子小時候其實就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你留意的話,會發現孩子經常說一些很有哲理或深奧的話,可有些父母一直把孩子當做什麼也不會做的小「baby」,包辦,跟孩子說話也是「嬰兒腔」,導致他長大以後,希望被平等對待的意願就越強烈。

我見過另外一些父母,從小把孩子當朋友相處,不因為他是小孩就輕視他,隨時跟他溝通,尊重孩子的意見,那他們家從來沒經歷過所謂的青春期波動。

3、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成功的時候給予肯定和表揚,更重要的是,不幸失敗了,請鼓勵安慰,爭取下一次成功。別在旁邊嘚吧嘚吧的念「看叫你不聽我的這下好了吧」,或者反反覆復的一直念叨這件事,真的很討人厭啊!!

4、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

孩子大了,不要過多干涉他的交友,但是也不要以為孩子大了,就以為他不用人陪,他就自個兒一個人宅在家打遊戲啦。

父母多帶孩子參加團體活動、戶外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有別的傾訴渠道。

5、父親的功能尤為重要。

尤其是對男孩來說,不是要你罵他打他,而是讓孩子,在你身上,看到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成熟男性的樣子。

對女孩來說,肢體上,父親不需要過分親密,但情感上要給女兒做後盾,是她的靠山,你寵著她愛著她,那她就不會輕易被外面那些沒長大的小男生給忽悠走了。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別離》劇照


簡單來說,如果父母不信任孩子,那麼孩子在青春期時會表現得比較叛逆,或者所有的困難都自己默默扛下。

很多家長自以為已經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做到了殫精竭慮,但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是不是孩子心底最信賴的那個人。反過來說,如果你對孩子的行為總是質疑否定,你給了孩子「不被信任」的印象,孩子長大以後就會以同樣的不信任來回報你。

其實建立和孩子的信任只需要遵循一個原則:讓孩子覺得你倆是一撥兒的,他遇到任何困難,你會幫他想辦法,而不是質疑他責備他。

以我自己的經歷來看,不信任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恐慌感。孩子如果遇到外界的傷害,會採取迴避父母的態度。

請家長們靜下心來想一想:相比性侵、霸凌這樣的惡性事件,一個外人不經意的評價、一道習題、偶爾一次不講衛生真的值得你否定自己的親生孩子嗎?如果我們因為這些小事打消了孩子的信任,當孩子走出家庭以外更大的範圍時,他們遭遇惡性傷害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你沒有辦法去防止外頭的人傷害他,但是你至少能夠做到他受到傷害第一時間出來保護他,幫他化解這些傷害,然後去制止更多的傷害。但前提是孩子要第一時間告訴你。所以在孩子長時間走出你的保護範圍之前,跟他建立信任關係太重要了!如果孩子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斷掉了對你的信任,有朝一日他遇到更大傷害的時候壓根兒不來找你傾訴,你會不會追悔莫及?

如果孩子心底「最信任的那個人」缺席,他就會在遇到傷害時選擇自己扛,相信這一定是所有愛孩子的家長不願意看到的。有的家長會打著「有教養」的旗號,在小朋友家長或者幼兒園老師「告狀」輕易批評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長會因為孩子彈不對一個音符、記不住一個拼音時惡語相向:「我怎麼生出你這個笨蛋?」;有的家長會在孩子歡天喜地抱著精心在樓下雜草堆里撿的石頭磚塊回家時怒喝:「你怎麼這麼不講衛生?」……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否定和不信任變成了你們相處的習慣,孩子在身體稍微成熟時,就會以叛逆和逃避來應對你。

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信任是一個大命題,無論是親人之間還是朋友之間。當孩子與父母之間遭遇信任危機的時候,許多問題就會出現,甚至原本隱藏的問題也會隨之出現。

比如:

1.孩子得不到信任,就會理解我父母不愛他。那種傷痛會跟著孩子一輩子。

2.信任感缺失的孩子往往會有自卑、敏感、不自信的心理。

3.人生態度容易悲觀,會過得比較辛苦。

4.長大後也不容易相信他人,也較脆弱,所以往往在人際交往中會出現失落感。

長期得不到信任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可能用比較叛逆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比如打架、偷盜、與家長和老師對抗、貪玩學習成績下降等。

既然不被信任會產生如此多的嚴重後果,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1.首先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所以我們要學會尊重他。包括他的言論和隱私,呃給他足夠的個人空間。

2.學會傾聽。

凡事要聽孩子解釋,要等他說完之後,幫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不等他說完,靠自己的經驗和想像打斷他,或者指責或者暴跳如雷。

如果是那樣,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以後有任何問題都不會告訴你了。

3.學會友善的溝通。

控制情緒,像朋友一樣地跟他聊天,讓他知道你是尊重他的,也是理解他的,哪怕是做錯了,你也會包容他,會幫助他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你是他的依靠,永遠支持和信任他。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謝謝!


