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生平為何不寫長篇小說?


對於魯迅先生為什麼沒有創作出長篇小說這一問題,一種觀點認為,主要是因為魯迅平時要處理的工作太多,無論是時間還是自身精力都有限。持這一觀點的,有魯迅生前好友許壽裳、馮雪峰、茅盾等人。

另一種觀點認為,從魯迅生活的時代來看,當時社會上更需要的是更為快捷且有力的雜感時論,而非長篇小說一樣的長篇大論。其實,對這一問題綜合上述兩種觀點或許更能說明問題。

就歷史事實而言,魯迅確實有過創作長篇小說的計劃,而且還不止一部。魯迅想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史歷史小說《楊貴妃》。對於這部長篇的計劃,他曾多次向朋友提及。而他於1924年赴陝西省西北大學講學的目的之一,就是為創作這部長篇小說來西安感受先曾經的恢弘氣息。遺憾的是,自西安講學回京後,魯迅便取消了創作這部小說的計劃,原因是在西安時發現這裡的天空已經不是唐朝的天空了。直接說,也就是沒有創作的感覺了。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魯迅因為與在上海療養的陳賡將軍相識,聽到紅四方面軍在邊區反圍剿的許多故事,而決定創作一部反映紅軍戰鬥生活的小說,小說名定為《飄落的紅雲》。但是他母親突然生病的電報催促他回京探望,此後又在多所高校講學,致使這部小說創作未果。此外,他還曾想創作一部反映中國四代知識分子生活的長篇小說。對於這部小說的構思,魯迅曾和馮雪峰有過多次的詳談。但到最後也是未能如願實現。


感謝邀請!!

魯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魯迅的主要成就包括雜文、短中篇小說、文學、思想和社會評論、古代典籍校勘與研究、散文、現代散文詩、舊體詩、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等。

魯迅為何不寫長篇小說,先要弄清楚長篇小說和中篇小說的區別。通常把幾千字到兩萬字的小說稱為短篇小說,三萬字到十萬字的小說稱為中篇小說,十萬字以上的稱為長篇小說。這只是就字數而言的,其實,長、中、短篇小說的區別,主要是由作品反映生活的範圍、作品的容量來決定的。印象中,魯迅先生的小說作品裡,《阿Q正傳》就是少有的長篇幅作品,以字數論,全篇兩萬一千字,可以歸到中篇小說。

以魯迅先生駕馭文字的能力,寫一篇優秀甚至經典的長篇小說是沒有問題的,這點毋庸置疑。那麼作品篇幅長短就與作者寫作風格有關,魯迅先生在寫作上追求表達的含蓄、節制、以及簡約、凝練的語言風格,他曾說「我力避行文的嘮叨,只要求能將意思傳給別人了,就寧肯什麼陪襯也沒有。」,對此他在介紹寫小說經驗時也說「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中國舊戲上,沒有背景,新年賣給孩子看的花紙上,只有主要的幾個人(但現在的花紙卻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對於我的目的,這方法是適宜的,」。簡練含蓄,一個字能表達的意思絕不多寫一個字,這樣的寫作風格註定作品篇幅不會太長。

上個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的創作精力主要放在雜文上,在他的一生中,特別是後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與心血於雜文創作中。他的雜文極具批判性,批判現實是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原因,與思想的天馬行空相適應,魯迅雜文的語言也是無拘無束而極富創造力的。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把漢語的表意、抒情功能發揮到了極致。雜文一般來說,沒有篇幅過長的,尤其是先生的,可能罵人一次罵太多也累,先生也需要休息。

喜歡的,互相關注吧^-^


這是因為學醫的魯迅先生,在看到肢體強壯的國人在精神上麻木不仁的時候,做了一下專業調整,從外科轉向精神科了,老先生筆下的那些人各個都是他的患者,而那些故事則是患病經歷,所以既然是病例,就要言簡意賅,沒有哪個醫生會把病例寫成長篇小說的,那就沒有時間診斷治療了,大伙兒說是吧。


我個人認為,魯迅和純粹意義上的作家不同,首先,魯迅並不是靠小說創作養家糊口的專業作家,其次,魯迅並不是想通過作品娛樂大眾!魯迅的小說,無不是與他的雜文一樣,為了喚醒民眾,振聾發聵,所以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說,力量反而比長篇小說更大!而且,魯迅所要表達的問題很多,用短篇小說和雜文更有時效性,長篇小說,有點費力不討好!所以,魯迅可能從來沒有把自己定義為一個純粹的作家,而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愛國文人,他是個鬥士,是個思想家,而不太像個文學家,真正的文學家,應該是老舍,真正的小說家,反而張愛玲,張恨水之類的,比較像一些!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主要作品是寫了許多短篇小說。由於短篇小說篇幅較小,涉及的人或者事不多,只選擇社會上某一個側重點為背景就可以寫一篇短篇小說。再加上當時處於白色恐怖年代,魯迅先生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完成長篇小說構思,整理內容,搜集素材,……因此魯迅先生一直都沒???發表長篇小說。


謝謝邀請!新年好!給您拜年啦?

魯迅,這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著光芒四射的巨匠沒有留下長篇巨著,是許多字者和眾多社會各界人士感興趣的問題。被大家公認的原因應該與先生所處的歷史時期有很大關係。這與我國的國歌所唱出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有看現實意義的暗合。其實從先生的作品也可以看到,先生用文字在討伐,用文字在吶喊,將文字當匕首,這鑲嵌在作品中具備先生文風與人格的字眼也在告知世人,當時的中國如黃河之在咆哮,在怒吼!而短而銳利的文字正好與當時的歷史使命契合。從這一點上分析也可以得出先生在文學上的造詣之深。

只是,有學者在研究先生的文學貢獻中也曾提到,先生其實也有過幾次寫長篇小說的意圖甚至是計劃,也是因為時局所困才不得不擱置在一邊,按照先生的能力,寫長篇完全是沒有障礙的。


推薦閱讀: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如何續詩?
如果有一天你累了想放棄,你會怎麼做?
下聯:不行春風雨不來請對上聯?
上聯:大千世界無大千,空空蕩蕩夢一般。求對下聯?
上聯:寒江獨釣千秋雪,怎麼對下聯?

TAG:文化 | 歷史 | 美文 | 讀書 | 魯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