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的父母,以後如何養老?
看到這個問題,我又忍不住了,想說話。
我結婚的時候,正好趕上計劃生育,一對夫婦一個孩兒,那時候的政策特別嚴,超生的會被罰款,有工作單位的立刻離開工作崗位,那時候的人還是多子多孫的想法,因為有法規,沒人敢頂著風上。
宋丹丹和黃宏演的超生游擊隊,把超生到處躲藏的形象演的特別生動。
我老師家裡也是一個孩子,她的愛人得了尿毒症,每個星期去透析三次,我老師都快六十歲了,還考的車票,每次透析都開車帶著她丈夫去透析。
孩子離得太遠了,心裡惦記也沒有辦法,他在北京工作,當初考的是國防科技大學,孩子沒有辦法照顧父親,只有我老師辛苦陪他去透析,為了增加收入,還在工作。
我一直不敢相信,一個嬌小的弱女子,會扛起家庭的重擔,我的心裡都是對她的憐惜和深深的祝福。
如今我也面臨著困難的時刻,我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不怕苦,不怕累的人了,今天藉助電梯下樓,一隻手扶著牆走了一會兒,累的我回來躺了好久。
到此時,我完全感受到了以後的困境,一個孩子的難處,有心無力,還有我們這一代做家長的難處,尤其是像我這樣的偏癱的家長,怎樣去生活已經成了大難題。
此時此刻,我想到的是還在上大學的兒子,父母都是大病,沒有保險,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他能找到媳婦嗎?會有為了愛情,只愛他這個人的好女孩嫁給他嗎?
我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可當時的政策允許生兩個,由於生孩子的時候陣痛是撕心裂肺的,是無法形容的鎮痛感,一次比次強烈,到後來是持續的疼痛,而且那種痛苦真的像生不如死,第一次感受生孩子就像過鬼門關一樣,不管多健康的體能生完以後人就像一灘泥,骨頭不知跑到哪裡渾身散架,幾天都不能自主做起來。這樣的痛苦折磨,耗費人的精力和體力,只有生產的那一刻才能真正體會母親的偉大。從那一刻開始我決心不在要第二個孩子,因為我不想遭這份罪,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我說到也做到了。我和同齡人相比,她們都是兩個我僅僅就是一個,但我從來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我也成為獨生子女的父母,但我從來不會考慮未來的養老問題,因為明天的事我們無法預測,一切順其自然,想多了人會很累,活在當下,人要有良好的心態,要不斷學習給自己充電,與時俱進年輕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要學會用微信支付寶購物付款,有時去超市很多年輕人投來羨慕的眼神,還能用支付寶,我很輕鬆的說,其實玩它們都很簡單,只要敢於嘗試就能行。所以讓生活豐富多彩,自己也從中獲得快樂,身體好也算為子女們減輕負擔,身體好可以做任何喜歡做的事情,可以去跳舞,唱歌,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可以幫助孩子們做家務,帶孩子,去旅行。所以身體好一切都會好。老人們不要妄想未來,活在當下快樂而幸福就夠了。
這確實是個最關切、最貼切、又最讓人鬧心並又時刻無比惦念之宏觀社會問題,關係到幾億人的特殊群體一一「中國獨生子女父母親」!近四十年非常嚴厲並號稱為「國策」的計劃生育政策,得到了非常強有力貫徹執行並深入人心,使之50年代、60年代、7o年代出生的人遇上並完完全全遵照落實到家庭。到今天他(她)們都進入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老年時代,他(她)的擔子不輕並承載著「存上啟下」倆個家庭的系列生活責任,一時還沒有思考其本人之今後怎樣養老?如何養老?他(她)們都上有耄耋之父母要時刻關照養老,還要細緻入微小心倍致呵護孫輩們衣、食、住、行和學習,同時又要惦記工作中的兒女日常生活。難呀!累呀!他(她)所做的一切就是讓自己父母放心養老安渡晚年,讓孩兒們遵紀守法、勤奮工作、安心建設家庭。唯獨今日還真未為自己養老未耒著想。
獨生子女父母都有過難忘的經歷,童年時沒有吃飽飯,少年時沒讀好書,青年時上山下鄉,參加工作時低工資,結婚時只准生一孩子,相當一部分人,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下崗失業。
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17%,已進入老齡社會,一對獨女子女夫婦在養家糊口的同時,還要照顧4個老人,經濟上和精神上都不堪重負。我認為,老年人只要能夠自理,居家養老最好,如果失去自理能力時,要面對現實,比較好的辦法是進養老院安度晚年。
當前,老人和子女對進養老院養老也存在一些顧慮,一是擔心老人進養老院後遭受不良護工虐待;二是擔心經濟上負擔過重。應當肯定,養老院絕大多數護工是善良的,不良之輩是極少數,更何況養老院有電子監控,老人可以放心住在養老院。
養老院的費用是按護理項目收費取,自理能力差,護理項目多,費用就越高。對於那些沒有退休金和國企改制下崗老人,經濟上確實負擔不起。我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解決,一是獨生子女應負擔一部分,以報父母養育之恩;二是政府部門應當給予一定支持,以兌現當年的承諾。
前陣子有一張很火的的照片,展現的是獨生子女獨有的焦慮——沒有兄弟姐妹的支持,如何給父母養老?
