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無聲告白》這本書,你有什麼想法?


有一種窒息的愛,叫做實現父母的夢想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如果我們只是按照父母的規劃來完成自己的一生,如果我們只是依託他人的期待來擁抱自己的未來,那麼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充其量只是他人的替代品,是替父母實現他們未完成的夢想。

有一種窒息的愛,叫做實現父母的夢想。這份愛太沉重,壓得人喘不過來氣,只能每天徘徊在窒息與呼吸之間,拚命地想逃離,逃離父母,拚命地想擺脫,擺脫期待。

伍綺詩的小說《無聲告白》講述的便是這樣一個故事,莉迪亞是瑪麗琳和詹姆斯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他們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可是他們不知道,繼承父母的夢想是多麼的艱難,如此被愛是多麼令人窒息。

《無聲告白》的開頭部分是這樣寫的: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以16歲少女的死亡開場,在無形中為這部小說奠定了壓抑與哀傷的基調,也激起了讀者的好奇心理。

我很佩服作者伍綺詩的一點是她能把一個少女的死亡事件,牽扯出一代人甚至上一代的恩怨,而這份恩怨中還摻雜著性別與種族,文化與衝突等嚴肅主題。當然,這也跟她的個人經歷有關,作為香港移民第二代的伍綺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長大,對混血家庭有著切身的感受。

同樣的,《無聲告白》里的莉迪亞,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一個混血家庭,被父母給予了厚望和無限期待,他們的關心像雪一樣不斷落到莉迪亞的身上,並最終把她壓垮。

而這件事的根源在父母。因為莉迪亞的父母,因為她父母的父母。

莉迪亞的母親瑪麗琳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她的母親是家政課老師,而她是心比天高的白人女子,嚮往與眾不同。她的成績優異,熱愛物理,夢想成為一名醫生。

如果以她的成績和努力的勁頭,成為一名醫生只是時間的問題。

但命運似乎跟她開了一個玩笑,1957年9月,那年她大三,遇到了詹姆斯,一個華裔中國人,她愛上了他,並跟他結婚了。

也許,從他們結婚的那一刻,便註定了之後的悲劇。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雖然出生在美國本土,但他的父親卻是頂替他人來的美國,他不想提及自己窮困的家庭,也從來不覺得自己屬於這裡。他沒有朋友,沒有熟人,沒有安全感,他的畢生夢想只是為了融入美國,讓自己顯得不那麼與眾不同。

而他跟她結婚,只是因為她是一個漂亮白皙的平凡女孩而已,缺乏明顯的特色。他們倆的結合,一個是嚮往與眾不同,一個是嚮往融入人群,而這兩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不管可能不可能,他們結婚了。

她懷孕了,他被米德伍德學院任聘了,於是俄亥俄的小鎮取代了波士頓,婚禮取代了醫學院,計劃不如變化快。

瑪麗琳以為只要孩子長大一些,就可以捲土重來,完成最後一年的學業。於是她向院長請了無限期的長假,堅信自己的人生夢想——進醫學院,成為醫生——都在等待著她的回歸。

只是她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八年。而且是在她母親去世後她才突然想起,她還有夢想未完成,她的人生不應該是現在這樣的。

瑪麗琳的母親,那個保守的家政老師,並不同意他們的婚姻,她告訴瑪麗琳「想想你將來的孩子們,你們要住在哪裡,你們住在哪裡都不會合群,你會後悔一輩子的。」但年輕氣盛的瑪麗琳,固執地堅守自己的愛情,選擇了詹姆斯,同時也意味著與母親的決裂。

他們長達八年沒有聯繫,母親去世的消息還是護士打給瑪麗琳的。她前去收拾母親生前物品,無意中看到一本烹飪書,上面記滿了母親的筆記,她忽然淚流滿面。

那個夢想著過上金光閃閃、縈繞著香草味道生活的母親,最後卻孤獨終老,像一隻困在這座空蕩蕩的小房子里的可憐蒼蠅。女兒離開了她,除了書上的鉛筆劃痕,她生命的印跡無處可尋。

她難過嗎?她憤怒,憤怒於母親人生的渺小。她聯想到自己的人生,每天圍著丈夫、孩子轉,一連幾個小時準備早飯、晚飯。她難過嗎?是的。她難過。為自己難過,為一切難過。

她暗暗發誓,絕不,我絕不活得像她這樣。

於是瑪麗琳離家出走,抱著必勝的決心,前往學校學習,去實現她的醫生夢。只是她到底還是難以割捨丈夫和孩子,九個星期,她的宏偉計劃只持續了九個星期,她的畢生追求黯然消散,猶如微風吹拂下的薄霧。

