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自信、膽小還有些內向,作為家長該怎麼辦?
感謝邀請。
說到孩子的性格,膽小,內向,不自信,我也是深有體會的。因為從小寶出生到現在,一直都是我自己帶著,我看著小寶從一個膽小內向不自信的孩子,一步步的成長為開朗活潑自信的小夥子。我心裡有很多的感概,每個家長都不容易,尤其是作為媽媽的角色,為孩子付出了更多的心血。
小寶上幼兒園的時間比較早,兩歲的時候就被送去了幼兒園。現在想起來,這是讓我很後悔的一件事,不應該讓小寶那麼早就去幼兒園。可是當時沒有辦法。大概是年齡小,到了幼兒園,都是比他大的孩子,小寶缺乏安全感,加上當時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行,很多的事情,小寶都不能清楚的表達出來。所以小寶做事開始有些膽怯,有些不愛說話。尤其是有一次我沒有去給小寶開家長會,老師發了一張小寶哭的照片,讓我心疼的不行。現在想起了,心裡仍然很愧疚。
所以後來我換了工作,盡量的抽時間陪小寶。平時下班了就早些去幼兒園接他。周末帶孩子去公園玩,做遊戲,鼓勵他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引導他和別人交流。假期還會帶他出去旅行,爬山。我一直都對小寶說這樣這些話:「無論發生什麼,有媽媽在,不用害怕,媽媽是你的好朋友,你有什麼事都可以告訴媽媽,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小寶的安全感增強了。慢慢的,小寶話多了起來,也開朗了許多。經常給我分享學校里的趣事,還會給我講故事。我也喜歡逗他玩,和他開玩笑,做親子遊戲。我們還經常穿親子裝出去玩。每次穿親子裝,小寶都很高興,因為他覺得他是和媽媽一起的,是一樣的,媽媽就在他身邊。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也是最好的教育。
小寶上小學以後,學習成績剛開始不算太好。我們就約定一起好好學習。我每天抽時間陪他看書,複習,閱讀。漸漸的,他成績穩定上升,這個時候他的自信就有了。尤其是三年級學了英語之後,他對自己更有信心。因為因為都是我平時教他的。我會給他提前預習,複習。老師叫他聽寫單詞,他每次都滿分,老師誇獎他。他都是高興的講給我聽。所以孩子的成績穩定,提高,也是增加孩子自信的辦法。
另外,我還根據小寶的興趣,給他報名了興趣班――輪滑。小寶已經學了兩年半了,現在是我們市裡數一數二的輪滑小將,經常參加比賽得獎。各種獎牌掛了一牆。這無形中更增加了孩子的信心,對輪滑也更有興趣。因為上課時很多小朋友一起,孩子玩的也很開心,還交到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所以家長也可以發現孩子的特長,興趣,進行培養。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裡的小天使,都是寶貝。我們不能要求孩子是完美的,畢竟我們都是不完美的父母。但是我們會儘力給孩子好的生活,教育,更重要的是陪伴。同樣,孩子也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快樂和幸福。
「感謝閱文,我是小風車媽咪,歡迎關注,我將和你一起探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很高興回答你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我大寶以前也是很不信,膽小還有些內向,現在細想來,孩子出現的這些問題,和我們家長有很大關係。
我家內向膽小的孩子
當時先生非常寵孩子,什麼事都捨不得孩子做,而且我和先生經常吵架,有時還會動手,這樣的情況下致使孩子極度不自信,膽小內向。和睦幸福的家庭環境,是孩子自信大方的基本原因。
