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個人幻想得到愛,馬上得到的時候又想拒之門外,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心理?為什麼這樣?


一個人幻想得到愛,馬上得到的時候又想拒之門外,這看來如此矛盾的心理,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如此又是因為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下,這種情況的產生,通常有以下幾點:

1.當事人受到幼時與母親建立的不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影響;

1969年,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根據實驗測試提出了嬰兒與監護人建立的依戀關係。所謂的依戀關係,也主要是表現在與父母之間的互動與接觸過程中,是一種積極且特殊的情感紐帶,也就是個體尋求並企圖與另一個個在身體或情感上保持密切聯繫的傾向。實驗者將嬰兒與父母之間的依戀關係分為了以下四種:①安全型依戀、②迴避型依戀、③抗拒型依戀、④組織混亂/方向混亂型依戀。除了第一種,其他的三種都是非安全型依戀。

在後續的發展中,便有心理學家提出嬰兒時期建立的依戀關係影響著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在嬰孩時期未能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也常常會遇到障礙,比如缺乏安全感,無法去很好地與另一個人建議關係。所以,第一點可能存在的原因便是這個。

2.當事人在先前的戀愛關係中,曾經被傷害過,還未治癒;

第二點,也就是當事人在以往的親密關係中,受到了傷害,並且還未治癒或是被治癒,因此哪怕心理有對愛的需求,渴望得到愛,在現實中,還是會畏懼再次受到類似的傷害。故而乾脆拒之門外。

3.當事人存有自卑心理,覺得自己無法與關係另一方匹配;

第三點,便是當事人沒有足夠的自信,認為自己存在著某些缺陷,配不上自己幻想中的那個對象,當幻想中的對象真實地要來與自己建立關係的時候,其也常常會是一種:怎麼可能,不可能,TA肯定不是真的喜歡我…,因此在這種自卑心理作用下,便也對實際情況說了再見。

4.當事人僅僅是享受自我幻想過程中的感覺,不渴求實際;

最後一點,是比較少見的。主要是個體心理扭曲或偏差,僅僅只是享受且迷戀那種想要卻得不到的痛苦感受。所以在面對現實發生了,自己可以伸手去獲取的時候,反而退步了。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僅僅想要用自己這種想要卻得不到的痛苦,來博取他人的同情與可憐之心,以此來對自己有更多的關注。

總而言之,幻想得到愛,馬上得到的時候卻有拒之門外,有時候我們看是當事人作,實際上這背後可能存在著不簡單的原因。所以,不管如何,對待某種行為,我們都應該辯證地去看待。祝好!

以上內容為每日談心的編輯鄭燕雲原創,圖片來源網路。轉載請聯繫。每日談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學媒體,歡迎關注。


我來回答一下吧!

一個人幻想得到愛,可以說很正常,我們都是人,都有得到愛的心理需求;而用「幻想」一詞,我覺得不如說是產生了被愛的需求,想要得到愛。

而為什麼想要得到愛,又在馬上得到的時候拒之門外呢?我猜想可能是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中的愛的需求沒有被滿足,說出來後也沒有得到,因此會產生在快要得到的時候,拒之門外,想要以這種方式進行自我保護。

說到底,還是內心的安全感不足,覺得得到了怕失去,或者是得到的不是真實的。

你知道么?我們在原生家庭中長大,在小時候會表達很多需求,包括被愛的需求。而這種需求的被滿足的程度,可能對我們以後的安全感或者是自卑程度等產生影響,也讓我們很大程度上在今後的生活中產生這種矛盾的心理特徵。

說起來這種矛盾的心理,我覺得可能有三點:

一是怕得到了之後就會失去。

這點很好理解,我們總會在有的時候幻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在擁有後也會格外珍惜,因為怕很快就會失去這種美好。這個過程中有人沒有看到的就是凡事都會失去,沒有東西是能夠永久保存的。與其患得患失不如在擁有的時候好好的珍惜,不必失去後再後悔。

