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伊朗天然石油資源那麼豐富,但其國民總收入卻這麼低?


伊朗是中東天然的大國,幅員遼闊,國土面積164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萬,相當於徳國的人口,自然資源豐富,石油儲量佔世界11%,天然氣佔世界17%,戰略物質銅和鋅都是世界名列前茅,地處兩河流域,扼守霍爾穆茲海峽。伊朗人勤勞、勇敢、智慧,歷史上曾經創造了輝煌的波斯文明。說了這麼多,為什麼到現在伊朗仍然還是一個強而不富的國家呢?

(巴列維王國時期的伊朗人,有木有恍如隔世感覺)

曾經的巴列維王國時,伊朗憑藉石油資源建立起發達的輕工業,那時的伊朗人口不足3500萬,世界GDP排名世界老九(說實話,比卡扎菲治理得好多了)。1979年,精神領袖霍梅尼利用人民對巴列維的不滿,掀起了伊斯蘭革命,趕走了國王,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

一般來說,資源豐富的國家很容易陷入資源陷阱,民粹主義容易抬頭,國家和人民容易把外國投資者看成資源掠奪者(伊朗直到現在對真誠幫助他的中國企業也懷有深深的戒心)。所以很快把外國投資統統沒收,然後就遭到經濟制裁(那個時代,英????、美????、法????對沒收自己國民財產的行為一律經濟制裁,現在都採取打法律官司、凍結財產等)。

同時,伊朗開始在中東輸出意識形態,伊斯蘭革命。把中東君主國恨得牙根都痒痒,就這樣,在中東國家的支持下,在西方國家的唆使下,本身就想在中東有一番作為的伊拉克強人總統薩達姆想趁著伊朗政權立國未穩,於1980年悍然發動兩伊戰爭,看這位老兄後來吞併科威特的做法,估計可不是為了打得服軟,而是要打滅國戰,一舉吞併伊朗,超過埃及,成為中東政治、軍事、油氣資源老大。

誰都沒想到這一戰一打就是八年,直到兩邊都重傷倒下。原因估計就是歐美國家發現了伊拉克的野心,在伊拉克佔優勢的時候就轉而供應伊朗武器。

八年的戰爭最後被人評判,是兩個用最粗鄙的戰術使用著最先進的武器。伊朗人可以說憑著波斯人的血氣、勇敢和信仰打平了這場戰爭,他們甚至排著整齊的陣容用人肉碾壓著地雷區。

到現在,伊朗依舊在輸出意識形態,在中東以什葉派劃分陣營。在葉門扶持胡塞武裝(前葉門軍隊反叛);支持黎巴嫩真主黨武裝,該武裝在伊朗的武裝下,由06年不足1000人發展到現在7萬之眾,現在是最為困惱以色列的武裝;在敘利亞戰爭中,與俄羅斯????、敘政府軍、黎巴嫩真主黨武裝結盟參與反恐戰爭;在伊拉克動用他支持的什葉派民兵和阿富汗武裝幫助伊拉克什葉派政府擊敗了佔領著伊拉克重要產油區基爾庫克的庫爾德人武裝。

再加上長期飽受制裁,雖然靠自身的發奮圖強孕育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軍工和化工體系,但是整個國家的側重點依舊在宗教政治和軍事,所以國家強而不富也就正常了。

小編一直以來關注著東烏克蘭事件,即將就東烏事件發表文章,歡迎關注!親,關注!關注一下!


