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接納自己?
接納(Acceptance)
接納意味著看到並接受事物的本來面貌。例如,如果頭疼,就接受自己頭疼。其實,早晚我們都得面對並接受事物的本來面貌,不論是癌症診斷或親人辭世。
通常,我們都要經過情緒化的否認或憤怒後才懂得接納,這是自然的過程,也是療愈的歷程。療愈(healing)就是如其所是地與所有人、事、物達成和平協議。
日常生活中,我們消耗很多能量來否認或抗拒已經發生的事實,因為我們總希望事情能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進行。但這隻會製造更多的緊張與壓力,也阻礙了事情向積極方向轉變。我們急於否認、強迫與掙扎,只剩下少許的力氣留給成長與自我療愈,更糟的是甚至這少許的力氣在缺乏覺察下也可能被我們揮霍殆盡。
接納,不意味著你必須喜歡某件事情,不意味著你必須採取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或放棄你的原則與價值觀,也不意味著你必須對現況滿意或只能宿命的順從容忍。接納,不表示你應該停止改變不好的習慣或是放棄追求成長的慾望,更不表示你必須容忍不公正或停止改善環境的努力。接納,只意味著你願意看到人、事、物的真實面貌。不論生活中發生什麼事情,你能確實看清所發生的狀況,不被自己的評價、慾望、恐懼或偏見所障蔽。如此一來,你才能採取適宜的行動。
培育接納的方法,就是好好覺察每分每秒的真實面貌,完全與真實面貌同在。我們不強迫或勉強自己應該如何,只是提醒自己對於所感受到、所想到與所看到的一切,都抱持涵容與開放的態度,因為這就是當下的存在。如果我們能夠維持對當下的持續專註,就會明白並確定,一切都是會改變的。每分每秒都是練習接納的良機。
你好,自我接納是指個體對自我及其一切特徵採取一種積極的態度,簡言之就是能欣然接受現實自我的一種態度。自我接納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能確認和悅納自己身體、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正麵價值,不因自身的優點、特長和成績而驕傲;二是能欣然正視和接受自己現實的一切,不因存在的某種缺點、失誤而自卑。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自安如果自己太追求完美,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則會產生很多慢矛盾,因為人生來就是要面對挫折的,沒有人是出生下來就能否俯瞰大地的,如果一個人太追求完美,而又有不允許自己不完美的心態的,則是會對自我產生不接納的。
而世界上最難以及最簡單的事情就是接納自己,而這裡的自己則是自我,在精神分析裡面,我又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如果我們超我太強則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不允許自己存在某些不好的地方,那麼就無法接納包含本我的自我。而我們該如何接納自己則是一個協調本我和超我的過程。
我們既受到我們是動物擁有原始本能的影響,又受到來自社會道德的規範,我們如何評價自己,如何認識自己則是一件不斷在探索的事情,我們是否認為自己是好的,是否認為自己是不好的,是否能夠既接納好的自己又能接納不好的自己,都是我們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去經歷以及思考的事情。
最主要是要能讓自己的思維變得靈活,不至於僵硬,因為一旦僵硬了,你就會鑽到牛角尖中,認為事情不會改變,則無法接納變化帶來的自己,就會被自己所困住。
感謝邀請: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會有一段時間的迷茫!你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爸爸媽媽!
甚至在思考為什麼同學的生活和自己的不一樣。你有時候還會偷偷的羨慕他們。
我們都有時候會想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我們要到哪裡去?
有時候會很生氣,不是因為別人而是因為自己為什麼那麼笨!
有時候我們還會壓抑自己,明明喜歡,卻不敢表達出來,因為怕失去,怕拒絕,怕自己不夠好,讓自己喜歡的人討厭自己!
我們有時侯還很懶!明明在外面可以馳騁風雲。可以親近的人一種安慰卻是哭的稀里嘩啦……
我們應著爸爸媽媽來到這個世界上。在咕咕咕落地的一剎那,我們已然是不完美的!我們有我們的好,也有我們的不好!
