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所帶來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貧富差距的負面影響在於——撕裂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因為貧富差距,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已經被撕裂了,一部分人擁有中產的價值觀,尊重勞動、尊重創意、尊重知識,而另一部分人擁有原始的價值觀,不會尊重什麼勞動、人的價值、創意,只想讓自己過的好一點而已。

窮人認為,自己貧窮都是社會的責任,對社會充滿仇視、對富人甚至中產充滿惡意,而自身的貧窮是其他人強加給自己的,只有消滅了「讓"自己貧窮的人,或者讓中產和富人來幫助自己,才能擺脫貧窮。如此大的差距,資本的利得遠超勞動,努力也是沒用的,因此他們不再努力。

而富人和中產認為,我們是努力至今才獲得了今天的成就和財富,社會給了我們足夠的機會,只是你們自己不努力。

而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被撕裂,社會矛盾尖銳造成的社會不穩定,是嚴重而危險的,具體不多講,容易被和諧。

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老祖宗的道理一點沒錯。


貧富差距的問題,正在扼殺全球經濟!它所產生的後果,遠超你的想像!窮人不好過,富人最後也好不到哪兒去,而國家也會出現問題

先拿美國舉個栗子:

貧富差距,已經成為掣肘美國發展的最大阻力。

近年以來,曾經居於美國主導地位的中產階級被無情碾壓,取而代之的,一種是高高在上的富人精英們,一種是為這些富人打工的低收入人群。

目前,美國最富有的0.1%的人所擁有的財富,與其他90%的人擁有的財富之比,已經達到了1929年大危機之前的水平。

我們知道,已經什麼都有的富人們都是不願意去消費的,真正促進一國消費的,還得靠老百姓們。

但是現在這麼巨大的貧富差距,美國老百姓們怎麼消費?

5月12日,美國公布的核心CPI為1.9%,環比略降了0.1%。

如果扣除掉房租增長的部分,美國4月核心CPI下行更明顯。而從核心CPI前四個月的走勢來看,也一樣是呈現出下行趨勢。

現在,四分之三美國民眾淪為「月光族」,有超過一半的民眾甚至拿不出500美元的應急資金。

沒有消費,就沒有需求;沒有需求,就沒有企業;沒有企業,就沒有經濟。

「通縮」的魔咒,似乎在美國已經悄然降臨。

美國何以走到今天?

想當年,次貸危機後,奧巴馬的一系列舉措,看似是拯救了美國經濟,美股走出了八年牛市,但實則是燒了一把「虛火」,看著熱鬧,其實卻在慢慢掏空美國的身體。

次貸危機後的美國,那些由於盲目擴張而引發了金融地震的銀行們得到了政府救助得以保全,在美聯儲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印鈔之後,巨量的放水讓這些華爾街金融精英們規模更加龐大,更加投機和冒險,而危機和損失實際上都轉嫁給了普通民眾。

大放水之後的資金,流向了投機資產,把資產的價格越炒越高。

而這些虛高的大泡沫要想賺錢,就勢必得找人在更高的價位上接盤,而接盤的人,就是普通老百姓。

資產價格太高,老百姓們消費不起怎麼辦?

那就鼓勵借債、擴大支出唄,編織一個前景無限美好的美夢,讓老百姓們借錢買房、借錢接盤。

簡單來講,就是一個窮人幫助富人成功上位,然後最終套牢自己的遊戲。

當前,美國家庭負債達到了12.58萬億美元,美國2008年的次貸危機之時,這一數字則是12.68萬億美元。

然而這個遊戲是不可能永遠玩下去的,遲早有玩壞的那一天。

如果老百姓們繼續被壓榨,貧富差距繼續擴大,那麼整個消費能力都會下降、社會需求就會進一步萎縮,那麼企業的產品就會賣不出去、產能就會出現過剩;企業的利潤受到影響,員工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

