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鑒別蜂蜜質量的好壞?
一瓶蜂蜜,首先來鑒別是不是純天然的,否則就沒意義了。
根據純天然蜂蜜起泡脹瓶的特性,對蜂蜜是否為天然進行區分,如下圖:
天然蜂蜜入口爽滑不膩,回味悠長,有一種辣喉感,沖水喝後味微酸。這需要個人發揮,仔細品味。
在以上條件均符合,既為純天然蜂蜜的情況下,再來測試其濃度即可。濃度越高則越接近成熟。這時我們可以通過蜂蜜的拉絲狀態,以及在紙巾上的滲透速度來分析它的濃度。注意,天然蜂蜜有熱則稀薄冷則濃稠的特點。
以上為個人經驗,望有所幫助。
你知道怎麼辨別蜂蜜的好壞嗎?現在就教你一招,一起來看看吧!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02c000055896888e7bd", "vname": "u62c5u5fc3u4e70u5230u5047u8702u871cuff1fu8fd9u6837u5c31u80fdu8fa8u522bu597du574fuff0cu4ee5u540eu53eau4e70u6700u597du7684uff01.mp4", "vid": "4b0877a1cdbb4a1ea95c94ec53245808",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402c000055896888e7bd",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0b8000d1838aaeaafc7", "thumb_width": 640}], "thumb_width": 640, "vu": "4b0877a1cdbb4a1ea95c94ec53245808", "duration": 76, "neardup_id": 3528614122391226799, "hash_id": 3528614122391226799, "md5": "7828e419485ae4efcd05200e1594adfc",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2773674},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5972457},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1989680}}} --}
這個質量鑒別一般只有專業養蜜蜂的人才了解,初學養蜜蜂的可能還不太會鑒別。有些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蜂蜜的品質怎麼樣,波美度大概多少。還可以分析本地的是什麼蜜,蜂蜜在蜂巢大概有多久等等。現在大部分養蜜蜂的人都是賣水蜜的多,質量還不是很好,有些很容易變質。當然,有些人喜歡顏色黑的,這個也不對,蜂蜜的顏色是跟花的成分有關係的。不代表質量更好,只能說是營養成分有點不同。
想鑒別蜂蜜質量好不好,首先要看蜂蜜稠度,再加上儀器檢測才能更加保證更好的品質。
對於蜂蜜鑒別質量好壞問題很簡單,一個是水蜜和濃縮蜜這是蜂蜜兩個質量的問題
水蜜:天熱的時候發不多久的,甚至一個多月左右會有發酸變質,有嚴重酒味道,然而會有全是白色的蜜沫的,這樣的蜜就是水蜜,吃了沒有營養的。往往賣家會騙消費者說這是蜜沫是活性,其實這樣解釋是不對的,為了掩蓋水蜜而已
在一個濃縮蜜:濃縮蜜是蜂蜜工廠家廉價收回蜂農以上的水蜜,然後經過高溫加工後打上漂亮的包裝上架超市,被高溫加熱後,嚴重破壞了營養成分,這樣的蜂蜜不會結晶了,即使結晶後也不規律了,吃了也一樣不會有營養的。以上就是兩種最簡單平時接觸到的蜂蜜質量問題。就目前現狀來說,自己鑒別現在很難,一、現在人們對真蜜本身就不了解,怎麼去鑒別假蜜,養蜂人一看就懂是基於他對真蜂蜜的了解;二、人們經常講的看拉絲,看滲透,看顏色,聞氣味這些只是看蜂蜜的一些狀態,太假的可以,但是有點技術含量的就很難判斷;三、現在流行拿礦泉水搖晃蜂蜜看泡沫和顏色,我覺得可行但不絕對。總之,要想辨別還是儀器最為準確。
在這裡首先告訴你,不要迷信網上的五花八門的鑒別方法,什麼加水搖,聞花香,看結晶,衛生紙滴蜜觀察等等,這些方法都還是比較靠譜的,但是也只能是鑒別純粹的真蜜假蜜,如果是真正的蜜裡面有一部分參假,根本測不出來。蔗糖想測出來需要專業機構,或者專業的試劑。一般人根本分不清,有經驗的蜂農或者蜂蜜行業的人,也只能保證參假量不是太大的蜜可以分辨。一般太假的,或者參假太多的,味道會變化,結晶變粗,是嚼白糖的那種墊牙的感覺。還有就是濃度太高了,反而不正常。反正是很多方面綜合觀察,不是一個方法可以區別的。
推薦閱讀:
※泥鰍能和小龍蝦一起養嗎?
※兩個女生到三亞玩,有什麼好吃的推薦?
※獼猴桃該怎麼吃?
※為什麼人的口味會不同,有點喜甜有的喜咸有點喜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