伊朗在伊斯蘭革命以前的巴列維時期是非常富有的。那個時候的伊朗不僅僅靠石油天然氣的收入,巴列維在伊朗還建立起了非常發達的輕工業體系。

伊斯蘭革命以後,伊朗和美國以及西方徹底鬧僵。美國和西方在巴列維時期對伊朗大規模的支持和援助全部終止,同時指使伊拉克進攻伊朗,兩伊戰爭爆發。

8年的戰爭打光了伊朗的家底,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物質損失;另一方面巨大的人員傷亡造成了極大的負擔,使伊朗的經濟倒退了至少20年。

之後美國以及西方利用聯合國對伊朗實施了長達近40年的封鎖和經濟制裁,造成伊朗經濟陷入長期的困境,尤其是最後一次制裁直接禁止伊朗進行石油銷售和並停止進行一切國際支付,這徹底租斷了伊朗的正常國際貿易,經濟陷入絕境。

在這種背景之下,伊朗雖然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非常豐富,但是卻不能正常銷售;即便賣出去了(在最後一次的嚴厲制裁時,中國和印度仍然購買了大批的伊朗石油和天然氣),然而卻因為金融制裁無法支付貨款。

雖然中國通過崑崙銀行與伊朗進行交易,但這種交易其實是一種記賬交易,伊朗方面還是拿不到錢。而且隨著伊朗進口購買力的下降,原來中國對伊朗的順差轉為逆差,至今中國方面已經拖欠伊朗方面幾百億美元卻仍然支付不了。原因就是雖然伊朗六方會談已經簽署協議接近一年半時間,但是對伊朗的金融制裁仍然沒有解凍,至今伊朗仍然處於出口了東西卻收不了錢的境地。(最終中國方面拖欠的伊朗貨款經兩國政府協商由中國給伊朗修建高鐵而沖抵)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伊朗的經濟陷入困局,雖然有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卻苦於拿不到貨款。其他方面的工業發展也不順利,加之8000來萬的人口與周邊的幾十幾百萬人口卻有著同樣大量石油天然氣資源的沙特,阿聯酋,科威特等國相比,伊朗的國民收入確實很低。

再有一點,就是伊朗的貧富差距非常大。原因就是伊斯蘭革命以後霍梅尼並沒有革大地主大資本家的命,這使得伊朗仍然處於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狀態。

霍梅尼原本一直強烈反對國王並主張類似於打土豪分田地式的革命。但是大家必須清楚當時霍梅尼的上台其實完全是一個偶然事件:伊朗人趕走了巴列維之後沒有一個能起到統一領導作用的政黨或者政治人物。在這種背景下反對國王最為激烈但卻沒有支持背景的霍梅尼被推到了最前面。

而當時的伊朗跟土耳其一樣,憲法要求政府必須是世俗的而不能是有宗教背景的。因此那時伊朗的伊斯蘭教勢力處於既無資金又被政府打壓的境地,無法在物質上給霍梅尼提供有力的支持。

這個時候失去了國王的大地主大資本家也在尋找自己的代理人以保住自己的利益。故而和霍梅尼方面一拍即合:他們給霍梅尼提供物質資金支持,霍梅尼放棄自己打土豪分田地的政治主張確保他們的利益不收損失。

綜合以上因素,伊朗目前雖然是石油天然氣的儲量和產量大國,但是國民收入依然很低並且貧富分化嚴重。


伊朗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是長期與美國進行政治、軍事、外交對抗。所以遭到了歐美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因此而貧窮。不過伊朗擁有成為地區大國的資本。

1.伊朗國土面積16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中國東北三省那麼大。伊朗有8028萬人口。伊朗的GDP是3767億美元。

2.伊朗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伊朗的石油儲量佔世界的11%,天然氣儲量佔世界的17%,伊朗的銅礦佔世界儲量的5%,伊朗的鋅礦佔世界第一。

3.實際上伊朗曾經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伊朗國王巴列維與美國的關係非常好。所以伊朗在過去與歐美國家的經貿來往非常密切。伊朗曾經是世界上第九大經濟體,歐美國家在伊朗有很多經濟利益。

4.1977年伊朗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國王群眾運動。1979年霍梅尼領導的伊朗反對派控制了國家。從此伊朗沒收了歐美西方國家在伊朗境內的資產,因此遭到了歐美國家對伊朗的長期制裁。

5.1980年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接受了沙特、美國的大量軍事援助,與伊朗爆發了八年的戰爭,這消耗了伊朗和伊拉克大量的國力,使沙特後來成為了中東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國家。

