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擁有幸福的能力?
人類繁洐,生生不息;人生在世,來去匆匆;人之慾望,難以計數。唯有生活幸福,卻是人們共同的追求,儘管目標有大小之分,能力有強弱之別,對幸福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但初心不改,孜孜以求,向望幸福,已成共識,幸福話題也成為人類永恆的主題。
幸福是什麼?怎樣定義幸福?這是人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有人說有錢就是幸福,有人講有名才能愉悅,有人認為快樂就是幸福,還有人視平安健康為最大的幸福,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百度上說,幸福,是指一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而產生長久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並不與快樂、滿足、方便劃等號。可見幸福只是人們需求滿足後的一種享受,一種情緒的喜悅,因此,幸福不幸福,需求是根本,滿足是關健,心態是重點,環境是條件。倘若人心不足,慾壑難填,人們就會永遠沒有幸福感,終生都會在痛苦中熬煎。
正確理解了幸福的真諦,人們才能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幸福觀,才能知足長樂,隨遇而安,才能信心滿滿的熱愛生活,才能腳踏實地的追求幸福,才能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寬闊胸襟,才能做到恬靜淡然,以平常心看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有敬畏自然、感恩萬物、仁慈為本、大愛無邊的健康心態,才能夠成為內心足夠強大,善於控制慾望,勇於把握幸福的智者。
幸福,確實是一種能力,不是因為你擁有什麼物質、條件就可以讓自己「擁有」幸福,只有你有幸福的能力才讓自己真正的「掌握」了幸福主動權。
幸福,是一種感覺,一種讓自己感覺渾身輕鬆、愉悅、神經放鬆、情緒平和甚至激昂、渾身充滿力量,面對一切外在的惡劣條件都能將它看成是一種風景、一種體驗,感覺世界的顏色都是柔和的、靚麗的、鮮艷的。
幸福,如此美好,卻從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讓自己「把握」幸福的能力(公開課《哈佛幸福課》算是開了頭)。我想不是人們不需要,而是到了今天,人們才逐步到達一個追逐幸福的時代,隨著人們追求的變化,必將越來越多的人會學習掌握這種能力。
如何才能幸福?
幸福是一種感覺,而這種感覺來源於我們對世界的感知。一個是在感知世界的時候,我們可以拓寬對世界理解的視角;一個是在「看到」對世界的感覺時,通過調整對世界的認識,影響我們的感覺。
1、拓展感知世界的視角我們同樣站在一個世界的面前時,好像我們看到的是一樣的世界,實際不然。
因為我們個人的經歷不同,我們的感覺的敏銳點不同、敏銳度也不同。比如,兩個人站在了一個山村田野的池塘旁,一個可能看到的是藍天、陽光、水、嬉戲的鴨子、裊裊的炊煙,好一幅田園鄉村的恬靜;另一個卻可能對以上視而不見,看到的是落敗的房屋、冷清的氣氛、車行駛過後塵土飛揚的土路、農村中僅剩的老人與留守兒童。
請問,兩個不同的描述,你感受到的是一個世界嗎?
城市中也是一樣,有人看到擁堵的車流,有人看到路邊經過談笑風生的朋友;有人看到沉悶的空氣、壓抑的幢幢高樓,有人看到車水馬龍、靚麗霓虹的漂亮店鋪。
你又感受到什麼呢?
難道,我們不是在同一個世界嗎?
世界,就在那兒,可是,我們眼中的確實完全不同的世界。你若想看到精彩,你必須提醒自己:需要發現出精彩,這取決你的潛意識中如何解釋這個世界!
