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之後,家長該怎麼辦?


女兒今年大三,分享一下我和小學時期的女兒的經歷,僅供參考。

孩子出生前,我也算一個「照書養孩子」的典型,訂了《父母必讀》,每一期都認真學習,積累了理論知識。知道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到了小學二年級,一開始偷偷摸摸的追星,把明星的小照片什麼的夾在書本里。我和她要好同學的媽媽們聯繫後,發現情況大同小異。大家討論後覺得堵還不如疏。於是,我趁她不注意,大概看了幾個明星的名字,然後自己上網查了相關的信息。周末的時候,假裝不經意地提起某個明星的事情,孩子瞪大眼睛,好像看外星人一樣看著我:媽媽,你也追星?我輕描淡寫地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過外貌會改變,最重要的是內心善良,正直,有道德。

孩子忽然覺得我不是那個只會訓她作業做不好的媽媽。我假裝不太了解那些明星的事情,讓女兒告訴我,邊聽邊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見和建議。我趁機和女兒說:做事情要光明磊落,不要偷偷摸摸。把事情藏著掖著,也解決不了問題的。媽媽永遠站在你這邊的,有事情要學會分享和傾訴。

以後,我經常關注一下娛樂圈,和女兒討論當下發生的各種事情,包括明星的婚變,利用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幫助女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當你能和孩子同步的時候,你是她可以信賴的朋友。你能聽得進她的心聲,她也會願意向你傾訴的。你會發現,她的內心其實很簡單美好,有時候,是大人的誤解扭曲了孩子的感受。

學會分享,學會傾聽。孩子的小秘密不再是他一個人的秘密。


要恭喜這位家長,孩子有小秘密,說明孩子長大了,有些事情不願意跟父母說了。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階段呢?

3歲前,孩子處於自我意識發展的時期,這個時候總是會不停的有自己的主意,我們有的可能會否定他,有的可能會嘲笑他,在當時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好的結果,但到孩子5-6歲或者再大一點,他再有了自己的想法、主意,就不願意全部分享給父母了,而是自己藏起來,就成了自己的小秘密。說到這裡其實也有些孩子性格使然,即使在非常開放的父母代養下,到學齡期也會有小秘密,是他感覺長大了的一個標誌。

所以不管因為什麼原因,我們要善待和理性的處理孩子的「小秘密」事件,給孩子一個自己的空間,讓孩子不願意說就可以不說,但盡量不要「撒謊」,犯錯的孩子不可怕,養成撒謊的壞習慣才更可怕。

有些孩子隱藏起來的秘密可能對自己有傷害,我們要引導孩子表達出來,父母可以分別單獨跟孩子做溝通,相互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引導孩子說自己的秘密起碼要告訴父母中的一方,而父母對待孩子的秘密也要非常「重視」,不能隨便嘲笑和告訴他人。在孩子還不能有是非分辨能力的時候避免危險的發生。

有些孩子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秘密,而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是我們夥伴友誼發展的一個關鍵期,也儘力尊重孩子此刻的選擇。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逐漸去學會從照顧者的角色轉化,轉成陪伴者,好朋友的角色,更好的陪伴孩子長大。

了解更多更科學系統的育兒知識,請關注「積木育兒」頭條號或微信號。


誰沒點秘密呢?我們大人有不想被別人知道、看到的事,小孩子也不例外。

「秘密」不一定就是不可告人的、不好的。孩子只是想有一個專屬的空間,來容納她那不想被別人知道的小心思,沒有我們大人想得那麼複雜。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時,家長只需這樣做:

寬容以待

不要去斥責孩子偷偷摸摸的行為,不然她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事很見不得人,很齷齪,心裡會留下陰影。以包容的心態接受她的這個行為,孩子會更加陽光。

尊重孩子

關於孩子的秘密,不要想著在她不在場的時候去偷看。小心!他會鄙視你。人在小也是個「人」,我們對孩子要有起碼的尊重。實在想知道,可以徵詢孩子意見。孩子願意和你分享,當然很好。不願意,也不強求。

