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傾向於幫人幫到底,這在心理學上叫什麼?


看似同樣的現象,可能有不同的心理過程。

同樣是『幫人幫到底』這個行為表現,對應著至少有2種不同心理活動。

①整個過程根本就沒有想到『幫人幫到底』,就只是想幫自然而然的做到底了。

②過程中有想過『不幫了』,然後想到『幫人幫到底吧』。於是繼續幫下去。

第一種情況,叫做『心流』

心流英語原文是Flow,清華大學的彭凱平教授把它翻譯為『福流』。提出者是誰,我不太確定,好像是哈里·希斯贊特米哈伊。

這是一個積極心理學的概念:意思是人做一件事情全神貫注全新投入,甚至達到了忘我的境地,在這個過程中哪怕是外人看起來很枯燥無聊困難的事情,當事人卻不覺得枯燥無聊困難。整個過程讓人感到充實。甚至不知不覺過了很長時間。

經常有這種狀態的人,幸福感會更高。所以翻譯成『福流』,很接近英語發音,也有含義。

一般人比較接近這個心理狀態的,是全神貫注打遊戲的時候。

它的特徵是:

會有及時反饋(每個動作都有一個效果)。比如畫畫,每一筆都看得到。比如打遊戲,你攻擊或者防守會有血量的變化。

會有掌控感。在不停反饋中,我們不同的反應會收到不同的結果。我們感到自己可以影響結果(或者作品的最終形態)。比如,你選擇不同顏色,這個畫的效果就不同。你選擇不同技能,這個效果是不用的。

會有一定的挑戰性。打遊戲如果太過於簡單,那也是無法投入的。要讓人全神貫注,就要吸引注意力,有點難度才有必要付出注意力。但是不能太難,太難會讓人感覺到挫敗。挫敗感會吸引一部分注意力,導致無法進入全神貫注在任務中的狀態。

所以,如果幫人幫到底,是『心流』『福流』的話,那就是——每一個幫人的行為,都讓我們感到投入、專心、會收到反饋、本身有一定挑戰性。

最接近我們的生活的例子,應該是:你教一位成績不如你的同學,解答他學習上的困難,比如告訴他『這道題這麼做……』


第二種情況,叫做『認知失調』。

準確的說,應該是『避免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也是個心理學概念。提出者是:費斯廷格。它說的也是一種狀態:

人做出的行為,和他持有的某些觀念,有衝突的時候。這種有衝突的,矛盾的感覺。就是認知失調的狀態。其實不僅僅行為和觀念矛盾會引發認知失調。兩個互相矛盾的想法同時存在的時候,也是認知失調。這種體驗是令人不舒服的,往往讓人感到不安、著急、困惑。

在幫助人的例子里,一開始我們幫助了別人,我們有一個觀念:幫助人是好的,我想幫助人,我是好人所以我幫助人。

如果不繼續幫下去呢?可能我們就會矛盾了:幫助人是好的,我怎麼可以不幫到底?我不是想幫助人嗎,怎麼不繼續幫?我不繼續幫,我還是不是好人了?……

所以人就陷入了『認知失調』的狀態。這種狀態是令人感到不舒服的。

那怎麼擺脫這種不舒服?

方法很有很多。其中一種就是:幫到底。

幫到底的話,人就能夠繼續認為:助人是好的,我想幫助人,我是好人所以我幫助人。

內心的矛盾就被消除了。

但是還有另一些因素影響著人們的行為——

沉沒成本:比如,之前已經做了那麼多了,如果現在停下來,別人會不會怪我?會不會反而功虧一簣,給人印象不好?或者是,這件事情,我其實也挺認可的,半途而廢好像浪費了之前的努力。

登門檻效應:別人可能是一開始先讓你幫個小忙,然後逐漸升級難度。你就感覺不到困難,因為你是逐漸做下去的。(類似於打怪升級遊戲,不會讓你一開始就面對最大的BOSS)

全有或全無思維:人會想「不幫到底就等於沒幫」。所以人就選擇了幫到底。

有時候這是對的,比如,一個人完全不會修手機,你給他拆開了手機了,如果停下來,他根本就不會把手機裝回去。

但有時候卻不太對:比如你借錢給別人一次。下次他又缺錢又找你。你不能說這次不借就等於上次也沒幫忙。

你有不得不幫原因:有時候一開始幫忙,就已經預示著你不得不幫到底。比如,你欠別人人情。或者,你想以後讓別人也幫你。所以當別人找上你的時候,你就不會拒絕。也就是說你本身就出在於一個不得不幫的情境下。除非脫離這個情景,否則你一定會繼續幫。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上了年紀更容易醉
於理,你可以我行我素,於情,你還是自己掂量吧……
想想你為什麼沒有扒蒜妹!
打鐵,確實還得自身硬。
小事 | 擊退「社會人」

TAG:社會 | 教育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