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不快樂的人,你為什麼活得不快樂?


人為啥活得不快樂

  1. 一種是自找的,[知足常樂],而TA不知足,帶來不快樂。
  2. 二種是天災人禍,(包括病魔折磨)受人陷害。夫妻不合,等等~~~。

第一種就因為不知足,絞盡腦汁處心積慮,憂心重重,貪婪忘為,勾心鬥角,陰謀算計,貪贓忘法,圖謀不軌,走向窮途末路。而導致受苦受累煎熬而不快樂。

笫二種,天災人禍,躲不過,傷心,悲觀,消極,悶悶不樂。受他人陷害,算計,意外事故,夫妻不和,愛戀不順,失戀。病痛折磨。難受,刺激,悲傷。在水深火熱之中,傷殤,情殤耿耿於懷,始終難以忘懷。愁眉苦臉快樂不起來。

總之,[知足常樂],把事看淡,永恆平衡心態,懂捨得,學活潑開朗,看破紅塵,凡事要看開,凡事順其自然,陽光向上,為自已心身健康而快樂。


前幾天,跟朋友一起去吃飯,五月底的天氣也真的已經很熱了,撐著太陽傘的朋友在身旁一直說:「這個天氣真是熱啊,生活過起來好艱難啊。」

恰身邊走過幾個大學生,嘻嘻哈哈地打鬧著,好似感覺不到這個讓人想爆炸的天氣,看著他們臉上很開心的笑臉,我突然說了一句:「真羨慕現在的大學生們,年輕沒多大的煩惱,打打鬧鬧玩玩笑笑,哪怕天氣再熱,生活再艱難依舊能笑顏如花。」

朋友抬頭看了眼,然後接了一句:「想當初我們大一大二的時候,也跟他們一樣,再大的太陽再糟糕的天氣都能樂呵呵的,那時候沒錢,很傻很天真,卻也真的很開心,而現在什麼都有了,卻越來越難開心了。」

朋友說:「你還記得我們高三那年嗎,高二升高三的時候,七月份補課,教室還沒有空調,就幾個古老的吊扇吹著,但當時我們誰都沒抱怨熱,講台上就放著藿香正氣液那樣的東西,誰要是感覺自己不行了,就拿去喝,喝了繼續做題。

每天早上起來就一杯杯地喝咖啡,誰說咖啡能解困,其實喝了照常困想睡覺;那時在高強度的用腦和睡眠不足的前提下,依舊能專心地學習,真的那段時間是我們學習東西的巔峰啊。」

最關鍵的是,那個時候再難再累再困,我們卻也真的是樂在其中,還很快樂。可能那時候讓我們不開心的主要原因就是,哪門考試沒考好。

但趴在桌子上難過一會之後,也依舊能高度自制地安撫好自己的情緒,繼續投入到題海之中,壓力是真真切切看得到的,但卻比真的也比現在快樂很多。

所以,在朋友那句「為什麼我們變得越來越不開心?」問出口後,我很直接地接了一句:因為我們想要的東西變更多了,我們對這個世界有了好勝心,有了更大的上進心,我們想要更多的錢,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更好的以後,而當我們越往高處走的時候,就會越覺得累。

看《奇葩說》的時候,被顏如晶和胡建彪的那場辯論打動到了,顏如晶說:

我現在非常的有上進心,但上進心的盡頭在哪裡,沒有人告訴我們,我在奇葩說呆了幾季,一直沒有拿到冠軍,但周圍人一直鞭策我說:「你要繼續努力上進」,於是我每次都上進,但每次的結果都是這個樣子的,我們自己也很難過。

她說:「我熱愛辯論,我把辯論當成我人生的全部東西,就跟社會上有些人把當總經理當成目標一樣,我們都為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但我們的能力有極限,也總有被卡住的時候,每次卡住的時候,最煎熬我們的就是上進心,我們努力了還被卡住了,那怎麼辦啊。」

那種感覺就像,當我們看過越來越多更好的東西,當我們越來越追求上進的時候,當我們希望自己有更多的錢和更好的生活的時候,但我們卻還是有時候夠不到我們想要的東西,只能不斷地踮起腳尖一遍遍嘗試,到最後被生活、被上進心壓得喘不過氣,變得越來越不快樂。