共同守護

當孩子和你分享她的秘密時,做一個聆聽者,從心底里和她一起感受她的喜怒哀樂、迷茫與困惑。千萬不要去取笑她、批評她。

不要做個「大嘴巴」,把孩子告訴你的秘密再去講給別人。這樣很不厚道,你會失去她的信任。記住,這個秘密只有你兩個才知道。

默默關注

孩子越大,我們對她的秘密越不放心。是不是交到了壞朋友?是不是有什麼壞事沒告訴我?是不是早戀了?總之,一個個不好的念頭充斥著我們的大腦。

即便這樣,也請先做好前面三項。然後,平時多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多留心她的一言一行,向老師了解了解情況,多做些背後默默關注的事兒。一旦發現不好的苗頭,則開誠布公地和孩子溝通。


關於孩子關門這事,我想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在我家,是絕對不允許她關門的,更不允許把門反鎖。這和我的親身經歷有關。

以前,我有個鄰居,是個小姑娘,獨自一人在北京打拚。後來,她失業並失戀了,雙重打擊讓她走不出來。在一個夜晚,把門反鎖,當外面的人把門撞開,她已從窗戶跳了下去。自此,我心裡留下了一個梗,見不得別人關門鎖門。


非常理解作為媽媽,第一次發現女兒有屬於自己的小秘密,不肯告訴父母的那份心情,失落伴隨著擔心。但其實回想一下我們的童年,誰沒有一點不想告訴爸媽的小秘密呢?我們學「壞了」嗎?

一般來說,學齡前的孩子,不太懂得秘密的含義,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隨之也就有了所謂的「秘密」。秘密意味著他自我作為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應該感到高興,這意味著孩子誕生了內心世界,他想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珍視一顆童心的成長,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讓他擁有一份獨自擔承的內心秘密。

對一個獨立個體來說,「秘密」往往與「責任」緊密相連。從這個意義上講,擁有秘密是孩子邁向獨立和成熟的必經之路,有遠見的父母,更應當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那麼,我們應當怎麼做呢?首先,是絕對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可以主動給孩子買一個日記本,買一個抽屜上的鎖,告訴孩子,如果有些事情不想跟爸爸媽媽說,可以用寫日記的方式來傾訴,爸爸媽媽絕對不會偷看。當然,如果遇到了解決不了的問題和煩惱,爸爸媽媽隨時洗耳恭聽。

注意,答應了不偷看,就要做到,否則一旦破壞這個承諾,孩子對於父母的信任也會大打折扣。

父母在平時也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也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去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

同時有一個方法可以加強溝通,孩子不願意說,爸爸媽媽可以主動去和孩子交談,談什麼呢?不一定非逼著孩子說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大可以和孩子聊一聊,爸爸/媽媽像孩子那麼大的時候,都遇到了那些快樂的事情,煩惱的事情,甚至談一些當初的「秘密」和孩子分享,聽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孩子看到爸爸媽媽這麼信任自己,平等地對待自己,也會很願意和爸爸媽媽分享自己的小秘密的。


生孩子、養孩子真的不容易,從十月懷胎、呱呱墜地、牙牙學語到慢慢長大成人,孩子無時無刻不讓父母擔心。父母對孩子有所擔心是正常的,但是過於擔心就不應該了。比如:從問題的提問者對問題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到發現孩子有秘密之後有所擔心。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時時刻刻都在成長,孩子從一張白紙,到有自我意識,從懵懵懂懂不懂事到慢慢對什麼都好奇,對什麼都感興趣、有「私心」、藏事兒等等,這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然階段。孩子有秘密不可擔心,但是關鍵是家長對孩子的秘密如何看待和處理就有學問了。對孩子的問題處理的好,可以確保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一旦處理不妥當,估計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我舉一個自身的例子:我兒子讀小學五年級之前對我是什麼都說,按照兒子的話說「媽媽是我的保密瓶」。由於取得了兒子的信任,我時時刻刻都能了解兒子思想動向,兒子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就及時解決,兒子也感到非常快樂。可是由於五年級一次好朋友的生日,兒子偷偷告訴我說第二天晚上不會來吃飯了,因為要去給好朋友過生日。因為當時老公對兒子管教很嚴格,我怕兒子不會來吃晚飯老公會打兒子,於是就悄悄跟老公溝通,想不到老公竟然不近人情,立即阻止兒子。就因我那一次對兒子的失信,從此以後兒子對我關閉了心扉,後來兒子越來越逆反,險些誤入歧途。