當我們碰到那個懂自己的另一半的時候。
你的好會變得更好,你的不好也會變得好,因為你和他在一起後,你們倆個人組成另一個完整的自己,一個更完美的共同的自己……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單正巧:
要想接納自我,首當其衝的要了解自我,認識自我。那麼何為認知呢?所謂認知就是人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及思想、觀念、思維模式,在認知自我方面,至少要做到三點。
一、去掉認知的盲點。你對自己的了解並非百分之百,還有你沒有看到的部分,這時候需要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希望就在你面前。
二、找到生活的支點。我們的人生不應該是單一支點的,而應該是多支點的,比如工作、家庭、朋友、興趣愛好、孩子等等,這樣無論哪一個支點出了問題,我們還有其他支點的支撐,人生不至於垮塌。
三、展示你自身的亮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要盡量發揮優勢特長,讓自己不斷的獲得自信。
其次,以上三點均做到,才能談到接納自我。既要接納自己的優點,也要接納自己的缺點,完整的認識你自己,愉快的接納自我,珍惜你所擁有的。
不與人做無意義的橫向比較,而是和自己做縱向比較,只要今日之我,勝昨日之我即可。改變可以改變和可以控制的,接受不可以改變不可以控制的,做可控的事。
最後是活在當下。
接納自我的人都是活在當下的,我們人類,零歲出場亮相,十歲天天向上,20歲奮發圖強,30歲基本定向,40歲處處吃香,50歲掙扎向上,60歲告老還鄉,70歲打打麻將,80歲晒晒太陽,90歲躺在床上,100歲掛在牆上,到什麼年齡幹什麼事兒,不急不緩,剛剛好。昨天已經過去,明天還未到來,你唯一可做的就是面對當下,讓我們做一名接納自我,活在當下的人吧。
對一部分人來說,「接納自我」這個概念,是一種迎合他們「巨嬰」心理的毒雞湯。
我曾經也很賣力的宣傳過這個概念,但是慢慢的我發現,「接納自我」這個概念並沒有令人變得更好、更健康,反而是越來越脆弱。
究其本質,是因為人始終具有社會性。一個人之所以不能接納自我,首先是因為他的思維方式和能力無法令他很好的適應自己的生存環境,然後才是他沒有這種主動接納自己的意識。
如果一味地強調建立自我接納的意識的重要性,而忽略一個人不能很好地應對自己的生存環境這個前提,那麼「接納自我」對這個人來說,就會帶來更多的壞處。
我一直對那些總是很自信,對自己的做法和觀點有著不容置疑的堅持的人特別感興趣。
因為我自己做不到這樣,所以很羨慕他們那種瀟洒自如的生活態度。
我嘗試過模仿他們的做法,舉止,和語氣,嘗試用不容置疑的態度表達自己的觀點,嘗試不在乎別人意見的堅持自己的做法。
但最終這些嘗試不僅毫無意義,而且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打擊。
當你嘗試堅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如果這個觀點本身並不嚴謹,那麼很容易被別人打臉,並會因此給你帶來更大的挫敗。
最後我終於理解到:原來人的自信不是表現在態度和語氣上,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認知是正確的。(參加我的文章:)
就像正見是一個人自信的前提,同樣,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到達了能令他很好的應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的程度,這也是一個人能夠「接納自我」的前提。
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中總是出錯,這令他總是感覺很自卑,很不舒服;
那麼這個時候他要解決的是自己工作上總是出錯的問題,而不是總在自己的心靈內部下功夫,試圖令自己的變得「內心強大」,告訴自己要「接納自我」,從而去抵禦客觀的問題。
假如說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已經很不錯了,他是由於從小就產生的不正確的認知,而導致對自己產生了過高的、完美的期待,那麼這個時候他需要去理解「接納自我」的概念,接受自己,多發掘自己的優勢,建立積極的心態。
但如果一個人他各個方面的確都很糟糕,他再試圖用「接納自我」來安慰自己,這就成了一種逃避。這個人始終沒有面對現實。
情緒ABC理論的一個廣為人知的結論是:A是事件,B是我們對事件的解讀,C是我們產生的感受和自我評價。
其中B是最重要的,我們的自我評價取決於我們如何解讀外部事件,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調整自己對外部事件的認知,我們的心理就能夠更健康。
我過去一直深信這個結論。但現在我越來越覺得這個結論是一種陷阱。
因為這樣的結論會令人完全的忽略外部的客觀事件,好像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我們的心靈內部。
為了證明這個結論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富人有很多錢但並不開心,一個乞丐如果能接納自我的話,他就是最幸福的人。
但事實上,「貧窮」是導致很多問題的根源,一個人有了錢之後所面對的那些煩惱,我們貧窮時一樣要面對;
而很幸福的乞丐,我在現實生活中一個都沒見過。即便是有,那也是極少數,這也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達到的境界。
基於潛移默化的心理學受訓背景,令我看到很多人的問題時,下意識的我會想:「他已經做到了當時他能夠做到的最好的了」,「那並不是他的錯」。
但是「你已經做到了當時能夠做的最好的了」這不等於「雖然你還可以做的更好,但也不用去做」。
如果我們的確做了某件錯事,那不論我們基於何種動機,有怎樣的原因,我們的確就是做錯了。
給一個人無條件的接納和包容,這個人就能夠發展的心理健康了嗎?