二是懷疑得到的不真實。

這點也不難理解,因為與安全感掛鉤。我們總說安全感,但真正安全感十足的人並不多,很多時候都需要足夠的自我認識與自我肯定,而本來幻想中的美好是「虛幻的、不存在的」一旦出現在現實中就可能讓此人產生不真實的感覺,也可能是渴望的太久,突然出現,心理上有一定的衝擊,讓人難以接受。

三是覺得自己不配得到。

這點很多人都有,包括我本人,那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自卑。

無論是小時候在原生家庭中獲得的自卑感還是後天在社會實踐中養成的自卑感,我們都會產生這種感覺。因為我自卑,所以我即使可以幻想美好,卻無法敞開心胸去接納美好,去擁有這個美好,因為我覺得我不配。

其實就是這樣,所以才即將或馬上可以擁有的時候,會選擇拒絕的方式,去讓自己得不到。在心理上也能夠符合自己潛在的自卑,與自己的心理預期一樣。

但這種矛盾的心理不值得提倡,要試著去看到自己的內在,看到自己究竟是想要還是不想要,看到自己真正的需求與渴求,不要被其他因素干擾。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擁有自己想要的!

我也希望我們能夠不因為怕花謝,就不去種花。花開花落,很多事自然規律,不必糾結,擁有過就好。

以上,是我的答案。


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小時候學的一個成語:葉公好龍。明明在想像中,那麼渴望,但一旦要給你了,馬上得到了,卻害怕了,就像葉公,他看到龍的造訪,嚇得躲進桌子底下。為什麼會有葉公好龍的現象?我們還是先從情緒入手,我看到有兩個情緒:一個是渴望,一個是害怕。渴望是因為你太缺少愛了,害怕是「愛」給你帶來的傷害太深了。於是,當有人靠近你,給你關愛的時候,你那種被傷害的體驗重新激活,自動化的就要逃跑。關閉了心門,你會獲得安全,但,也把愛關在了外面,你依然深深地匱乏,只好在幻想層面想像一些「愛」,來滿足自己。這是你獲得愛的方式,也是你覺得最安全的方式。

那為什麼「愛」這個甜蜜的像棉花糖冒著粉色氣泡的字,對你來說就像是刀槍劍戟?我想,你一定是遭遇過讓你非常疼痛、無法釋懷的創傷。我猜想,曾經的創傷包裹著「愛」的外衣,但愛的質量很低,甚至給你帶來了非常糟糕的體驗。也許是被吞噬,也許是被拋棄,也許是被虐待。那些「愛」,總是露出猙獰的樣子,引起你內心最深的恐懼和不安。以至於,你寧願讓自己孤獨,也好過再有類似體驗的可能性。但是,我們還是要看到,始終用這種方式防禦愛,會給自己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總是活在對世界的不信任、對世界的抵抗之中,也拒絕了在關係中療愈的機會。所以,如果可能的話,我建議是不是可以求助專業的心理幫助,讓心門開一點縫隙,讓陽光灑進來。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劉瑾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每一個人自從生下來,來自於內心深處的渴求,就是關於獲得被愛的感覺。

所以,幻想去得到愛,這是無可厚非的。

可是,在我們的身體、心理會有一種叫習慣的行為方式。

舉個例子。

當一個孩子在狼窩裡呆久了之後,他會覺得圍繞自己周圍的生活方式是他自己應該去有的,由此,他自己也會認為自己是一隻狼,日復一日,自己也遵從著狼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所以同理,當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對父母的撒嬌、對親人的渴望接近得不到回應的時候,ta就會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得不到完整的愛。甚至孩子有時候會認為自己不配得到完整的、完美的愛,自己就只配得到殘缺的、不完整的愛。

這樣的念頭,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開始變得不喜歡給人添麻煩,孩子開始成長為一個過度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

可是我們仔細去思考一下,有多少與他人的情分,是在一次一次的麻煩-被麻煩,幫助-被幫助這樣一些來回所積累起來的?