自卑的孩子總是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別人好,總是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秀比,做起事情來缺乏自信,從而膽小內向。如果嚴重的話,孩子的心理和身體都會出現問題。我們家長就要放手讓孩子多做喜歡的事,多表揚他們,多輸入正面能量給他們,多放大他們身上的優點,多請他們幫忙做事。堅持這樣做,孩子慢慢就會發生改變。
怎麼改變內向自卑的孩子
首先我們要教會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不要過低的評價自己的能力和品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幫助孩子正視自己的缺點,改正避免,正視自己的優點,讓孩子相信自己,重樹信心。
我們幫孩子養成訂目標的好習慣,把目標訂小些,對孩子來說容易完成,讓孩子更快的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會使他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從而消除自卑心理。
平時家長不要總是去訓斥和批評孩子,特別是當別人的面,孩子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鼓勵,「你肯定行」「你是最棒的」等這種語言的暗示對鼓勵孩子非常有用。
培養孩子愛上閱讀
讀書真的能改變一個人,讀書是一副良藥,對於不自信,膽小內向的孩子效果更是明顯。多給孩子講一些名人走出自卑,重拾自信最後獲得成功的故事,這樣更有益於孩子對自卑的消極方面以前自信對人生的積極影響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多帶孩子交朋友或者運動
平時周末,我們一般都會約孩子的同學或者朋友們爬山一起玩,多讓孩子們接觸大自然,和同伴一起開心快樂的玩,最好和自信陽光的小朋友們一起玩,這樣孩子就會受感染,慢慢的打開自己的心結。
我是王書霞,全職寶媽,頭條育兒作者,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和點贊,有免費實用的親子課程,有需要的請關注私信
經常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性格太內向、膽小、不自信,怕影響他的社交能力,不容易交到朋友,在外面受了欺負回來也不說。還有家長說,自己的性格內向,孩子也內向,特別不希望他這樣。
網上也有很多的文章和課程,教你怎麼樣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活潑、外向,更有自信。
這似乎是全民已經達成的一個共識:
社交能力強,外向的人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喜歡和成功,而內向的人則更容易淪入平庸和遭受排擠。
其實這是一個長久以來形成的誤解。
人們對於內向的排擠,起源於20世紀最偉大的三個心理學家之間的紛爭,這三個人就是弗洛伊德,阿德勒和榮格。
本來這三個人在一起合作研究心理學,後來因為學術上的分歧,阿德勒和榮格不再依附於弗洛伊德的學術體系,開始了獨立的研究,弗洛伊德對此憤憤不平。
因為阿德勒和榮格都是內向的人,所以弗洛伊德便開始貶低內向,把內向定義成「過分以自我為中心」等等。
現如今,很多家長都為自己孩子的內向感到擔憂,覺得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拚命的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活潑、外向。
把孩子帶到一堆陌生的小朋友中間,讓孩子主動和別的小朋友打招呼,一起玩耍;
把孩子推到舞台上去當眾演講,如果不會,就必須要練習;
讓孩子練習跳舞等才藝,為的也是將來可以登台當眾表演。
家長們竭盡所能,非得讓一個內向的人變成一個看似活潑、外向的人。其實這種教育方法,會給孩子帶來特別多的傷害。
如果我們的孩子是內向的,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發揮內向的優點,而不是把孩子改變成一個外向的人。
如何做到呢?