或許,瑪麗琳以為這只是生命當中的一段小插曲,卻未曾想過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在她離家出走的這段時間裡,莉迪亞一直在暗自許諾,如果她母親能回家,讓她喝完自己的牛奶,她一定會喝完。她會自覺刷牙,醫生給她打針的時候也不會哭。母親一關燈,她就睡覺。她再也不會生病。母親說什麼,她就做什麼。她要實現母親的每一個願望。

她以為自己的祈禱顯靈了,母親在九個星期後回來了,那麼她要兌現承諾了,她要幫母親實現每一個願望。

當母親給她講題,給她買書,給她報班,莉迪亞只會說「是的」,因為她不能拒絕,因為她要幫母親實現願望。

雖然莉迪亞知道,總有一天,她讀的書上不會再有插圖;她要解決的題目會越來越長,越來越難。總有一天,瑪麗琳會給她一副真正的聽診器,讓莉迪亞直接聽她的心跳。

她成為了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儘管她不願意成為這個中心,被迫承載父母的夢想,壓抑著心底不斷湧起的苦澀泡沫。

原來,如此被愛是多麼令人窒息。

她想重新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兒,而不是被別人的夢想所吸引。其實她沒有真的想要死,她只是想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那個真正的自己。


父母說努力讀書考上大學是唯一的出路,不再需要跟他們一樣在土地里刨食就很欣慰;老師說人生而平等,某某就是通過堅韌不拔的意志考上公務員,現在是某地方的領導;書上說,當你在背單詞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你背政治時,太平洋彼岸的海鷗振翅掠過城市上空,但是你別急,那些你感覺從來不會看到的不會得到的,正在一步步向你走來。

我們以為難受了可以哭,不想練琴了就停下來,雖然沒能背下老師要抽查的課文,但興許運氣好能躲過一劫;還有前幾天因為把她的玩具弄壞了她很生氣,但是沒過幾天就和好了,兄弟姐妹之間幾乎天天要發生「戰爭」,而一旦其中一個在外面被欺負,他們卻會奮不顧身地去幫你;父母雖然有時候也會對你們比較嚴厲,可對你的狀態還有內心想法還是願意耐心地去關注和了解。以前看似過不去的都會過去。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馬馬虎虎,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么?即便有不一樣,也不過是大同小異。其實呢,對也不對,對的前提是我們都有著黑頭髮黑眼睛和黃皮膚,在一定程度上,我們是一個共同體。但《無聲告白》中的詹姆斯不是,莉迪亞也不是。

《無聲告白》是華裔作家伍綺詩的處女作,也是因為這部作品,奪得2014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同時也擊敗了斯蒂芬·金以及村上春樹等99位大牌作家,登頂歐美各大榜單。情感複雜,構思奇特,魅力非凡《無聲告白》到底表達了些什麼?且來看看。

一,兩個「被上帝咬過的蘋果」相愛了

瑪麗琳是純正的美國人,她有著藍色的眼睛和靚麗的外表,她非但不是花瓶還能在每次考試中都是名列前茅。自命不凡的她想遵從內心去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挑戰當時的共識是只有男性才能做到的事,但沒人同意,包括她那身為家政課老師的母親。

在大三的時候,瑪麗琳遇到了她的歷史老師,這個擁有別樣姓氏的小個子東方男士,青澀瘦削,脖頸細長,更像是一位學長,而這些「與眾不同」的氣質一下子吸引了瑪麗琳。

他就是詹姆斯,自小跟隨父母頂著假名移民來到美國,為了不被發現不被遣返,他幾乎是在自己後天基因里刻上了「要融入人群」的觀念,可即便這樣,他依舊沒有朋友,沒有被友善地對待過。

通過幾次的談話和接觸後,兩人確定了戀愛關係,沒幾個月後兩人就結婚了。當然了,瑪麗琳的母親當然是反對的,她挑剔他太矮、太窮和不夠有本事有能力。她擔心瑪麗琳以後的孩子不容易合群。但倔強的被愛情沖昏頭腦的瑪麗琳並沒有把母親的話聽進去。婚禮之後,母女倆也沒有再聯繫過,直至母親的離世。