是的,擺脫他人幫助我們解決一些麻煩,能夠適度提升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因為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給對方這樣的一個信息:我們是需要對方的,我們是需要對方來加入我們的生活,我們想要對方加入我們的生活。

在這樣隱性信息的提示下,我們開始和陌生人的關係進行升級。其實這樣的過程,也反映出來我們對於他人的一種強力度的信任。而這樣的信任來自,兒時親人給予自己的無條件愛的回應。

是的,兒時的家庭關係會影響長大後自己的情感模式。

而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情感殘缺?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去給自己做心理暗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祝好。


因為愛最美的部分就是曖昧漸濃,表白在即,將得而未得,想觸碰又收回手的時刻。

因為不想失去一個聊得來的朋友

如果一個人心裡有對夢中情人的畫像,當遇到的不是理想的對象,真的寧願永遠作朋友,因為朋友可以作一輩子,如果擦槍走火越過愛人這道坎,卻很有可能某一天終究彼此厭倦不願將就,兩個人卻再也回不去從前,從此,那麼這樣的得到何嘗不是一種失去?

因為愛從不能保鮮轟轟烈烈之後不知所從

因為太喜歡這個人、這種感覺,就會害怕過猶不及。就像最激動的是宣布獲獎之前的那一刻,最明媚的是好事將至時的心情,愛情里最悸動幸福的,也正是確定了你愛我,而我還沒接受的那一天。然後的天雷地火縱然再美終究是有盡頭的山林,總有熱情燒完,陷入柴米油鹽平淡生活的一天。但是她不願意。

有什麼辦法呢?愛情最美的時候就是她最初的時候。只要開始了,就已經開始衰減,因為男人和女人的期待彼此不同,男人想要最溫柔的女人,女人想要最痴情的男人,你們的願望彼此矛盾。必然會開始失望委屈,卻又幻想對方會抱著最初的痴情來彌補挽回。如此這般循環往複,再濃烈的愛怎能經得起百鍊成鋼?

因為曖昧就夠了不想要愛情里其他的部分

愛情有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情根初種的彼此曖昧未明。第二個是浪漫的愛,兩個人用語言互訴衷情。第三個是火熱的愛,每天都想見面親親抱抱舉高高。第四個是骯髒的愛。

愛情最美就在於第一個階段,這種曖昧的感覺讓人浮想聯翩,腦補得出一生的美景。也便為真實埋下了坑。當兩個人真正走進彼此的生活就會發現太多太多都和自己想的不一樣。

也許兩個人都想太遠,走近以後都會失望了反而永遠失去了最初的美好感覺。所以太追求完美的人,往往近情情怯。

因為還沒想好付出自己那一半真心

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你不是ta心儀的滿意人選。或是ta 自知無法給你你想要的結果。所以ta 並不想沉浸其中,只想擁有你對ta的一份喜歡。


一個人幻想得到愛,得到的時候又想拒之門外,是小時候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好。人的性格是在六歲前形成的,但依戀關係在孩子九個月時就已經形成。依戀關係的好壞還直接影響這個人成年後的安全感。

在孩子小的時候,當父母離開房間時嬰兒變得心煩意亂,但當父親或母親返回時,嬰兒主動尋找父母,並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靜下來。表現出這種行為模式的孩子通常被稱為安全型。還有一些孩子最初會不安,在分離後會變得極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當重新與父母團聚時,這些孩子難以平靜下來,並經常出現相互矛盾的行為,顯示出他們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懲罰」擅離職守的父母,這些孩子經常被稱為焦慮-抵抗型。還有一些孩子在父母親離開時不會顯示出痛苦,並在重聚時主動迴避與父母的接觸,有時會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玩實驗室地板上的物體,這是迴避型孩子。

成人在現在關係中所表現出來的處理模式和他小時候跟家人的關係實際就是一個輪迴,我們在重複著小時候我們所學到的模式。你可以靜下來的時候好好回想一下,你和媽媽的關係是不是和你和另一半的關係很相似。

