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一整本書和讀完大量碎片化書籍後的人有什麼不同?
1整本書和大量碎片化書籍有什麼區別嗎?或許題主的原意是問「整體性閱讀」和「碎片式閱讀」的區別。根據我個人的讀書經驗,區別還是非常大的。最關鍵的有2個點。
第一,1整本書的框架是成體系的,碎片化閱讀是沒有體系的不管你是否出版過書籍,你肯定寫過高考作文,上班後肯定也寫過各類報告、材料。凡是「寫」東西,都需要搭建框架,直白點就是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每一點下面可能還會有第1.1點、第1.2點、第1.3點等等。試想,這不就是書籍裡面的大章節標題、小段落標題嗎,只不過你寫的報告可能就幾百字、幾千字,但一本書幾萬字、幾十萬字而已。為此,1整本書,它的內容和知識是成體系的,一次性讀完,就好比吃了一塊三明治,作者都給你把各種「材料」搭配好了,省時省力。
而對於碎片化的閱讀,不管是碎片化讀20本書,還是碎片化讀200篇文章,雖然可以廣泛接受更多的信息,但卻很零散。
就好比那塊三明治,各種材料東一塊、西一把,需要你自己「去做」。如果你是一位好的讀者,提煉、總結、組織、反思的能力很強,說不定你做出來的「書籍三明治」比作者的還要好。
但假如你不怎麼會做菜呢?假如你的水平不如寫作者的水平高呢?那你做出的三明治,也就只能「呵呵」了吧。
所以,我個人建議,在閱讀的初期(頭1-3年)最好是整體性的閱讀幾百本書,3年以後,你的知識儲備、閱讀能力都提升了,再碎片化閱讀+整體性閱讀。
第二,1整本書能夠鍛煉你思維的連續性,而碎片化閱讀卻不能思維的連續性,這是什麼意思呢?我舉個栗子,你在和人聊天,就聊到最近的房價是怎麼怎麼漲的。
如果你的思維很好,你會分析的很「深入、透徹、連續」,不僅分析房價表面因素,還能分析供需關係、人群需求、市場波動、資本運作等等,更有可能從金融危機、日本經濟泡沫等歷史方面給出一些思考。
但假如你沒有這種思維的「深挖」能力,只能是表面的「侃大山」:房價真高啊、我們家都2萬一平了、我畢業三年了根本不夠買1平米……這種聊天和分析,就是缺乏深度,也就是缺乏連續性思考。
所以,讀一整本,其實就是作者在講述1個最核心的「知識」,只不過他用了幾十萬字的篇幅非常深入、全面、系統、連續的再給你解釋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等等。你讀完它以後,對這個核心思想、核心知識點就有了非常非常深入的認識。
但假如你是碎片化閱讀,東一撮、西一撮,最終只能讓你「表面」上看起來「知道的很多」,但其實這些都是「重複、膚淺的信息」,任何人多看幾次都能知道的和你一樣多。但你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卻不會「深入、透徹、連續」,這,才是真正的差異。
最後,個人建議,讀書最多同時不超過3本,最好是讀完1本再讀下1本,有始有終、思維深入、才能更好的鍛煉自己。
我是千城,謝謝你讀到最後,覺得有用就點贊、留個言吧!
