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嗎?


說起這個問題,應該很多兒女都會反對吧?我的父親今年因病已經去世,現在家裡只有我母親一人。為了不讓我的母親孤單寂寞,我們就打算讓她住我家和我姐姐家,她家住一段時間,這樣她自己也願意,我們也從未想過送她去敬老院,以我媽媽的性格,她認為那是很花錢的地方也不願去。

至於婆家這邊,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公公也已經去世,她有提過去敬老院,她認為那裡有很多同齡人,每天可以有很多娛樂,婆婆是個開朗的老人。

我覺得不管是老人去敬老院,還是和兒女住一起,都尊重老人的選擇吧!只要他開心快樂,能夠度過一個安逸的晚年,相信這也是兒女能們最希望的吧?畢竟老人也有他們的生活方式,性趣愛好,我們做到該有的孝敬就好,事事不要強求。

我是七歲男孩的媽媽,我用親身經歷記錄孩子的點點滴滴。我的頭條號:宇軒媽育兒,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你評論,點贊,轉發。


面對這個問題我特別感觸,因為這兩年我們家正好面臨這個抉擇。我外公外婆年都八十多歲了,外公的身體還比較硬朗,外婆是真的一年不如一年,每次回家看到他們又老一大截心裡真的很難受!

我外公外婆有三個孩子,但是三個孩子都沒有在身邊,而且也都還沒有退休!我媽媽今年剛剛退,可是我弟弟又結婚了面臨著要帶小孩,我舅舅還有五年退休,他也不再外公外婆身邊,我小姨離的更遠,家裡的表妹也是剛結婚,所以這個階段真的是特別尷尬的時期!大家都想把他們接走,可是老人又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總是覺得不習慣!想找人照顧他們,可是他們那輩人習慣了什麼都自己干,家裡住一個陌生人他們也覺得不習慣,而且隨著年紀的增大他們的病痛也越來越多,一般的保姆也不願意去照顧兩個老人!

我們也嘗試著在當地找養老院,可是當地的養老院條件真的不好,先不說環境怎麼樣,裡面的工作人員都跟你欠他錢一樣,沒有啥好語氣,尤其是遇到一些老年痴呆,大小便失禁的老人,他們的態度更是惡劣!所以也不放心把外公外婆送到這樣的養老院去,現在我媽媽和我小姨輪流回老家照顧他們!

因為我是外公,外婆帶大的所以跟他們特別特別親,就是因為現在這樣的狀況我特別特別想開一家養老院:有乾淨舒適的生活環境,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有專業的醫療配備團隊,將定期給老人們最體檢,了解每個老人的身體狀況,有常駐的醫生如果一旦發生什麼緊急情況會快速處理,最最主要的是有專業素養的工作人員,他們能非常耐心和善意的對待每一位老人,讓老人們都有一個幸福,舒心的晚年生活!


我會努力賺錢,也許不知道賺多少才夠,但至少夠我父母去選擇自己的晚年生活。他們可以跟我一起住(現在跟我一起住),也可以去養老院,也可以去抱團。不管哪一種,他們喜歡就好!

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讓我不禁想起,在我小時候的印象里,什麼樣的老人會去養老院?

——大概多是像我姨奶奶(奶奶的姐姐)那般無兒無女的,抑或是子女不孝的

這也難怪,在我們身邊,最常見的養老模式多是以家庭養老、老人自養或者是社會養老。所以,但凡只要有人說我會把父母送去養老院,那麼,基本上,一大波噴子已經在準備口水的路上了。

畢竟,在最講究孝道的中國,把父母送去養老院是不孝的行為。貴的去不起,便宜的照顧不周,更何況,對於父母來說最大的心愿不過是兒女承歡膝下,如果因為年紀大而將父母視為負擔,就把他們送去養老院敷衍了事,這本身就是大不孝的行為。

但是我們也該認識到,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逐步發展,青壯年越來越多地湧入城市,「空巢老人」、「獨居老人」不斷增加,養老問題已經上升到了社會問題。傳統的家庭養老顯然無法滿足當下的養老需求。

同時,現在的養老院在各方面也都在趨於完善,在護工、硬體設備、衛生條件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另外在養老院飲食方面也比較合理,生活和服務業都較為完善。最關鍵的是身邊都是老人,也有更多共同話題。

前段時間我在招聘會上招聘,就發現護理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特別多,當越來越多高素質、專業的護理人員進入這個行業,我相信未來的養老院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對於養老院也沒有那麼大的抵觸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型養老模式,比如比較火的「抱團養老」、「旅行養老」、「社區養老」等等。

養老方式呈現多樣化,表明現在老人對於自己晚年生活擁有更多的選擇需求,所以還是回到開頭說的,希望讓父母有選擇自己晚年生活的權利。

最後,其實去不去養老院,對老人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對子女到底是「孝」還是「不孝」,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最重要的是,希望每一個老人都有一個快樂幸福的晚年!