我們可以從以下4點著手:
第一,判斷內向和外向的標準。
判斷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最重要的標準,是看他獲取、保存和消耗能量的方式:
周圍的環境越熱鬧,人越多,外向的人就越嗨,典型的就是人來瘋類型,越玩越覺得身體里充滿了能量。而內向的人在人多的環境下會覺得非常的累,疲於應付各種關係,感覺身體被掏空,需要找一個地方安安靜靜的休息一會,才能補充精力。
有些人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出席公共場合演講、表演等,其實私下是一個很內向不愛說話的人,比如憨豆、郭德綱。郭德綱就經常說他不願出門,私下找人喝茶聊天最多也就三兩個人,人多了就難受。
判斷一個成年人是不是內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他一個人休閑的時候,看他是想找一些人出去玩,還是想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看看書,散散步。這是判斷內向還是外向一個很重要的特徵。
反觀一個孩子,如果他在壓力面前總是表現的退縮,喜歡一個人在家裡玩,那他就有可能是偏內向的孩子。如果一天到晚都精力充沛,總想出去玩,不管有沒有人跟他一起玩,他都很開心,那他可能就是一個外向型的孩子。
家長們一定要記住,這些都只是判斷內向和外向的生理特徵,內向和外向,只是每個人表現出來的氣質不同,沒有所謂的優劣之分。
第二,對內向孩子的理解與關愛。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世界,外向的人看起來要更加容易適應,也會很快的和周圍的人熟絡起來,而內向的人看起來似乎總是要慢幾拍。
這就需要家長幫孩子提供一個「緩衝區」,讓孩子在這個緩衝區里更好的適應外界的環境,自由的成長。
01.與孩子保持親密關係。
家長不要強迫孩子成為他不願成為的人,也不要因為孩子總是怕與人主動打招呼玩耍而焦慮,要知道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02. 努力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和潛質。
告訴孩子,內向的人擁有更豐富的內心生活,懂得品味生活,熱愛學習,有創造性思維,善於藝術創作,情商高,對別人的情緒變化更敏感,做事專註,容易把某一個行業技能研究的很深入,謙虛,謹慎,珍惜友誼,是好公民,不容易做違法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這些都不是絕對的,同樣這些特徵,外向的人也會具備,但是當孩子的才能受到鼓勵,他就會更加願意發揮他的潛能。
03. 要教會他符合自己氣質的行事方式。
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氣質去生活。
比如汪汪隊裡面的狗狗,有的活潑莽撞,有的謹慎細心,有的溫柔善解人意,每一個都活的獨立且快樂。
04.給孩子一個安靜舒適的空間。
當孩子累了,需要安靜時,給他一個獨處的舒適空間,他會安心的逐漸恢復精力。
05.要給他足夠充分的睡眠時間。
內向的孩子都需要充分的睡眠來補充能量,通常還普遍需要一個安慰物,比如一條小毯子,一隻玩具公仔等等。
對於內向的孩子,家長除了給他創造一個「緩衝區」,還需要注意的是,承認孩子的感受,換位思考,不要總講道理,太多的辯論和道理會讓孩子非常的焦慮。
糾正內向孩子的錯誤,有時候可能只需要稍微說一句就行了,比如「我現在真的有點累了,你可以安靜一會嗎?謝謝你。」
第三,享受孩子獨一無二的氣質。無論是在家庭還是社會中,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外向的父母,也會生出內向的孩子,同一個父母生的兄弟姐妹,性格也各不相同。張德芬就曾感慨,明明是同一個父母給的基因,怎麼自己生的兩個孩子,性格就完全相反。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拿內向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比如「你的性格怎麼就不能像你哥哥那樣活潑?」,這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
關鍵詞是享受。
家長要享受引導一個孩子自由成長的過程,讓孩子成為他本應該成為的樣子。
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在家裡最好調動他的方式就是讓他幫忙做一些家務,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可以為這個家庭做一些貢獻,這會讓他的自尊水平提高,讓他感到很開心。
也可以跟孩子討論一些家庭問題,詢問他的意見,甚至可以跟孩子說一下家裡的財政情況,應該怎麼分配,讓他了解錢是怎麼賺來的。讓孩子參與到整個家庭的活動中來,這會幫他建立責任感和自信心,讓他知道自己在這個家庭中很受重視。
