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幾乎所有人都不推薦以叔本華的書作為哲學入門?


感謝邀請。

極冷的題目。為什麼所有人都不推薦以叔本華的書作為哲學入門?這個「所有人」,即便不是專業老師,也應該是略通哲學的人吧。所以就可以反問一句:「所有人」或大多數人,會推薦什麼樣的書作為哲學入門呢?

結論不難得出——讀了以後,能夠了解什麼是哲學或哲學概況的;或者,通俗易懂便於理解的;或者,足夠有代表性或影響力足夠大的。

那麼,來看看叔本華是不是符合這些條件。

叔本華(1788-1860),德國人,比黑格爾略小。

讀他的著作,可以了解哲學的ABC,以及了解哲學發展的概貌么?應該說不能。叔本華致力於研究柏拉圖和康德。但他更主要的「火力」,是用來蔑視同樣是德國哲學家的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尤其是黑格爾哲學的堅定反對者。以他的著作作為哲學入門,限制了初學者的視野是也未可知的事情。

叔本華的著作是否通俗易懂呢?好像也不是。他的著述不多,1819年發表了《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是他的四卷本的重要哲學著作。1836年發表了短篇論文《論自然界中的意志》。1841年發表了論文《論意志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1851年發表了第一部著作的《附錄與補遺》。以第一部著作來說,是從解析康德開始的。儘管和康德一樣採用了極思辨的概念、判斷、推理——對初學者來說不免晦澀,但客觀地說,與康德的高屋建瓴、邏輯縝密,還是有不小差距。他1836年的論文,則巧妙了很多,採用迅速發展的自然科學中的疑問和成果來論證他的「意志學說」。總體來說,通俗易懂適合於初學者這一點,似乎是勉為其難了。

至於叔本華的哲學,是否足夠有代表性或影響力足夠大?就無需贅言了。他的一生並不得志,出版的著作也曾長期默默無聞。直到1853年以後,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後幾年,才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的作品裡,描述了他關於認識論、自然哲學、美學和倫理學的理論。但引起重視的,是他的「生命哲學」,被稱作是「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後來,經過尼採的推介,叔本華的理論對「活力論」、「生命哲學」、「存在主義哲學」,包括人類學,產生了影響。

大概基於以上原因,「所有人」才不把叔本華的書推薦給初學者作為哲學入門的吧。

其實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叔本華被稱作「悲觀主義哲學家」。不僅理論、結論,甚至字裡行間,都往往浸透著這種情緒。哪個家長會對自己初諳世事的孩子說:別出門啊!外面除了壞人就是大灰狼!

當然,必須給叔本華以應有的尊重。以上文字,絲毫不包含對叔本華的蔑視和輕視。有意者,不妨自行去鑒賞和感受。

(圖片來自網路)


我人生中接觸第一本哲學書籍就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作為叔本華其人最本質思想的著作,感覺並不如其它更像哲學入門類書籍的《形而上學導論》或者《第一哲學沉思錄》等等那般晦澀。

因為時間久遠,不保證完全摘引傳達的精確,我記得叔本華在開篇導言中指出有三類人閱讀不會感到困難:其中第三類就是接觸過印度哲學思想者,通讀下來我也認為有對吠陀或佛學了解的人會感覺很易懂。

所以我經常把這本書推薦給想了解哲學或者人生真相的人,尤其在他們感到困惑的時候,當然此時推薦《金剛經》《心經》也許更為合適,但中國的佛學文化融入了太多道德層面或者說儒家思想的產物,如果沒有上師或開智者指引,很容易過度以善者自居從而忽視邪惡,造成人的矯枉過正、行為斷裂、乃至夜郎自大。

然而叔本華的諸多思想更像是以"科學"的口吻來詮釋出痛苦的因果、虛妄與實相,只是有時感覺並不嚴謹,這就像我看到其它幾位答友說的類似"哲學角度視點"的問題——這個不擅長不過多贅述。但作為哲學入門我認為是可行的,重點是它不晦澀,它也不會像康德或者海德格爾那樣通篇都好像在論述1和0的關係,也不會過度強調善惡的絕對性那樣容易令人枯燥。

就像很多人都認為叔本華是悲觀主義者,我並不否認,但這就好比"雞湯"與"反雞湯"的差別。如果推薦以叔本華來入門哲學,確實對讀者有一定程度的心理考驗,比如"自殺無法終止痛苦輪迴"想真正的解脫應該選擇"餓死"這類觀點,如果不作雙向性理解很容易使人絕望,人都絕望了幹嘛還去了解哲學?但反過來說並非很多人在這個花花世界伊始就充滿對哲學的思考欲,起碼是探究欲,但當你感覺吃喝玩樂仿似在重複同一件事,當你不停地相戀、失戀只是感覺同一類對象換了臉孔時,有些人才開始嚮往更多的知識來了解人生本質,此時叔本華的哲學不失為一個好的開端,但是一定要理性看待,它的思想若積極的去審視有時用一句類雞湯文就能表達了:

"正因為人早晚會死,所以才要精彩的活著。"

而並非很多人想看到的那種:

"人生值得享受,別老想到死亡。"

我不在題主說的所有人之列,我推薦以叔本華的思想來入門哲學。


以叔本華的《孤獨通行證》來說,他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

叔本華的哲學在蟄伏三十多年之後才爆發,從而享譽世界。近現代很多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都受到過叔本華哲學思想的熏陶,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哲學家尼采,這足見叔本華的個人影響力。

書名《孤獨通行證》,「孤獨」、「獨居」這樣的詞眼,應該本能的能引發一撥人的共鳴。作為一個嘗盡「孤獨百味」的人,別人說的很多所謂孤獨經歷,我都有過,我知道那種時刻有多難捱,我也在很多個那樣的時刻在心底里發出「真是孤獨啊」的呼號。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一項調研報告顯示,全球獨居生活的人數從1996年的1.53億人上升到了2011年的2.77億。也就是說,在15年的時間裡,全球獨居人數直接飆升了55%。報告預計,到2020年,在全世界範圍內,將新增4800萬的獨居家庭。

而在我們中國,獨居人數也在持續上升。目前,中國20歲到39歲之間的未婚「空巢青年」的數量有5千萬。

看到這些數據的時候,我在困惑,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獨居」或者說「被獨居」?而作為一個長期一個人生活的人,我也為這些「同道中人」產生了一些惺惺相惜的情愫,畢竟,孤獨、獨處並不是一個能夠讓生活熱氣騰騰的詞。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孤獨、獨居、獨處,真的好嗎?答案未必是否定的。

運用好這三個通行指南,我們或許就可以正確看待孤獨、獨處,也把孤獨和獨處的日常過得熱氣騰騰。

在第一部分「孤獨是生命的禮物」里,叔本華寫到: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並不會受到應有的尊重,受到關注的則往往是沒有價值的東西。因此,歸隱立刻成為一個人具有高尚品質的證明和結果。對一個自身具有價值的人來說,如果他能盡量減少自己的種種欲求,以保持或擴大他的自由,能夠儘可能地減少與他人的接觸——因為在這世上,一個人是不可避免要與他人建立某種關係的,那麼他就擁有了真正的智慧。

這讓我想到很多的寫作者,他們都是這樣,雖然不能說他們是歸隱的,但是他們多數時候,是選擇安安靜靜的環境,去生活,去創作。

我也特別認同叔本華說的:

那種完全的、真正的內心平靜,靈魂的絕美安寧,是這人世間所能給予我們的僅次於健康的最高恩賜,只有在孤獨一人的時候才能獲得。

除此之外,《孤獨通行證》裡面的很多觀點、很多句子甚至一些引用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比如,作者在論證文中一個觀點的時候,引用了歌德所說:

假若人們對你的話獃滯無言,

也請不要灰心喪氣。

要知道石頭扔進沼澤地,

是不會激起漣漪的。

叔本華在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引用,雖然是引用,但你會發現,這句話放在這個地方怎麼就那麼合適,語境也好、氣場也好,怎麼就那麼搭。我想,這是我們很多人說話、做事包括寫文章的時候都可以學習的地方。

這本書並不好讀,因為畢竟它是出自一位哲學大師之手的作品,對於很多讀者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難理解甚至不可理解的地方。這些,還是需要慢慢消化。

其實叔本華的哲學對我們很多的普通人來講,是難懂的。


說真的,我接觸西方哲學好像就是叔本華開始的,其實也沒什麼,掌握好方法就好。

而且正因為看了他的書,我好像才學會了批判地去看待一本書,而不是崇敬。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在九十年代初,家兄上大學,帶回一本譯本叫生存空虛說,作者叔本華。

本人從小就有看書的習慣,至今一直堅持每天看書,雖然現在更多看雜七雜八的書籍,但看書的習慣也沒有變過。

說起來可能有點扯,在高中求知慾還是蠻高的,看過家裡的毛選。不過裡面都是毛在各個時期的一篇篇文章,在不理解當時的歷史時代狀況的情況下,看起來還相當晦澀。

叔本華的生存空虛說是我不多,起碼能看懂的書。現在已經忘記主要說什麼了,可裡面有些論述還是挺有意思的。

叔本華論女人,女人就是傳宗接代的產物,可能中心思想就這一句話。什麼女人的外表也不過是吸引異性的工具,等等一些話。

即使九十年代初,咱也接受男女平等的教育,父母都是職工,顯然與他說得這些老舊的思想相去甚遠。

現在想來,我只能說,我可以理解叔本華說的話,但不贊同。可能正是因為首先讀了叔本華的反面書籍,以至於後來看書,我都學著去代入自己的觀點看書籍。

看作者如何說,我又會怎麼想,可能與作者的角度不同,思考的結論也不同,指引思考背後的規則也不同,這種不同就是展開思考的基礎。

多虧現在諮詢發達,你可以少了行路的過程,讀萬卷書,看萬里路,尋找自己的一。

看什麼書,適合不適合,我覺得因人而異,我試過很多書,在高中的時候,起碼叔本華的那本書我還記憶深刻。

像毛選,沒記錯開始就是秋收起義時候的文章,歷史環境約束了對讀書的體驗,你要讀這篇文章,就要先了解當時的歷史時代。

高中也曾看過但丁的神曲,書是好書,但對我是垃圾。它還是需要背靜,需要了解歷史,你不能單純以為讀神話書籍。

讀紅樓夢,咱也哭過,可看完哲學與歷史之後,小情小愛不是不好,但也就那麼回事。帝王將相,對於後代,也不過是笑談,一個普通人的愛恨情仇,在什麼時代都會出現,什麼紅學家,沒必要吹。