當看到終其一生想要的體面優雅,金光閃閃的生活,一輩子都是圍著家人轉,最後卻像只可憐的蒼蠅的母親就這樣一個人孤零零地離開,瑪麗琳突然醒悟過來:她不想跟母親一樣,她要有她自己的人生追求,她要完成當醫生的夢想。

就這樣,瑪麗琳連招呼都沒打,從這個家中蒸發了,杳無音訊。她去了外地大學旁獨自租了一間房,邊看書複習邊準備考試。只是後來還是在考試前夕,因為自己的懷孕而終止。

有的路,你必須一個人走,這不是孤獨,而是選擇。

二,這不是你的錯,但是在這樣的家庭,出生就是錯

瑪麗琳的沒有任何徵兆地任性出走,無疑會給家人帶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孩子。莉迪亞認為這肯定是她跟哥哥做錯了什麼才導致母親的離開,一定是有哪些地方沒有母親的要求她才這樣做的。即便她的父親說過這並不是她們的錯。

可她還是暗下決心,母親回來後一定要乖乖聽話,她會盡量滿足母親的一切要求,是的,一切。母親說什麼她就做什麼,她要實現母親的每一個願望,哪怕自己不喜歡。但是對於才幾歲就已經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來講,沒有什麼比母親在身邊更重要了。

父母開始把幾乎所有的愛和資源都傾斜擠壓在了莉迪亞的身上,開口就是作業,閉口就是考試,甚至每一年的生日禮物都是書。但是被迫承載父母的夢想真的太沉重了,她承受不起,卻又無力擺脫。

她在學校幾乎沒有朋友,跟她的父母一樣。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她能有很多的朋友,卻忽視了她跟她的哥哥作為全校僅有的兩位東方人的格格不入。所以很自然地,兄妹倆惺惺相惜,好在有彼此,甚至在家裡乃至從母親失蹤後回來至今,哥哥就是莉迪亞的心靈支撐。

有人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其實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換個角度,兄妹之間也大致如此。哥哥考上了哈弗大學,那種不安感又席捲了莉迪亞,家中父母給的壓力依舊,最後一根原以為抓住了的稻草也要被迫放開了,所以,她用跳進湖底的方式,來逃避湖外面的一切不可愛的人和事。

莉迪亞就這樣走了,在她十六歲生日剛過完的時候,不曾留下隻言片語,就跟她母親悄然失蹤一樣。真正的離別沒有長亭古道,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只有在早晨起來的時候,那個人已經留在了昨天。

三,「我以為你走了」,這一句就夠了

莉迪亞走了,突然永遠地離開了,痛苦、壓抑、麻木、憤怒、敏感以及一觸即發的嘶吼和埋怨充斥著整個家庭。心煩意亂卻又痛苦到不知道怎麼發泄的詹姆斯這個時候出軌了他的助理。這個家似乎在分崩離析的邊緣。

那個被父母一直都忽視甚至幾乎都要忘記存在的最小的女兒漢娜,安靜乖巧溫順的像只小狗,在父母吵架的時候一如往常默默地躲進桌子底下,在母親獨自哭泣的時候走來擁抱她,在父親帶著悔意和失意回家的時候,她用自己的方式引導他重新認識到,要向前看,家裡還有值得他愛和被愛的人在。

瑪麗琳看到摔門而出的詹姆斯回來了,說了句:「我以為你走了。」

詹姆斯回道:「我以為你走了。」

只需要這一句就夠了,這一句已經勝過千言萬語。

很多事跟以前不一樣了,但是逝去的那些人和事,在人生的重要時刻,他們依舊會想起那個曾經參與過他們生命的那個重要的人。生活中總會出現各種閃失,不陷入迷惘,向前看,平凡的日子也將重新散發出光芒。

父母自帶了什麼樣的基因不是他們能選擇的,當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被怎樣對待也沒有辦法選擇,這些很重要,而一旦只能被迫接受的時候,內心保持善良和柔軟會讓你和你身邊的人更溫暖。

但也要自愛,就像《簡愛》里說的那樣,不要把你全身心的愛,靈魂和力量,作為禮物慷慨給予,浪費在不需要和受輕視的地方。做不到人人喜歡,但請記住,最強大的安全感是自己給的。

柔軟和善良終會遇見在大雨中有人給你撐傘,黑暗中有人緊緊擁抱你,捨不得你哭陪著你笑徹夜陪你聊天的人。生活中經常會給我們開玩笑,讓我們受傷,但也會讓我們更強大,即便遍體鱗傷,不要拋棄自己。