胡建彪說,顏如晶之前是一個不那麼有上進心的人,她好好學習,只因為她是個學生,她好好工作,只因為這是她該做的,她對什麼沒有特別的要求,不論問她什麼,她都會說「隨便啊」。

直到遇到了辯論,這個傢伙竟然會因為只得了亞軍而哭得很慘。我想,現在的如晶肯定比以前那個總說「隨便我無所謂」的如晶多了很多的不快樂。

就像讀書時候的我們,也從來只是本本分分地把自己當成一個學生,是因為老師和家長的要求和期望,我們才要好好學習的,跟現在我們想為自己奮鬥的出發點不一樣。

我們以前搞砸一件事,擔心父母老師失望,是因為怕他們難過失望而難過,但現在的我們不一樣,擔保人是我們自己,我們承擔著所有的風險和責任。

所以,當我們越來越長大,自我發展的意識越來越強烈,愈發明白這個世界除了自己沒人能對你負責,隨便的一個碰壁最直接傷害就是我們,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快樂了。

我覺得「上進心」這個東西既是鎧甲也是軟肋,你想要的東西、你的上進心督促著你不斷的向上,擁有很多的後勁,讓你一往無前,但倘若你一次兩次都未達到你的上進心想要的高度,同樣的,你也會很難過很失望。

而我們擁有越來越多,但卻變得不快樂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們沒有妥善的處理好想要的東西和自己現狀之間的聯繫,我們沒有合理的安置自己的上進心。

哪怕我們變得越來越好,我們現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我們的生活在別人眼中越來越好,但就是這麼努力上進的我們卻也真的越來越不開心。

周圍人注視的眼光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人希望你能做出一番事業的人,更關鍵的是,你由被動的學習變成自發性的努力向上,你自己也想努力做出一番成績出來,但凡任何事一旦加上個人主觀意志,加上你的個人期望,在某種程度上也能成為你們不開心的原因。

就像現在的我們,做著別人眼中看起來不錯的工作,有一份還算優渥的收入,相比學生時代,對我們的人生和未來有了更多的掌握權,可是越往上走我們越不懂得放過自己。

我們固執地想要達到我們要的層次,倘若不能我們便死磕到底,說實話這是一種不錯的上進精神,但如不能處理得當的話,只會成為你的負擔。

誠然無知者無畏,但在這裡,我也不是勸導大家放下上進心,那也是不可能的,顏如晶在辯論的最後說了這麼一句話:「執中學長這幾天一直在教我一句話『我們要知道很多事情不是高下之分,無非只有左右之分』。」

而這句話我是這麼理解的,當我們在工作生活學習中遇到卡殼的時候,當我們覺得生活的壓力讓我們踹不過氣的時候,我們偶爾換個角度看一下這個問題,也許這個難題你啃不動,啃下去很累,那就換個方向。

也許我在文化圈成為不了那個寫得最好的人,那我就去當工作中的女強人;也許工作上的錢我拿得不是最多的,但是家庭生活我是最幸福的;也許我不是老闆最賞識的那一個,但我是人緣最好、工作得最開心的那一個。

只要我始終保持熱愛生活的心,只要我真的有努力去生活得更好,那就不用過分的去苛責自己,把自己弄得悶悶不樂。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里有一句話:「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既然怎麼努力最終都只是平凡的一生,倒還不如換個平常點的心,過快樂的一生。

我對待人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乾脆愛人,熱鬧生活。那也祝你們同樣擁有乾脆快樂的一生。

本文為十點讀書籤約作者文長長創作。


人有悲傷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就是人生的常態。

生活有的時候,即使你是一個路過的行人,目睹了一件不愉快的事,也會不快樂。

這是前幾天,我遇到的一件事:

那天下午一點左右,我行走在一條公路邊。一個六十歲左右的婆婆,開著摩托在路邊行駛,車上載著三位小孩,應該是帶孩子去上學……一輛小車在車道上正常行駛,經過摩托車旁邊時,方向突然轉彎右拐,車像失了靈一樣,把摩托車上的四人撞向一邊……我慘不忍睹,那個婆婆摔倒扒著,失去了知覺,那三個孩子倒是沒那麼嚴重,哇哇大哭起來……那一瞬間場面,我嚇壞了,悲痛淚水湧上來了,我很不快樂,很悲傷。

後來,第二天聽人說,那位婆婆,永遠離開了她那三位小孫子,那三位小孩被送到縣醫院治療檢查。小車主是一位女性新手……

人生很多時候,誰也不知道,快樂與意外,那個先來,有時候,活著就是一種快樂,願我們人生路上且行且珍惜。(附那天有人拍到,並傳發的一張圖片,也請帶走我的悲傷與淚水??