《獨生子》,張審軍,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入選作品,河北
《中國青年報》一項2018年的調查顯示,獨生子女就「贍養老人」排名前三的擔憂分別是:
1. 照顧老人的時間和人手不夠(65.3%)
2. 收入和儲蓄恐怕難以維持開銷(59.0%)
3. 「空巢老人」的緊急救助問題(53.6%)
除此之外還有:病床、醫護人員等醫療資源匱乏(39.4%),社區醫療機構水平參差不齊(27.9%)等。
一位1990年出生,曾經歷父母養老問題的獨生子和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
我們這代很多人都在說「融不進城市,回不去故鄉」,這件事有一個非常可怕的部分是,你在異鄉還沒能夠站住腳,而你在故鄉的父母已經老了。
三歲時我父母離異後,我與父親一起生活。直到畢業後獨自在城市工作,我才真正關注起家庭生活。當時父親在工廠和田地里拚死累活,收入回報卻微乎其微,我第一次有了「給父親養老」的意識,我想要踏實賺錢,讓父親早些退休。 但父親堅決不同意,他一直覺得自己能自力更生。直到三年後,他連續住院了三次。第三次住院的時候病情已經十分危急。當時我能做的就只有拚命往回趕,感覺就是在跟死神賽跑。父親脫離危險後,我在醫院開始了為期3個月的陪護。
很快我就遇到了棘手問題,父親由於長期酒精依賴,手術完不久就出現了酒精戒斷綜合症,會抽搐甚至出現幻覺,那時候我一個人在醫院,一面要解決住院的各種手續、吃喝問題,一面還要控制住父親不讓他亂跑,實在分身乏術。醫生建議我將父親轉到ICU,那邊有24小時的監護,遇到抽搐等緊急情況也好及時處理。 於是接下來最大的問題,就變成了錢。 我回家之前在公司匆匆請了假,緊接著醫院這邊脫不開身,最後公司同意保留我的崗位讓我暫停工作,從那時起我們全家的收入就都暫停了。我把自己所有的積蓄清點了一遍,算上了信用卡額度,當時每天心裡想著的就是這些錢夠父親在ICU呆多少天。 我算是很幸運的,父親在ICU身體恢復挺快,也沒有留下後遺症,而我自己的積蓄加上信用卡剛好夠用,沒有額外舉債。父親出院後,農村的社保綜合報銷了40%的費用,但給父親術後的營養補充、生活費等等,依舊讓我經濟緊張了半年。父親大病出院後,終於肯放下繁重的體力活,可他生活得更加節儉,我每個月回去一兩次,都能看到他一個人把自己照顧的很糟糕,吃剩菜、燒蜂窩煤,怎麼勸都不聽。我也常常勸誡他少抽煙,他每次都以苦悶回應我:「酒已經不能喝了,煙再不偶爾抽一抽,就真的生無可戀了。」
我一直想把他帶去城市生活,他總是不樂意,有一次他終於同意進城跟我住一段時間,我才發現我們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都天差地別,我也終於看到他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裡有多麼孤單和鬱鬱寡歡。 從那之後,我也意識到了,怎麼給父親養老不應該只由我來決定。我以前一直考慮怎麼讓他生活得好,卻忽略了他的意願,忽略了他怎麼才能生活得開心。 後來我們也嘗試去聊天,我知道了父親受農村觀念影響,堅決不接受聽起來像是被遺棄的養老院;他不想給我多添麻煩,卻也不希望老年時身邊只有護工卻看不到自己的孩子。 我現在計劃兩三年內在城裡買套小房子,趁著父親還健康,多接他過來接觸我的生活,希望總有一天幫他找到既健康又快樂的養老生活。有時候我也在想,如果我有兄弟姐妹,很多事就能有人一起協商與分擔,但同時,我也不會這麼獨立,老早就開始為生活做打算。但這可能就是離異家庭獨生子女的命運吧。
那麼,作為獨生子女,在面對諸如此類的擔憂時,要如何更好地給父母養老呢?