安全型依戀模式下長大的孩成年後,相信在他需要時伴侶會隨時出現,並能夠依賴於他人和讓他人依賴自己,他們是自信的陽光的,並能夠信任別人和讓別人信任自己。一些無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會是焦慮-抵抗型:他們憂慮於別人不會完全地愛他們,並在自己的依戀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容易產生挫折感和憤怒,他們的內心是矛盾的,既想要又怕別人拒絕自己,糾結在自己的糾結中。還有迴避型:他們似乎不太在意親密關係,可能寧願不依賴於別人、或不讓別人過於依賴自己,這種人有自卑感在,感覺自己不夠好 ,不配得到他們心裡想要得到的,自卑和不配得感充斥著他的內心。

看完一上這些你是否有答案了。


有一種情況,成長過程里,對比周圍同齡小孩,相對的非常非常沒有尊嚴地長大,也算是一個人熬過了所有的苦吧。心冷了太久,想要捂熱它總是有些難度。幻想里的愛,她是主角,想愛就愛,能控制愛的程度,能主宰;現實里的愛,她無法主宰,現實不會因為她的主觀臆動而如願,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可控因素。太看重的愛如果在得到後再失去,對她是又一次嚴重傷害。在還沒長出保護殼的童年就被赤裸裸地傷害,那些會被她銘記在血液里。被嚴重傷害過,才知那是一種多麼無能為力卻又無法擺脫的只能自己獨自承受的疼痛


之前看到一個心理書上寫了一個道理,大概意思是這樣的,當你參與某件事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這件事情的不好,當你不再參與的時候呢,就只想得到這件事情的利了。這是人普遍的心理。

在回過頭來說我們的感情,當你還沒有得到的時候,把愛想得很美好,覺得得到愛的時候我可以被寵著,被呵護著,對方也一定是完全理解我的,比我自己還了解自己,他一定會對我很好很好。即使有不好的行為出現,在自己的心理也會加個濾鏡,變得很美好。俗話說嘛,得不到的都是好的

現在再來說說得到的時候為什麼又會拒之門外了。想像一下,當你很想吃幾種東西的時候,是不是會超級想買回來。當買回來踏踏實實放在自己手裡以後,我們就擁有了選擇權,然後就會仔仔細細的去看這幾個物體,除去自己心理的濾鏡看他們了,可能還會放大他的缺點,這是人的自衛心理,也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美好了。

人都是喜歡挑戰了,挑戰可以讓人產生興奮的多巴胺,挑戰的那個過程還有成功是高興的。得出結果後它就失去了這件事的作用,不會刺激大腦產生興奮的多巴胺,自然也就對之前愛的人沒興趣了。

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自己高興,不高興了自然也就放棄了


第一句話應該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往往我們對於心中情感的目標,設計得近乎完美,也就是「夢中情人」,一個人只有多次的交往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對方,更需要反覆的磨合去適應對方,落回現實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問題和矛盾的顯現可能成為了愛情主人公退出愛情城堡的助推力。

第二句話應該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一個人在經歷了諸多現實的洗禮後,發現只有「差不多」,才能「不差錯」的時候,也許會向現實低頭,許以對方婚約,但也許恰在這個時候,出現了這個人夢寐以求的擇偶對象,當然這樣的情況影視劇里居多,如果考慮人生的從長計議,並且忽略了責任一詞,就會出現問題中的情形。

再有,感情中的當事人可能是一個唯唯諾諾,患得患失的人,面對其它各類現實問題,感覺阻力大於激情,不得已放棄吧,但真的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啊!謝謝。


在心理學中有配得感這麼個說法,就是說自己有沒有覺得自己應該或配得上得到這麼個人或物。這與從小的教育以及成長環境有關係。

我有過這種經歷,非常想得到卻又苦求不得,在痛苦中爭扎,放不下又得不到。當所求來到眼前,功得圓滿時,心裡卻有一個聲音說這是假像,即使來了不久也會走,你敢要麼?你還想像以前那樣人和事都不在掌控么?你還想嘗失去的痛苦么?所以自己再三思考後還是拒絕了。


推薦閱讀:

怎麼讓一個確診抑鬱症的人相信這個世界是有意義的?
孩子不懂得溝通,總是以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怎麼辦?
當你覺得你的思想不是你的,是否精神或者心理得了疾病!?
哪一瞬間讓你覺得最孤單?
教你如何發泄內心的情緒!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