我們許多人煩惱、不快樂、活得很累,都是源於人那敏感、多疑、自卑的個性特徵。

我有位來訪者小鎣,是一位漂亮的大四女生,因自己「總是感到不快樂」來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

她說:我很想談戀愛而不敢,是心有恐懼。我有一個高中男友,一直對我很好,我對他的印象也不錯。可我一直躲他。我總是迴避人際交往,因為我害怕別人發現我的弱點會不喜歡我。我也只能在心裡羨慕別人談戀愛。我的個性不好,愛哭愛發脾氣,害怕談了戀愛後男友覺得我脾氣壞而討厭我,然後甩掉我。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談愛。

我媽媽總是對我說:「你太小氣了,誰願跟小氣鬼交朋友?」媽媽也總是告誡我:「你脾氣沒改好之前不要談戀愛。找男友,一定要找一個脾氣好,能包容你的人。」聽到這些,心裡儘管不舒服卻也無言以對。因為我自己都恨自己的個性,也討厭自己的小心眼脾氣。

我小時候因父母討厭我而傷心,因他們喜歡錶姐而心生嫉恨,我從小就感覺自卑和渺小。現在我也明白,其實父母一直很愛我,只是我心裡總有道坎過不去似的。其實我是生活在自我「認為」的幻象中。別人是否討厭我,我根本不知。是我從小印刻的「你脾氣真怪」「小氣鬼,真討厭」的「壞我」總在我心裡說話,使我總感覺別人把我當討厭鬼在看待。

我很想談戀愛,或許,很想跟那位高中同學戀愛。但我內心的規矩太多,實際是我的擔心太多,我也很想大膽承認,我很愛一個人?我要戀愛了?是否該拒絕媽媽的告誡,脾氣不好我也要戀愛?是否該勇敢地對自己說:減少內心的警察,愛自己,也真正地去愛別人?

我們大多數人的痛苦不快樂,就因為他們從來不諒解自己的「壞」而一直生活在否認中。就像小鎣一樣,他們沒有意識到是自己在用「別人不會接受我,別人會討厭我」投射性認同「自己不接受自己,自己討厭自己」的內心感受。

人似乎有一種本能在驅動自己為消除「壞我」追求「好我」而努力。不幸的,這份持之以恆的努力,會蒙蔽人的雙眼,使他看不清自己將整體的我完全割裂了「好我」和「壞我」兩半,使他在努力驅趕「壞我」的同時,也趕走了那個「好我」。所以有人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好的,也不相信自己能夠招人喜歡。

要走出痛苦獲得快樂,必須是自願向新的領域開放自我,能夠不帶審判地觀察自己,了解自己是否在用苛刻、剝削自己的方式懲處自己的「壞我」。本來那個「壞我」是你心靈的一部分,你若討厭它、批鬥它,它也會恨你、跟你斗。你若認同它、善待它,它會被你的寬容感化而成為你的朋友。只有是朋友才會對人有所助益呵!走出痛苦的根本,是善於整合自己內心不同的「自我」,能接納自己內心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這樣你才會擁有自己平靜、和諧的內心世界。

要走出煩惱、不快樂,意味著要解除「壞我」標籤的枷鎖,意味著首先能愛自己,愛自己的優勢也愛自己的弱點,能愛自己的情緒和脾氣。然後能夠向親人、朋友表達自己愛自己的感受,能夠敢於愛愛情、愛親人和身邊的朋友……


這是一個很寬泛的問題,單從心理需求角度看,我的答案是,你之所以感到不快樂,其實是因為你還不夠自私。

人是自然的產物,所有對於人性的研究自然要從人與自然說起。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社會心理學、生物學、生理學等多個領域的研究都一致表明:人類的本性不僅僅存在生理需求還存在情感需求,情感需求即快樂以及痛苦的情緒表達。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而造成快樂與痛苦的因素其實有很多,適當的自私也的確可以讓人更快樂。