你灰暗的看待世界的視角,顯現出來的,就是你平時對世界的評價,當你有意識的去發現世界的美好時,你的潛意識中的「美麗、幸福」的視角才能逐漸變得敏銳起來。
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不斷的練習,需要自己「喜歡」這麼做。你若不相信,你永遠看不到。
2、「看到」對世界的感覺,調整對世界的認知我們是什麼樣子,通過對世界的感覺,你就可以了解自己內心的顏色。
現在就可以試一下。請你抬起頭,閉上眼睛,感受一下自己身體的感覺,是輕鬆的?還是緊張的?是壓抑的?還是喜悅的?你自己一定知道,這就是你對世界的感知之後所作出的身體反應。
請睜開雙眼,看一下你的周圍,你看到了什麼?是忙碌的人群、激烈的爭吵、面無表情的忙碌;還是你看到人們充實的笑容、輕鬆的步伐、輕佻跳躍在鍵盤上的雙指、工作檯面上的一束盛開的小花、青綠色的枝條、灑落的一束陽光... ...
上面的兩個測試,很簡單,但是可以看到自己的世界,你自己的人生,最真實的人生。你感覺的到、你體驗的到、你看得到,但是,你看到的世界只是你的世界,因為另一個人和你同處一室卻可能完全相反。如果你是第三人,你會選擇灰暗、還是選擇光明?
世界,並不是我們想像的樣子,而是我們感受到的樣子。
我們感受到的世界,又不是原本的樣子,而是我們自己的樣子的外面呈現。所以,我們了解自己,就可以通過我們對世界的感覺,來了解自己所處於的狀態。
我們看到世界是灰暗的,那是因為我們自己灰暗;我們看到壓力、匆匆的世界,那是因為我們自己壓抑、匆忙;我們看到世界混亂,那是因為我們內心無序。
如果你能夠「理解」上面的解釋,並且還認同上面的說法,那就值得繼續往下看,否則,去做別的去吧無需浪費你的時間。
當我們感覺到「壓抑」時,請問一下:我這樣感覺時,我內心的看法是什麼?
我們並不能直接改變感覺,但是,我們需要挖掘出這個感覺背後的「觀點」!因為,這個觀點是我們潛意識中的呈現,也是潛意識中對應這個看法的邏輯,並關聯著一些對應的感覺信息。
我們就是需要挖掘出感覺對應的看法,來了解我們自己的潛意識觀點。然後對這些意識化的明確觀點,我們問自己:我的看法是100%的正確嗎?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可能是什麼?有沒有人就是那樣角度的看待問題,並且和自己一樣確信無疑自己的看法的?為什麼我們兩者的差異如此巨大?
答案是顯然的,你一定都知道每個人不同觀點。但是為什麼對方與我,都對自己的看法如此確信無疑,更為關鍵的是為什麼我們內心一下子冒出來的就是這個?而不是那個讓我們可以歡欣的看法?
原因你也知道,你可能說潛意識,你也明白潛意識是自己過往經歷累積的結果。但是,你是否明白所謂的改變,就同樣是重新用新經歷、新看法去累積,然後逐漸影響到潛意識,從而讓自己內心潛意識拓寬成一個全新的樣子。
而且,只有做,才能實現真實的效果,這不是空談。當你挖掘出自己感覺背後的看法,然後思索拓展自己的認知,然後當你發自內心的認同別人同樣真實、正確時,你的感覺,就會在一次次的這樣的過程中發生變化。
幸福,就是這樣!你得看到自己現在的樣子,找出讓你幸福的角度,認同、實踐那些新感覺,一點點的,你的世界的顏色就變成了「幸福」的顏色。
以上分享的是我自己找到、把握自己幸福能力的實踐之路,我能有效改變,我想值得你借鑒;你也可以自己實踐試一下。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通過「想」、「認為對」就可以變成事實的,只有行動才可以,必須需要自己去做。
幸福是一個抽象而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定義。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段里對幸福的定義也是不同的。但是不管怎麼說,擁有幸福是每個人的追求。怎樣讓自己擁有幸福的能力呢?首先,要具有健康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可以正常的學習,工作,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樂趣.健康的身體是擁有幸福的重要前提.其次,要有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我們才能正確地待人接物。才能正確的處理一切人際關係,才可能找到正確的方法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問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健康的心理是擁有幸福的重要保障.第三,要有勤奮踏實的態度.一是做事情要勤奮和踏實,二是要勇於拼搏向上,要認識到美滿幸福的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的。而是需要我們刻苦的去追求,需要我們實實在在的行動去實現.第四,要善於學習.擁有幸福不僅需要我們努力的去追求和行動,而且需要我們善於學習,不僅學習書本內容,學會知識和技能,而且能把生活中解決問題在經驗總結下來,才能更好的創造未來,才能真正的去實現更大的願望,擁有更大的幸福.第五,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健康的人際關係是維繫個人與他人之間良好的橋樑.只有健康的人際關係,才不會讓一個人斤斤計較,做事成功.健康的人際關係不僅指自己跟家庭成員的關係,而且是與工作環境等其他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第六,遵守社會公德和倫理道德.這樣一個人不會走歧途。也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快樂與幸福.