另外,父母應當儘力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
孩子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我歸因,他會覺得父母的吵架都是跟自己有關,尤其是內向的孩子,會更加敏感。
比如晚上我去廚房做飯的時候,還沒過幾分鐘就看到了兒子舉著手指哭著跑來,手上和衣服上都是血,原來他把我收起來的美工刀翻了出來,割破了手指頭。我趕緊幫他處理了傷口,問他疼不疼?他說不疼。我說,不疼為什麼哭的這麼傷心?他說,他哭是怕媽媽回來看到他受傷了跟我吵架。
父母的爭吵對孩子心理的影響就是這麼大。
第四,幫助孩子發掘他的潛力。01. 幫助孩子找到屬於他自己的節奏。
就算孩子做事比較慢,家長也要鼓勵他不要急,慢慢來,找到自己的節奏感,把事情做好。
當孩子發現自己就算比別人慢一點,也能夠把事情做好時,他就能收穫自信。
這份自信就是來自於他對節奏感的把握。
02.要給他足夠寬鬆、包容的成長環境。
生活中大量的悲劇,都是來自於家長不切實際的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成別人家孩子的模樣。可就算你的孩子長成了跟別人家孩子一樣,你也不會滿足,還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好,因為家長的貪心是永無止境的。我從來沒有聽任何一個家長說過「我的孩子已經足夠好了,我已經非常滿意了。」
那些瘋狂為孩子上各種輔導班的,根本不是想把孩子培養的更好,而是為了緩解家長自己的焦慮。
家長要剋制自己的攀比慾望和焦慮情緒,把對孩子觀光式的教育,改成沉浸式的教育,為孩子營造一個寬鬆、包容的成長環境。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長節奏,給他創造更多的思考機會,假以時日,你一定會驚訝於孩子的進步。
03.內向的孩子容易被忽視和誤解。
內向孩子的節奏跟外向的孩子不太一樣,久而久之,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到外向孩子的身上,內向孩子得到關注的機會就更少了。
通常,內向孩子對友誼的質量要求更高,他們希望可以和別人長期,深入的交流,但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挫折。
內向孩子在學校也經常會受到老師的誤解。大部分老師把主要的關注還是放在了外向的孩子身上,他們對於內向的孩子缺乏精力去理解,覺得他們不合群、不善於溝通、叛逆、自私自利等等。
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回來有沒有情緒上的異常,在輕鬆的氣氛下,問問孩子當天有沒有發生一些有趣或者特別的事,幫孩子化解心中的疑慮或不良情緒。
另外,還要經常主動的跟老師溝通,把自己孩子的特點跟老師說清楚,希望老師在對待孩子的行為上能更理解一些。
結尾一個內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核心只有兩個,一個是愛,一個是時間。
「愛」不是一個空泛的抽象詞,需要你拿出時間來陪他,用更多的方式表達愛,給他寬鬆的成長環境,適應他的慢節奏,給他信任、信心、鼓勵和快樂。
你相信么?一百個孩子會有一百種性格個性,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缺點,只有特點。
這裡所謂的「膽小」,更像是給孩子貼上了一個負面的標籤。
說到標籤,我小時候卻被許多人貼過,感覺很不好,導致很長一段時間裡感覺自己無助而壓抑自己的想法。
思考
請問有多少父母小時候也被別人貼過以下標籤呢?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大多數被別人經常貼的標籤:
膽小、頑皮、不自信、好動、害羞、聰明、笨、壞孩子等等。如果有被貼過類似標籤,你還記得當時的情境,以及自己的想法、感受么?你喜歡被人貼標籤么?那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呢?
如果你小時候有被別人貼過以上標籤,那麼回憶下,這樣的經歷是否有給自己帶來哪些影響?
解決方法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 "性格,只要"你想改,隨時都可以"。
更何況孩子還小,由於鏡像神經元的作用,人會隨著環境和教育的變化而變化。
具體做法:
01 少說不語言,多說正面語言
父母習慣了把 "不"掛在了嘴邊,其實,這會人很反感,在心理學裡,這個"不"會讓人有抵觸心理。
例如:
不語言
不要看電視
不要挑食
不要和人打架
不要哭等等。
正面語言
你可以去打球
你可以吃蔬菜??
你可以和他一起商量
你難過可以哭出來等等。
02 少表揚,多鼓勵
表揚多了會讓人有尋求關註上癮症,偶爾為之無傷大雅。
什麼是表揚?
更多指的是一個做得好的結果,而且只有做得好才表揚。例如:你很棒!你好厲害!你真是個好孩子!
鼓勵是什麼?