並不一定。
因為人的天性中好的部分和壞的部分都有,善的地方和惡的地方兼具,我們事實上並不能確定如果不給一個人施加引導,他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對「人性本善」,「只要給他足夠的理解和接納他就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的這種假設是不負責任的。
美劇《億萬》中有一個段落我記得非常深刻。心理醫生溫蒂對瓦格納進行心理疏導。瓦格納因為一個員工要求加薪,並威脅他要離職而心煩。
瓦格納通過會談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他會給這個員工加薪並讓他留下來。但是他會給這個員工分配越來越少的資源,令他的業績越來越差,薪水越來越少,最終毀了他在這個圈子的名聲,令他混不下去,以此來報復。
這個片段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是因為它令我重新認識了人性的複雜與陰暗。
我們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有意識的自我控制,自我改進的。
「巨嬰」的心態會令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像是一灘消沉的死水。在這樣的情況下,「自我接納」等同於「自我放縱」。
越是自我接納就越是會令這灘死水變得越深,越大。
我的個人體驗師在諮詢中曾經告訴我:「相信你的潛意識,它會引導你。」
但這句話令我很懷疑。我怎麼確定「潛意識」會將我引導到什麼方向?我怎麼知道它會帶領我變得更好?我為什麼要相信一個未知的東西呢?
而且最根本的是:「潛意識」是什麼?
它是弗洛伊德對人類精神結構的一種「分類」,將那些不能被意識到的部分統統用「潛意識」來命名。
但這些不能被意識到的部分,有很多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脊椎動物腦,爬行動物腦,和哺乳動物腦等這些部分的殘餘,還包括我們過去經歷中種種記憶的累積,我們如何確定這些存放在「意識地下室」的東西會是對我們有好處的呢?
有太多經過四五十次精神分析的治療,但卻毫無效果的案例。這樣說不是為了否定精神分析,而是為了說明:人和人的根基是不一樣的。
探討人性本善還是本惡這種話題毫無意義,有的人內心好的部分多,有的人內心壞的部分多。
你走大街上看到一個小孩要掉溝里了,本能的把他拉了上來,這是善;小孩子笑嘻嘻的把螞蟻等很多動物給弄死以取樂,這是惡;
這些複雜的行為和反應,絕不是我們用一個「人性」、「善良」、「邪惡」這種籠統的辭彙就能全部概括的。
所以說回「接納自我」,這個概念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接納自我」它是一種在我們很好的應對了自己的生存環境之後,所自然而然的會體現出的一種狀態。
就像一個人有了正見,他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都是正確的,那麼他自然而然的就會擁有自信。這是最根本的,也是不會被任何外在的條件影響和左右的。
有的人面對考研很焦慮,擔心考不上;
有的人在人際關係中容易恐懼,害怕和別人交流;
有的人覺得自己這不好,那也不好,很自卑;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會把這些當成是「心理」問題,但事實上,這首先是「現實」的問題。
因為準備不充分,學的不好,所以才會焦慮;
因為不懂交際,不會和別人相處,所以會恐懼社交;
因為自己的確有很多缺點,所以才會自卑;
我們要做的是先去解決客觀的現實問題,令自己學的紮實,學習社交技巧,改變自己的缺點,當我們把現實的問題解決之後,如果自己還是有著過度的心理反應,到那個時候這才是「心理」的問題。
人都有一種能夠「無條件的被愛」的渴望。
