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上班後,孩子會和奶奶親,不和媽媽親了嗎?
雖然一般來說,寶寶跟誰時間長,就會跟誰比較親。但我覺得也不能把奶奶(或其他看護者)說得太魔性化了。
我覺得寶寶跟誰比較親,主要是看跟寶寶互動的頻率。
不可否認,奶奶(或其他看護者)在家陪寶寶的時間比職場媽媽更多,幾乎整個白天都是奶奶(或其他看護者)在照顧寶寶,寶寶對她們是有一定的依賴性的。
但職場媽媽是否想過除了上班以外,跟寶寶的互動有多少呢?下班回家後是繼續刷手機、打電話、忙工作,還是能放下工作上的事,專心地陪寶寶吃個飯、給寶寶講個故事、帶寶寶下樓散個步?你是否再晚也會陪寶寶一起睡覺?
孩子跟你親不親,真不是因為你上班去了~
我們家寶寶是由外公外婆帶的。他的確跟外公外婆很親,但也不能說跟我們就不親了。
我的感覺是,首先外公外婆很疼愛他,會耐心陪他玩,自然就很親。但就外公外婆來說,寶寶跟外婆更親一點,因為外婆很會跟他玩,而外公就稍微欠缺一點,可能是不太懂得怎麼跟1歲多的小孩子聊天玩耍,所以即使白天他們兩個老人同時在家帶孩子,寶寶更喜歡黏著外婆。
而我和老公每天下班回來也會跟寶寶積極互動,給寶寶喂飯、帶寶寶洗澡睡覺、周末2天完全是我們在陪寶寶,所以寶寶並沒有因此就跟我們疏遠了。
如果上班後媽媽就不參與撫養孩子的過程,完全由奶奶帶娃,孩子當然會跟奶奶親。但是如果媽媽只是去上班,下班後還積極的餵養照顧孩子,孩子最後還是和媽媽親,孩子的天性就是最最喜歡媽媽的,所以不用糾結,安心上班,回家後多多和孩子親子互動,孩子最愛的人必然還是你。
感謝邀請。孩子「和誰親」,主要還是看誰是他3歲前的「主要撫養人」。
一般來說媽媽懷胎十月,又在上班前哺乳及全職陪伴孩子四個月,孩子已經習慣了媽媽的氣味和懷抱,即便後面又其他人加入照顧孩子的行列,也不會破壞孩子和媽媽之間最緊密的鏈接。之所以會問這樣的問題,我想還是媽媽愛子心切而產生的莫名擔憂,要解決或避免這樣的問題出現,我建議:
1、媽媽盡量堅持哺乳到孩子兩歲以上,上班期間也可以通過背奶來給孩子攢夠口糧,及時媽媽不在,孩子喝的也是媽媽的奶,也會產生對媽媽的味覺記憶。
2、上班前和下班後媽媽要主動接過照顧孩子的工作,陪孩子玩玩遊戲,給他念念繪本、幫他按摩一下身體,盡量多的參與到孩子的日常活動中去。
3、在孩子三歲前晚上陪孩子睡覺(或者讓孩子在自己的房間睡覺),晚上的時間是孩子最需要安撫和安全感的時間,這時候媽媽在場肯定事半功倍。
總之,不要讓孩子在大人之間被迫去選擇、不要在孩子面前去詆毀或隔離其他撫養者,要給他們無條件的愛和關懷,只要媽媽不放棄,任何其他人都無法超越媽媽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當然不會了!孩子雖然白天是奶奶帶的但是下班後媽媽如果能夠和孩子保持足夠的時間相處,你永遠是孩子心目中的最愛。我家兩個寶寶都是這樣的!
大寶那時候才98天的產假,產假結束後我就上班了,中午回去餵奶,晚上回家我帶孩子奶奶做飯,晚上也是跟我睡。所以,大寶的心目中我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二寶六個多月的時候我去上班的,雖然二寶現在才十個月,但是只要我在他旁邊,他誰都不要,只認我。孩子和媽媽的親近是與生俱來的,懷胎十月的零距離接觸是任何東西無法替代的。母乳餵養又給母子之間建立一個甜蜜的聯繫,讓寶寶和媽媽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不管奶奶照顧多少,只要你也花時間和心思在孩子身上她就會同樣愛你。但是如果你不能很好陪她玩耍,給她愛的體驗,我想她也會疏遠媽媽親近奶奶的。愛的體驗是相互的,只要你給他愛的感受,他會回報你同樣的愛,甚至更多的信任與愛。
要相信,你對孩子的愛他都會記得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和一個陌生的人相處久了都會產生情感,和況是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呢。
有些媽媽由於工作不得以把孩子交給奶奶來帶。某天回家發現孩子對自己非常冷淡,就會產生孩子不和自己親的心理,其實這是媽媽一種正常的擔憂。媽媽雖然上班了,但不能忽視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可以乘空閑時間帶孩子一起外出遊玩,晚上在家裡和孩子做些小遊戲。這既增進了和孩子之間的親子感情,也對孩子看不見的成長有所了解。
這個問題不是絕對的,但是孩子跟誰親,一是取決於誰對她好,二是血緣關係,與生俱來的親情母子或者母女,哪個孩子又不願意跟媽媽親?即使媽媽上班,也只能說是跟久了奶奶,習慣了奶奶的所有模式,包括情感依賴,但是那種與媽媽發自內心深處的愛並不會因為離開幾天,或者久不相處就能淡薄得了的,即使有個幾天的生疏,也會很快就和媽媽融和在一起。
有的孩子因為媽媽每天都要上班,跟媽媽在一起每天都覺得待不夠,反而會更加依賴,珍惜並留戀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他們內心深處也知道奶奶只是來照看他的,雖然也跟奶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還是與媽媽之間那種依戀是有區別的,我個人的例子就是如此,有時候因為上班,有時候因為其他原因,會離開家一陣子,女兒大部分時間都由老人照看,但是我們母女的感情只增不減,反而覺得更親了。
有的媽媽擔心出現這樣的狀態,其實大可不必的,只要你對孩子付出了足夠的愛,Ta也會感應到的,也會領情的,同時也會反饋給你足夠的愛,與老人親,其實也不是壞事,足以說明你不在家的日子或者時間裡,老人對孩子的照顧肯定是無微不至,同時還有了共同的情感默契,所以孩子也與老人產生了依賴和留戀。如此,你才可以踏踏實實上班工作,之餘再抽出時間和孩子有愛共處,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這種情況相信是很多寶媽的小苦腦吧,其實想一想大可不必!