鼓勵就像空氣和水,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人需要,孩子也需要。
鼓勵在任何時候都都可以用,無論結果好壞都不重要,只關注過程,關注孩子的想法感受,以及問題的解決辦法。它可以激發人的內在動力,培養自信的孩子。
03 少說教,多示範
說教是父母們最擅長的,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讓孩子出現不愛聽,他們更多的是看父母們如何做。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父母先自己做到。榜樣的力量勝過一千遍的說教。
04 少命令,多啟發
命令會讓人產生反抗的想法,而啟發讓人願意思考。通常以開放式提問來與孩子互動,方法用對了,更容易讓孩子感覺到平等和尊重,也更容易贏得孩子的合作。
無論你的孩子現在是什麼樣的,請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給他貼標籤,無論是好標籤還是不好的標籤,因為每個孩子都值得被尊重。
05 培養孩子做家務
提供機會,讓孩子感覺能做到,並能做好,這就是培養自信的最好方法。
其實,每個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都會感到無比地自信,不擅長不喜歡的領域都會呈現出不自信的狀態,這很正常的。積極地看待問題,多提供機會給孩子去嘗試自己可以做到,比問題本身更重要。
要想培養一個自信,內心有力量的孩子,父母先做到,孩子一定也會被影響。
我是靈動育兒 胡玲老師,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你關注分享,也可以轉發。本文屬於本人原創。
培養孩子自信的15種方法
01、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
無法立即滿足孩子的要求時,告訴他一個具體時間。經常忽視孩子的需要,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
02、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徵求孩子的意見,並且給他選擇的範圍,讓孩子自己做出決定。
03、不要嘲笑孩子
當孩子學習上遇到困難,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嘲笑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04、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
耐心傾聽孩子的提問,如果回答不了,不要假裝懂得。要讓孩子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
05、家中陳列孩子的作品
榮譽感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可以在家中的牆面張貼孩子的塗鴉,在柜子上陳列孩子的小製作。
06、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
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這樣會挫敗孩子的自信。
07、讓孩子偶爾當家
帶孩子去超市時,讓他自己付錢,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可以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讓他當家。
08、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讓孩子獨立清洗自己的襪子、手帕,哪怕洗不幹凈。孩子的自信來自於每件小事中父母對他的認可。
09、幫助孩子制定計劃,並監督他執行
幫助孩子養成按計劃做事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10、幫助孩子發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
孩子是急性子,就鍛煉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煉他的條理性。發掘孩子性格中積極的方面,而不是強迫孩子改變秉性。
11、盡量讓孩子在生活中脫離依賴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靠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12、拓展孩子的視野
帶孩子旅遊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
13、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困難