6.伊朗一直在歐美國家的制裁下頑強的生存,伊朗擁有成為地區大國的所有資源。只要給伊朗一個和平發展的環境,伊朗一定會成為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如同題主說到的那樣。伊朗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然而經濟發展不如人意。這並不是主要因為其他答主提到的制裁,而很大程度上還是伊朗自身的問題,當然外界制裁也讓伊朗經濟雪上加霜。主要原因還是:不能向西方開放經濟、在很多領域存在高額補貼犧牲效率、除了石油之外能夠依靠的產業沒有發展出來、私有化爭議巨大和嚴苛的外界制裁。

第一,伊朗由於伊斯蘭革命,導致與西方關係惡化,其原本需要進入國際分工的經濟體系被迫轉為內向型經濟體系,這不適合伊朗。

作為曾經的歐佩克第二大和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伊朗向世界其他地區出口石油,大量進口基本食品及其他消費品,同時出口地毯、手工藝品、礦產品等傳統優勢商品。

1979 年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的經濟發展戰略深受革命意識形態和宗教保守氛圍的影響。特別是在美國大使館人質危機和兩伊戰爭爆發後,維護民族獨立成為伊朗的首要任務,這在經濟上表現為追求經濟的高度獨立自主,尤其是不能依賴西方的資本和技術。在革命後初期,伊朗不允許引進外資。這一禁令還被列入了憲法,至今未被正式廢除。

伊朗伊斯蘭革命

第二,補貼制度的改革面臨伊斯蘭經濟理念的制約,因為公平而犧牲了效率。

補貼制度建立於兩伊戰爭期間,其初衷是為了在戰爭困難時期保障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對國內油品、基本食品及日常消費品實行價格補貼,其中對油品的補貼力度最大。長期以來,伊朗是全球公認的油品價格最低廉的國家之一。2010年前,伊朗國內每公升汽油的價格長期維持在10 美分的水平。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安全閥」,補貼政策雖然飽受指責,但是在伊朗遭受制裁和孤立的困難期,該政策確實發揮了必要的維穩作用。此外,補貼制度特別符合伊朗在伊斯蘭革命後追求「社會公正」的目標,同伊斯蘭文化注重公平、公正的傳統不謀而合,因此受到民眾的認同。

但是,龐大的補貼逐漸成為政府的沉重負擔,並且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浪費問題。政府要改革,部分民眾還質疑補貼改革缺乏公正,認為改革犧牲了民眾利益,卻使得上層宗教政治集團獲益。

第三,經濟多元化舉措成效有限,伊朗政府尚未探索出一條可行的工業化和現代化路徑。

為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伊朗在伊斯蘭革命勝利後提出了建設多元化經濟的目標。但經過30 多年的建設,伊朗的經濟多元化遠未實現。目前除石油產業鏈外,伊朗主要的非石油產業仍以農業和礦業為主,製造業和服務業在伊朗經濟中的比重明顯不足。迄今為止,伊朗製造業缺乏本國主打的自主品牌,尤其是電子產品、耐用消費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這一切都表明,伊朗遠未實現工業化的目標。

第四,國際制裁讓伊朗受害嚴重。

2012 年,國際社會加大了對伊朗的制裁,導致伊朗經濟進入了負增長時期。2012/13年度伊朗經濟增長率下跌至-6.8%,2013 /14 年度情況雖有所緩解,但仍呈現負增長(-1.8%)。經濟負增長的不利形勢進一步導致惡性通貨膨脹、高失業率的社會連帶效應。2012/13 和2013/14 年度伊朗的通貨膨脹率分別高達30.5%和34.7%;失業率分別為12.2%和10.4%,其中15 -24 歲青年人失業率約為25%,而15-24 歲女性失業率尤為嚴重,高於40%。與此同時,伊朗面臨石油出口和非石油出口明顯下降、進口不斷萎縮、外匯奇缺、貨幣里亞爾瘋狂貶值的現實。經濟危機逐漸危及國內政治和社會穩定。制裁對2012-2014年伊朗的經濟危機無疑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我認為,用人均GDP衡量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是不公平的。