我們採訪了哥倫比亞大學養老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楠楠,她告訴我們:
她將父母的養老規劃劃分為以下三個不同的階段,在每個階段的側重點不同:
1. 前退休階段
在這個階段里, 作為子女要建議父母做好養老的財務規劃,如購買合適的保險、規劃養老住房等等。定期針對性的體檢和早期篩查也不能落下。
另外,在這個階段,父母和子女的角色身份開始互換,父母漸漸開始依賴子女。子女需要鼓勵父母培養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適應好生活的節奏(比如,工作任務減輕、重心向家庭轉移),學會情緒的調節等等。
2. 六到七十歲
養老社區在老年人的生活中也佔到一定的比重。在這個階段,子女需要開始研究養老社區提供的不同服務,比如醫療資源,去儘可能了解醫療相關的科普知識、向了解的朋友諮詢等等。
在這個階段,父母和子女的角色轉換基本完成,子女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職責,包括精神以及身體上的照顧。
3. 七到八十歲
這個階段對生活管理上的要求會比較高,需要擬定長期照顧的具體計劃,比如針對家庭的財務規劃,協調個人家庭和父母照顧之間的時間分配等等,學會圍繞著錢、時間與情感去做好管理。」
給父母養老是一個需要長期規劃的事,它也不僅僅是子女的事,嘗試和父母溝通下養老的問題吧~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3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ferences:
《中國青年報》(2018). 87.9%受訪青年關注養老問題.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4). Preventing suicide: A global imperative.
說起獨生子女父母,很多人心裡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啥滋味兒。
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如果沒有出息的話,在高房價,高物價的今天,能養活自己就不容易了,能給你養個孫子就不簡單了。除非特別出息,否則別指望他們給父母兩位養老了。
獨生子女的父母,以後如何養老?
獨生子女的父母最需要自己繳納社保,繳納時間越長大也越高。老了還有個穩定收入來源。
如果前些年少生孩子, 剩下的撫養費買了幾套房,可能就不需要為以後發愁了。
如果指望國家在退休時給你的1萬來塊錢獨生子女退休補貼,在物價高昂的今天實在作用不大。有些地方是每月80元,能買30斤面。
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是非常有感觸的。父母基本上拿不到我的任何回報,而且每年還得倒貼錢給孩子。
幸好父母都有退休金和醫療保障。萬一有什麼問題,我只要抽出時間來陪同,就可以了。目前醫療費,因病致貧的可能性也不大。
現在生了二寶,都是父母來幫忙,四個老人忙著一個小東西。再加上老大,一家人還是累的要命。
你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老人幫忙照看孩子,誰還願意生啊?當然也沒有人催他們生了。
父母的退休待遇是在老家領,其實我應該感謝家鄉的父老鄉親,他們交社保給我父母發退休金。
老了,家裡要備有一定的儲備,防止得病,最好得10萬元左右。要是跟孩子要的話,孩子還有老婆,老公,遇到不懂事的,商量起來是很麻煩的事。
如果沒有,遇到大病或許只能靠社會救助了。
雖然我國的任何退休人員,沒有職工養老的話,可以申請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但是每月100來塊錢的待遇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因此,不管如何,養老有固定的現金收入來源才是關鍵。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說起獨生子女父母,很多人心裡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啥滋味兒。