謝謝!

可靠福祉


時代不同了,觀念也需要轉變了,如今,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才是真孝順!

尤其是對雙獨家庭來說,當雙方父母變老、生病到不能自理,對他們最好的照顧就是把他們送入養老院,讓專業的護工來照顧他們,自己騰出時間和精力賺錢,下班後去養老院陪護。

我認識一朋友,公安上的中層幹部,本來要高升的,父親不能自理,不可能辭去公職專職照顧老人(他也有妻兒啊,也要負擔啊),果斷放棄升職轉入他崗,白天上班,下班後就養老院,節假日早早把老父親接回家。他是養老院里,人人都誇的孝順孩子,他的父親,也是養老院里老人們最羨慕的老人。

他父親也很體諒他,知道公安工作忙,逢年過節,在家最多住三天就吵著要回養老院,說想念他的老朋友,其實就是不想給兒子添麻煩,老人在養老院得到了專業的照顧,沒受任何病痛無疾而終,我覺得這是很圓滿 的結局。

我一同事,家中獨女,母親住院化療,她請長假照母親,沒日沒夜,結果累的暈倒在醫院裡,因為長期請假,單位 對其印象也不大好,母親也為自己拖累女兒深深自責,照顧母親不僅需要力氣需要時間更需要錢啊,不如請專業護工。

網上有很多類似新聞,空巢老人家中離世數月無人得知,這種悲劇本可以避免的。有人說,把父母 送到養老院就是不孝,那麼請問,呆在家裡卻得到周全專業的照顧,這就孝順了嗎?這才是真正的不孝!


北斗七星老父母都80多數了,他們現在還健在,並且他們生活還能自理,還在開鄉鋪,也沒必要把他們送進養老院了。

有人說,你父母親80多歲了,不是沒用,你還讓他們開什麼鄉鋪去服待別人呢?

面對這個問題,北斗七星也曾經無數次找父親談過,他老人家的回家是,自己兩老沒有什麼愛好,一不下棋,二不跳舞,三不賭錢抹牌,四不買黑碼,唯一的愛好就是開一個鄉鎮,3千年租,在那裡也做點小生意,雖賺不到什麼錢,可早晨一打開門,一夥老人家都坐在一塊,相互問問好,聊聊天,自己也開心快樂!

從此以後,我也再也沒提起過要老父母親不開鄉之事了,人老了,都有自己的養老方式吧,如果我們當兒女的強迫老人家如何去生活,那將只會適得其反。

一切順其自然吧,北斗七星老父母親80多歲還開鄉鋪,在咱家鄉已成為了一場美談,他們開鄉鋪白天與同年老鄉們聊聊天,晚上天黑就關門,看一會電視,或在外頭散散步,九點就安然入睡了,早晨五六點準時起床開門營業,雖然說鄉鋪賺不了什麼錢,但也有鄉親們陪他們聊聊天,他們也感覺到開心快樂,鄉鋪成了一個實足的老年人俱樂部,北斗七星很尊重他們,這也許是一種健康的養老方式吧,北斗七星祝願老父母親和所有的老年人朋友開心快樂,健康長壽!


感謝邀請!

