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婆婆對自己的孫子、孫女視而不見?
感謝邀請,這個問題我很果斷的告訴你,因為婆婆,爸媽都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你的孩子就得你帶。
這麼果斷的回答你,是因為我經歷了婆婆帶孩子和我自己單獨一個人帶孩子的階段,寶寶是14年出生了,從出生,白天就是婆婆幫忙帶,晚上只要下班,孩子就屬於我,在婆婆帶的這段時間裡,我也沒覺得怎麼樣,很順其自然,直到15年6月份,公婆陸續的都生病,我沒有辦法就辭職回家,剛開始的時候,我真的很不適應,天天叫喚孩子,慢慢的過了2、3個月吧,我發現孩子越來越依賴我,並且孩子變的越來越活潑,我也體會了那種快樂。哪種相處的快樂真的是上班發工資代替不了的。我們鄰居一個寶媽,很果斷的告訴我,不能錯過孩子的每個成長。
我們家發生質的變化,還是從孩子快3周歲的時候,從那個時候,孩子開始跟著我讀書,開始教他一些行為習慣,這些是老人精力做不到的,慢慢的我就發現孩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安全感,越來越有活力。
因為我們家的這些改變,我在回頭看我的公婆,和爸爸媽媽,真的,我覺得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他們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好不容易覺得可以輕鬆下,可以旅遊旅遊,我們怎麼忍心讓他們在家裡帶孩子呢。說到這裡,很多人都會說,我沒錢咋辦?我辭職的時候也想過這個問題,我買房子還房貸的時候也想到這個問題,可是帶了兩年孩子的我,現在再看這個問題,覺得就不是問題,錢可以買來父母的健康嗎?錢可以完全取代你,讓孩子快樂嗎?近日《媽媽是超人節目》,黃聖依為啥這麼受爭議,霍思燕為啥這麼受歡迎,因為黃聖依沒有陪伴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太懂事,懂事的不適合他的年齡,因為霍思燕情商特別的高,把兒子照顧的很有安全感,很獨立。所以說,不要總以錢為借口,把你的責任和任務交給我們的父母。
說了這麼多,我真的覺得我們現在要過好自己,父母也應該有他們的生活,所以他們沒有義務給你帶娃,當然他們身體健康,願意給你帶娃,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好好陪自己的孩子吧,因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你可能這兩年經濟窘迫,但是相信我,20年後,或者30年後,你會感謝你曾經帶娃的那兩年。好了,今天我就說到這裡了。謝謝!
謝邀。
不是老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不親孩子,也不是真的視而不見。而是很多老人在有了孫子孫女外甥女的時候,依然在上班啊!
我大學同學,她生孩子的時候,她的媽媽和爸爸還沒有退休。她的媽媽在一家做木材的企業做會計,經常加班,月底或者年底更忙。她的爸爸之前是一名司機,後來成為辦公室內勤兼採購零星的辦公用品,比如一盒筆或者幾個文件夾之類的易耗品,也是除了六日外不能離崗。
這種情況下,不是不愛孩子,是先得上班到退休啊!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婆婆對自己的孫子孫女視而不見?人上100,形形色色,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難處,也有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相處方式。是有那麼一些婆婆因為工作原因,身體原因或者是想過自己的生活,而沒有管自己的孫子孫女,這也比較正常。