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如果沒有出息的話,在高房價,高物價的今天,能養活自己就不容易了,能給你養個孫子就是燒高香。除非特別出息,否則別指望他們給父母兩位養老了。
獨生子女的父母最需要自己繳納社保,繳納時間越長大也越高。老了還有個穩定收入來源。
如果前些年少生孩子, 剩下的撫養費買了幾套房,可能就不需要為以後發愁了。
如果指望國家在退休時給你的1萬來塊錢獨生子女退休補貼,在物價高昂的今天實在作用不大。有些地方是每月80元,能買30斤面。
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是非常有感觸的。父母基本上拿不到我的任何回報,而且每年還得倒貼錢給孩子。
幸好父母都有退休金和醫療保障。萬一有什麼問題,我只要抽出時間來陪同,就可以了。目前醫療費,因病致貧的可能性也不大。
現在生了二寶,都是父母來幫忙,四個老人忙著一個小東西。再加上老大,一家人還是累的要命。
你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老人幫忙照看孩子,誰還願意生啊?當然也沒有人催他們生了。
我的社保是在青島交,父母的退休待遇是在老家領,其實我應該感謝家鄉的父老鄉親,他們交社保給我父母發退休金。
老了,家裡要備有一定的儲備,防止得病,最好得10萬元左右。要是跟孩子要的話,孩子還有老婆,老公,遇到不懂事的,商量起來是很麻煩的事。
如果沒有,遇到大病或許只能靠社會救助了。
雖然我國的任何退休人員,沒有職工養老的話,可以申請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但是每月100來塊錢的待遇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因此,不管如何,養老有固定的現金收入來源才是關鍵。
我慶幸自己躲過了插隊,卻趕上了計劃生育,為了保住夫妻倆的工作,不敢頂風冒險生二胎,所以我也成了獨生子女的父母。
雖然現在距離養老的問題,似乎還有些遙遠,但同學同事、家人朋友之間,免不了會談到這個話題。
既然說到這個話題,我就來說說我的觀點,作為獨生子女的父母,以後如何養老。
一、居住在城市,並且有養老金。
城裡人退休後,子女需要,就幫忙帶小孩,小孩上了幼兒園或小學後,如果可以放手就各自生活,各自留有空間,互不影響。
離得近呢,就隔三差五照個面,離得遠,就周末或節假日聚一聚,這樣,比住在一起顯得親近。距離產生美嘛!
記不清在哪裡看過,說是在不需要子女照顧的情況下,還是自立自強,不要過早地消費親情,否則,等真正需要時,親情已經貶值。
我們要學會堅強,不要有依賴思想,能自己做到的,就不要等、靠子女,要向外國人學習,從思想上改變觀念,那種我養了你,你就得聽我的、圍著我轉、為我著想的想法要不得。
因為你的子女還要兼顧四個父母和他的孩子,興許還有二寶呢,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大且不說,孩子的學習、成長,也離不開大人的教導、陪伴。
城裡人有退休金,生活上不用子女負擔,自己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不要太節儉,但自己也要給自己留有備用金,遇到急事,自己支付,盡量不給子女造成經濟負擔和經濟矛盾。老話說得好,」誰有也不如自己有」,給到孩子手中的錢,再使用就難嘍。
我們的子女本來就是獨子,可孩子為了有更好的前程,遠離父母在外打拚,一年難見幾面,有的甚至出國,見面更是難上加難,你想靠他養老,又怎麼能靠上呢?
我兒子明年要去廣州,定居在那裡,我不能拖住不放,只要他有個滿意的工作、滿意的家庭,我支持他。事實上,也只能放手了。
所以,我們這個年齡段的聚在一起,每次提到養老問題,大家首選的,就是抱團養老。好像看過報道,有已經這麼實行了的,我們贊成這種做法,不給子女添負擔,而且年齡、愛好相似,聚在一起有的說、有的玩,開心快樂,安享晚年,挺好!
進養老院,也是大勢所趨,現在人們的思想觀念還沒有轉變,認為進養老院就是子女不孝順,到那時,管不過來,也得走那條路的。
二、居住在農村,沒有養老金。
居住在農村,沒有養老金的父母,對自己的養老問題考慮的比較多。不過,農村的獨生子女很少,多數是兩個孩子。
那麼,獨生子女的農村父母如何養老?
現在,真正留在農村的獨生子女少之又少,一部分考上學校,不再回去了;一部分在外面打工,乾的好的,在城市買了房定居下來了。
小孩需要照顧時,可以前去幫忙,可有可無時,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因為什麼呢?