第一、做你自己就夠了!
你該怎麼愛孩子還是怎麼愛孩子,只要你的愛是發自內心的,發自肺腑的,真兒真的愛孩子就好,孩子和奶奶親又有何關係,在你的內心裡當做又一個多愛你孩子的親人就好了!你的孩子越多人愛越是好事呢,怎麼會成為苦惱呢?
第二、因為你是給孩子斷奶,你的這種心理非常正常,等過一段時間就自然好了!
記得我剛給孩子斷奶的時候,也有這種心理,覺得和孩子之間多以一道距離,總感覺對不起孩子,像是做了虧心事一樣,等這個階段過去就好了,所以不必太憂鬱這個事情!
還有你要知道,媽媽對孩子的愛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如果是三歲之前是有可能的。
老人常說孩子三歲以前,誰養是誰的娃。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三歲之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主要時期。這個時期,孩子會努力和主要撫養人建立七緊密的聯結,基本上和主要撫養人是一體的。所以,這個時期是建立親子關係的最佳時期。
看到這個問題,能感受到這位媽媽的內心的焦慮。如果你想避免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
一、利用好孕期和哺乳期,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聯結,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二、哺乳期過後,每天上班之前,要跟孩子做好心理鋪墊,出門前跟孩子親吻告別,並且告訴孩子你下班後會馬上回來。
三、利用下班後和休假的時間,好好陪伴孩子,晚上要堅持跟孩子一起睡。
堅持這些,你仍然是孩子的主要陪伴者,你去上班,孩子只會感覺像你去衛生間一樣,只是比以往的時間長一些。你跟孩子的親子關係沒有改變,當然也不會被取代。
總之,媽媽在寶寶的心目中是有著不可取代的優先地位的,只要你自己不忽視寶寶,不輕易放棄這個位置,寶寶是不會隨便把這個位置讓給別人的。放鬆心情,好好的,更長情的去愛自己的寶寶就好。
那要看你這個媽媽怎麼做了。
如果你只是讓奶奶幫忙看護,但你只要有時間就會高質量陪伴孩子,孩子當然還是和你親啊。
孩子不和媽媽親,說明媽媽和孩子相處的太少了,沒有把心放在孩子身上。我們身邊有很多,媽媽上班,但一下班就全身心陪伴孩子的。親子關係都很好啊。
媽媽有自己的事業,對孩子也是一種正向的影響。所以這個不是問題所在。問題在於媽媽有沒有和孩子在一起時,高質量陪伴了孩子。而不是上班一天,累得到家就倒頭大睡,沒有力氣陪孩子嬉戲玩鬧,也沒有給孩子堅持親子閱讀。或者,即使陪著孩子,但眼睛看著手機,或者在刷劇。這樣孩子內心會不會寂寞,你都不清楚。孩子需要媽媽的愛和關注。否則,孩子內心將會缺乏安全感,會不自信,會自卑,會退縮。或者叛逆。
他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好,不值得媽媽更多的愛我。
這個問題,提得有點杞人憂天。孩子,媽媽,奶奶,都是家中的一員。一家人和和美美,當然和媽媽親,和奶奶也親。沒有必要無聊地去擔心孩子因為媽媽上班去了,就只和奶奶親了。
即使是留守兒童,媽媽長期不在身邊,如果和孩子溝通順暢,也和媽媽親的。同學女兒從小留守,現在已經上大學了,和她無話不談,娘倆像姐妹一般,衣服都換著穿。因為同學雖和女兒遠隔千里,從小每天都打電話,時不時給女兒寫信,送女兒課外書等喜歡的禮物。暑假接到身邊來,帶孩子去書城圖書館博物館科學館遊樂園,寒假回老家帶孩子走親訪友。女兒學習成績好,乖巧懂事,既親媽媽又孝順奶奶。要記住,媽媽和奶奶都是愛孩子的。老人對孩子的愛和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可比性的。孩子需要的,是感受了愛,並生活在愛意之中。
孩子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現實生活中的「女娶男」現象?
※中國傳統文化的「孝道」中的孝和愛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有些人對畫畫有耐心,學習沒耐心?
※如何克服心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