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算不算國學大師?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概念上弄清國學大師的定義,然後大浪淘沙、汰沙留金,從曾教授的文化層次、國學傳承、社會頭銜、榮譽稱號等等諸多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做出符合實際的結論。
一、什麼是國學1、國學定義:又名中學、國故、國粹、中國學,是對中國學術文化的簡稱。
2、國學內容: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
3、國學大師:是在國學的範圍內造詣精深、出類拔萃的學者。
八卦:群經之首,國學源淵
中國著名的國學大師有梁啟超、章太炎、馬一泘、陳演恪、錢穆、王國維、梁漱溟等等,從這些大師的著作中我們定性,國學大師的標準僅僅局限在經史子集部分,著名的文學家魯迅、郭沫若都沒有入局,大浪淘沙沙去盡,沙盡之時見真金,我們絕不能信口開河、感情用事,因為結論關係到國學的本質問題,否則,出現黃永玉所謂「大師滿街走,教授多如狗」的現象。
二、曾教授的文化層次分析、定性某人的學術成果和文化層次,從他的著作中和演講中可以得到答案 。
1、社會管理學
曾仕強教授創作出版大量書籍,如《胡雪岩的啟示》《家庭教育》等等,其中中國人成功的十個要素:一表人才、兩西裝、三杯酒量、四圈麻將、五方交遊、六齣祈山、七術打馬、八方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有人評價說這是中國五千來的文化精髓,是邁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個人認為,這是社會交往經驗之談,是中國式的市儈文化,其中」合理化「」人性化「管理,真有些八面玲瓏、弄虛作假的感覺,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去萬里,基本沒有國學的一絲一毫。
2、百家講壇《<易經>的奧秘》
曾仕強教授曾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解《<易經>的奧秘》等等系列講座,風趣幽默,雅欲共賞,收到同系列節目中收視率最高的效果,人們紛紛讚揚,連聲褒彰;恰恰相反,我們必須明白:文王杜撰的《周易》與《易經》南轅北轍,雲泥之別,《易經》演繹的是宇宙世界事物運動變化規律的科學,而《周易》杜撰的是娛樂性質的小品文,晉代的管輅就曾經一針見血的定性:「自旦至今,聽采聖命,豈有易之一分?」,曾仕強教授陷溺在《周易》的囹圄中不能自拔,二十年後,是非成敗,自有定論,曾仕強教授已經仙去,「七十三,八十四,閆王不請自己去「,這就是《八卦》《易經》類術數學裡的真金白銀,冥冥之中莫非讓曾教授親身見證什麼是《易經》國學?!「紙船明燭照天燒」,一方面,我們歡送曾教授早赴極樂世界,另一方面中華易學或者枯木逢春、返樸歸真?!
蓋棺論定,曾教授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名利雙收、功成名就:
1、社會頭銜:台灣智慧大學、交通大學校長,中華文化藝術學會會長等等幾十個;
2、榮譽稱號:中國式管理大師、華人三大管理大師之一、十大名嘴之一十幾個;
3、富豪作家榜:以2010年曾仕強以780萬元的版稅收入名列第五,隨著名譽昌隆,更是日進斗金、八面來財。
這些頭銜、稱號、富榜都說明曾教授無疑是一名成功人士,但是從條友的悟空回答中也可以聽到另外的聲音:功利主義的「洗腦術」、國學中的糟粕、國學忽悠大師等等,不一而足。
悟空問答題:曾仕強算不算國學大師?我們認為曾教授是一名社會管理學文化大師,而距離國學大師遙不可及、咫尺天涯。
曾仕強算不算一個國學大師呢?說到曾仕強,我想起我單位的一位領導,他是黨委書記,和我很熟悉。這是一位好官,人很正派,也好讀書。央視的百家講壇自從曾仕強開講《易經的智慧》之後,這位領導就成為了他的粉絲。領導經常向我推薦他的書,說曾仕強解讀易經很有一套,有學問。
其實,任何一個研究《易經》的人上了央視這樣的平台,都有很大的概率會火起來。曾仕強之所以會火,是因為他選擇了一個必火的題材——易經。在中國,誰不知道《易經》?它本身就自帶神秘主義的光環,有無數的粉絲。只要你口才尚可,懂的忽悠,就可以通過講說易經而收穫大名大利。他就是這樣討巧,假設曾仕強演講《楚辭》,那就很難火起來了。
如果曾仕強真的國學造詣深厚,就不應該只懂解讀易經。國學是一個大概念,諸子百家,甚至中醫學都算是國學,請問曾仕強有什麼這方面的著作?
我是一名教師,當年考大學,父親問我想填什麼志願?我斬釘截鐵的說:「讀書豈能不為報國?我今後的職業應該是"四個人民"之一!」後來就報了師範學校,做了一名人民教師。當時朱鎔基同志擔任國務院總理,他的答記者問讓我們聽了都熱淚盈眶,心中暗下決心:唯有好好學習,兢兢業業,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添磚加瓦!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經磨難,幾經分裂可又終歸一統,多次被外族侵略,但從未被征服,反而同化了一個又一個入侵者,這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傳播中華優秀文化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初心所在!(你可以批評具體失政失德之處,但動機應是拾遺補缺,任何否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不是別有用心者就是數典忘祖之輩,亡我泱泱中華之心不死,我炎黃子孫人人得而誅之!!!)