當然,這裡所講的自私,並不是讓你去做一個遭人厭棄之人,而是在保證別人利益的前提下,多為自己考慮,更多的去關注自己的情緒變化及心理需求。

我們習慣給那些自私的人貼上標籤:以自我為中心,貪婪,冷酷,吝嗇,敏感,多疑,性格孤僻。總之,自私在群體意識中屬於貶義詞,然而,人的本性其實是是自私的,因為追求快樂是生存的意義,具有生物適應性。

社會心理學觀點認為,人在社會群體中的幸福指數高低,不是權利,更不是財富,而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即擁有一個好心情。所以,通過適度的自私讓自己保持快樂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尚的無私

相比於自私,無私則是一種崇高的精神,指的是對別人無私奉獻,沒有私心。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下班回來,愛人翹著二郎腿,玩著手機,享受著美好的遊戲時光,你用「無私」告訴自己,要做一個賢妻良母,做著家務,照顧著孩子,還要為家人準備一頓可口的飯菜。

假期里,老闆的一個電話催促你回去義務加班,你用「無私」告訴自己做一個好員工,提前結束了自己的假期生活。

當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號,不去顧慮的意願,強行左右你的人生之時,你用「無私」告訴自己做一個好兒女,放棄了自己的堅持。

但是,在你無私的做了這些事情以後,你會發現,自己並不開心。這些通過強制手段去扭曲自身意識的事情,壓的你喘不過氣,讓你根本快樂不起來。

重點是,我們一邊在做著「無私」的事情,壓抑著自己的心性,委屈著自己,一邊又自私的在心裡為自己鳴不平。其實,你完全可以更自私一點。

高尚的自私

尼采曾經說過:最高尚的人恰恰是最自私的人。美國心理學博士大衛·西伯里提出「高尚的自私」這個概念,大衛認為,現代人最大的苦惱在於過度迎合,討好別人,以至於逐漸喪失了自我。

他崇尚「自私」,是一種尊重自我內心,強調自我價值的「自私」,以免讓人們在「無私」中失去了自我。因為,所有裝出來崇高的「無私」,最後都會以最自私的形式表現出來。

最終傷害的不僅僅是你,還有被你寵壞的對方。所以,西伯里博士所說的崇尚自私,其實是在教你如何關注自我,回歸自我。

適度自私,尊重人性

與其為了別人委屈自己,逼自己去做一個「無私」的人,不如,適當的放開心性,讓自己適度「自私」,獲得快樂和開心。

當然,此自私非彼自私,那些只考慮自己,而忽略別人感受的人,是令人厭惡的,排斥的,那是真正自私的人。而為了保障自身利益,適度的對別人自私一點,這不算真正的自私,最多只是人性的體現,追求屬於自己的快樂罷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你不快樂,或許是你想要的太多

 

    今晚,再次翻開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依然感觸頗深。

    尤其是裡面提到一個老頭,「算得上一個真正的飲者」,「等你看過了他卓爾不群的飲酒情狀,你就會相信這是個獨一無二的老頭。他的衣著過分隨便,走路的姿態也不慎重,走上五六十米路便選定一處地方,一隻腳踏在石凳上或土埂上或樹墩上,解下腰間的酒瓶,解酒瓶的當兒迷起眼睛把一百八十度視角內的景物細細看一遭,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倒一大口酒入肚,把酒瓶搖一搖再掛向腰間,平心靜氣地想一會什麼,便走下一個五六十米去。」

    人,是茫茫人海中一老頭;酒,亦是人間尋常物;而一普通的老頭與一尋常物因「鍾情」而產生了非同尋常的聯繫,讓人從這普通與尋常之中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生動和豐富的意義。

   「獨樂樂,眾樂樂,孰樂?」獨飲樂,眾飲樂,孰樂?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寂寞是一個人的狂歡。在這喧囂嘈雜的世界,腰間一壺酒,足以解憂;在這絢爛熱鬧的城市,於小園中作「卓爾不群」的獨飲,亦不快哉?