埃里克森人格八階段理論認為,孩子在青春期(12-18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一方面孩子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所以,青少年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

如果孩子父母不信任孩子,就會對孩子青春期產生強烈的負性影響。本來青春期孩子的就容易衝動,如果對其不信任,那麼青春期的問題和矛盾就會更多。會出現比如偷盜、打架以及離家出走等情緒化行為。而且在青春期,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同時自尊心又非常強,那麼不信任對他們的傷害是巨大的,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反過來不願意跟父母交流,因為連最親近的人都不信任自己,越來越多的事情就不跟父母說了,漸漸就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自身性格也可能會越來越內向。

所以說在青春期這一敏感的時期,對待孩子更應當慎之又慎,缺乏應有的信任,對待孩子,會讓他們也不信任他人,這樣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當中,朋友會越來越少,影響到自身的發展。反之,多一點信任,將會使他們獲得良好的信心,對待以後生活當中的人和事,都會陽光,都會積極看待。

最後,希望父母多信任孩子,也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贏得父母的信任,健康成長。

鴨梨心理 查看官方網站 心理學專業解決方案提供商陽光易德榮譽出品


信任是相互的,需要時間積澱的,需要相互之間一定程度的開誠布公。為什麼很多家長不信任自己的孩子,都是有原因的:

1.孩子的表現一直沒有達到父母的「最低標準」,「歷史污點」的存在讓家長沒有辦法短期積累信任感。

2.孩子和父母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方式,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不在一個「平衡點」上。

所以很多孩子會抱怨:自己的父母不相信自己,對自己沒有信任,殊不知其實大部分時候,孩子說這樣抱怨的時候也不是「底氣十足」。

所以問題是相互的,在父母和孩子有良性溝通的基礎上,建立信任就很容易,但是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良好的、彼此交心的溝通,建立起來的信任看起來都會「很虛偽」。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自我、迫切的想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具有足夠和父母之間對話的資本,父母要尊重孩子想要長大的感覺,但是在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還是要注意這樣的幾點:

1.尊重孩子想要長大的迫切心情,承認、肯定、鼓勵他們所獲得的進步,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注。

2.和孩子之間的「約法三章」,在父母面前講真話、父母對真話不發脾氣(不管真話是什麼),家長做到能夠接受孩子所講的一切真話,才是良好溝通的開始。

3.各種機會告訴孩子:要想獲得信任,是有基礎的。這種基礎是孩子的各種表現,但是很多時候孩子不知道父母對孩子要求的「表現好」到底是什麼標準,所以父母要把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明確的列出來,讓孩子「有法可依」,而不是父母憑心情制定的標準。

父母對孩子不信任,孩子就不會對父母交心,長期以往就會形成惡性循環,而這其中的父母和孩子都要反思,都要有行動,才能有改觀。


父母如果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很簡單的,孩子也不會相信父母。因為愛是相通的,你不信任孩子,自然就說不上愛孩子,你愛不愛孩子,孩子當然也很清楚,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了不信任,就是離愛越來越遠。

青春期的孩子是多變的,他們有了一點青春的萌動,可能會對異性產生好感,因此會有意的去關注他們。

家長遇到這個問題時,一定不要上綱上線,又是告老師,又是翻書包,還檢查孩子的手機等等。

你的這些動作,等於侮辱了孩子的人格,因為他們接近異性,並沒有心存惡意,就是很正常的想接近他們,了解一下他們和自己有什麼不同而已。

當家長發現孩子關注異性,老是以為他們之間就會發生一些什麼事情,其實大多是父母阻攔後引起的連鎖反應,你越不讓他們接近,他越想接近,反而因為你的阻撓更好奇,真的可能發生你不想發生的事。

所以,不要妨礙孩子青春期的正常交往,你沒有阻止他們,他們反而覺得男女同學之間,並沒有太多的不同,除了性別,其他都一樣。

多關注青春期的孩子沒錯,但不要過分干涉他們,孩子慢慢長大,對於父母來說,終將漸行漸遠,放手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愛。不捨得放手,孩子永遠不會自由飛翔,而你做不到呵護他們一生,最後就會害了他們。