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讀書,打開新的世界。我認為題主不用糾結這兩種閱讀方式的比較。因為,在本質上它們是一樣的。你都是在吸收知識和信息,只不過,有些是篇幅比較長,有些篇幅比較短。
比起關注」讀什麼「,」用什麼方法讀「是個更加值得思考的問題。
對於讀書而言,有效的讀書方法,應該至少包括兩個步驟:閱讀、內化。
閱讀,就是你讀這本書的基本行為,搞清楚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將內容都讀明白。讀完一本書或者讀書中碎片化節選,只是在閱讀這一步,還沒有走到讀書過程的盡頭。
更重要的是下一步,內化。
內化,就是提取書中的知識,轉化到你的知識系統中,讓其成為你認知體系的一部分。
這一步不只是做個讀書筆記,寫個讀後感。而是,你要用你的思維,去處理這些知識,然後,又讓這些知識去補充你的思維。
這個時候,這些知識是否來自一本書、是否是碎片化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內容本身。
舉個例子,比如讀《搞定I:無壓工作的藝術》這本書:
第一步,閱讀。根據書中內容,可以做出如下的梳理:
可以看到,這本書是自成體系的,每個內容之間的聯繫十分緊密。
第二步,內化。雖然這本書體系完整,但是這個體系是作者的體系,你要拆除重建,放到自己的體系中。
這本書是屬於時間管理方面的內容,如果我已有的時間管理知識體系是這樣的:
運用書中的內容,對這個已有的體系進行優化,變成下面的樣子:
可以看出,這個體系雖然吸收了《搞定I:無壓工作的藝術》的知識,但是和書中的體系是不一樣的。
同時,如果我在碎片化的時間,讀到這樣一段關於時間管理的話:
如果今天需要外出,有可能手頭上的書面工作做不了多少就要停下來,趕著時間出發了。
所以,如果跟別人約見,我會提前大概半小時以上到達地點,在那裡邊進行手頭的工作,邊等對方。
這樣,既可以保證準時,又可以有氣定神閑的狀態見面,並且你的節奏不會被打亂,不會因為一件事而讓另一件事讓步。
我覺得這個方法很有用,所以,也把它加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最後,得出的就是內化知識後的結果。在這個體系中,無論是來自一本書的知識,還是碎片化的知識,都聯繫在一起了。是這是經過自我思考、處理、實踐後建立的知識體系。
你可以將這個過程看作了是你在建房子,每個經過你內化的知識,就是磚,至於,這些磚從哪裡來、是打包好來的、還是一塊一塊撿來的,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將這些磚牢固的砌在你的房子上,發揮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己之見,僅來自個人的實踐和體會。希望對你的問題有幫助。
我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過去兩年在閱讀上我也有這種感覺,光靠碎片化閱讀,其實對一個人沒多大幫助。如果真正想提高自己,還是「板凳要做十年冷」,坐下來認認真真地讀幾本書。
因為你通過碎片化閱讀,獲取到的知識也是碎片化的,表面上看,你好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通,其實用我們老家的話說,你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這些碎片化的閱讀看似擴展了你的眼界,擴大了你的知識層面,可是都是虛的。
『只有認認真真讀上一本書,你才算在謀萬世,謀全局的基礎上開始某一時,謀一域。一本書,除了一些筆記隨筆比較蕪雜之外,都是一個作者在某一個領域多年的辛苦勞作和刻苦鑽研的成果,是循序漸進的,是成體系的東西,即便你在閱讀的時候感覺不到,但是當你完整的閱讀完一本書的時候,你才會發覺,你在作者寫的這個領域真的有那麼一點點了解了。
例如,蘇東坡這個大文豪,網上關於他的段子橫飛,但是你也就是知道幾個關於他的段子而已,你並不認識真正的蘇軾是個什麼樣的人。當你讀完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以後,你才發覺,哦原來蘇軾的一生是這樣的,當你閱讀完蘇東坡的文集詩集詞集以後,你才發現,哦蘇東坡這個人越來越有意思了。這是網路上的名人故事和段子給不了你的知識和體驗。
你完整地閱讀完一本書,不僅僅能吸收到了作者的知識,還多少學習到作者的思考方法,思維方式,甚至作者的思想獲取線路,這些都是碎片化閱讀給不了的東西。