    這名老者,「衣著隨便,走路姿態也不慎重」,可知其深得其樂,心無旁騖。「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這名「真正的飲者」,連名也未曾留下;有酒卻已瀟洒,已得快意人生。

    或許快樂也就這麼簡單。「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明鏡本清凈,何處惹塵埃!」很多人不快樂,或許是慾望太多,心靈「塵埃」太多,常常拂拭掉過多的慾望、「塵埃」,快樂也就來啦。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各種不開心的事情,所以活得不快樂,像我自己就是這樣,感覺自己其實也挺幸福的,但是就是會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而不開心,異常的惆悵。有的時候我也在問自己,為什麼我活得這麼不快樂。

我想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把別人看的太重了,我總會傻傻的去對別人好,我想對方也能這樣對我,然而是我自己想多了。經常把一些小事看的很重,其實真說起來也沒啥事,但是自己就是經常轉不過來彎,就覺得不開心,不快樂。

其實說到底也是我心態的問題吧。其實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就是開心快樂嗎,幹嘛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是不關自己的事而煩心呢。其實感覺不值得。當你在獨自糾結時,沒準人家壓根就沒當回事。還是放好心態,做好自己的事就好。自己開心最重要。

俗話說千金難買我開心,一輩子也不長,幹嘛要委屈自己呢!放好心態,沒有什麼事是過不去的。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幹嘛不每天都讓自己開開心心的呢!朋友們,一輩子那麼短,就讓我們活得瀟洒,活得盡興,活得快樂!


當你走在大街上,當你出入各個單位部門,當你走親串友,你都會接觸到來來往往的各類人群,奇怪的是,你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多數人的臉上不是一臉愁容,就是面無表情,好像總是不快樂。這是為什麼呢?究竟是何原因讓人們一臉愁容,總是快樂不起來啊?

假如你進一步與他們交談,你就會聽到各種的抱怨:學生抱怨作業多;白領抱怨工作累;官員抱怨應酬多;群眾抱怨鈔票少。。。難道是這些因素讓人們不快樂嗎,我想,這些都是表面現象,應該不是真正讓我們不快樂的本質原因,最大的問題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的三觀。

我覺得,國人在精神層面是很蒼白的,沒有支撐思想的東西,思想常常處於空虛之中。

1、國人頭腦最嚴重的就是信仰的缺失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生活財富逐漸增多的同時,精神財富卻逐漸丟失。原本從小到大一直堅持的信念,逐漸消失,有的甚至徹底拋棄,同時自己又沒有建立起新的信仰,等於是人生失去了奮鬥的方向。我們為何有快樂、煩惱和痛苦的體驗,其實並不是因為事物的本身引起的,而是我們看待問題的觀念和態度引起的。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就容易把價值觀建立在一些外在事物上,甚至是相互比較上,導致自己內心的失落和痛苦。

2、人們內心總是在不停的攀比

教育孩子時總愛拿"別人家孩子"比較;看待工作總愛拿別的工種對比;生活消費總愛與左鄰右舍攀比;就連紅白喜事也要與別家對比。。。攀比一旦成了習慣,內心自然就不會快樂。別人有了自己沒有,就想努力去擁有,等擁有之後卻又發現別人又上了新的層次,心裡自然又增煩惱。當人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更幸福時,快樂就要遠離我們了。

3、無處不在的壓力深深壓制住人們的身心

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所面對的壓力非常多。工作的壓力、成家的壓力、撫養子女的壓力、人際交往的壓力等等,而在這些重壓之下,人們幾乎沒有時間去緩解這些壓力。日積月累,這些壓力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不快樂,甚至會傷及人們的健康。

4、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仍未徹底清楚,導致人們並不敢堅持做自己

我們中國人似乎從來就不是為自己而活,從我們出生的那天起,我們似乎就被很多人期望著, 爸媽的期望、老師的期望、親友的期望、領導的期望。。。我們根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而我們的人生似乎也早已註定,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告訴我們要成為父母的好兒子、妻子的好丈夫、兒子的好爸爸、朋友的好夥伴、同事的好搭檔、領導的好下屬,唯獨不能成為自己。由於我們自己總和自己的內心在矛盾,在打架,自然就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