在看《無聲廣告》之前,我從未想過一個通俗家庭也會有這麼多機密,壓抑和陰霾。現實了局糊口並不是片子,平平油膩的日子沒那麼多矛盾和辯說。可是,在異族通婚的大背景下,李家一家人之間似乎不息存在著各類不滿與辯說,雖然他們確確實實地深愛著互相。在我看來,這麼多辯說甚至末了莉迪亞的自盡,追根溯源到末了都是:他們都無法對家人率直。

詹姆斯作為一家之主,卻怯懦而懦弱,面臨女兒的衰亡,他雖肉痛萬分,但仍不時辰刻擔憂舉動特別——他攔阻內斯詰責傑克,喝道「通通交給差人來查詢拜候!」,差人奉告他們查詢拜候成效,他只是連聲稱是,「是的,好的,沒有問題」。末了,妻子在龐大的憤慨下,呵斥他什麼都不敢做,只曉得「向差人磕頭」!聽到這句話,詹姆斯不息以來懦弱的自傲終於奔潰,他彷彿又看到四十年前的他,阿誰不敢高聲說話生怕別人創造他是黌舍乾淨工兒子的小少年,在妻子的詰責和女兒的衰亡雙重打擊下,他來到了他的助教路易莎的懷抱——她同樣是名中國人。到這一刻,他才清醒地熟悉到,他與四十年前的本身沒什麼不合,他是中國人,不是白人。他不息全力融入美國社會,向大多數人看齊,他向妻子掩蔽了本身的身世,他從哈佛畢業……他毛骨悚然地糊口著,但面臨妻子的詰責時,這些全力像衣服被一層層剝下,他赤裸著在白晝里行走,彷彿他就是片子里戴著尖帽子,頷首哈腰的中國小工,羞恥而為難。而這些,他從未對妻子說過。

太太瑪麗琳是個家庭主婦,她曾是詹姆斯的門生,懷抱著偉大的大夫胡想,卻終極由於孩子和家庭擱淺。可是她不甘願寧可,不甘願寧可像她母親那樣一輩子在廚房烘焙餅乾終極卻什麼都沒留下。她奮起招架,狠心分開家庭,卻不想再次懷孕,她的胡想現實了局仍是沒有實現。可是不妨,她還有女兒,她的女兒可以完成她未竟的胡想。於是,她峻厲管教莉迪亞的進修,給她買各類各樣的科學書籍,敦促她跳級念書……她自發得通通都是在莉迪亞意願的情形下停止,但不幸的是,現實恰恰相反。

莉迪亞是小說的焦點分子,也是李家的焦點分子。出走母親的回歸讓她倍感愛護保重,於是她悄然立誓要做個乖女孩。所以她順從母親的意志,全力進修她不愛好的生物化學,她推掉了其他女孩的聚會邀約。她漸漸沒有伴侶,起頭獨來獨往,在這個時辰,她的父親則一遍遍警告她,要學會與人相處,伴侶老是不嫌多的。於是,她全力營造著她與伴侶友愛相處的場合排場,哪個女孩換新髮型了,哪個女孩又交新男友了……而當莉迪亞死去時,詹姆斯佳耦才愕然創造,這些女孩其實和與莉迪亞並不熟,挖苦又酸楚。詹姆斯佳耦從未體味過他們的女兒。

而真正體味莉迪亞的只需她的哥哥,內斯。他明白莉迪亞在怙恃的殷切期盼下所做出的全力和犧牲,他是莉迪亞在黌舍獨一的伴侶,他分開去上大學是擊垮莉迪亞的末了一根稻草,由於獨一能理解她的人也遠去了。但內斯所扮演的不僅僅是莉迪亞貼心哥哥的腳色,從很洪流平上,他嫉妒莉迪亞。他嫉妒莉迪亞能不時辰刻成為家庭的中心,晚餐時的談話永久環繞著莉迪亞,母親一步步規劃著莉迪亞的人生路徑,父親也鞭策著莉迪亞和伴侶愛好相處,他和妹妹漢娜如同隱形人,他的怙恃甚至不曉得他不息以來最大的快樂愛好是什麼!