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自己想辦法,孩子實在想不出辦法了,父母再側面指點。
14、當孩子有進步時要具體表揚
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讚許的具體理由,用讚許的語言鼓勵孩子,而不是空洞地表揚「真聰明」。
15、父母努力做受人尊敬的人
父母應遵循合理的行為標準,努力做個受人尊敬的人,給孩子樹立榜樣。
*淘兒學,專註K12教育,分享有理有趣的教育信息*
在培訓班輔導一年級,有個小女孩,剛剛來時,媽媽很焦慮,因為她覺得女兒是典型的不自信、膽小、內向。
在大家玩成一片時,她只會坐在旁邊默默地看著。
別的孩子很大方地一起閱讀、一起分享一本童書。
她不敢的,從來都不會湊到別人身邊,別人靠近她時,她也很緊張。
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自信、活潑開朗了很多。
因為在我和家長的幫助下,她的成績特別好。
其實不自信、膽小、內向,只是人對於環境的一種反應,也就是所謂的慢熱。跟人生成功關係並不大。
與其讓這些孩子痛苦地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不如強化某項優勢讓環境來適應他們。
與家長溝通時發現,這個小女孩每天都在焦慮同一個問題:她很擔心上課時被老師抽查時答不出會出醜。
家長引導、鼓勵過很多次,都無法解決這個焦慮。
我覺得對於慢熱的孩子,說得越多,他們想得越多。
不如行動解決。
每天我都讓她提前學習第二天的內容,當天放學後,以「不複習會忘記」又讓她複習幾遍。
檢查她作業時,都會提前幾分鐘告訴她要檢查了——這個時候她因為對作業不自信,通常都是自己先檢查、修改——後來我跟她說,覺得自己作業寫好了,就來找我檢查。現在她是少數會自動檢查作業的孩子,所以她在考試時,沒有因為粗心丟過分。
一個認真學習課本內容、又仔細的孩子,很容易在低年級的考試中勝出。
這一個月來,不管是老師抽查、隨堂小考、月考,她幾乎都是第一。
很快她的同學都記得了她(一年級的孩子,其實對於成績好的人有天然崇拜的),都來主動找她玩。
她以往的那些慢熱行為,也漸漸變成了從容和淡定。
獲得自信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孩子持續獲得成功的體驗。
所以,家長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找出孩子的優勢,持續地幫助孩子在這個優勢上取得被認可的成功。
千萬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把孩子變成和其他人一樣,而是要讓孩子變得更出眾。
在日常生活中、具體事件中,給予孩子一些適當的引導
鼓勵他大膽嘗試,並且把最壞的後果考慮到:「大不了怎麼怎麼樣,沒什麼,但你經歷了,就會體會到很 多,這種經歷的過程就是一種財富,以後再遇到類似事件自然就有了經驗,多了一份信心」。
成功就是不斷經歷失敗,不斷總結,不斷調整的過程,所以不要害怕失 敗,爸爸媽媽永遠在背後支持你。此類的語言,可以減少孩子的顧慮。
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嘗試新事物,對陌生人保持警惕,關鍵的一點是讓他慢慢來不要放任他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但也要尊重他的界限。比如,在海灘上,讓他以自己的節奏走近海浪,讓他知道自己有害怕或懷疑的感受很正常,但也要讓他知道沒什麼可怕的。
當他在社交上邁出新的一步,告訴他你讚賞他的努力:「我看到你昨天去和那些不認識的孩子說話了。我知道這樣做對你來說很難,我為你驕傲。」
當他最終開始享受那些起初不喜歡或害怕的事情時,給他指出來,他會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警惕心。
擁有一項特長,提高自身抗挫抗壓的能力這一點不僅是對於孩子,對於我們成年人也適用。
孩子不願意嘗試、不自信,膽子特別小,這樣的孩子通常會感到無助、自我封閉、退縮、逃避等,在外面還容易被人欺負!
對此,建議各位家長,讓孩子學習一項技能,不管是鋼琴也好,跆拳道也好,只有讓孩子自己變得強大了,孩子才會自信滿滿!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我的頭條號——「愛嘮叨的馬小媽」,並點個贊哦!不僅有家庭育兒乾貨,還有每日親子遊戲與你分享哦~
我是芒果媽媽,我在【養娃那些事】,希望為新手父母們提供簡單實用的育兒方法。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看到媽媽說孩子自卑、內向,這極大部分可能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而媽媽說希望孩子怎樣,但是孩子卻是什麼樣的,很明顯,帶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責怪語氣。
