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遇到一點事情就焦慮,該怎麼辦?


焦慮症患者,每時每刻都保持警惕,小心翼翼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從而影響了自己正常的生活或工作,甚至影響了睡眠。並伴有頭昏、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乾、尿頻、出汗、震顫等癥狀。

形成焦慮的因素:

(1)遺傳因素是引起焦慮症的重要原因。其血緣親屬中同病率百分之十五。

(2)精神因素。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是焦慮症的誘發原因之一。

(3)認知因素。是焦慮症形成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其患者常常用消極眼光看待世界上的一切問題。往往把良性事件看成危機的先兆。

(4)身體健康因素。雖然並不是主要原因,但甲狀腺亢進、腎上腺腫瘤等疾病也會引起焦慮癥狀。

(5)焦慮症患者一般自卑心理嚴重,做事沒有信心,總覺的自己什麼也不行。壞事總會落在自己頭上。

焦慮症的預防和治療。

(1)幫助患者克服自卑心態。要讓其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優點和長處,讓患者在回憶自己的輝煌往亊中,不斷重樹自信心。

(2)放鬆訓練。通過親近大自然或者體育、音樂、遊戲等活動,放鬆自己的情緒;

(3)親人的陪伴。親人的陪伴和安慰是患者克服焦慮情緒的最好辦法。


當我們遇到必須解決又難以馬上解決的問題,我們就容易產生擔心和焦慮。當我們有強烈的焦慮情緒時,我們往往難以思考和行動。但你知道其實輕微的焦慮對我們是有好處的嗎?來聽聽專家對焦慮的看法吧。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a0ab0007c565e53fba81", "vname": "", "vid": "v020199a0000bdjfkud81shglr3i3gog",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a1c2001356a860e3eb4a",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a0ab0007c565e53fba81",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94.32,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3264890}, "ultra": {"duration": 94.32,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6227307}, "normal": {"duration": 94.32,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2399256}}, "md5": "5400fc43b053202f82baec31a6d7c35e", "duration": 94.32, "file_sign": "5400fc43b053202f82baec31a6d7c35e", "thumb_uri": "a0ab0007c565e53fba81", "vu": "v020199a0000bdjfkud81shglr3i3gog"} --}

以上視頻由「知我心理學」和「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與諮詢中心」聯合出品。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遇到一點事情就焦慮,」說明大腦內存儲的信息多,平時思考的問題多、思考的問題裡面沒有找到答案的多;說明收集信息的能力強大、處理信息的能力低於收集信息的能力;說明性格比較急躁、急於求成、追求完美;說明思維速度塊、思維內容豐富、消耗心力量大; 說明理性常常被感性、理想常常被現實打敗。說明心理透支、難以安靜的處理問題。 說明不太會自我保護,常常為了維護面子工程,以犧牲心力為代價。 焦慮是心理透支、脆弱的外部表現,心理透支、脆弱說明自己沒有能力,讓心力自給自足,常常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外部的肯定、表揚以填補自己心力的不足和空虛。

容易焦躁的人往往無法客觀的看待自己,很難看到自己的優勢,常常用放大鏡尋找自己的劣勢,將自己的劣勢充滿自己的視野。容易焦躁的人常常自己嚇唬自己,明明面前的是紙老虎,卻提醒自己面前的是大老虎。容易焦躁的人,無法安靜的、用心的觀察眼前所發生的事件和人物。觀察外界常常是霧裡看花,對自己感性與理性、理性與現實的矛盾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遇到一點事情就焦慮,該怎麼辦? 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就不會被外表所迷糊。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就不會焦慮。 關注心理,關注我。


焦慮始於你意識到威脅的存在,這個威脅可能是針對你生命的,如颶風、強暴或搶劫等。但更多情況下,焦慮來源於一些非致命性因素,如迫在眉睫的解職、關係破裂或庭審等。以上任何一種情境,如果將其視為威脅的話,都彷彿具有能危及生命的力量。有時候,焦慮只不過是對於未知前路的一種模糊不清的恐懼感,它總是指向未來的,也總是在傳遞危險信息。焦慮的另一個構成要素是關切。沒有關切,就不會焦慮。關切是指對人或事的在意。如果這份工作毫無意義,你還有其他好的備選項,那你對它的指望就不會那麼多,失去它也就不會焦慮。然而,如果讀書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那每次考試都足以讓你神經緊張。所以關切和威脅構成了人的焦慮。

產生焦慮,沒有統一的標準,可能有些事讓你倍感壓力,可對別人而言卻未必如此,你的焦慮僅僅和你自己的狀態相關。

所以克服焦慮,就要從自己關心的事情,以及可能會對你構成威脅的事情入手,規避讓你焦慮的風險。找到讓你特別關切的事情,調整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態度,學會放手和換位思考,讓哪些令你焦慮的事情變成對你來說沒那麼重要的事,這個心態的調整,比如考試對於學習階段的你很重要,但是每次考試你都會因為太過焦慮而發揮失常,這個時候你需要換一個角度,這段有考試的學習是你生命中的一段旅程,你的生命還很長,今後還會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出現,降低考試這件事在你心中的分量,開闊自己的眼界,緩解焦慮。