這就是一個可怕的「死循環」。

而且,這個「死循環」早晚會拖垮整個國家。

企業的利潤下降,投資活動也會減少,那麼銀行的虧損就會擴大、壞賬率就會飆升,那麼貨幣創造樞紐的銀行就會失去信用、而信用貨幣體系就會開始坍塌,那麼資產價格就會暴跌,而整個國家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就會來臨。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同樣的一幕,也在中國上演。

一方面,中國的GDP已趨近於美國的水平,而另一方面,中國的貧富差距也在迎頭趕上。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等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

1978年,中國收入前10%人群的所得僅佔總稅前收入的1/4,遠低於當時美國和法國的這一比例。而到了2015年,中國收入前10%的人包攬了總收入的2/5。

如今,中國最富有的10%的人坐擁近70%的私人財富, 與飛黃騰達的富人們對比懸殊的,是半數底層老百姓目前僅佔有15%的社會總收入。

從最近幾次居民收入的調查來看,最高收入10%的和最低收入10%的人均收入差距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的7倍左右上升到目前的25倍左右。

現在大家都有一個感受,一方面,工作越來越辛苦,錢卻越來越難轉,每月交了房租、還了房貸,就沒有多少錢可以消費了;一方面,有些富人們明明沒幹多少事情,卻可以輕易地憑藉資產攫取巨額利潤,比如炒房。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資產越來越通脹、消費越來越通縮。

前兩天,統計局發布數據,我國4月CPI只有1.2%,而去年這一數據則是2.3%。

想當年,日本也是資產飛漲,也是一樣的泡沫浮誇。

想當年,曾經號稱「泡沫永不破」的東京也迎來了悲情結局——3個月內房價暴跌65%。

要想玩泡沫的遊戲,就得做好破滅的準備。要想玩接盤的把戲,就得做好崩盤的打算。

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泡沫興、百姓苦,泡沫滅、百姓苦。

聰明的富人們早已卷錢跑路,剩下的一地雞毛卻得百姓們來扛。

日本房價泡沫破滅之前,已有一些富人們悄悄跑路,向海外轉移資產。

日本房價泡沫破滅之後,借錢買房的老百姓們不得不借高利貸償還銀行,借新債換舊債,這在還債中了此餘生。

老百姓們不好過,經濟也別想好過。

泡沫破滅之後,老百姓們沒錢消費、也不想消費了,企業們也不願意貸款擴大投資生產了,「通貨緊縮」 的魔咒籠罩了日本,時至今日也無法擺脫。

在這期間,日本使出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推高物價,甚至有家棒冰企業就因為25年來首次漲價5毛錢而高管集體道歉。

與此同時,資產價格也是連續下跌。東京房價自1993年(高點是1991年)至今下跌超過了50%。

百姓,才是一個國家的中流砥柱。

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比肩發達國家,但是貧富差距,卻走向了拉美國家的路線,這才是中國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大隱患。

失去了底層老百姓,不僅會失去經濟,還會失去社會穩定。國家的意義就在於人民,一個連自己的人民都不能庇護的國,也就失去了「家」的意義。

2011年9月,美國人民爆發了「佔領華爾街」運動,用抗議示威的方式表達對貧富差距擴大和社會不平等的極度不滿。


教育資源差距的拉大,個人認為富人家庭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這樣無形中就拉大了下一代的差距,