5、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總是處於單調與枯燥的環境之中

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通常都是按部就班、固步自封,缺乏激情和創造性。比如學生的生活總是"三點一線",就是為了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而活,人生單調得似乎只有學習和書本;職場的生活也僅是上班、吃飯和睡覺,寶貴的周末時光僅用來補瞌睡;老百姓的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到了老年,才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遊玩,但是身體已經不爭氣,經不起四處出遊、大吃大喝的折騰了。

6、人們總是生活在焦慮之中

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焦慮之中,焦慮社會不公、焦慮沒錢沒權、焦慮物價依然飆升、焦慮食品不安全、焦慮子女教育、焦慮環境污染。。。似乎總有焦慮不完的事。

在以上六大因素的困擾之下,你還能快樂得起來嗎?那麼,基於現實,如何才能儘可能的讓自己快樂一些呢?下面的幾點做法,也許對你有用:

1、遵從你內心的熱情。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事情,儘可能的擠空去做。當做出成績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快樂。

2、多和朋友們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信號,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 

3、學會正確面對失敗。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4、簡化生活。生活規劃得太複雜太精細並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應求精而不在多。  5、有規律地鍛煉。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鐘,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6、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這樣,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更開心。 

7、要慷慨大度,不要斤斤計較。也許你的錢包可能沒有太多錢,也許你也沒有太多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給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8、要有勇敢之心。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卻依然向前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9、要常具感恩之心,不吝嗇感激之情的表達。生活 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


因為無人可愛,無事可做,無所期待。每個人都有不快樂的時候,準確地說,只要有慾望,就會有不快樂。

慾望無法滿足,你就痛苦

「我意氣風發,我秀外慧中,可同期進來的同事已經在市區買了房。」

這種巨大的落差,和無處不在的比較,讓我如何快樂?尤其在這樣一個盛產慾望的社會,永遠有更大的慾望和實現不了慾望的痛苦等著你。

慾望得到滿足,你就無聊

看看號稱最幸福無壓力的北歐,卻曾經是自殺率最高的地區。因為生存毫無壓力,生活也就沒有了動力,失去期待和目標,人很容易迷茫和懷疑人生。

想要更多快樂,就關注當下

少回憶過去,不在悔恨上浪費時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

少焦慮未來,未來不可追,腳踏實地看眼前就足夠了;

少思考,多感受,歸根結底,痛苦源自於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歡迎點贊並關注「夏小糖的心理驛站」,頭條心理達人為你整理最實用的生活建議、情緒調節、人際關係、性格分析!


朋友你好,能與你討論這麼嚴肅的問題,我很榮幸。謝謝你給了我傾訴的機會,我坦誠的對你說我就不快樂,很不快樂,還很虛榮,怕別人看到我的不開心笑話我,於是在眾人面前把自己包裝起來,帶上快樂的面具。

朋友不知你快樂嗎?如果你也不快樂,為什麼,你一定自己知道,只是你善良,不願把壞情緒帶給別人,不說罷了。

有時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因為心中不快,我會失眠,我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為誰痛苦?我開始整理思緒。最終我找出讓我難過的主要原因,是抱怨太多在乎太多,如為什麼都是扛槍幹革命,我的父親就犧牲,他們活著的就做大官,享特權,為什麼有人上那麼好的學校,分配好工作,待遇比我高?等等。抱怨命運對我不公,而且這些怨言又不能隨便講,說多了別人會說這不對哪不該。長期的情志壓抑,疾病就找到我,什麼血壓高,血糖高,精神恍惚,健忘,身體要垮了,可並沒有人在乎我,有些同事還迴避我,結果我還是我,死了的親人沒能復活,待遇還是那麼多,這時我突然醒悟,就是世界沒有了我,太陽照樣升起,人們照樣歡笑啊。不行我要改變自己爭取我的快樂,我就利用目前的資源條件,跟團旅遊,參加合唱團,去健身,去打牌,喝茶,賞寶,參觀博物館,結交了不少朋友,情緒好了病也好了,我現在不僅快樂還是個忙人,沒功夫胡思亂想。

朋友祝你快樂,永遠快樂!


推薦閱讀:

30歲回首曾經,覺的一輩子也忘不了的事,還記得多少?
下聯:不行春風雨不來請對上聯?
牽掛思念一個人是什麼滋味?
你讀過最有力的句子是什麼?

TAG:生活 | 心理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