我們讀書最重要的是要讀進去,再讀出來。也就是深入淺出,有交付感,能將書里的內容內化為自己所學到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養成的思維習慣不同。比如說,我在讀閱讀書目指導《高效能閱讀》時,雖然我是採取了略讀的方式,然後使用精讀的方式,在讀一本書的過程中,我完成了自己的筆記記錄,並且整理出思維大綱。這本書是由89個具體的建議組成的,如果你只是碎片化閱讀,幾天時間讀一個,或者是隔很長時間瀏覽一個,你所收穫的只是某一個知識點的內容,而對本書沒有整體的思維框架的把握。
跟大家分享速讀術的思維導圖:
讀一本書的最大好處就是將所有的內容整合出來,給我們完整而全面的系統。只有這樣,你才能系統的吸收知識,內化提高,長期以來自己的內涵得到一定的增長。碎片化閱讀只是東一橋西一錘,可能你看過了,但是還容易忘記。
如下圖:是閱讀一本書後的思維導圖。
2.是否成為全面發展,知識面廣的人。如今我們電子媒體時代的碎片化閱讀,都是根據你的興趣愛好來推送的,長時間這樣下去會使你的興趣知識面狹隘,對於其他領域的事情,則了解甚少。我們知道,多接觸生活,多收集素材,才是我們思維靈感的來源,否則只能在一條路上孤獨的走下去。
在閱讀一本完整的書時,有時你起初認為不重要的東西,其實後來你發現正是你所欠缺的。
3.小建議:建議不僅要讀完完整的一本書,還要注意主題閱讀。
所謂主題閱讀,當你對某個興趣領域需要深入了解時,不如將此領域的優秀書籍都找來讀一讀,這樣你所獲得的知識更全面,更深入,也更有系統。當你讀完後,關於這一領域的素材也會變得豐富起來。長期進行這樣的垂直領域的閱讀,會使你輕鬆的成為專業大神喲。
以上是我對此領域的看法,歡迎點贊,評論交流。
兩種閱讀都有用,差別在於它們的地位。
如果把一個人的思想,用一顆樹來做比喻。精讀幾本好書,建立好自己的思想體系,尤其是在傳統的經典書籍幫助下,建立起來的好思想體系,意義非凡。只有把這些書讀好了,樹的枝幹才有了,完整的讀一本好書,可以幫我們長出一個新的思想枝椏。
在思想邏輯的建立過程。邏輯的種子是否優良,就決定了這顆數,究竟是高大的松木,還是低矮的灌木,如果邏輯的種子實在太差了,就只能人云亦云,做個小草。
這是精讀的主要價值和意義。
光有枝幹還不行,我們還需要知識點,沒有知識點掛在樹上,會是一顆光禿禿的死樹。這時候,就可以同上碎片化的閱讀了。來的時候,這些知識還是碎片化的,經過篩選後,掛在自己的邏輯樹上了,它就變成了自己的知識,豐富了見解和閱歷。
再往後,繼續的閱讀和學習,就是再給我們的知識樹,源源不斷的補充營養。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讀一本書和讀大量碎片書,是有區別的!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知道火是不能摸的,因為燙人!可是你聽說火不能摸和跟你自己感受到火不能摸是不一樣的!這中間多了一個為什麼!現在是一個知識信息爆發的年代,我們需要在無數條雜亂的信息中,迅速快捷的找出我們想要的信息,所以才會有二十分鐘左右的聽書,以及圖文解說的拆書,等類似的乾貨,也就是你所說的零碎知識,你聽過,學過,你以為你懂了,但是用的什麼卻是那麼不順手!
這也許就是你在生活中經常感受到為什麼,你明明懂的很多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
要知道自己吃奶糖感覺到的香味和聽別人說的香味是不一樣的!
我國現代著名的職業規劃師,古典老師就曾在他的《躍遷》一書中表示過,讀書盡量要讀源頭書,而非二手書,三手書!
這樣就可以讓你接受到最新最真的,最原汁原味的感受和體悟,而非變味的了!
讀一本書有什麼好處?
可以讓你系統全面的了解,掌握一個知識,甚至多個知識,而非直接知道結論,不懂因果!這樣你學習到的知識是有邏輯,有結構,是完整的!要知道你有太多的知識一知半解的原因,一般來說都是因為你讀了太多的零碎的乾貨!
當然關於這個問題,讀完一本書和大量零碎話的書籍,還有一種解釋,指的同是一本書,而時間是零碎的!
這種方法給我們的讀書結果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至於哪裡不同,你想想,你一天讀一本書和一周,又或者一個月讀一本書中間的區別!
特別讀厚重,苦澀難懂的外國著作,你就會發現,只要你讀書的時間拉長,前面的情節或者內容有時候就會忘記,忘記了,讀起來也就,沒有那種通暢圓潤的感覺!……
好了,這個問題就手打這裡。
我是陳問禪,關注我,一起讀書,攜手尋找有趣靈魂,共同進步!