然而,工作兩年後,現實和理想巨大的差距,讓我內心一直處於糾結掙扎中,漸漸的瀕臨崩潰!正當我差一步就要抑鬱(我看過兩位心理醫生,醫生也給我開了葯,但是被父親堅決攔住了!)疾病亂投醫之際,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曾教授的一個視頻,突然間似乎在一個漆黑的大鐵屋裡看到了一絲亮光,於是整整兩年,我上完課就看曾教授的講座,有時真是廢寢忘食,就這麼一點點一點點的從抑鬱的邊緣走了出來!回頭想想,這服藥就是——找回了文化自信於是就找回了對民族對祖國的自信!
我有親身經歷,是曾教授的講座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也讓我從此成為了學生最喜愛的老師,我感謝曾教授!奉勸那些淺薄的、別有用心的噴子:先想想自己還像不像個炎黃子孫!!!
先來看幾個數字吧。 「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曾仕強以7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曾仕強是1934年生人,今年84歲。
在《百家講壇》播放曾仕強時,陸陸續續看了兩個輪次的《易經》。總的來說,淺顯易懂,做了一個很好的《易經》普及工作。算是在《百家講壇》填補了一下空白。
對曾仕強其它一些頭銜如: 中國式管理大師,亞洲八大講師之一,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等等,知之甚少,不做評論。
在聽《百家講壇》時,匆匆記下來一些曾仕強說的話,見仁見智吧。
人生只做三件事,知道此生為何而來,這是目標,知道如何完成,這是方法,知道如何做得更好,這是改善。三件事聽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並不那麼容易,需要付出一生的時間和精力。
在講到現代社交活動時,曾仕強又有一個「四圈麻將」理論: 一個人要培養一些適當的社交活動,但不要變成嗜好,贏的要裝作沒贏,讓對方輸得有面子,輸了裝作沒輸,增加互動的樂趣。常做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動,娛樂自己,又可以增廣人脈。 可見講《易經》之人沒有不懂得「中庸之道」,適可而止的。
做事情要「九分努力」;把事情做好是最基本的條件,做人是做給別人看,做事是做給自己看。
一個人努力不努力,只有自己知道,別人是不知道的。做人不以成敗論英雄,做事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好好做人,是為了好好做事。
九分努力,又是一個經典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凡是只做九九,不做十足。過年喝酒不也應該照此辦理嗎?
是不是國學大師不知道,在我看來,只要傳播中國文化,那就是好樣的!
我看《易經》倒是因為曾教授的原因,起初看了曾教授講解的《道德經》,之後產生了興趣,然後又看了一遍電視劇,之後偶然的一次在頭條上無意間又發現了《易經》,當時就感覺這《道德經》里所說的怎麼與《易經》內容那麼相似呢?後來就開始看《易經》,然後通過曾教授的一些講解,讓我又豐富了很多對《易經》的認識。
一個頭銜而已,不必太過在意,人在做,天在看,是不是大師,時間會給出答案的。最終知道了答案又能如何呢,您說對嘛[靈光一閃]
我就不評論曾先生是不是國學大師了,我在頭條新聞看了不少他的視頻片段,無可否認他對於中國的管理制度和人性看的十分透徹,然而我覺得他的觀點有一些問題,他很多時候都很強調上下級的之間的關係緩和,例如上級對下級交付任務的時候(哪怕是合理的工作任務)都需要半命令半乞求地下達,下級有工作上的事情需要經過上級支援還得求著上級,乍看之下沒錯,但是完全就是順應著中國人用人為親,公私不分劣根性。這樣看上去雖在外和諧但是久而久之上級越來越沒指揮效率下級也只會越來越不聽指揮而已。曾先生教的是在現在這種劣根性的狀態下的中庸生存之道
文學大師、國學大師、心理學大師等等稱號,只是一種尊稱而已!不可被表面稱呼迷惑,更注重本人到底做出了什麼獨特的、開創的貢獻!判斷標準應該主要是本人的創造成果是否給人民和社會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進步!
有很多騙子也冠名「國學大師」、「文學大師」、「心理學大師」等等稱號,演講的內容和出版的光碟圖書資料只是為了賺錢!而很少有獨特的、創造性價值,像一陣旋風一樣,呼來呼去。給大家和整個社會沒有帶來有價值的利益。比如成功學。狐狸尾巴露出來後,現在銷聲匿跡了!
比如一些「健康專家」的講座,目的為了推銷產品!