這樣富人的孩子將會越來越好,而相對清貧的孩子只能跟著國家公共教育一點一點的進步,差距也就隨之而來。

貧富差距大,並不代表貧的不能富起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縱觀咱歷史可以發現,王朝更替只是初代繁榮。平緩期的問題越來越多。處理得當,王朝萬年,不當,不少二世三世傾沒。然漢人不漢,祖先品格繼承幾乎遺失。農鄉土話,乾旱三年,餓不死手藝人。我們遺失了祖先的「匠人精神」,造假世界上絕對排得上號。追其源,初造假者多為黑心牟利,無論哪國哪政權,這是無法避免的。窮人並非無道無德無底線。不知從何開始,窮人,富人也學習了這方面,從而假字橫生,亂套就正常了。追其源,是文失斷層。很多人表示,現在中國教育,比幾十年代前,甚至古代,文化已經提高很多。然與時代相距甚至,可悲的是教育業也「假」了起來,此乃根源。好比最近看了點印度那些「開掛」的電影,回頭一看咱的「抗日神劇」,感覺我們委屈印度了,感覺還是挺良心的電影。教育應該是告訴我們先輩是如何堅苦奮鬥了8年,犧牲了多少先祖,而不是告訴我們侵略者,來我們國家「受了8年的苦」。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現在是無論何人,皆可為人師表,其道其德性,影響了我們下代,甚至幾代人。貧窮,不可能消失,但絕不可多數。為政之道,不可讓人民貧窮無生存保證,也不可讓人民太富,從而不思進取。太窮,亂必生,太富,財可通神。治窮者,當給機會與技術而絕非送魚,治富者,當給壓制而非剝奪。從而,窮者,努力即可不窮,不努力則無話可說,富者,雖壓制財富增長,不影響其富的本質,教育下手,統一民心。然窮諒富,富解窮,大好。教育是根本。官者未有見解,不敢妄論。多思辦法,非思問題。主題的事態後果及影響大家心如明鏡,勿需多言。


關於貧富差距問題,一直倍受人們關注。從古至今,貧富差距就一直客觀存在的,合理的貧富差距會促進社會的發展,比如說多勞多得會刺激一部分人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可是當貧富差距拉開距離過大時,就會引出一系列問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貧富差距問題」。其對於社會穩定的影響是深刻而複雜的。不只是因為貧富差距的表面現象而有影響,究其原因更多的是貧富差距背後社會制度、法律條款等諸多不公平、不合理而引起的一系列社會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社會的持續穩定,而且更多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因此,必須從戰略全局的高度認識貧富差距並不是一個普通的經濟問題,而是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國傳統文化中所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實際就是指社會心理學上的「人心所向」。也就是人民是否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這種幸福不只是包含精神層面的,也包括物質層面的。如果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當然這種拉大可能由於社會制度和國家法律等原因導致的獲取財富途徑的不公正性,必然導致大多數貧窮落後的人們滋生不滿情緒,人們的仇富心理會越來越嚴重,某一個突發事件這部分因貧窮而憤怒的人們就會做出意想不到的極端行為,這種行為可能極具破壞性,從而危及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所以說貧富差距問題是影響社會心理穩定的重要根源,是產生社會不滿情緒的根源性問題。

二、貧富差距問題是影響社會秩序穩定的經濟根源。馬克思認為:「蔑視社會秩序最明顯最極端的表現就是犯罪」,犯罪的原因多種多樣,其產生的原因極其複雜,一定的原因是按照特殊的規律性而產生一定的犯罪行為,犯罪的本質是孤立的個人反對統治關係的鬥爭,是侵犯統治階級的利益和社會秩序,其最終根源在於一個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並且會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乃是產生犯罪的主要根源之一,當貧困者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再加上貧困者與富人的生活狀況對比。會使貧困者產生極度的心理不平衡,這時社會秩序對貧困人們的約束力就會越來越差。

三、貧富差距問題影響社會結構,使社會結構失衡甚至畸形化發展,這種問題會激化階層矛盾,使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人產生衝突和對立。貧富差距過大的最嚴重隱性危害,就在於它必然生成一個失衡和不合理的社會結構——金字塔形的社會結構。這種結構是極少數上層富人佔據社會財富總量的比例過高,比如說大家現在經常談論的20%的人佔據著社會社會80%的財富;生活比較富裕的中產階層人數較少,佔有社會財富總量的比例相對較低,而生活貧窮的下層階層人數占社會總人口的大多數,但其佔有社會財富總量的比例非常低,甚至可能只佔極少的一部分。所以說,金字塔形的社會結構,是一個失衡的社會結構,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時,則導致社會結構日趨畸形化。當國家長期處於金字塔形的社會結構之中,那麼這個國家的凝聚力就會越來越差,富人與窮人之間形成對立,嚴重時甚至會引發社會動蕩。