讀書的目的主要有三種,第一種人讀書為了從書中獲取知識和智慧,提升自身修養;第二種人讀書為了學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以學習為主;還有一種就是純粹為了打發無聊時間,以娛樂為目的。
目的不一樣,選擇讀書的種類也就不一樣,前兩種人讀得肯定是整本書,以文史哲類名著、學術著作、知識教材等為主,這類書是系統性、完整性和科學性的書籍,是一人或幾人知識、智慧、經驗的結晶,營養十分豐富。它能帶給讀者許多有用的正能量。
這類書,為讀者打開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帶給人的影響和衝擊是強大而持久的。像既是名著又是勵志類的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平凡的世界》,看完這些書,讀者不可能不平靜,會激發熱愛生活的豪情壯志。又如,《紅樓夢》、《追憶似水年華》、《白鹿原》等名著,為我們揭示了十分廣闊的社會背景和歷史真相,讀它們,是讀者跑進書中所描述的時代遨遊了一回,更是讀者與作者思想和靈魂的對話,帶給讀者的精神享受不言而喻。
讀這類書很解渴,不但能開啟個人心智,認識歷史面目和社會現實,更能明白個人人生之價值和目標,然後分步去實現,在實現的過程中享受人生樂趣。
而以娛樂為主的閱讀,是以碎片化閱讀為主,像新聞、消息、小故事等等,都屬於這類,讀這類文字,除過能得到短暫的娛樂,給生活來點調味劑,增添一些輕鬆愉悅外,幾乎再得不到其它有用的。並且,這類文字或書籍每天都會大量產生,會像洪水一樣流經讀者大腦,大水過後,感覺什麼也沒有給讀者留下,甚至還帶走了讀者原本的東西。
比如,大腦要不停地接受這些東西,多得不容你分辨,有沒有營養通通都先吃進去再說。它帶走了大腦篩選和辨別好壞信息的能力,耗費了大量寶貴時間,同時。讓人變得越來越浮燥,越來越沒有耐心,失去了平和的心境。
更重要的是,它降低讀者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大腦活躍度容易退化。
讀完一整本數和讀完大量碎片化書籍是在讀書吸收的內容上來區別的!
第一、我們讀完一整本書,不管這本書寫的是什麼內容,我們對它都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知。知道它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知道整個內容之間的內外銜接。知道自己對該事物的認知在哪個層面上,是否需要繼續閱讀,繼續拓展相關知識鏈等等。
第二、我們讀完大量碎片化書籍時可能感覺讀書的內容挺多的,但它卻是五花八門的,我們無從去給它找必然的內在鏈接。而且還有可能就是沒有任何的意義,就是為了我們當時讀那麼一段的感官體驗,或高興或傷感,是很隨性的一件事,有種隨手讀的感覺。第三、讀完一整本書與讀完大量碎片化的書籍之間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當我們讀完一整本書之前往往都是有很強的目的目標性在裡面。它是我們願意讀的,是我們必須讀的。而碎片化的閱讀本身是一種很隨意的閱讀,它也許也有目標性,但相對於前者要弱多了。它更多的是我們的一種生活習慣來支撐的。它的內容雜而多,短時間內很難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但時間長了,它的力量也是不可估量的!畢竟閱讀比不閱讀是不一樣的結果!就說這麼多吧!其實,一氣呵成的讀完還是隨意讀,都是根據我們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的!根據我們的需要和時間安排來的。只要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又能愉悅自己的心情就好!
關注【靚麗女先生話語堂】學好語文不是事!