轉移注意力,也是緩解焦慮及時有效的方法,很多人在打針時會害怕,因為焦慮不配合醫生,這個時候旁邊有個人陪TA說話,或者跟TA做一些能夠吸引注意力的事情,當事人的焦慮情緒會緩解很多。


以上內容均為開火車的老濕機原創,轉載請聯繫

歡迎關注開火車的老濕機


遇到一點事情就焦慮,是因為你總是逃避。

逃避是因為恐懼產生的,你越逃避,對抗焦慮的心理閾值就越低,你就越容易走投無路。

人們總是無法擺脫引起焦慮的逃避行為:

1、逃避是人類的本能:遇到危險或者令人不安的事情,逃避是第一選擇。

2、短時間內,逃避的確可以減少恐懼。

3、你越是逃避,將來你就越難以抗拒逃避,因為逃避已經變成了習慣;

總之,逃避令你焦慮的事情,會限制你的活動,這樣會讓你更加焦慮,並且採取更多的逃避行為。然而更多的逃避行為又反過來打來更多的焦慮。這就形成了一個惡行循環。

打破惡性循環的關鍵是擁抱不適

必須認識到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當你認可這個基本原則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是理所應當的,而不會轉身逃跑。然後堅定自己的信心,把自己暴露在過去讓你感到害怕的事情面前,通過努力一點點的做的更好。

學會令你放鬆的呼吸方式

焦慮的時候呼吸頻率會加快,而加快的呼吸頻率則會加重焦慮的感覺。所以遇到事情,第一反應是先不要注視你的焦慮,而是進行頻率適中的呼吸,讓你的交感神經平靜下來。告訴自己,遇事不能急,急的時候不下決定。

用積極的語言來重塑你的思維方式

用積極的語言描述令你逃避的事情:越積極的語言,就越容易重塑你焦慮的思維模式。比如別人邀請你去參加一個活動,被動的思考方式是:不好,我還得認識一堆無聊的人,做一番無聊的應酬。積極的思維方式是:太好了,可以認識很多有趣的人,這樣應該很好玩。


嗯,這個狀況是考慮承受力比較差。

它需要慢慢的來提升心理素質。

我常建議的方法,我覺得通過看書還是比較好的。

各種書籍都可以,看心理的,文學的,先獲取科學健康的知識,然後通過知識提升心理素質,各方面的修養。

通過看書之外,就是自我覺悟,不斷在生活當中,提煉思想,保持靜心,排解壓力。

通過生活進行鍛煉,不斷的鍛煉,慢慢的磨礪,成熟一些。將來會改善。


這裡說一下通用的辦法

1.正確的認知那些引起你焦慮的事情。容易焦慮的人往往對事情沒有深入的了解,一些初步的想法和印象讓自己擔憂害怕。杯弓蛇影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有個大臣到皇宮去赴宴,皇帝賜酒,大臣喝的時候,看到杯子里有條蛇,但皇帝賜的酒又不能不喝,閉著眼睛喝下去了。回去後就老想自己肚裡有條蛇,寢食不安,日漸消瘦。過了一段時間,皇帝看到這個大臣快不行了,就問怎麼回事。大臣就回答說,上次酒里有條蛇。皇帝就很奇怪,怎麼酒里會有一條蛇呢?偶然發現牆上有一張弓,弓在酒杯里的影子看起來像條蛇。原來酒里哪有蛇,原來是一張弓的影子。大臣弄明白事情的真相後,擔憂恐懼自然消失了。每個焦慮的人心裏面,都有這樣的「蛇」 ,弄清是不是真的蛇,擔憂恐懼就會自然消失。

2.正確的評價引起你焦慮的事情的重要性。不只是焦慮症患者,很多人把一些小事清看的很嚴重,過高評估事情的嚴重性會增加焦慮情緒。還記得葛朗台嗎,那個吝嗇鬼,家裡還是很有錢的,在臨死時,話都說不出來的時候,用手指了指油燈,僕人明白葛朗台的心思,滅了一個亮著的燈芯,葛朗台看到後,就安心的死去了。一個燈芯能浪費多少油,卻讓葛朗台心不安。現實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小事,讓很多人不安焦慮。正確的評估事情的重要心,可以減少95%以上的不安。

3.認知到自己有能力處理好引起焦慮的事情。很多人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自己處理不好引起焦慮的事情,所以才擔憂。

4.虛心學習和練習,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有能力的人不會擔憂,因為他有信心處理好引起你焦慮的事情,能夠控制好事情的出現和發展。引起人們擔憂的事情常常是自己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的事情。這個能力有兩個方面,一是適應能力,不論什麼事情,發生後,能適應。二是主動的應對的能力,也就是發揮自己的天賦和才智去改變的能力。