貧富差距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因為總有各方面的原因讓財富被少部分人掌握,而且越是往後發展,子孫後代的貧富差距回越來越大。導致的問題當然也是很嚴重的,這個問題是世界所有國家的共性。私有制這個根本制度之下,世世代代的貧富差距都無法避免,如何打破這個人類自身的怪圈,就靠政府承擔起人人生而平等的責任,如何讓一個小孩一出生,區別不會天壤之別,一個含著金鑰匙,另一個溫飽都解決不了。這些區別如果交由世俗家人自己解決,只能讓情況越來越糟糕,一代人比一代人的差距更大。孩子出生後,如果政府承擔更大的責任,家長參與的比例縮小,這樣每個人出生之後的差距會稍微縮小,貧富差距才有可能緩解!


另眼看真相,貧富差距拉大,說白了就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然而我們僅僅知道貧富差距的後果還不行,我們還要了解如今的現狀的不堪,原因所在,以及處於食物鏈底端的我們能夠做什麼。筆者將系統做出闡釋,揭開貧富分化的神秘面紗。

一、當今貧富差距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1. 基尼係數:這是測量社會收入分配的常用指標,處於0到1之間,分別對應絕對平等到完全不平等。0.4-0.5收入差距較大,高於0.5收入差距懸殊。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大概是0.46,已經不容樂觀,當然這是官方數據,如果看民間學者計算出來的,包括北大的報告調查顯示位於0.6-0.7之間,總之,貧富分化十分嚴重。

2. 金字塔分析法:收入分配里有二八定律,通常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我們也通常喜歡說前1%的人手中掌握多少財富。根據數據顯示,收入最高的前10%佔據了全社會財富的50%以上,而收入後50%的群體只佔了財富的20%。

3. 勞動收入:一般勞動收入佔到國民收入的2/3,剩下的為資本收入。各國的勞動收入也在不斷加大。不說我國,我們來看號稱收入最平等的北歐國家,收入最高的有10000歐元,而中等群體為2250,靠後的50%的人大概是1400,同樣美國前10%的人平均7000歐元,後50%只有1000歐元。注意1歐元大概是8人民幣,也就是說要是換成人民幣會更難看,注意中國的收入差距比這兩個地方還高的多,這是什麼概念;

4. 資本收入:資本收入更加的可怕,前10%富人資本收入佔到了60%,後50%窮人基本沒有什麼資本收入,最高也就佔5%左右。更有趣的是什麼?前1%的那些富人財富增長率超過20%,而普通群眾的收入增長每年7%-8%。

理解這些很簡單,普通人哪有什麼資本收入,就是靠工資為生,打工,做職員,送外賣,各種職業,都是掙得勞動收入,靠自己的雙手掙錢又苦又累,每天工作時間長,但是時間和體力是有限的,春種一粒粟,秋收也高不到哪去,還能突破生理規律不成,上限再高也不過如此。而資本可就不是這樣了,資本只要達到了一定規模,會源源不斷帶來收益,所謂的風投,私募,收益率甚至以數百倍來衡量。

二、貧富分化會造成什麼後果?

1. 最簡單的就是激化社會矛盾,對民眾施加負激勵。效用=期望所得*相對比率,當收入分配極度不公,個人的效用反而是下降的。

2. 收入不平等會阻礙經濟發展。收入分配越不公平,經濟發展越難以持續。拉美許多國家與東亞國家對比正是沒有解決好收入分配的問題,否則拉美國家的快速增長會延長更多。

3. 引發金融危機。金融海嘯有很多原因,有人歸結於市場,華爾街的那些唯利是圖的人。了解08年金融危機的人應該知道,根源在於政府的住房福利,人有其居,於是政府兜底,銀行隨意放貸,最終誘發次貸危機。但是到政府為止了么?政府出台政策的基礎是什麼?我們在推一下就能明白,富人房屋不計其數,窮人無房可住,根源是貧富分化!