這種渴望過去一直是被「認可」的,因為認為「母親」有著無條件的愛孩子的天性。這就導致很多人對自己的父母和戀人有著這種過分的期待。
在瑪麗蘇類型的小說中,很多優秀的男生無條件的為一個女主而瘋狂,無條件的為她付出,這些小說很火,本質上就是因為迎合了我們的這種渴望。
但這種渴望事實上是並不合理的,因為它否定了人自私的本性,和客觀的現狀。事實是父母和戀人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很愛你,但是他們也並不是聖人。每個人都渴望被愛,每個人也只會對那些值得被愛的人付出自己的愛。
電影和報道里宣傳的無條件的母愛、父愛,這不僅給很多人製造了一種不符合實際的幻想,同時也給無數的父母套上了枷鎖。彷彿父母如果不愛自己的孩子就是一種「原罪」。
但事實是,多數的父母可能的確會對自己的子女有天性的關愛,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就都是該當無條件付出的聖人。
渴望「無條件的愛」的背後,它的潛台詞是:「我希望自己什麼都不用做,什麼都不用付出,什麼都不用努力,就會有人來愛我」。
這種心態和是成年人還是嬰兒沒有關係,因為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有些人覺得,如果父母不能夠在早年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的話,那麼就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創傷,令孩子的心理不健康。
事實上,一個人幾乎所有的心理特徵,起到最根本影響作用的是遺傳。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最多只佔到10%。
那有人會問了,為什麼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這麼小,還有人能通過精神分析獲得了治療呢?
這在最根本的層面上,是因為精神分析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敘事療法」,通過改變了你主觀上對過去的「敘事」,從而令你疏通了自己的主觀世界,而獲得了治癒。
追求「無條件的愛」是導致一個人消極的重要原因。因為他們不能為自己的慾望和需求負責,始終覺得「獲得別人無條件的愛」是一種未完成的遺憾。
因此在所有的關係中,都會非常「吝嗇」的付出。
他們只會不斷的索取,並把別人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是理所應當的;
而自己只做一點點,就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受了很大的委屈。
現在的很多心理學自媒體寫的文章,也包括我之前寫的一些,都只是一種「精神安慰劑」。我們拋出各種理論,來迎合讀者的內心:「你沒有錯」,「你的確很委屈」,「你已經很努力了」,「你真的很不容易」。
這些理論可以不斷的幫助讀者完成「自我合理化」,令他們的內心覺得舒服了很多。
但這種安慰劑有用嗎?當然沒有絲毫的卵用。因為它只能讓你獲得一時的解脫,但對於客觀事實的解決毫無助益,問題一直擺在那裡。
你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覺得心裡爽了很多,但明天醒來繼續面對那些問題,又產生了痛苦;
也許你還能再找到一些文章來幫助你獲得內心的平靜,但這不過是飲鴆止渴。
文章和理論就像是毒品,你不得不一次次尋求更大的劑量——直到文章對你失效。看再多文章都沒用了。
這樣的人我接觸了很多很多。他們浸淫在心理學的圈子很多年,看了很多書,懂各種理論,訂閱很多公眾號。
他們對問題的「認知」非常清晰,但也僅僅止於「認知」而已。他們的生活依舊是一成不變的糟糕,而遲遲沒有真正的去面對。
怎樣才是內心強大的人呢?