終於,莉迪亞的死徹底擊碎了李家祥和的概況,抽絲剝繭地將每小我的不甘和怨念呈如今我們面前。詹姆斯終於說出了不息以來的心結,瑪麗琳也終於明白了莉迪亞並不愛好她所放置的通通。可是,通通都為時已晚,莉迪亞再也回不來了。

小說的英文版名字獲得很是好,everything I have never told you ,而恰是這沒有言明的通通終極言瞭然小說的主題——愛與率直。

寫到這裡本應該竣事,雖然種族問題在這本書里並不是最首要的局部,但主人公因其華裔身份所蒙受的疾苦沒法不讓我多想。我從前曉得華裔群體作為少數群體,糊口並不輕鬆,而這本書則直不雅觀不雅觀地向我展現了他們的壓抑。我很想曉得,那些全力解脫中國人身份想要融入主流社會的人們,他們要從哪裡探求身份認同?

我之前看過一個公開課視頻,主講人是個華裔女孩,她說她從前從未在意過本身的華裔身份,直到有一次玩遊戲必要選擇腳色時,她的腦海里天然而然地就出現了一個金髮碧眼的白人籠統,而現實是,她是個黃種人。美國主流文化全新塑造了他們的思惟,卻無法改變他們的血統。這是他們無法迴避的問題。

《無聲廣告》里,面臨他們的華裔身份,詹姆斯選擇逃避。他帶內斯去學泅水,別的孩子孤立內斯,還高聲冷笑「中國人找不到中國啦」,詹姆斯很難熬,他也曉得內斯很難熬,但他模仿仍是選擇忍耐——頗為挖苦的是,這一設法和舉動仍然是中國式的。於是,內斯和莉迪亞在旁人「清蟲,清蟲」的群情中長大,在黌舍里孤傲地做互相的夥伴。

好在如今的美國加倍開放,而如今的中國更是前所未有得開放。華裔們探求身份認同並不隨意,但情形在漸漸好轉。這不管是對華裔,對中國,仍是對美國,都不是一個壞消息。


學校今年評估,說是讓寫1500字的讀書筆記,想了想還是找找之前讀過的書來寫吧 在寫之前本來是在學英語哩,可是今天上了一天的課,也沒怎麼聽課,補作業,好久都沒寫作業了,補了一天,除了毛概聽了一下,還有的課都在補作業,以至於我現在頭疼,學不進去,那就不學了吧,開始寫讀書筆記。

永藏不述

——讀《無聲告白》後感

「只要是有愛的事情,都是可以解決的」

,縱觀古今中外所有的悲劇都是因愛而起,人們都喜歡看悲劇,沒有人願成為悲劇,最可悲的是,很少有人願意分析悲劇的成因。

中國文化里對於愛最缺少的是「表達」,老夫老妻經歷多年滄桑後比之情侶時,彼此堅守的更多,可從不說「我愛你」,我們稱之為「相濡以沫」。父母對於兒女,一輩子的無私奉獻,從不說「我愛你」,我們謂之為「大愛無言」。

不是所有的情感都必須用行動表達,也不是只要行動才能表達情感,我們需要言語的表達,表達我們對一個人的在意,在乎。

言語的力量是偉大的。

「我愛你」這樣一個簡單的主謂賓結構,用的最多的怕是情侶之間了。年少的愛情被成人視為是經不起現實的顛簸的,是的,的確是這樣。那麼為何情詩和情歌總能贏得世人的專註和傾聽?不分年齡,性別,國界。我想,其實大家都想聽「我愛你」,而不一定需要對方一定要做點什麼。

回到書中,莉亞迪自殺的最初原因,她不確定她的母親到底愛不愛她,以至於她用一生去迎合她的母親,她畢竟還只是個孩子,長期的精神壓抑,是她無法成為她想成為的樣子或說,她原本的樣子。

如果母女之間多一點溝通,告訴對方我好愛你。結局也不會變成:白髮人送黑髮人。

這本書的主旨不在於此,《無聲告白》之所以能暢銷全球,奪得2014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有一句特別一名的話叫: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整本書在上演一個悲劇的輪迴,瑪麗琳的母親在她的婚禮上毫無掩飾的表示她對內斯的不滿意,她不想成為她母親期許的樣子,可笑的是,她試圖讓她女兒成為她所期許的樣子。不可否認的是,瑪麗琳的母親是愛她的,她也是知道的,可到底,生物基因的偉大,是瑪麗琳也無法扭轉,最終,步了她母親的後塵。

一個人的現狀,無非就是由家庭環境、教育程度、在社會中的人生歷程這些融合後的表現。現在的狀態就是過去狀態的總和。

生活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結合,不是你對生活笑笑,生活也就對你笑笑。更多時候,是生活給了你一巴掌,你才驚醒。是經歷了磨難後,在心底永遠留下一道傷痕。什麼「歸來仍是少年」,呵呵!20歲和17歲的眼神都不一樣,好嗎?