讀一整本書和閱讀大量碎片化的內容,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有的中學生閱讀中外名著,雖然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卻因此體驗到閱讀的整個過程,感受到了思想上的觸動,精神上的歡暢。
有的中學生嫌麻煩,不願意看原著,而是想出很多「聰明」的辦法,看簡介、看各種縮寫本,看一些閱讀指導的片斷和截選,這樣輕鬆省力。知識點有了,重點找到了,答題順利了,但是他沒有感受到語言文字系統的內在的美。
過去有很多人喜歡看長篇、中篇小說,現代生活中,人們每天忙忙碌碌,喜歡快餐式閱讀。在文學上推崇微小說,恨不得讓一篇小說微小到只幾個字,可以相像,這樣小說價值究竟有幾何,只是嘩眾取寵罷了。
看一本好書會讓人的頭腦富有系統性、連續性、邏輯性,一整本書就像吃一道精心烹制的食品,美味又營養;而碎片化閱讀就像吃快餐一樣,味道雖好卻沒有多少養分。
如果你的讀書只是為了開心娛樂,那麼碎片化閱讀非常適合你,讀起來輕鬆愉快沒壓力。如果你讀書為的是吸收知識,提高能力,增添內涵,那麼,一個月讀一本書和一天讀幾篇文章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不建議進行過多碎片化閱讀。
當我們走出校門以後,閱讀的質量與方向具備了個人的主動性,很多專業的知識和經驗要從書本中學習、在工作中獲得,就要讀一些專業類的圖書。系統的閱讀容易讓人成為專業的人才。大量閱讀碎片化文章的人更容易成為了解各種資訊、了解社會常識的百事通類型的人。
精讀與碎片化閱讀
如果僅憑藉想像的話,大概會覺得兩者並無差別。因為一個就是前者提煉之後,更精華的部分而已。
但現實卻有些譏諷。
先引用一句話,「無用功的多少,會改變事情的結果。」就像基因中有無用的碎片一樣,看著冗雜的部分,絕非完全無用的偶然存在。
舉個實際點的例子:
《槍炮病菌與鋼鐵》,全書四十萬字左右,我用一句話就可以給你概括:作者以地緣學說為基礎,解釋了人類的進化與發展。
這本書全部的論點和論據都沒有超過這句話的範圍。
但看著這句話,沒看書的人,又能明白什麼呢?
這似乎是一個很極端的例子,畢竟大多數碎片化的內容,也會豐富一些。
我覺得精讀一本書,性質有些像我們記背歷史和知識點。既然百度一下就能夠搜到這些東西,我們又何必記在腦子裡?
主要理由是這樣的:當你需要使用的時候,比如寫作一篇文章,你必須腦子裡有這些東西,它才會出現。這個時候,僅僅是知道,大腦是不會提供給你信息的。必須是牢牢的記憶才能產生效果。
所以,精讀與碎片化閱讀,更大的區別是在於深度和廣度,在應用上的實用性。
最後給一個精讀和碎片化的對比,到底有多大差距吧:
當你去悟空問答提問,比如說王勃的《滕王閣序》歷史地位如何?
一個答題人看到了你的問題,他對此產生了興趣。
他首先會意識到,滕王閣序是駢文。但具體什麼是駢文?要談論歷史地位,是不是就要和別的駢文進行對比,於是他需要去找其他的文章。
僅僅是這樣是不是還不夠,歷史上的評論家給出的評論是什麼,是不是也應該查一查?
然後回到《滕王閣序》本身,這篇文章的藝術價值和手法該如何賞析?內容值得玩味的故事背景,作者的背景之類,是不是也需要了解?
但是等答題人完成了這一切,提問者會得到什麼?
第一排,作者歷史背景,故事背景。
第二排,賞析手法。略提一些歷史評價。
第三排,個人意見。
完。
答題人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到底能夠得到多少東西,而提問人又得到了多少?最後結果答題人比提問人學得還多,有趣不有趣?
這就好比食物,吃提煉出來的維生素ABCD,和吃蘋果吃葡萄吃胡蘿蔔,那個更好,答案不是非常明顯的嗎?誰討厭過吃了蘋果要排泄廢物這件事情嗎?
推薦閱讀:
※怎樣在一個月之內提高寫作能力?
※文章中的圖片不是自己拍的影響申請原創嗎?
※如何看待網友評論「現在的教師之所以待遇低,是因為當初學習不好,才上師範院校」?
※孩子中午在學校沒睡覺,老師用教課桿打孩子頭怎麼辦?
※如何正確處理目前學校教育所面臨的校園欺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