即使是城裡人,還會因為生活習慣、衛生習慣、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等問題產生矛盾,何況你是從農村過去的。
退一步說,假使媳婦子是在農村長大的,也因為這些年上學、工作在外,早已從思想上、習慣上各個方面有了改觀。
所以一定要適時撤離,別費力不討好,還雙方留有怨言,影響以後的相處。
等真正需要子女照顧時,已是十幾、二十幾年以後的事了,也許國家已經出台了養老辦法,這是所有人的心愿。
如果沒有,那就報團養老,再不行,就搬到子女附近,一碗湯的距離,既方便照顧,又互不打擾。
我們都經歷過與老人相處的日子,我們希望老人怎樣做,自己最好也怎樣做,不要老了老了還不落好,遭嫌棄。
先人就是很好的鏡子,千萬不要」作」子女,給他們增加煩惱,要開通、樂觀,優雅地老去。
總之,不管生活在哪裡,養老問題都要正確面對,能行能動時,不要給子女增加負擔,做好獨處的準備,做好自己戰勝困難的準備。
報團養老既能減輕國家負擔,又是人們自覺自愿的,希望這個方法能夠實行開來。國家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再好不過了。
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成功的控制了人口增長,也同時帶來了社會問題:「失獨」家庭問題,獨生子女夫婦贍養老人多的問題,都擺在了我國還不夠完善的養老機制面前。
有些機制不能等靠,也沒必要去攀比發達國家養老機制,畢竟遠水不解近渴,只是夢中花水中月,不夠現實。作為獨生子女父母,從現在起,無論是否退休,都要自已籌劃好將來的養老問題。確定好養老住所。無論將來養老是與孩子同住,還是老兩口單住,還是去養老機構,都要提前做好規劃,並徵求好子女意見,達成共識,充分做好思想、物質準備。準備好養老金。無論錢多錢少,都要精心理好,富有富過法、窮有窮開心,這需要學習培養理財意識,根據收入,按一定比例用於生活、健康、保險、投資理財、儲蓄等方面,既要確保生活質量,又要能應對突發情況,使用好有限的財產。在養老用錢方面,盡量不給子女增加負擔。鍛練好身體。有一個好的身體是年老時最大的資本。所以說,無論年齡多大,都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的鍛煉身體,只有身體好精神愉快,生活才有質量。要按時參加體檢,做好疾病預防;生病時積極配合治療,不能悲觀,身體有病照樣可以長壽。培養些有益愛好。只有一個子女,如果不在一起居住,畢竟是離多聚少。因此,要給自己培養幾個有益愛好,既能怡情悅性,又能結交朋友,可以多一些歡聲笑語。現今社會養老在不斷發展,相信國家也會對獨生子女父母們在養老保障上不斷完善制度,將來會越來越好。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謝邀,其實不是獨生子女的父母怎麼養老,而是大部老人以後該怎樣養老。人類走到今天,養老方式已經走過了多少辛酸,甚至悲慘的歷程,以前主要是生產力低下造成的,不管是以前日本老年人老了往山裡背,還是有的地方有自殺洞,自殺屋,這都是人類的悲哀,同時也是人類的必經歷程,但我們人類該感到多少有些欣慰,那就是已經有好多國家早已實現國家養老。
頭條上我們也偶爾看到介紹美國養老制度,設施,引來同胞們羨慕嫉妒恨,一片大罵,罵誰誰知道。現在生產力提高了,國家有能力給老人養老了,至於沒有的是為什麼,你懂的,因為國家養老一定要觸動那些人的利益,道理很簡單,一個國家總的錢是一定的,如果給全部老人養了老,那些人利益就少了,但自己的老人卻是國家養老,憑什麼?所以就會拿什麼什麼來忽悠,那為什麼人家那些國家沒這樣忽悠呀。人生來到這個世上是為了什麼?雖然很多人並沒有深入想過,但最簡單的都知道,肯定不是來受苦的,受累的,所以子女養老與人生一世的目的相衝突,所以很多國家完成了國家養老制。國家通過保障體系提供養老院,養老金,護工,形成一套專業的養老一條龍,這種一條龍的好處比子女養老把老人扔房子管穿管吃管看病強百倍,直接關係著老人生活質量,說美國養老院樓梯轉角都用海棉包過,怕老人碰到痛,子女做得到嗎,再孝順再有精力的子女能比得上受過專門訓練以工作態度護理的護工嗎,老人老了始終還得跟老人們一起玩耍才幸福,年輕人合得來嗎?所以養老還得國家來,同時,讓子女養老增加子女經濟負擔,佔用大量時間,還有孩子一個家要經營,所以累得像狗,與人生價值觀相矛盾,就出現不願養老,不生孩子,甚至壓得喘不過氣自殺,所以國家養老迫在眉睫。
從目前來看除了少部分國家已經了養了的,剩下的大部已在著手往那個方向走,隨著智能機器人的完善,說十年內一半崗位會被機器代替,那時無條收入應該會實施,那老人養老國家會很自然的接過去,少則十年多則二十年就會完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