內心強大的人有一個共性,就是著眼於客觀問題並解決問題,而不會對自己的「內心」過度分析。
也就是在情緒ABC理論中,他們更關注A——具體事件的解決,然後再考慮B——自己的內心。
但是一個不敢、或者逃避面對客觀現實的人,他只能在B——內心感受的調整上一條道走到黑。
當然,「接納自我」這個概念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我們是在哪個階段,那種心態去自我接納。
在我們的客觀生活確實過得不怎麼樣,人際關係一團糟,工作做不好,不會表達和交際的情況下,這時候沒必要談什麼自我接納,一是因為你根本接納不了,二是因為就算你接納了,這也只會令你走上一條偏激的道路。
在消極的心態下,「自我接納」就變成了一種「自我維護」。我們打著「接納自我」的名義,實則是縱容自己的種種缺陷和慾望,有需求卻又不主動付出,只會坐井觀天,渴望掉下來天鵝肉。
唯有在積極地、面對問題的心態下,「接納自我」才是有意義的。
或者說如果我們能夠積極地面對問題,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就不需要「自我接納」了。
因為我們走出了小小的「我執」,我們不再滿腦子都只有一個「我」,不再畏懼改變、害怕付出,這時候我們已經超越了「自我」,也就沒有需要「接納」的對象了。
本文作者風墟,心理諮詢師,婚戀家庭治療師,心理作家。已出版書籍《自醒 從被動努力到主動努力的轉變》
我正在嘗試接納自己,每個人的痛苦其實來源於無法真正的接受自己。我們更多的是按世俗的標準要求、定義自己,如未達到(不管那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就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中,自此痛苦和抑鬱糾纏其中。 我的抑鬱由此而來。我努力的拋開世俗對我的影響,我沒房、沒車、沒男友,哪又怎樣!我活著,我想思索我為什麼活著,意義何在,我想努力探索我感興趣的東西,即使我現在對任何事物都豪無興趣。我想找回自己,然後接受所謂失敗的自己。你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那結婚,生子有什麼重要
首先要來理解什麼事物是人為可以改變,哪些事物是我們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改變,接受哪些不可以改變事物,去努力改變哪些可以改變事物。心理學家和佛家說接受,也即對人力不可改變事物,抱有接受態度。比如冬天不可能不冷,誰也沒有能力讓冬天不冷,被動。被動接受就是承認冬天必冷,無法改變,在哪兒傻傻忍受,不做任何改變,積極的接受就是知道冬天必冷,我們可以
多加衣服抗寒,可以開空調加溫御 嚴寒。對於冬天不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事物,我就只能接受。接受也有兩種不同的態度。那就是消極和積極。
我今天思索「接納」時,有一個新的角度來說什麼是接納,我想可能更容易的被大家理解。
什麼是接納?接納是什麼?人們通常解釋為:接受事物本來的面貌。那我接著問一句:什麼是事物的本來面貌?你如何知道你看到的是事物的本來面貌而不是自己心中的本來面貌呢?
所以,我換一個角度來說接納:接納,即使不評判、不指責、不認可、不否認、不進行任何的評價;接納自己,就是在接納自己的那一刻,不對當下的自己不進行一切評判!
是的,就是不對當下的自己進行一切的評判,包括不指責、不認可、不否認、不贊同。
但是,我們通常說接納自己,實際上內心包含了一個「接受自己」的意思!接受,就用了好壞的道德、能力的評價,並表示對評價結果表示接受。
如果從接納,走到「接受」接納,是讓自己有機會認清楚自己!
為了實現「接受」自己的目標,我們可以將「接納」自己的審視方式當做一個工具,一步步指引自己走向接受自己的目標,具體實施分為以下幾步:
1、以接納自己的態度,觀察了解自己,以獲得自己的真實信息:以一顆「接納自己」的態度觀察自己,因為沒有任何評判的姿態,因而讓你以客觀、冷靜的態度看到真實的自己,藉以了解到自己真實的信息。
2、明確自己的目標:根據「接受自己」的標準,明確出自己要提升達到的標準,此標準清晰的描述出對自己的道德要求、能力要求等等;
3、衡量現實自己、目標自己的差異,制定可行計劃:正是由於「接納自己」了解到真實信息,才能制定出可行而真實的計劃,然後,進行執行;
4、不斷衡量自己的狀況,不斷努力提升自己:不斷對提升後自己用「接納自己」的姿態進行審視,評價自己提升的情況。
接納自己,是當下時刻對自己不評價的接受;但是接納本身,並不能改變自己的任何狀況,只有藉助「接納自己」對自己的了解,另外配合對自己能力的培養,才真正的能夠到達「接受」自己的目標。
我認為:接納自己,是了解自己的最佳途徑;但為了最終能夠接受自己,則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讀書!是人向上!讀善書!《弟子規》,《了凡四訓》!一定會讓人生更輝煌!大家吉祥!
推薦閱讀:
※下聯:飄蓬落,庭寸土,期期根葉生,盼。上聯是什麼?
※人這一生,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
※關於背影的優美句子有哪些?
※人的一生,真愛只有一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