幸福的能力確實是需要慢慢培養的,極少有人生來就具備這樣的能力。
首先要建立自信,有了自信之後,做什麼事情也就有信心了,當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情的時候,幸福和愉悅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接下來就是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也就是使自己的這顆心,變得更加有力量,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內心足夠強大就不容易受到傷害。
接著,是善待周圍的一切,用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人,用同情心去理解別人。善於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外得人心之平,內得我心之安!
再有就是要擁有一顆平常心,不攀比,不虛榮,一切順其自然,不可強求。因為一切自有因果,只要是種下善因,就不會結出惡果。明白一切都是無常的,不可強求長久和永恆。
能夠做到這些,就擁有了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回答這個問題的本身就能感知幸福。
首先,幸福是什麼?幸福有其共性,但最有效的部分會體現在個性上,每個人的幸福都是獨特的一部分,所以,幸福不能比較,不能抗衡,而是要隨遇而安,還得隨心而動。
其次,幸福的能力說大則大,說小則小,一個人生閱歷豐富的人也許會在某天頓悟幸福,理解鄭板橋的難得糊塗並不是裝糊塗,而是大徹大悟。一個基本沒有閱歷的人也許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快樂,但也許會在成長後的某一天覺得丟臉。所以,幸福不能糊塗。
說小則小的幸福說的是細節,一個關注細節的人更容易看到幸福,幸福不是總而言之的一句話,也不是頂天立地的承諾,幸福會藏在微笑里、眼神里、白開水裡,甚至是一個善意的謊言里。
然後,幸福還是一種理解力,比如:別人告訴你再多的關於幸福的能力,並不是去理解一些話,而是要通過一些話去理解自己的想法,必須把所有的反饋都用在思考上。
最後,幸福和知足不知足並沒有多大關係,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理解自己。
如果真是好心對待他人,就不要奢望他人的理解,不要在意他人以什麼方式回饋我們。
佛菩薩有千百億化身,不會總以一種面孔——慈眉善目展現在我們面前,有時候也會展現金剛怒目相。而我們作為靈修導師,也應該體現出「千百億化身」——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展現不同的面孔。無論用哪一副面孔,出發點都是慈悲。沒有慈悲,即是魔的再現。
可是有時候我們心裡也會抱怨: 我好心對你,你不領情,還怨我、罵我! 是不是會這樣想?為什麼會這樣想呢?因為我們的慈悲心不夠,總想得到他人的理解。如果真是好心對待他人,就不要奢望他人的理解,不要在意他人以什麼方式回饋我們。如果有奢望,說明我們的慈悲還不是真正的慈悲,而是我執。
為什麼我們會用我執來表現慈悲呢?《金剛經》上講,凡夫有四相: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中最難破的就是我相,也就是我執,我相若破了,後面三相不攻自破。凡夫的慈悲也好,博愛也好,都帶著我執。既然帶著我執,就會希望得到對方的理解,希望對方回饋以好的言語、態度和面孔。
當我們了解自己的慈悲是帶著我執的,而不是出於無我之心,我們就不會煩惱了,而會反觀、內省自己,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只有無我的人散發出來的慈悲和博愛,才是真正的慈悲和博愛。凡夫常常發心,但從不長久。聖人從不發心,但有長久心。
什麼是聖人的長久心呢?就是無我之心。以無我之心做事,怎麼會有煩惱呢?所有的事都不是為我而做,都不求回報,當然也就沒有煩惱。如果能以無我之心行慈悲之道,所有的冤親債主都會被感化。帶著我執行慈悲之道,能行多久呢?碰到一點逆緣就退失菩提心了。雖然我們天天喊著「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可是我們又度了幾個眾生?斷了多少煩惱?