還是那句話,初不初級,都不是問題,你可以試著看看,能看進去就看,別太信以為真,讀所有書都一樣,他說啥你都信啊,那你不是傻。

最好代入自己的角度,開始可能不成熟,什麼事情都需要試著去做嗎?

忘了說句話,書上沒有雞湯,當你認為別人說的話是雞湯的時候,你很有可能是誤導了。說白了,你並沒有找到自我。

別人說的話都好,都對,這話就不用你來說了吧。

關鍵不是他們怎麼說,怎麼扯淡。關鍵是你怎麼看,怎麼說,怎麼扯淡。


對「哲學」這個概念的認知不同。

西方哲學大多是「理性鋪展之學」(向外鋪展世界),或者「理性究察之學」(向內究察自我)。這類「哲學」的問題是:它使用的工具本身就是需要探究的。但由於它符合絕大多數人的思維習慣(只思維,不打破思維本身),所以被作為真正的「哲學」,可以累積成「知識」、「學問」,有「獲得」的感覺,而且與其他「科學」之間是衍生關係,可以匹配為整體的「知識」體系。

但西方哲學中還有少部分是「質察理性之學」,形成一部分認識論,尤其形成懷疑論。這是理性群體中較為敏感的那些人對理性工具本身的究察,很寶貴,但只是個真理的發端而已。對這部分「哲學」,推許的人就比上一種少得多。

西方哲學中最少的一部分,是「直覺醒發之學」。它很多與神學關聯,但因為是個體自由的醒悟,所以仍歸於哲學而不是宗教。況且,其中也有與神學不關的。叔本華就屬於這個後者。

叔本華的「哲學」,來自與生俱來的直覺省發。它實際上於印度哲學(而非宗教)才屬於同一類「哲學」。

另外還有比他走得短的,或者走在另外路上的。比如斯賓諾莎,比如普拉提諾。

這一類直覺省發的哲學,它的工具不是思維的,而是近乎直證的。直證的內核,借用思維的工具外貌,講出來,形成「哲學」。

與西方哲學以理性為核心相比較,東方哲學是以直覺哲學為主。凡是真正觸及「真理」(只可證達,無法研得,即,「真理」只存在於宗教領域,不存在於哲學)的東方哲學,都是純直覺的,即現代人最討厭的不加論證、主觀、虛玄。但東方也有「理性哲學」,中國和印度都有。「科學」的人研究東方哲學時往往喜歡這類理性哲學,認為這才靠譜,有研究的意義,而認為直覺的「哲學」是夢話而已。

正是因為各人、各種群體對「哲學」的概念認知不同,所以「推薦」的話自然不同。絕大多數人,自然會推薦「正常的」西方理性哲學,且不包括懷疑論。

「哲學」本質上是探究之學。它之所以有這些分類,是因為淵源不同。脫離了先天神秘傳承的人,他的哲學就理性,因為他只能使用自己的理性這個工具;在先天神秘傳承之中的人,他的「哲學」就直接,直接吐露,直接懷疑,直接痛苦,直接作證。各人的悟性、初心,表面上是各人先天類型的不同,實質是神秘傳承與人本自發這兩種情形,只有這兩種情形而已。

哲學是過渡之學,它本身無法達到「真理」,但它是人探求真理的一個體現。

真正的真理,它不在別處。它本就在這裡。


哲學是體系化的東西,各個概念範疇之間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從局部或某個點突破肯定會有問題。我認為最為體系化的就是古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以康德,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從他們入手比較好。當然如果有特殊的機緣,比如正好碰到某方面的老師,有人指點,那麼可以從老師擅長的地方入手。或者從和自己原來比較擅長的領域有結合的地方入手會快一些,比如畫畫的可以從美學入手。


幾乎所有人?不知是哪些人。哲學入門沒有一定之規。其實叔本華和尼採的著作相對來說更易讀些。只要你能讀進去從誰開始都行。沒有一個哲學家能把學有哲學思想都包括。叔本華悲觀了些,但他的思想卻很現實。


推薦閱讀:

聽他們如何回答:上帝是否存在(1)緒論
【獨家揭秘】「新」「舊」官場哲學五大爭鋒
No.0 HK416是我的老婆
為什麼我相信上帝存在(一)——有關上帝存在/不存在的證明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TAG:哲學 | 叔本華 | 文化 | 歷史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