我自己的孩子是沒有讓婆婆管過,她也不會管。當然,我也不抱怨她。因為,他也是很忙的。但我家的父母親呢,兩個孫子都是他們帶大的。大的孫子八歲的時候,他爸爸媽媽把他扔到我父母親身邊,他們就出去打工去了。然後,他們又生了一個小的兒子,小的兒子大概一周歲左右,我弟弟、弟媳婦他們就把他交給我的父母,也就等於我弟弟的兩個兒子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其實,我覺得有條件的話,還是寶媽自己帶孩子比較好。雖然說爺爺奶奶幫忙帶大孩子,做爸爸媽媽的可以省很多心,但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對孩子的成長還是有許多弊端。比如:我的大侄子,他到現在都很叛逆,經常跟他爸爸對著干,而小侄子內向得三天不說一句話都可以,真的讓人感覺很惱火。知道你們身邊那些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是怎麼樣的,歡迎大家分享!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註育兒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與轉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大家!此題問得有些偏頗,不夠客觀。網上很熱鬧,公說公有理,婆說理由長。下面談談個人看法。
一、不少老人都有隔代親的感覺,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對孫輩和外孫輩都是疼愛有加,視為寶貝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老人都是這樣。有的老人看到孫輩遭到不幸時,恨不能以身相代,就是例證,哪有什麼視而不見的。
二、婆媳關係難處理由來已久,是一種普遍現象。所以社會上才有媳婦一面鑼,出門說婆婆,婆婆一面鼓,出門說媳婦這種俚語。婆媳之間沒有血緣關係,而女兒是娘身上掉下來的一坨肉,至親至愛。婆媳之間的交流相處和母女倆的交流相處大不相同,前者總有猶疑,有種種猜測,信任度低。而母女倆可以無話不談,說重點說輕點關係不大,一般也不會記恨在心。婆婆和媳婦說話要小心謹慎,弄不好就造成誤解,好心當作驢肝肺。有些家庭婆媳關係搞得好,就是雙方都明理,能包容。媳婦把婆婆當親娘看,婆婆把媳婦當親閨女看。
三、如果公婆是高壽的,和媳婦共同生活的時間會比女兒長,是家庭中舉足輕重的一員,給你家延續香火,光耀門楣。百年之後被埋進祖墳。而女兒是要嫁出去的,成為別人家庭中的一員,所以才有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這一說法。百年之後只能埋進夫家的祖墳,享受不了上山陪伴自已親生父母那個待遇。老人應對兒媳和女兒一視同仁,沒有厚薄之分。
四、花那麼多的心血和錢財把兒媳娶進門,不是吵架鬥嘴的,誰不希望有個賢惠的好兒媳?有一個好兒媳可能比一個好女兒更加開心,更讓人臉上有光。
五、搞好換位思維。婆婆過去曾當過媳婦,媳婦將來也要當婆婆,兩種角色遲早都要當。當媳婦時說婆婆的不是,當了婆婆又說媳婦的不是,是怎麼回事嘛。
六、在竟爭激烈、物慾橫流的年代,兒子兒媳要為生活去打拚,婆婆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帶孫子孫女是應當的,在情理之中,你能帶難道還要去請保姆嗎。或是兒媳自已帶,那就是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幫幾個錢吧。
七、老人不願帶有很多原因。一是年事已高,身體不好,能自已管好自已就不錯了。二是一生為子女費盡心血,餘生想輕鬆一下。三是心有顧慮,帶孫子孫女心理負擔重,比帶自已的子女要操心得多,出不得半點差錯。溺愛不行,太嚴也不妥,怕出力又出錢,還要遭埋怨。在我們周邊確有帶孫子孫女發生悲劇的,有淹死的、壓死的、摔死的等。另外有些老人愛玩牌玩麻將,樂此不疲,有的也想去旅遊,看看外面的世界。
八、不管老人帶與不帶,父母都是主要責任人,不能當甩手掌柜。君不見爺爺奶奶也好,外公外婆也好,雖盡心儘力幫你帶孩子,但在孩子的心裡還是媽媽最親,不少孩子一見到媽就把祖輩拋到一邊去了。