好多人整天生病,有氣無力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表裡不一,做事用的是兩股力量,而不是一股;所謂的慈悲、博愛都是有目的的,情和愛都不是無我的。比如一個愛說謊的人,說一句假話,就要想十句假話來圓謊。
一個常說假話的人,眼神都是驚恐的,氣都是虛的。一個人長期表裡不一,心靈的力量就分散了,無法集中起來。說的假話越多,力量越分散。所以有氣無力,顛三倒四。
一個人身心不完整,他的力量也不完整。當他給予別人慈悲、博愛的時候,他的力量也是極其有限的;當他為人處事、談情說愛的時候,也是心不在焉的。因為他是一個四分五裂的人,給予的情和愛也是四分五裂的。根不全然,所生的果自然也不全然。
所以大家平時不要說假話,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說。我們做任何事,心靈上都會留下痕迹。你愛他,就說你愛他;你恨他,就說你恨他;你想他,就說你想他。只有當你變成一個全然的人,你做事才會有全然的力量,也就是完整而沒有缺陷的力量。只有當你帶著全然的心談情說愛時,對方才能感受到,才會超越。
只有當我們的心是完整的、全然的,我們的複印件才是完整的、全然的;只有當我們付出的是全然的力量,回饋回來的才是全然的力量。所以,你是以什麼樣的心投射到別人身上,別人也是以同樣的心投射到你身上。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如果幸福是一種能力的話,那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一定是積極向上,努力生活的人,對每一件嚮往的事,對每一種嚮往的生活都付出努力儘力追求。
努力工作,積極賺錢,用你賺到的錢買下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是漂亮衣服,可以是書,也可以是你想去看的風景。在你這些慾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滿足的時候,你一定會有幸福感的。
當生活遇到困難的時候,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不氣餒,不放棄,當這些生活小魔怪被你打敗的時候,你也會由衷的感到幸福。
當你可以勇敢的用自己選擇的方式來過好自己的人生,而非聽從他人安排,你也終會因為忠於自己的選擇而感到幸福。
我覺得做人,要做到無愧於心。不管什麼事。自己覺得對得起自己。不愧對別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與人相處則做到無愧朋友。做人並不是一味地付出。如果一味地付出。你會發現。到最後。你所付出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弱不禁風。而且。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做好自己按照自己的初心。快快樂樂的。不要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擁有幸福說簡單很簡單說難也確實很難,簡單的話你只要做任何事都遵從自己內心,不去期待能得到什麼回報,不計較自己的得失那麼擁有幸福很容易。但人心都是貪的,有幾人能做到不期待回報不計較得失呢?而且並不是任何事都能隨心而為,有太多的委屈求全,所以擁有幸福又很難,總之盡量讓心變簡單,不忘初心堅持夢想,溫暖待人,這就是擁有幸福的能力
推薦閱讀:
※如此方是娑婆世界第一幸福人!
※奮鬥就一定會幸福嗎?
※你覺得自己幸福嗎?
※全身都是寶的二師兄,連脂肪都這麼香
※小故事:誰給了麻子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