中國窮嗎?絕對不窮,它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而中國的人均GDP只有8000美元,和伊朗大致相同。

一般情況下,國家越大,人口越多,人均GDP就越低。卡達、芬蘭、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都是小國家,擁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均GDP。

所以,衡量實際財富,應該看PPP,而不是GDP。PPP將GDP轉化為本地價格。例如,伊朗的牛奶比美國的牛奶便宜三倍,因此,在伊朗,一美元可以買到的牛奶是美國的三倍。因此,伊朗的購買力平價大約是其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倍。

再回到中國的例子。中國的人均PPP大約是15000美元,而伊朗的人均PPP大約為19000美元。美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它的PPP是52000美元,而印度的PPP是7000美元。

這些都是關於富有或者貧窮。現在再談談關於發展的情況。即使你是一個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國家,像沙烏地阿拉伯、卡達或阿聯酋,你還是需要50年的持續投資與發展才能全面開發你的國家。

幸運的是,伊朗在巴列維王朝就開始發展,伊斯蘭革命之後又繼續發展,也就是說,伊朗已經有了大約100年的發展。

因為這層原因,伊朗是少數幾個在受控領域裡具有本國工業和技術的國家之一,這些領域包括納米技術、幹細胞研究、航空和航天等。


作為一個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1325億桶、原油儲量全球第四大的國家,伊朗曾經確實很富裕。但自從跟美國關係鬧掰後,受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這下坐擁如此豐富石油資源的伊朗也無計可施了,經濟固步不前,國民總收入銳減。

1、坐擁豐富石油資源 卻賣不出去

伊朗的經濟命脈是石油經濟,但長期以來,伊朗受到以美國為主的歐美國家制裁(包括金融、油氣出口等影響重大的領域),導致其石油出口舉步維艱。

此前,伊朗核動作頻頻,搞得歐美國家多次採取石油禁運措施。在此前制裁基礎上,2012年,美國和歐盟對伊朗採取了嚴厲的金融措施,更是使得伊朗在金融支付和石油出口上面臨巨大困難,其石油輸出量降至二十年來最低值,伊朗石油收入銳減當年就損失了超過100億美元的石油收入,對伊朗經濟的打擊很大。

2、制裁解除 石油經濟紅利期卻已過

2016年1月,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正式執行,美國和歐盟隨即宣布,鑒於伊朗履行全面協議承諾,解除與伊核問題相關的多國和一國經濟和金融制裁。伊朗的油氣產業被解凍,這將使伊朗原油出口逐步增加,令該國的浮動儲備減少2000至4000萬桶。儘管如此,伊朗的石油產業也已然錯過了高油價的紅利期。

近年,美國頁岩油產業發起了舉世矚目的頁岩油革命,石油供應猛增,美國從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轉變為凈出口國,國際原油供給過剩,油價自然下跌。

近年來國際石油價格更是下挫,從2014年上半年的110美元/桶,到2015年底的不到40美元/桶,去年甚至一度跌破30美元一桶,石油利潤暴跌。由此伊朗石油收入更是大幅下滑,國家財政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石油賣不了好價錢,其國民總收入還是這麼低就可以理解了。

3、石油產業也救不了的失業率

伊朗經濟一直以來依賴石油產業發展,導致其經濟結構嚴重失衡。而石油及相關附屬產業能夠吸納的勞動力十分有限,加之伊斯蘭教義對婦女就業的歧視,導致大量青年婦女難以就業,且長期的現金補貼政策更是令伊朗通貨膨脹率始終居高不下。

截至今年6月,伊朗通貨膨脹率仍達10.2%,失業率為12.7%,其中青年人失業率高達31.9%,相當於十個青年中有三個處於失業狀態,同時女性失業率竟達到40%,其性別歧視可見一斑。