這個提問有點問題,只能說,是少部分婆婆對自己的孫子孫女視而不見,大多數,還是很重視孫子孫女的,大多數婆婆,還是會給子女帶孩子,只有一小部分人,思想觀念不一樣,不給帶孫子孫女。
那麼,為何會有這一小部分婆婆會不給子女帶孩子呢?原因有:
1、觀念在轉變。以前,覺得給子女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現在的老人活的越來越明白,自己也可以跟子女帶孩子說「No」,原因在於,帶孩子實在太辛苦,在這部分婆婆看來,你既然要生孩子,那就自己想辦法解決帶孩子問題,我沒有責任和義務給你帶孩子。
2、讓兒媳婦體驗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的苦。還有一部分婆婆,年輕時候,可能受婆婆欺壓慣了,過去婆婆也沒有給她帶孩子,都是自己拉扯大的,而且還是好幾個孩子。那麼,到子女有孩子的時候,為何要自己去帶孩子?婆婆又沒給我帶過,我不照樣過了過來了嗎?我兒媳婦有孩子了,她自然也能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讓兒媳婦鍛煉鍛煉,多吃點苦,並不是一件壞事。何況,這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她相信,兒媳婦兒子可以解決沒人帶孩子的問題,大不了花錢找人帶。
3、老來想給自己活一回。很多婆婆,思想觀念比較潮,50多歲退休後,還很年輕,精力充沛,跟三五群姐妹們出去旅遊,經常參加一些社交活動,沒時間帶孩子。在她們看來,忙碌一輩子,辛苦一輩子,好不容易把子女拉扯大,成家立業,已經夠累了,好不容易熬出頭了,幹嘛還要去帶孩子?年輕人的問題,自己解決去。
在她們看來,55歲退休,沒有幾個光陰了,好好去享受生活吧,該吃的吃、該玩的玩、該出去旅遊的,要出去旅遊。
4、沒時間沒精力。最後一種情況是,有一些婆婆年齡大了,如六七十歲了,或身體不好、體弱多病,加上還要給其他子女帶孩子,忙不過來,沒時間沒精力沒體力等等因素,導致她們沒法分身,照顧不過來。
這個問題,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所以不好一概而論。總體而言,如果說是壞人都變老了,估計不少人都會同意。
相比於以前老人一心一意為下人著想,水總是往下流,現在老人的娛樂需求越來越多了,旅遊、打牌、廣場舞、K歌,等等。相比於我們日漸逼近油膩中年,不得不在猥瑣平庸的路上走著,活得最滋潤的應該是城裡退休的爹爹婆婆們,因為,上學族的苦是無需我們多言的。
我發現周圍很多和我一樣的母親,孩子從還沒有出生開始 一直到上學,多半是外婆帶大的。我自己的經歷就非常具有說服性。懷孕時反應很大,還在做研究生論文。十年前的研究生,導師要求還是很嚴的。老公要求婆婆過來幫忙,因為他經常出差,我租住在七樓,沒有電梯。我母親正在陪讀高三的弟弟,同時還得照顧剛剛生完孩子的姐姐,父親診所很忙,也需要不時去幫忙。
結果,婆婆要求我們把孩子打掉!沒錯,當時我26,可是她兒子已經32了。但婆婆一點不急,好像沒有玩醒。至今我不喜歡四川人,翻閱了不少地域文化書籍印證這個地區的人很多有著懶散、愛閑逛的毛病,喜歡擺半天龍門陣。聽說汶川地震時,志願者過去幫忙,結果這些災民已經擺起麻將桌來,玩得不亦樂乎了。
婆婆對自己子女的婚事毫不操心,大女兒今年48歲還沒有結婚,也是吃喝浪蕩大半輩子。先在上海,後去廣東、深圳,至今還在租房子,時不時愛占我們一點小便宜。
生孩子前三天,婆婆才兩手空空地過來。母親原以為鬆了一大口氣,因為她已經過來照顧兩個多月了。在我因為懷疑血液有問題做骨髓穿孔,婆婆聽到消息後還是去新疆旅遊。父親當時車禍,右腿粉碎性骨折,母親只得丟下他來照顧我。
然而,從婆婆來到孩子出生的十天,真是我的噩夢。母親是那種特別勤勞的人,一個人忙家務,照顧孩子和我。婆婆經常兩眼望著陽台外的天空,為自己不能出去玩而失落。常常是母親把洗乾淨,也餵飽的孩子交給她抱一下。母親接著又是干不完的家務活。婆婆反而說:你媽年輕,就應該多干一點!