4. 許多經濟學家為富人辯護,富人投資可以發展生產,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對,表面上看是這樣,我們繼續往下推,收入增加了,商品漲價了,最終還是要通過購買又流回到了富人手中,而其中的差價更大了。

5. 攀比效應,即使窮人收入提高了,消費水平也大幅提高了,人人喜歡名牌,這正是花錢做廣告營造的消費氛圍,結果催生了更多月光族,大家搶著去買蘋果,買新品。

6. 社會階層固化,拜金主義,金錢觀變化,結果是馬太效應,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可以說,貧富分化帶來的是社會的重構,財富的以不公平形式的再分配。

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1. 庫茲涅茨曲線認為,收入平等水平與經濟發展呈現倒u型,即經濟越發展,收入先是慢慢變公平,然後是越來越不公平。也就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先富帶動後富,整個國家都變得富裕了,收入差距也就縮小了。可是中國過去的發展狀況卻顯然不是這樣,經濟越發展,差距越大。

2. 窮人尷尬之處:過去社會階層流動性強,我們都相信知識和奮鬥改變命運,哪裡有機會哪裡就有財富,大家都是一窮二白,不存在什麼拼爹,誰起點高。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a婚姻對等,富人找富人聯姻,有錢的就是大佬,沒錢的一群光棍泡網吧,打遊戲

b教育水平差異,有錢的上貴族學校。過去大家考試一張卷子,人人平等,現在搞改革,考計算機,考口語,所謂的素質教育,讓鄉下的孩子更加難堪。成績好的越來越集中於大城市。

3. 稅收:勞動收入需要繳納各種各樣的稅收,而富人持有房產,證券,股份,了解法律知識,劫富濟貧,只是加重了中產階級負擔。

4. 平等的提供教育,國家應該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相對於國外發達國家這一點還遠遠不足,讓貧困的人上的起學,教育資源向更多地方傾斜,而不是全部放在頂級高校,大城市。

5. 提供更多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窮人需要更多醫療,教育,基礎設施,養老金。更多關注民生,砸錢修飛機場,修高速,建藝術館,這又能讓幾個人能享受的到呢,還不是為用的多的富人服務。

傳統的社會福利顯然難以奏效,我們需要更加合理公平的稅收體系和社會結構,而這一切需要所有人的努力。也許將來的某一天能夠解決這一切。


既然是最大問題,我就不嘮叨一二三四了,我認為最大問題就是會催生反社會型人才。

最富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1%占社會財富30%的那群人,隨著差距的拉大,他們會與社會大眾越開越疏離,又容易把金錢的力量當做是自身力量,感覺自己無所不能,再加上沒有什麼好追求的了,因此轉而去追求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於是,有的成為鋼鐵俠,蝙蝠俠,有的就成為本拉登了。像讓全國人民在春晚對著電視拚命搖,或者創造個節日讓大家發瘋買買買這種,還算人畜無害的了。

那麼30%加起來佔有財富不到1%的那群人呢,因為在此圈子、就此圈子、永遠此圈子,看不到上升的希望,因絕望而反社會。

中產別在一旁偷笑!你們大多數不過有套房產而已,或者正過著破產生活只為了在北上廣擁有套房產。玻璃屋頂和下沉恐慌時刻煎熬著你,房產股票,孩子教育,工作壓力,交通堵塞,空氣霧霾,食品安全每一個都讓你精神緊繃,焦急欲狂。本來應當是社會穩定器的中產階層難保沒有反社會的衝動,也許差的就是馬路上的一次路怒,搶車位的一秒落後,或者沉悶婚姻的一次口角。


貧富差異是必然存在的社會現象,是社會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但如果這個差異導致的生存壓力增加到讓人們難於承受的程度,它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社會後果呢?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熟稅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大家細細領會,答案便知曉了。


無論如何,自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金磚國家和20國集團裡面出現飛白人國家以來,世界開始進入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時代。這個歷程是緩慢的,漫長曲折的,而且非常可能出現反覆,而且非常可能演變成極少數人、極少數國家勝出,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假如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畢竟生活美好是人類的共同理想。


推薦閱讀:

或許這才是大家看重家庭教育的原因
兒童進行拓展體能訓練有哪些好處呢?
人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MBA已經全面入侵「中國式教育」!

TAG:教育 | 財經 | 2017中國經濟年報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