以前慘痛的教訓讓我明白,要想走進孩子心裡必須取得孩子的信任!所以現在孫子又把我當成了保密局,我的保密工作也一直做得很好,有時候孫子和爸爸媽媽之間產生矛盾時,只要我做工作寶寶都能欣然接受。


塑造全面接納的親子關係+什麼都可以談的互動氛圍

特別能理解媽媽希望能知道女兒的秘密,隨著女兒長大,他們的秘密越來越多我們越來越不知道他們發生什麼之後,有些媽媽就會逐漸恐慌。因為只有我們知道了孩子在發生什麼,做家長的才能及時給予幫助、引導和支持,讓孩子行為上避免受到傷害。

有個媽媽說得好,親子關係足夠親密的時候孩子會跟父母講。作為心理諮詢師,我的理解是,在這一點上涉及親子親密關係的核心內容是,父母對孩子的全心接納。就是無論他說什麼你都做出一副接受的樣子,由此形成接納的關係基礎,孩子才肯跟你分享秘密。我自己有如下兩點經驗分享。

1.不批判,全接納

當孩子覺得他做的事情可能不正確,或者達不到你的好預期,或者他預期會因此受到你的懲罰的時候,他就不告訴你那件事。我一直致力於不批判孩子,有時候很想也要自己忍著。

我舉例。即使是我們在阻止孩子的「文化不正確」言行的時候也要講方法,否則也可能損害親子關係。

當我孩子才2歲半的時候,我的母親喜歡一大早起來跑到我們房間站在我床邊看著我們,我孩子一睜眼常常就被嚇一跳,或者她就是不喜歡被人注視。一次,她就抱怨說:外婆你幹什麼站在這裡啊,你走啊!

我當時就覺得她那樣說太傷害外婆的心了,就本能的在她小屁股上拍一巴掌,說:不許瞎說,外婆會傷心的。

於是我的孩子馬上就改口說:外婆,別站在這裡了,你去客廳看電視吧,站著累,你去歇會兒。

大家都誇孩子多機靈啊,可是我卻是一機靈地感受到孩子的這種隱藏性、不坦白完全是大人的不接受態度塑造的!

所以後來,當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的時候,我就注意方法,不在當時當地拍巴掌,而是過後跟她講道理說,要更體諒他人的說話,但是媽媽都能理解你的想法和情緒。

2.什麼都可以談關鍵時候很有用

以前述例子看,我一直都致力於在跟我女兒之間塑造坦誠的關係,什麼都可以講,沒什麼不可以談。這種關係在關鍵時候真的有用。

我現在居住在波士頓,我女兒五歲半了,因為她爸爸之前回國後我就一個人照顧孩子又要工作,非常囧,她又是自我主張比較強烈的孩子,有時候我真的難免發火,有天我跟她一大通地發脾氣,然後就自己去洗衣房洗衣服了不想理睬她。

等我回來的時候,她神情奇怪地跟我說:媽媽,我想想還是打算跟你談談。

我當時已經很後悔自己之前發火了,於是語調輕快地說:好啊。她就說:媽媽,我已經收拾好了東西了,我打算離家出走。

我心裡一驚,嘴巴上輕鬆地說:是嗎,告訴媽媽你要去哪裡啊,外面天冷啊,有時候我就來給你送吃的。

然後她拖出來一個大背包,我才發現我賭氣離開一會兒,她已經將東西都打包好了,厚的薄的里的外的衣服、還有玩具娃娃都收拾好了。並且她指給我看胸前的口哨說:媽媽,我也帶上了這個如果遇到危險,我會吹口哨,人們就會來救我的。