美國的戴明博士提出並推行質量管理,影響了整個社會的工業發展。
曾仕強教授提出「中國式管理」理論體系。特別深入的研究了《易經》、《論語》、《道德經》等國學精華。在海外留學多年,特別細緻的比較了中美日三國的文化差異,提出了中華文化復興的論斷!在海峽兩岸產生了重大影響。推動了企業的管理和溝通優化,發掘了中華文化傳統精華,對文化傳播做出了積極貢獻!
我認為曾仕強教授是真國學大師!是中華文化的積極傳播者。
謝謝您的邀請啊!??????這個問題,已經有202個人回答了。時間已晚,我相信別人從不同程度、層次和角度,回答的都很好。那麼我就誠實的說自己的幾點看法吧!
一是我對曾仕強教授一直是很尊重的。原因之一,是我在電視、電腦《百家講壇》聽過他講課,並且感到他講的很好。原因之二,是他的知識面、人生閱歷很豐富,口才、表述也非常好。曾教授風趣幽默又開朗樂觀,很具有正確量。原因之三,是我從他的講課中受教了,很佩服曾教授這個人。原因之四,是他講課時,已70好幾了,那麼大歲數的一個老人,仍有這麼好的精神和狀況,本身就是我學習的榜樣。原因之五,曾教授已經仙逝了。中國曆來除了有「尊老愛幼」、「尊重長者」、「尊重學問人」之外,「死者為大」也是傳統。
二是近年到處媒體上大講「國學」,我本人對「國學」這一提法,或概念上是有不同看法的。我認為,目前「國學」提法的內容有點狹隘了。私下以為包括以「諸子百家」為主要內容的,很多知識、文化、思想、技術、藝術等,都應列入「國學」的範疇。作為曾經的軍人,從軍近20年,中國「兵學」那麼了不起,出了那麼多了不起的軍事家,那麼多古兵法戰策典籍,僅《孫子兵法》連美國人都崇拜的要命。特別是沒有兵家、法家「兵學」、「法學」的「國學」,那簡直就是被閹割了的「國學」,其它方面被排擠出在外的很多東西,都應該加進來。
三是關於「大師」的說法,認為這一提法我也不習慣。「大師」不「大師」的,沒有必要爭來爭去、吵來吵去、扣來扣去。「三人行,必有吾師」,現在的孩子們大都會背。我們成人為什麼不明這個理呢?「見賢思齊」,凡是比我們水平、層次、知識、文化、思想、考慮、技術上會的多的,包括為人處事、人品道德上好的人,都可以當我們的老師么!「聖人無常師」,我們普通人,只要能讓我們有所學、有長進、有所明的,那怕他年輕、甚至是個孩子,我們又何必計較他是不是「大師」呢?您說是不是呀???????
就說這麼多吧?!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其它,以及回答,讓您不滿意的地方,還望您見諒!????????????
曾仕強是我最喜歡的教授,可惜他去年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一生著有《胡雪岩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等,《易經的奧秘》是我最喜歡的,其他的還沒看,他傾盡一生的智慧結晶怎麼可能一年兩年就學得完呢,而最讓我關注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的易經,比較觸動心靈,其實人生中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他教會我們如何提升幸福感,如何樂觀的面對人生挫折,啟迪我們的人生,台升我們的格局,教化我們做人做事的真諦,這何曾不是一種修鍊呢?
曾仕強教授1934年出生於福建,長於台灣。曾仕強祖籍在漳州,其啟蒙教育也同樣在漳州,就讀於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
他不但是國學級大師、他還是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還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下。他在教學方面、研究方面、還有寫作、演講、翻譯等好多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他一生中還曾任台灣智慧大學校長,台灣交通大學的教授,台灣興國管理學院的校長。就讀於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等等。專研方向:中、美、日管理比較,中、西管理思想比較,人際關係與溝通等
他這一生的講著都是我們活著必須學習的,只要你活著就要為人處世,因為人是群居動物啊,你不為人處世,你很難在社會中立足,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
為什麼社會當中有些人粗魯蠻橫不懂道理?為什麼有些人遇到打擊一蹶不振?為什麼有些人愛轉牛角尖? 為什麼有些人習慣改不了?其實凡是習慣改不了的,都是你的觀念出了問題,因為觀念是行為習慣的驅動力,當你認為要開名車你才有身份的時候,你沒有名車你就很難過,就覺得丟臉,當你覺的車子都是代步的,什麼車都可以就算沒有車我叫部計程車叫不到我走路也可以,安步當車嘛。所以不是必須得到什麼才是幸福,而是要發現你擁有什麼,這就是心態,擁有積極樂觀心態的人看待事物往往都是美好積極向上的,而悲觀的人往往是比較苦的,因為他發現不了自己擁有什麼,逆境中發現不了希望,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卻的只是一種信念。在曾老師的《易經的奧秘》里都會給我們很多人生啟迪的。
推薦閱讀:
※深入淺出講述中國故事,雅俗共賞傳遞中國精神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論語》學習492-493
※耄耋老人的這一舉動,讓我徹底明白這件事我做對了
※華夏詩歌之源——先秦古逸詩集編(附錄B)
※華夏詩歌之源——先秦古逸詩集編(西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