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腸道菌群跟糖尿病有關係,這是真的嗎?


腸道菌群和糖尿病是有一定關係的。

這話怎麼說?

首先說說腸道菌群是怎麼回事

我們的腸道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只是一個通道。人體和腸道菌群其實是一個超級生物體,是相互影響的。人體腸道里有超過3500種細菌,所含細胞數量是人體的10倍左右,基因是人體的100倍。

腸道菌群可以為人體提供必需的代謝物,參與食物的消化過程,人體是腸道菌群生存的環境,同時也會根據自身的免疫篩選腸道菌群。

通常情況下,腸道菌群是保持一個相對的穩定。不同地區的人群腸道菌群會呈現非常不同的特點。比如亞洲人和歐洲人就是不一樣的,愛吃辣的四川人和愛喝湯的廣州人也是不一樣的。

腸道菌群失調,可能會誘發糖尿病

  • 多項對比實驗證實,1型糖尿病人的腸道菌群與健康人有明顯趨同性差異。腸道菌群中,放線菌、後壁菌數量顯著降低,擬桿菌數量顯著增加;雙歧桿菌、乳桿菌、擬桿菌/厚壁菌比值與血糖水平為顯著負相關,梭狀芽孢桿菌的數量與1型糖的血糖水平呈顯著正相關。
  • 2013年我國有一個相關研究,顯示多數2型糖尿病人群有著輕度的腸道菌群失調,一些常見有益菌的基因丰度比較低,多種致病菌的數量變多。同時,導致糖尿病的一大誘因「肥胖」也證實與腸道菌群有顯著關係。

不健康飲食習慣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

  • 高脂等不健康飲食習慣會引起腸道菌群的失調,使腸道通透性增加,形成全身的慢性、低水平炎症,進一步破壞胰島素的信號轉導通路,最終導致包括胰島素抵抗、肥胖、糖尿病等在內的代謝綜合征的發生。

改善腸道菌群失調的部分建議

  • 高纖維飲食可能通過富集短鏈脂肪酸產生菌,增加腸道內短鏈脂肪酸濃度,降低內毒素產生菌水平,進而減少脂多糖入血引起的組織器官的炎症。這類飲食還能抑制某些能產生有害物質,如三甲胺和吲哚的有害菌,從而改善宿主的代謝狀況。

  • 益生元(是指不被人體消化系統消化和吸收,能夠選擇性地促進宿主腸道內原有的一種或幾種有益生菌生長繁殖的物質,通過有益菌的繁殖增多,抑制有害細菌生長,從而達到調整腸道菌群,促進機體健康的目的)能減少宿主的脂肪積累,降低宿主的炎症水平並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同時還伴隨食慾因子、胃腸肽水平和腸道中某些益生菌丰度的增加。

  • 此外,蔬菜、水果、奶製品等食物也能通過調節腸道菌群進而改善宿主的代謝狀況。

    通過以上結論,可以看出飲食影響腸道菌群進而影響一些代謝綜合征的發生。

    給大家幾點可以調節腸道菌群的小知識:

    (1) 來源於野櫻莓、藍靛果和越橘的多酚能夠顯著提高糞便中黏液和IgA的水平,改善腸道菌群的紊亂。

    (2) 發酵綠茶提取物能夠在不影響進食量的基礎上降低高脂誘導小鼠的體重和脂肪堆積,下調在白色脂肪組織中與脂肪生成和炎症相關的基因,減輕葡萄糖不耐受和脂肪肝癥狀,並使失調的腸道菌群結構得到恢復。

    (3) 飲食中加入核桃可以增加腸道細菌的多樣性。

    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就會回復的~

    以上答案由微糖註冊營養師宋明月老師提供

    關注我們,微糖——微笑面對糖尿病


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篇新研究論文的資深作者、哥本哈根大學代謝中心的Oluf Pedersen教授說:「我們證實了腸道菌群的特異性失衡是2型糖尿病、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等廣泛疾病前兆狀態——胰島素抵抗一個至關重要的貢獻因素。」

在這項研究中,哥本哈根大學與丹麥科技大學密切合作對277名非糖尿病個體和75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調查,分析了胰島素的作用。他們監測了血液中1200多種代謝物的濃度,並對人類腸道中數百種細菌完成了先進的基於DNA的檢測,探究了某些腸道菌群失衡是否與常見代謝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有因果關係。

腸道菌群是如何被改變的?

飲食結構的改變(如高脂飲食),導致腸道菌群的比例失調,或者條件致病菌的數量增多。

隨著糖尿病病程延長、抗生素濫用、合併病毒感染等其他疾病,腸道菌群失調越來越嚴重,最後會出現結構性失調。

4. 腸道菌群失調與2型糖尿病的關係

① 腸道菌群結構和功能變化可促進肥胖的發生

② 肥胖本身亦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反過來加劇脂肪堆積,促進肥胖進一步發展,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顯然是有關係的。有很多學術支持腸道菌群和糖尿病直接有密切甚至因果關係。

之前基因測序技術不發達,所以一直沒法研究腸道菌群,近些年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菌群有可能才是II型糖尿病的真正原因。

湖北黃陂(衛計委)做的1000例糖尿病人臨床驗證證明這一點。通過特定益生元(清華大學醫學院腸道菌群與代謝健康研究中心做過驗證,此種益生元可以增殖S24_7菌,這是糖尿病人缺少的菌群)可以逆轉大約四成病人的糖化血紅蛋白。

這已經不是理論上的問題,而是確實對很多病人有效的事實。下一步需要提升益生元的靶向,爭取可以幫助更多的病人穩定血糖,擺脫藥物。


二者有確定的因果關係。腸道菌群失調在先,隨之而來的是便秘、便溏或慢性腹瀉。從這一步發展為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年二十年。隨著年齡增長,便有一種慢性病先出現,其它疾病隨之而來。先得高血壓,不一定會馬上出現糖尿病,而有十多年左右的時間。先出現糖尿病,高血壓就會如影隨形,隨時可能出現。


推薦閱讀:

割雙眼皮是埋線好還是切開好?
黃帝內經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志,是什麼意思?
坐車時,怎麼才能不暈車?

TAG:糖尿病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