中途母親去老家給我拿土雞,廚房裡的菜成品都做好了,只需加熱一下。結果婆婆的本性立刻暴露出來了。我剖腹產下不來地,母親都是端到我床頭。婆婆飯熱好後叫我自己起身吃。我哪動得了,她譏諷道:現在農村人也這麼嬌氣!孩子又在一旁哭,我讓她抱去哄。結果她來一句:小孩就要多哭,肺活量才大!飯就她一個人吃。婆婆的體形是什麼樣的呢?她不到一米五,長得像《風語》中殺死周迅的群敵中的那位面目可憎的大媽。
然後下午她丟下我們母子,又跑下去野去了。我母親沒有回來,老公沒有下班,小孩在隔壁房哭(因為產後恢復不好,醫生不建議我晚上帶)。我只得掙起身來,感覺刀口的線都松裂開了。孩子撒一泡尿在門框上,我也被噴濕了,那一刻真是絕望,想到畢業,想到論文,還有工作,差一點就抱著孩子從七樓跳下去。
婆婆像熬命一般呆了一周就溜之大吉了,不管自己的孫子歸誰帶。當時我父親已經在家裡吃了一個月的清水煮麵了,沒有人照顧,沒有恢復好,至今腿上的鋼釘還不敢取出來。
次年四川地震,她們到我這邊逃命來了。母親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地交給她,孩子還知道血緣關係,直往她懷裡撲,婆婆趕緊來一句:我可帶不了,我還要多活幾年呢!
就這樣,孩子到十歲,婆婆她們沒有出過力。兩個姑姐連面都不露一下。她們這些年在我孩子頭上花費合計不到一千吧!
人們都說隔輩親。有的做了奶奶的,對自己的孫子孫女反而比當初對自己的兒女還要親。
可是,凡事沒有絕對。有人說,看到越來越多的奶奶們對自己的孫子孫女,一點也不親。這是為什麼呢?
有書君分析了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老人自身的原因。有自己的事業,無暇親近。
有些當上奶奶的女士,其實也不過五十歲左右。她們如果是職業女性,這個年齡一般還沒退休,都有自己的事業要做。
因此,她們沒有時間去親近和照顧自己的孫子孫女。
顯得好像對孫輩「視而不見」一樣。
有書君小區里有一個開診所的高醫生,五十來歲。
高醫生的醫術特別好,這個診所常常門庭若市。高醫生常常忙得連飯也顧上不吃。
後來,高醫生的兒子結婚了,很快生了孩子。高醫生沒有時間照顧,只好每個月給兒子兒媳出五千的保姆費。
老有所樂,不想讓孫輩成為「累贅」。
有的當上奶奶的女士退休後,覺得活了大半輩子了,好不容易閑下來,很珍惜這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並且,她們身體還健康,更願意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有的喜歡旅遊、跳廣場舞,有的用看書、練書法、畫畫等充實自己的生活。
她們不願意讓孫輩絆住自己放飛自我的腳步。
身體不好,無力顧及。
當上婆婆的女士,有的年齡稍大一些,身體開始出現各種小毛病。比如腰酸背痛,比如更年期癥狀比較厲害等。
身體不太好,當然也沒多餘的精力再去關注孫子孫女了。
老人個性,不喜歡孩子。
有的老人比較愛乾淨,怕孩子弄髒了自己的屋子,或者弄壞了家裡的擺設。有的好清凈,不喜歡孩子的吵鬧。
因此,這些當奶奶的,對孫輩就顯得比較冷淡。
有書君的一個朋友小吳,曾說起過她小時候的事。
小吳與她的堂兄弟姐妹們,對於小吳的奶奶,就是鄰家孩子一樣的存在。這些孫輩,奶奶哪個也不喜歡,更是很少與孩子們來往。
小吳與奶奶家雖然在一個村,但住得相對較遠。到年底,爸爸讓小吳姐弟去給奶奶送米面和肉,姐弟倆竟然不知道奶奶家到底是哪個門口。