如果父母不信任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後果很嚴重,重則輕生、偷竊等,輕則叛逆。

好好掌握青春期的關鍵時刻

我認為孩子不管哪個年齡階段,都會相伴著行為習慣和性格培養。青春期的孩子也是性格培養的關鍵。常說孩子3歲之前性格培養的關鍵,這是對的。那以後就不培養孩子的性格培養了么?不是的。我認為我們隨時都是在培養孩子的各個方面。

信任的重要性

信任是維護父母與孩子的心靈橋。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都經歷過青春期。我們回憶的青春期是美好的,天真的,單純的,有夢想的等等。那麼孩子在這個時候也不例外。

試著回憶一下,當我們青春期的時候,我們想做什麼。我們想說什麼的時候。總是被父母拒絕和不信任。我們又是怎麼回應我們的父母的——叛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叛逆過。有些從此不肯上學了,有些從此走上社會歪門邪道了,有些離家出走的。有的更嚴重的現在社會選擇輕生的等等。太多太多了。

面臨青春期的父母該怎麼辦?

面臨青春期的父母需要對孩子特別的關注。尤其是內心的想法。他們渴望大人的支持和理解。也渴望父母的幫助。更希望能和父母更好的相處。我們把最好的都是留給孩子。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耐心、陪伴和信任。


父母不信任孩子,這可是青春期,父母跟孩子之間,關係相處的大敵。

首先父母的不信任有可能會是孩子,跟父母的關係疏離。把孩子和父母之間,嗯在感情上的紐帶越來越鬆懈。餓,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換來的只能是,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

第二,就是孩子會越來越少的,跟父母之間的溝通,既然父母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的表達,那麼他也就會懶得和父母去說去表達了。

第三有可能是的孩子會在交友方面有一些交友不慎的情況出現,因為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不信任,家長和孩子疏離的關係,那麼在青春期的孩子也還是需要有人關愛的,因為他們從父母那裡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和關愛,那就有可能會比較迫切的需要友誼,這種急切的態度和心情使得他們在交友的時候選擇會缺乏應有的慎重。

那麼這種而彼此不信任的關係如果愈演愈烈的話,孩子會關閉核,家長溝通的渠道,一旦孩子遇到了真正需要家長幫助的時候,而家長不在身邊,有的時候後果會是比較嚴重的。

所以說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給予他們應有的信任,但是也不必要在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去斤斤計較,有的時候孩子會有孩子的一些小世界,沒有必要事事跟家長交流,實際上這也是對於青春期孩子的尊重,給予他們應有的空間。只要孩子能夠在大事上有原則,不走彎路,而家長就不必要有過多的擔心,嗯,實際上這樣來做,當孩子真正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他就會向你敞開心扉的。


您好,我是暖心理諮詢師楊湛德,很高興為您解答。其實在任何關係當中,不被信任都會帶來很深遠的影響的,特別是親子關係當中,不被信任對孩子的影響會是一輩子的事情,需要孩子花一輩子去修通。

孩子對於自己的認識是從父母對自己的回應當中形成的,也就是說孩子是從父母眼中看到自己的存在。如果說父母不信任孩子,比如孩子不小心摔碎了碗,父母不相信孩子只是不小心,硬是認為孩子是有意的而加以強烈的指責。久而久之,這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就是,孩子覺得自己說的任何話因為父母不相信自己,覺得其他人都不會相信自己,認為沒有人能夠理解自己,自己在面對和別人的交往過程中封閉自己,甚至遇到了別人的誤解也不會主動去解釋溝通。同時也讓孩子很難去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有任何的人否定或者質疑,孩子都會動搖了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在這樣不被信任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也有可能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盡全力維護自己的想法或者理念,不能容許自己被別人一絲絲的懷疑。有可能因為別人某些不經意的懷疑的話,而變得十分暴怒,甚至產生衝突。

因為父母會是孩子最開始接受教育的環境,父母的任何言行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榜樣,無論好壞。而孩子和別人人交往的方式方法也是從父母身上習得的,孩子在不被父母信任的情況中成長,那孩子就會對別人喪失信任感,不敢去相信別人,對任何關係,任何意圖都是充滿了懷疑,這會讓孩子很難建立起合適的人際交往關係。

如果孩子是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成長的話,那就需要孩子在自己的成長過程當中,嘗試去修通父母不信任自己所帶來的遺憾和其它負面情緒,嘗試地在自己的人際關係當中有選擇地進行信任。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釋夢師楊湛德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推薦閱讀:

紋身後,心理上會有什麼變化嗎?
學習不好,在重點班不受班主任待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女生說我打擾到她了,怎麼辦?
有沒有覺得自己特窩囊的時候?
如果在你上班的前一天,父母要你明天一定要去相親,你會怎麼辦?

TAG:教育 | 育兒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