一方面長期實行的民生補貼政策(縱然其此前對西方制裁下的伊朗很有益處)成為了伊朗財政收入的累贅,對私營企業的生產積極性造成了打擊;另一方面,石油產業又無法對降低失業率、提振經濟做出多少貢獻。這使得伊朗面臨較為嚴重的經濟困境。

4、傾斜石油產業 忽視民用製造業

伊朗財政長期傾斜於石油及軍工產業,無暇顧及輕工業與民用製造業。而伊朗8000萬人口對日用品、食品、醫藥等民用產品的需求在不斷提高,供需矛盾明顯,伊朗不得不依賴國外民用產品的進口。2014年,伊朗就進口了超過43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從中國進口商品最多,為103億美元,第二名為阿聯酋,為98億美元,隨後為韓國34億美元。

這就使得伊朗在維持巨額補貼政策的同時也要將大量外匯用於進口民用產品,財政壓力巨大。石油市場不景氣,民用製造業又被忽略,這可是再多的石油資源也拯救不了的經濟結構失當問題。

伊朗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十分豐富,本應該是被自然眷顧的國家。但長期以來受到美國制裁,加上經濟結構不合理、石油市場不景氣等,才使得伊朗坐擁豐富石油資源,國民總收入卻還這麼低。


剛去了伊朗一趟,我來談談我的感受:

這個國家在伊斯蘭革命後就受到了歐美的制裁,基本上是全方位的制裁,石油賣不出去(除了少數幾個國家,如中國),大量商品和技術無法進口,連世界上主流的信用卡在伊朗也用不了,網路也無法聯通,外匯也不太開放。制裁造成伊朗經濟與全世界脫節,沒有互聯互通,造成很大困惑。伊朗的貨幣一直在貶值,搞得吃頓飯都至少好幾十萬。但是在伊朗呆了幾天,感覺這個國家長遠來說前途還是光明的,有悠久燦爛的歷史和文化,人民比較聰明和勤奮,擁有統一的價值觀和民族,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感覺是制裁帶來為數不多的好處),巨大的國內市場(近億的人口)。伊朗人渴望與外界世界交流,也非常熱情,尤其對中國人。整體感覺讓人覺得和中國改革開放前比較像,但比那時的中國發展得好(至少滿大街的汽車,不像當年中國的自行車洪流)。

當然除了制裁外,當年的兩伊戰爭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的時候 ,中央電視台已經有轉博賽事。

透過電視,看到德黑蘭道路上擠滿了小汽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當時國內中等城市的小汽車保有量屈指可數


他是一個以宗教專制的國家,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窮兵黷武,把大量的錢用于軍備競賽,不顧普通民眾的死活,他對可蘭經的解釋,與很多伊斯蘭國家不一樣,他崇尚暴力鎮壓,對女性歧視,除了宗教,他對科技發展,和經濟發展沒有絲毫興趣,不關心民生,是一個排斥文明十分野蠻落後的國家。


其實原因很簡單,伊朗是單一資源型國家,類似於國內某些城市依賴石油或是煤炭一樣,只要是減產了對gdp影響是是致命的,並且伊朗經歷了很多次戰爭。始終是一個不太平的國家。受美國經濟制裁了很多年,經濟不可能會好的,經濟不好,資源匱乏,當然國民收入就會很低,打工賺錢的機會少,閑置人口多,就導致了稅收變少,進入了惡性的循環之中

重男輕女,導致了女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國家靠什麼?稅收!沒有收入就不會出去花錢,不花錢國家咋收稅。進入了惡性循環。

伊斯蘭教國家,整體不願接受外來文明,比較封閉,產業基礎幾乎沒有。


推薦閱讀:

新能源汽車如何解決續航不足問題?
太陽能熱水器,如何清洗?
深化改革之於能源轉型有著怎樣的意義?
文輝董事長到訪吉林大學 校企聯合力推成果轉化
2018.12.03電+電力綜合早報

TAG:科學 | 財經 | 石油 | 能源 | 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