我心裡很震驚,她真的是挺有行動力。所幸一切都告訴我了,——這是在美國,她一個小小孩子大雪天入夜路燈下拖著背包出門被鄰居看見報警,我就絕對是虐待罪,這孩子都保不住了啊。

於是我態度「輕鬆」的抱起她坐在我膝蓋,溫柔地說:打包還挺好啊,就是還差一瓶水。可是你為什麼想離家出走啊,外面很冷呀。

她就說:你對我太凶了,爸爸也對我凶,我很受傷,我不想待在這個家裡了。

我跟她道歉說媽媽是脾氣不好了,可是也是因為你做得不對啊,而且你情緒也不好啊。

結果她就高興起來說:媽媽,我們倆都傻了嗎,剛才衝突的時候我們怎麼沒想起來深呼吸呢,下次我們倆可要記住了,相互提醒哦。

然後那個晚上我們一起睡覺的時候,她又跟我說:媽媽我們可以談談嗎,我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人會發脾氣……

綜上,讓孩子不跟你有秘密,就必須非常注意自己要對孩子全面接納,如此她才敢跟你坦誠,你才能掌握情況,給予孩子保護和幫助。而且我們大人真的要時刻反思,不要總是去想著孩子不對,其實我們大人自己不對居多只是缺乏反省。


題主您好,其實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有自己的小秘密是很正常的事情,作為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父母在孩子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程度和參與程度會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減少,這是一個必然的規律,如果現實中不是這樣的,反而不正常。

所以,父母看到孩子有自己的秘密之後,一般首先可能會覺得有點失落,但更應該感到欣慰,因為這是孩子開始獨立的一個表現,作為父母,在這方面要想得通,對孩子適時放手。

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不要想著通過偷看孩子的日記等行為去了解孩子,被孩子發現了只會更加反感和叛逆。

如果真的擔心孩子在做不對的事,可以在平時多觀察孩子的行為,有沒有特別異常的舉動,或者平時多和孩子交流,哪怕是談一些寬泛性的話題,比如音樂、體育、明星等,父母可能從孩子的一些看法中了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說明孩子已經長大了,家長應當開心,並尊重孩子有小秘密的權利。但是,很多家長可能會擔心,孩子的秘密可能是一些會傷害到孩子的事情,那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秘密,你也可以,媽媽尊重你。

第二,告訴孩子秘密是什麼?秘密不包括別人對你的威脅等。

第三,可以在孩子放鬆的時候,適當的和孩子交換秘密


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有自己的小秘密,即便是最親近的媽媽也不想讓她知道。如果擔心孩子會變壞,那就在平時多跟孩子交流溝通,多交心,讓孩子成為自己無話不談的朋友,這樣孩子一般不會太多的隱瞞事情。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從模仿到獨立的過程。

每個孩子從呀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到有簡單思維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時光的推移,孩子到了五六歲的時候,開始有了性別意識,等到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步入到一個小的社會群體中的時候,就開始承擔一個社會角色,同時獨立意識開始萌芽,有自己的小秘密也就很正常了!

孩子有了小秘密,很正常。家長應該給予充分的尊重,別過分好奇,很多孩子把在學校和哪個小同學關係好或不好看作秘密,把喜歡哪個明星看作秘密,把哪個老師好或者不好看作秘密,甚至開始寫一些日記類的隻言片語,這都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家長只需把握孩子成長的大方向,三觀教育要正確!

保持和孩子融洽的關係,保持良好的溝通,往往很快就有一天孩子就會告訴你他所有的秘密。


推薦閱讀:

腿疼腳麻與跟腱炎有關嗎?
還記得上學時候在課桌上寫過什麼嗎?
如何去定義自己的未來?
天天寫作的人會不會沒東西可寫?
澳洲留學(廚藝課程)

TAG: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