這事說起來,可能好多人都不相信,世上還有這麼生疏的祖孫關係。
二、與兒媳婦意見有分歧。本來婆媳關係就不好相處。又由於養育孩子的問題,比如餵養方式、教育等方面,可能婆媳有眾多的不一致。
但是現在在一個家裡,往往兒媳婦的勢頭壓過了婆婆。
婆婆在家裡沒有話語權。因此,婆婆只能把養育孩子的事推得一乾二淨,不聞不問,也省得費力不討好。
有書君現在生活在一個小縣城。
本縣一個退了休的女市長,前幾年在北京工作的兒子結了婚,婚後兒媳婦生下一個男孩。
女市長當了奶奶,自然很高興,忙不迭地去看。兒媳婦卻以各種理由不讓看。
幾年來,這個奶奶見孫子的次數屈指可數。
孩子稍大一些,女市長的兒子支招說,媽,你去育兒機構培訓一下吧。拿了證書,再來看孫子吧。
後來這位做過市長的奶奶,上了一個月的培訓班,兒媳婦才勉強答應讓她在家陪著孩子住了一個星期。
後來,傷了心的女市長徹底斷了享受天倫之樂的念頭。
這件事,傳到我們縣城,也成了一段讓人百感交集的「佳話」。
三、怕擔責任、落埋怨。
現在每家的孩子都金貴得很。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當奶奶的,照顧孫子孫女,照顧好了,是應該的。如果萬一有個閃失,肯定會招來埋怨。
網上和生活中,也有不少因為奶奶大意,讓孩子受到傷害的事情。
家裡發生這樣的事,當奶奶的,會一輩子生活在兒子兒媳的埋怨中,以及自己的自責中。
因此,那些當奶奶的,想開了,就覺得不如落得個清凈,不幫忙帶孩子。也省得出了事落埋怨。
四、怕其他兒女計較。如果當奶奶的眼下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孫輩,那麼幫哪個子女照顧孩子的問題,就是一個難事。
處理不好,孩子們會說自己偏心。不但兒女們相互之間會不團結,而且,還會造成與老人感情的隔膜。
因此,老人本著哪個也不親,哪個也不遠的態度,對孫輩也「一視同仁」地不聞不問。
奶奶對孫子孫女「視而不見」,有的是當奶奶的自身的原因。
當然也有的是因為與媳婦關係不和,或者其他的原因,不得不收起對孫輩的熱心。
不管怎麼樣,有書君都希望孩子們能在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里長大,既有媽媽的愛,又有來自奶奶的愛。讓我們的孩子們健康、快樂地長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婚後不感恩父母、好吃懶做,一家三口,二代人吃老啃老、寵小不敬老、養小不養老,(有的甚至再帶上一條狗,讓父母幫著養),而且把父母當免費又搭錢的保姆、傭人。有的甚至讓父母兩地分居照看孩子,由於不能互相照顧,而生病住院,還有的抑鬱了。你們怎麼這麼心安理得嗎?你們理解父母的感受嗎?你們難道沒老的時候?你們贍養和扶助老人的責任在哪?你們這叫孝敬父母嗎?如果都這樣,你們生孩子有什麼用?永遠記住一個真理,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1、父母對子女贍養到18周歲義務就完成了,這個常識越來越多人知道了,兒子滿18周對兒子都沒義務了,何況孫子。
2、父母還在的時候,爺爺奶奶對孫子的確沒有扶養和照顧的法定義務,現在人法律意識提高了,無法定義務的的確可以不去管,法律沒要求的義務也的確可以不做。
3、誰不想晚年生活更加清凈悠閑呢!這點是人的本性,看看多少父母在兒子結婚的時候就開始分家了,父母中年同子女分家,就是對清閑自在的追求。