首先表明下我的個人觀點,我不願意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因為沒有那個必要。我父母今年70多歲,身體都還算硬朗。即便父母過幾年身體不能自理了,我們兄妹四人,可以輪流照顧。畢竟現在的我們國家的養老院建設各方面還不是太成熟。普通老百姓對養老院並不很看好,二十年前的養老院在我們心目中是孤寡無依無靠的老人才迫不得已才去的地方。但是現在養老院好像是中產階級以上人群才能去得起的地方。尤其是一線城市,養老院已經成為高檔養老社區。

1、理性看待養老市場。

養老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中國現在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非常非重,長期發展的觀點來看是需要的,而就目前局面來看,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內,這一問題將更為嚴峻。很多空巢老有生活孤獨、缺乏照料,不少獨生子女因工作、家庭原因也沒有辦法長期陪伴老人身邊。

但是養老社區和養老院建設制度在我國還不夠健全。雖然老齡化比較嚴重,但養老院的市場卻不夠理想。重點是養老院的服務、管理和配套設施還有待完善。加上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偶爾會從新聞里得知一些關於護理人員虐待老人等負面消息,所以很多家屬對養老院的信任度普遍比較低。容易造成一個兩極分化市場,一方面像一些大型的高檔養老社區,除了高質量的豪華別墅,高標準的統一標配,老年大學,一切文體活動設施,配套醫院,高級醫護和專業培訓的養老專員。一方面像服務和配套設施相對簡陋的普通養老院。一邊是昂貴的天文數字服務費,一邊是普通的工薪層的中低端養老。

所以說,養老雖大有市場,但還進入尋常百姓家,還需要一段時間。

2、感性來看,沒人願意把父母「丟」出去。

從感性角度來講是不需要的。因為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比如養兒防老、推崇孝道等,中國又是一個非常注重親情和天倫之樂的國家,彷彿,送父母去養老院便是「不孝」,這個名聲一般人是不想去擔的。所以很多子女是不願意將老人送到養老院,很多老人也不願待在養老院。

除非送父母去高檔的現代養老社區,普通的養老院。如果是我,我不會讓父母去。

3、讓父母安度一個幸福晚年才最關鍵。

如果有條件,在父母也樂意的情況下可以送去養老院,當然去養老院的目的是為了開心快樂。如果老人不願意去,是不能違背老人的意願,更不能違背做兒女的孝心。

如果父母樂意,可以當成出去短期度假,可以在自己家住,也可以去養老院,去找老年人的樂趣。在父母有生之年,能盡自己所能,多點時間陪伴父母是最大的幸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個人都會有老的一天。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


我是紫藤媽媽,感謝閱讀,希望能帶給你點啟發。旨在分享個人成長,親子育兒,傳播正能量!如果喜歡請關注我的頭條號「紫藤家園」。希望在前行的道路上結識更多優秀的你!


我記得在《我是演說家》中,樂嘉和魯豫都明確表示自己老了想進養老院。

明星思想境界高,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但我本人是不願意把老人送進養老院的。

其實明星想住養老院是有前提的,因為他們的經濟條件好,即使進養老院也一定是硬體條件奢華、服務特別周到的養老院,但是我們普通的小老百姓一般沒有這麼高的條件。

或者我們可以猜想,魯豫、樂嘉現在這樣想,等他們老了,真的感到孤獨了,或許又會是另外一種想法了,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痛的嫌疑。

中國在1988年就有36665所養老院了,按理說發展時間不算短了,國家對於養老院制度和規範也越來越完善了。

但養老是為了讓老人安度晚年,或者說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我認為,應該從物質上和精神上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般的老人都是苦日子過來的,對物質沒有太高的要求。

但是對於精神需求,我們就要打問號了。相比於養老院硬體水平的提升,養老院對於老人的人文關懷發展速度真的太慢了。

我曾經去養老院做過志願者,他們見到我們來特別高興,真是發自內心的那種興奮!對我們特別熱情,有一個老奶奶跟我說:「你們能來我就很高興,不用幹活,就陪我們聊聊天就行。」這話說的我特別心酸。

人越老,越容易感到孤獨。

表面上養老院是一個有很多老頭老太太的公共場所,但實際上,我們在養老院看到更多的是一個個孤獨呆坐的身影,眼神迷離,若有所盼。

他們在盼什麼?當然是自己的孩子來看看自己。

當然,我們不排除有些老人在養老院遊刃有餘,但真的是少數。看這個問題的人們,如果您的父母不能達到那種「見誰都能和誰玩到一起」的境界,真的不要把父母送進養老院。

畢竟,父母在養育我們的時候也非常忙,可他們卻沒有把我們送進託兒所。


從個人主觀感情角度說肯定不願意,父母家人誰不希望就住在身邊呢?親情和家庭的氛圍是任何其他機構所不能替代的;中國人特別看重家庭和幾代人之間的感情,養老更是每個國人必須盡到的義務和責任。