5.認識人格的作用。人格是個體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徵,人的日常想法和行為都受到人格的影響。外控型人格者,認為在生活中的主導力量是外力,自己對自己如何生活是無能為力都。內控型人格,認為在生活中發生的事件,根源在於自身。成功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失敗是自己的失誤。這兩種性格的人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不同的看法和態度,就會產生不同的體驗和情緒,大多數外控型人格者產生焦慮情緒,內控型人格者不會產生焦慮情緒。


本篇由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萍老師回答。

看一下這個問題,大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什麼叫遇到「一點事情」呢?同樣一件事,閱歷不同的人感受到的壓力就會不同。在那些閱歷豐富的人眼裡的「一點事情」,對於經驗不足的人來說,有可能就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倘若我們不以事件大小來看人的反應,大家一起面對同等級別的壓力,那些閱歷豐富的人能保證不焦慮嗎?所以,不要妄自菲薄啊。

遇到事情感到焦慮大多是因為感受到了壓力,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緩解這種壓力。

首先,我們可以先拿出幾分鐘來把遇到的事情好好梳理一下。有時候,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對遇到的事情只有一個模糊的認識,這種模糊不清就可能產生盲目的、被誇大的壓力。當我們把事情梳理好、把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明確了之後,或許會發現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其實很小。

其次,若我們遇到的事情確實很棘手,可以分析一下事情的輕重緩急。若不需要立即解決,可以先往後推一推。在延遲解決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多方求助,翻閱書籍等等,爭取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

第三,若事情確實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哪怕這件事在別人眼中多麼的微不足道,我們也應該允許自己解決不了。畢竟術業有專攻。而此刻我們能做的,就是接納自己在某些領域的無能為力。

本文版權歸作者本人,未經允許嚴禁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婦專委協會近期推出線上系列公益微課,每周一次,歡迎收聽,詳詢請發私信或留言。


感謝邀請,點右上關注。

本人因為是處女座,又不願長期呆在心靈舒適區,經常去尋求有挑戰的工作,因此常年壓力很大,也容易焦慮。不過,好處就是克服焦慮的方法和經驗都有一些,希望和各位分享。

一、焦慮的原因。

適度的焦慮其實是人類進化的結果。適度的焦慮也有助於人們集中精力來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我上學時每逢大考,都會緊張焦慮,開始的時候,我還看一些成功學,希望處變不驚,完全不焦慮。後來發現,適度的焦慮,有助於複習時集中精力,竭盡全力,反而更加興奮,效率更高,這其實並不是壞事,也是人類的本能反應,沒辦法徹底克服。

但如果有焦慮症的徵兆,比如沒有明確的焦慮對象,且伴有生理癥狀例如失眠等,那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二、克服焦慮的幾種辦法。

克服焦慮的辦法有很多,我這裡說幾點親測有效的。

1。認清焦慮的根源,想一下最壞的情況是否能接受。如果認為可以,則這個焦慮實際上並不足為慮。例如,如果你準備公務員考試,擔心考不上而焦慮,那你問下自己,是不是考不上就世界末日了?還有沒有其他出路。相信在當今社會,回答一定是,有其他出路。

2。轉移注意力。例如從事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運動也好,k歌也罷,和三五好友聊天吐槽等等,只要自己能感到放鬆,都不妨一試。

3。進行時間管理,從簡單的事情做起。例如,領導讓你寫一份很有難度的方案,開始時不知道怎麼下筆,因此很焦慮。這時候不如從簡單的部分下手。例如找一下合適的模板,或者在網上搜一下類似的方案,然後再去做真正有挑戰的部分。

4。另外,還有一個特別有效的辦法,就是看搞笑的內容,例如相聲、短視頻等,越無腦的越好。這種包含在方法2中,但特別拿出來強調一下。親測非常有效。

5。如果是那種嚴重的焦慮症,還請諮詢心理醫生,聽取他們的專業建議。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關注。


我自己就是遇到一點事情就會焦慮的人。我感覺沒辦法。只有自己的事情辦好才會平靜下來。比如去年,我兒子生病了幾回。一年當中住了好幾次醫院,第一次因為拇指內扣。醫生說小孩三個月自己睜開。是正常。三個月外就得治療。第二次就高燒不退,前三天我真的就沒睡過好覺。第三次趕上秋季的第二次秋季腹瀉。那一個叫我愁的啊!簡直一天比一年過的還要慢。很煩躁。兒子真的不少受罪,明年還要再一次的受罪。又心疼兒子又擔心的。我自己的心情也不好。焦慮。我焦慮的時候,還很著急。冷靜不下來。


推薦閱讀:

離過婚,有小孩,還有人要嗎?
墜入愛河的兩個人都有什麼事情可以做?
圖片上的中草藥叫什麼名字?
如何理解 人間不值得?
如果醫院的醫生生病了,在自己工作的醫院治療需要費用嗎?

TAG: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