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力和社交能力都是父母有意識地培養的,不是天生具有的。
既然孩子現在已經有這種傾向,那媽媽就更要注意平時的教育方式了。
先說結論,因為篇幅有點長。
不要輕易給孩子打標籤
多鼓勵,看到孩子進步的地方要及時給予反饋
刻意創造機會讓孩子鍛煉他缺乏的東西
1. 不要輕易給孩子打標籤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草率地給孩子貼標籤是一個大忌,負面標籤可以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我們有時候會當著孩子的面說: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有時候也會在和別人談論孩子的時候,說:他是個膽小的孩子。
當孩子聽到關於自己的評價時,他們會以為那就是他們的本性。
多年以後,他們長大了,即便當時的事件已經忘記,卻仍然記得當時父母對他的評價。
這無疑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是一個災難。
2. 多鼓勵,看到孩子進步的地方要及時給予反饋在《媽媽是超人》里,賈靜雯幫助咘咘克服恐懼的方式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她發現咘咘害怕家裡的掃地機器人。
在有一期里,賈靜雯就把咘咘喜歡的糖果放在掃地機器人上面,鼓勵咘咘自己去拿糖果。
咘咘很抗拒,不願意上前,賈靜雯於是從掃地機器人身上的糖果盒裡拿出一顆糖果,示意咘咘,掃地機器人不會咬人。
但是咘咘還是特別害怕,眼裡滿含淚水,雙手做出擁抱的姿勢求抱抱。
這個時候,賈靜雯意識到咘咘的情緒,知道她已經非常害怕,就不再堅持讓她拿掃地機器人上的糖果,而是把掃地機器人開到一旁,鼓勵她從旁邊走過來,拿媽媽手裡的糖果。
咘咘最終也克服恐懼,成功得到媽媽的抱抱和糖果。
在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不可操之過急,一步步地幫助孩子走出恐懼,而不是哪怕孩子已經哭鬧不止,還堅持要讓他自己完成。
3. 刻意創造機會讓孩子鍛煉他缺乏的東西就像賈靜雯知道咘咘害怕掃地機,所以創造這種機會來鍛煉咘咘的膽量。
平常在生活中,媽媽也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信力,比如對於孩子不太自信,那就尋找他知道的東西,刻意去問他,等他回答以後,針對內容做具體的表揚,還不是乾巴巴的「你怎麼這麼聰明」。
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沒想到你知道這麼多,媽媽都不知道了,你再跟我講講你是怎麼發現的」。
重要的是,你的每一次鼓勵和表揚是發自內心的,是充滿愛的。
一個在愛里長大的孩子,自然內心充足,不缺乏安全感,一旦人有安全感,自信力就很容易建立。
我是芒果媽媽。我們的公號是【養娃那些事】。專註於2-6歲寶寶的情商教育,培養寶寶的安全感、自信力、抗挫力、情緒認知、憤怒管理、衝突管理、自控力;以及父母的情緒管理、自信、抗挫力和自控力。
孩子膽小是十分缺乏自信的表現,而反觀擁有安全感的孩子大多都會無所畏懼,相對於其他的同齡人,他們會更主動也會更自信,如何幫助膽小寶寶逆襲呢?家長朋友先改改你們這些舉動吧:
1:首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喲~孩子還小,容易把對家長平時說的負面語言對號入座,這是孩子更畏畏縮縮,對於外界負面情緒怯於社交,會讓孩子更加膽小自卑!
2:家長過度的保護欲,這也不讓孩子做,那也不讓孩子碰,大大的消弱了孩子的探索欲,不僅如此家長在不允許孩子做這做那的同時還不忘編造故事如「你不準出門,待會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了!」「別碰那,等下手指會斷的!」你想想,如果孩子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能膽大能自信都奇怪了~!!!家長必須改到這個毛病~教育孩子需要技巧,而不是威嚇,後果可想而知~!
3:家長必須給予的鼓勵和幫助,在孩子受挫的時候,大多數父母選擇呵斥孩子,「這麼膽小,這點事都做不好!你怎麼這麼沒用」換做是你在工作的時候,老是被領導負面批評,你的小心臟也承受不住的,更何況是你最信任的人這樣說你~~
孩子膽小懦弱,家長得花更多的心思和愛來引導孩子,慢慢把孩子帶出來,而不是一味的苛責或者無用的焦慮喲!欲速則不達,適應孩子心身發展才是硬道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人長得很普通卻總是覺得自己很好看?
※母親因給不起兒子彩禮跳河自殺,父親悲傷過度也跳河,這事你怎麼看?
※孩子不聽話、不理解父母、叛逆、無法溝通怎麼辦?
※心理測試:你的愛情直覺靈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