但是從客觀的角度出發,老人有很多需要作為子女未必都能滿足,住在身邊你又不能提供很好的照顧,那麼簡單說需要沒有滿足,大一點說你可能耽誤老人的很多問題,尤其是醫療和健康方面。

另外從整個社會發展來看,個人憑一己之力照顧自己老人很難,也很不專業。現代社會的根本標誌就是勞動分工,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情。我們自己都是有專業和工作的行業,顯然大多數不是從事護理、照顧、心理學、醫學等專業和行業,那麼你自己照顧自己的老人就是外行,這就如同你自己能力再強也不能讓孩子從小到大都是自己教育而不送到專業的教育機構去一樣的道理。而且我們國家近幾十年來人口總和生育率不斷下降,平均每個育齡婦女去年看大約生1.4個孩子,而國人的平均預期余壽已經超過76歲,女性甚至超過80歲,我們的父母超級高齡已不稀奇了,於是4:2:1的家庭結構正在形成,未來80、90歲的祖輩,60-70歲的父輩,30-40歲的中間一代,10-20歲的孩子一代將是常態,這種結構完全依靠家庭中家人照顧很難持續。

另外老人在老年生活要有不同階段,老年生活一開始都是健康活力的老人,與年輕人也沒有啥區別,但是到了一段時間就可能在吃飯、上廁所、洗澡等方面需要些簡單的護理了,到了很高的年齡甚至可能出現老年失憶、心理疾病等深度長期的健康問題,再後來可能卧床、長期失去自理能力,在最後可能還需要精神慰藉和姑息治療等,這是一個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對基本生活、精神文化和醫療健康有不同的需要,所以特別需要專業的服務,家裡有條件當然可以購買服務,也可以送老人去專業機構。

現在我國老年照護的機構和人員還很貧乏,資源很稀缺,政府保障還沒有很充足,但這也是國家社會發展的方向,我們都有父母,父母都會老去,我們自己也終將老去,所以構建整個社會的老年服務體系非常重要,我們的社會必須建成老年友好型社會,讓老年人不論是我們自己的還是其他人的,都能共享社會經濟發展,因為所有人的歸宿都將是老年。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我曾經和父母討論過。作為父母,他們是希望到老了不給我們小輩添亂,希望自己到養老院生活,養老院有很多老人,第一是有夥伴,第二也不給我們小輩增加負擔。然而實際上,我自己本身是不希望父母單獨去養老院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喜歡父母在身邊的日子,所以我對未來的規劃是和父母一起養老的,可能是在一所合適的養老院,也可能是在我們選擇的一個適合養老的小區,更有可能是山間林地的一片宅子。你給我生命,我陪你到老!

我是宸媽,小學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喜歡我的頭條歡迎關注!


說實在話,我是不願意把父母送進養老院的。一般女人結婚後,所面對的是自己的父母和公婆。

?首先因為公婆是老公的父母,婚後還是住在一起比較好。因為婚後有小孩兒了,會比較注重親子教育,爺爺奶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親子關係就是孩子最好的模仿榜樣。

但是與老人住在一起的問題有很多種。第一種,家教比較好的,問題就不大;第二種,家教不好的,問題就有很多很多,不言而喻。有些問題是時代造就的,有些屬於家庭原因,最大的問題還在自身。改變說起來很容易,真正做起來很難。

雖然困難,還是希望能克服困難,儘可能的與老人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個照應,也讓老人能共享天倫之樂。

如果把老人送進養老院,姑且不論服務員會不會虐待老人(新聞曝光也很多),光那種孤單寂寞的感覺就難以想像。

我會反對送老人進養老院。我們附近鄰居,有兒有女,也沒人管。60多歲,有次女兒打電話三天找不到人,給鄰居打電話去看看,鄰居去了找半天最後在廚房裡找到了,人已經死了不知道幾天,肚子都腫得很高很高了。說起來都難受,葬禮的時候,兒子後悔的很,沒有盡孝。可天下哪裡有後悔葯呢,我敢保證這種人就是再給他們一次機會,還是會這樣對待父母。

建議儘可能的與老人住在一起,為老人培養愛好,接觸閱讀,雖然難也要嘗試。不論條件再差,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帶孩子和老人出去旅遊。因為旅遊能讓人增長見識。


推薦閱讀:

TAG:養老中國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