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真的有學生是真正願意學習的嗎?


剛上完一節課外輔導回來,看到題主這個問題,有點感觸,跟我今天上課的這個孩子有關。(暴露了我給學生做課外輔導了,朋友的孩子,別誤會)

上課的孩子是朋友家的孩子,在全市最好的高中重點班。以前只知道這孩子成績挺好的,沒有具體接觸過,今天第一次接觸。先談下我給他上課的程序吧。

開始上課,我問:有不懂的知識點嗎?

回答:沒有。

我問:有不會做的題嗎?

回答:沒有了,在學校問老師都解決了。

問:講點什麼呢?

回答:我也不知道,但是考試總考不到理想成績,想再補補。(其實這孩子的成績還挺高的,110分能考90左右)

於是整節課就在做高考壓軸題中度過。

上完課我跟這孩子聊天:你走讀,每天往家跑,會不會影響學習,畢竟家裡有手機電腦電視。

答:不會啊。我覺得走讀更好,住宿生只能學到10點20,我能學到12點。我也沒時間玩電腦,做完學校的作業,我再自己做點題,就睡覺了。

回到話題本身,從這孩子的言行,我們能得到結論,真的有愛學習的孩子,至少今晚我遇到一個。

這是我教的另一個愛學習的孩子。成績在年級前五。

我們通常會用自己的一些想法去揣測別人。學生覺得自己不愛學習,就認為沒有愛學習的人。成年人覺得自己不愛工作,就認為沒有人熱愛工作。

愛學習的孩子真的存在的,我遇見的有很多了。當然,按比例來說,不愛學習的孩子還是占多數,愛學習的真的是鳳毛麟角。但是教的學生多了,總能遇見幾個。

愛學習的孩子有兩個特點一:真的是喜歡學習,對學習有興趣,不是被迫在學習。(好像是句廢話,主要意思是他們把學習當成了興趣,這很可怕,就像有的孩子愛玩遊戲一樣)。

二、此類學生一般都有理想,有主見。我教過的愛學習的孩子,在高中階段的目標大部分都是要考到985高校,而且是排名靠前的那種。從高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這也是他們學習的動力之一。


真正願意學習的學生是有的,並且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同學。

我有一個同學就是真心地熱愛學習。他本身就很聰明,思維敏捷,善於思考,考慮問題也全面周到。每天早上他都是全班第一個到教室的人,到了教室,就開始自己系統地學習。他每天都有自己的計劃和安排,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

老師布置作業,他也不會唉聲嘆氣,滿腹抱怨。他每次都能認真完成作業,遇到不會的問題,他也不會輕易放棄,總是會認真思考。解答出來後,也會尋找不同的解題方法,看有無更簡單的解題思路。他曾經說過,解答出一個問題後,會感到滿足,內心會感到很幸福。他覺得學習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他樂於去探索。

自從認識了這個同學,了解了他的想法,

我認為真的是有學生真正願意學習的。


這問題的背後潛藏著這樣一些觀點:

1.學習一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2.真的沒有人願意學習,所有的學生都討厭學習這件事。

3.對所有孩子來說,如果沒有學習這件事,就天下太平,人生美好。

真的是這樣的嗎?非也。

有很多學生,真的特別喜歡學習,願意學習,在學習這件事上獲得的成就感推動著他們向前,不斷的挑戰自我的極限,為獲得更高的分數而努力的過程本身就很帶勁。

而更高的分數換來的是:父母更溫柔的對待、老師更多讚賞的眼光、同學們崇拜和欣賞、親朋好友的讚譽,這些都是沒有感受過的同學不曾體會的美好。

所以如果一個孩子不愛學習,一定是她/他沒有感受到在學習中進步所獲得的成就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父母沒有積極的關注和參與孩子的成長,沒有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所以才會感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如果我們去研究和觀察那些學習成績好、愛學習、綜合能力表現好的孩子,我們就會發現很多的共同點,這些共同點包括:

1.父母從小給孩子建立起正確的對待學習的態度。

2.父母積極的參與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3.孩子成績下滑時,會和孩子一起找問題,然後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4.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5.深愛自己的孩子,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和孩子一起成長。


有的,當你能把學習當作打遊戲,玩魔方。猜迷,對對子那樣,如痴如醉地享受其中的樂趣,無難度都覺得沒挑戰性,而方法在課堂上老師能傳授於你,當做對了掌握了一樣很有成就感。

能抱這樣態度迷上了學習與工作。你也能樂此不疲。你看看那些麻將迷足球迷遊戲迷通宵達旦的,有誰說睏說累。這精神只要用一半在學習上工作上你已很出色啰。


推薦閱讀:

到底怎麼判斷自己的目標院校好不好考?
我該怎麼樣去遇到一個自己,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 | 第06期現場 回顧
成考,自考,網路教育哪個含金量高?社會認可度高?
孩子總愛頂嘴怎麼辦?4個方法正確引導,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