詹姆斯的少年,就是在嘲笑、被孤立、貧困、異膚色中度過的,他怎麼可能會是一個寬容,仁慈、善良的孩子呢?生活給了他什麼,他一定會原封不動的還給生活,畢竟這個世界是物質的不是意識的。詹姆斯如何對待他的兒女,很大程度上留有他對世界的認知,還有他父母對他的方式。瑪麗琳也一樣。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偉大的,但決對不是無私的。內斯幾乎是詹姆斯的翻版,同樣的矮小、雀斑滿臉、黃色人種,待在一群白人中。內斯遭到同學的戲弄,引起詹姆斯的憤怒,那憤怒歸根結底是詹姆斯對自己的憤怒。他就因不是白人而遭到了很多無端的嘲笑,當自己的兒子重映他的生活片段時,就相當於把他這一生中最黑暗的場景,投放在他的眼前,使他惱羞成怒、無地自容!瑪麗琳的情況稍微比他好一點,可是瑪麗琳的一生也是在擺脫她母親對她的期望,不知不覺間,莉亞迪也在擺脫對她的期望。

《無聲告白》的英文名叫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感覺好像又回到剛剛對「言語的力量」的討論上了,實則不然。《無聲告白》幾乎透視了所有家庭中共通的一個詬病。

沒有那一個人可以完全擺脫他人的期許,經濟的獨立才能建立人格的獨立,在我們還沒有生活能力的生活,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期許走路,等我們可以經濟獨立的時候,人生也走了十多年了。

「你我都明白,這從來就不是個公平的世界。人們起點不同,路徑不同,乃至遭遇不同,命運不同。有人認命,有人順命,有人抗命,有人玩兒命,希望和失望交錯迭生,倏爾一生。是啊,不是所有的忍耐都會苦盡甘來,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換來成功。他人隨隨便便就能獲得的,於你而言或許只是一個夢,可是誰說你無權做夢。」這是看完《乖,摸摸頭》後唯一記住的話。

看完《無聲告白》後,我最大的領悟就是,生活給你的磨難、痛苦、刁難,致使你絕望、冷漠,你命該如此 你已無力改變,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把這種情緒和負面感受帶給自己的孩子。既然你經歷了那麼多不必要的痛苦,就不要無端的強加給自己的孩子。那些不愉快的經歷,不是人生的必需品。畢竟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穩,誰又願顛沛流離?

但願把生活留給我們的傷痕,永藏不述。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看了這本書,感觸頗深,人啊,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呢?我是沒能做到,人活一世,凡事不能只想自己,肩上總有些東西是捨棄不掉的,這是我們的傳統思維,如果不這樣,則會被貼上自私的標籤。跳不出這樣一個圈圈,那就在這個圈圈裡蹦躂吧!


只看書名以為是本溫情的小說,讀完心情卻異常沉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使是父母,也沒有權利操控支配孩子的人生。


1真正的愛是無聲,是無私的呵護。愛不應該是我為你付出許多。你就要變成我想你成為的樣子。比如這裡的媽媽為了孩子放棄學業,就把自己的夢想完全寄托在二女兒的身上,而忽略了孩子是否喜歡當醫生,是否真的喜歡被父母安排的未來。愛人之間,深情款款為紅顏最是讓人感動。

2有效溝通,勇敢表達,互相理解。就像愛要大膽說出來一樣,喜歡就是喜歡,如果一味地屈從,可能被誤解,大大方方的表達出來,就算有時候不被認可,但是堅持做對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等到有成果事,總會被認可的。

3自信。我就是我,陽光的自我,我的成長、人格、尊嚴,不會因為在外的眼光或什麼影響。像向日葵一樣,向著美好光明茁壯成長。


推薦閱讀:

上聯:雨落碧荷相思成珠,下聯怎麼對?
上聯:一枝紅梅笑三季,獨愛寒冬。如何接下聯?
京劇中四郎探母中的楊延輝氣節在哪裡?
當代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思想家?

TAG:文化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