4、有一部分父母有一種富養閨女,窮養兒子的理念,贍養子女的時候按照那個原則做,對待孫子和外孫上依然以閨女後代要富養的精神繼續傳達,專心帶外孫子和外孫女去了,社會有重男輕女思想,也有富養閨女窮養兒子思想,也有男女平等思想,多元化思想就是這樣的。
5、曾經聽說一個笑話,奶奶和孫子一起去一個親戚家做客,孫子都不小了,人家問你奶奶呢?那個孩子找一圈沒認出奶奶出來,那奶奶當時尷尬的說不出話來。
6、個人覺得有些傳統美德還是不能丟的,比如尊敬愛幼吧!老人要尊敬,子女後代也在愛護,比如以前子女後代的傳承觀念,最好別丟,一旦丟了,影響會很大,還有血緣關係血緣親情,骨肉至親,隔代親,這些應該傳承下去。
7、還記得小學時候上學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昔日的小學課本描述溫馨有愛的家人關係,多麼美好,多麼要人向陽。
8、其實大部分爺爺奶奶還是很疼孫子孫女的,大部分外公外婆還是很疼外孫子外孫女的,不能用極少一部分人是否定一大群人。
9、最後再提倡一下,孝順父母,贍養父母是法定義務,不管人家帶不帶孫子,管不管孫子,子女都必須承擔對父母的贍養義務,這個是法定義務,必須回履行的,同時也是傳統美德,孝文化是必須宏揚的,同時也大膽提倡一下,家庭和親情都需要有感情基礎的,需要有溫度的,再爺爺奶奶身體還行的時候,關心照看下孫子,個人覺得比去打麻將、比去跳廣場舞意義要大的多,人到老年的時候,更需要子女用有溫度和有感情的方式來照顧的,但是溫度和感情以及親密程度,這三個方面如果感情基礎不到位,就是演戲一般人演義水平也不夠,這三點又沒辦法強制執行,人的理性還不足以完全控制感情。
10、家庭同樣也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上的。
也不是說視而不見吧,但是沒有那麼疼愛倒是真的。為什麼不疼愛我歸納了三點。
1從人類的原始社會開始,母親和孩子非常明確近,父親往往不知道哪一個是自己孩子。所以延續到現在,一夫一妻以後,總是母親和孩子更親。
而外婆對外孫的感情也是因為是自己的女兒生的孩子,會真心的心疼。
而婆婆自然體會不到媳婦生孩子的那份痛,孫子也不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自然沒有那麼疼愛了。
2身邊很多朋友和我敘說鳳凰男的婆婆,因為鳳凰男培養出來很不容易,所以這種婆婆一旦把兒子培養出來就等著享福了。
農村人養兒子的目的就是養老,兒子出息了就開始趾高氣揚了。至於孫子對他來說真的無所謂,才不會幫你帶孩子呢。
有朋友說她產後情緒不好,婆婆和她說,孫子無所謂,讓她帶走吧。
3至於城市裡的老人,人們現在生活條件普遍好了,有越來越多的娛樂活動,老人的晚年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
也就不太願意幫忙帶孩子了。
還有很多的婆媳矛盾,讓媳婦寧願自己的媽媽帶孩子。外婆心疼孩子也不忍心女兒受罪。
婆婆樂的清閑,帶的少了,感情就更加淡了。
我是國家二級諮詢師,關注幫你情感諮詢,共同成長。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世界上會有不喜歡賺錢的人?
※室友看視頻外放超大聲怎麼辦?
※適合珊瑚的裝飾性水族箱有哪些?
※生活潛規則
※對於自己的生活感到迷茫,怎麼辦呢?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