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IT和DT分別代表什麼?


互聯網時代,IT這個詞語基本上是人盡皆知的;DT雖然是三年前才出現的新概念,如今也已成為常用辭彙。IT到DT,辭彙的演變也反應了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變遷。

簡單來講,IT,即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主要指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包括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IT常常與計算機、網線、伺服器、軟體等辭彙聯繫在一起,過去人們說 「搞IT的」,基本上指的就是網管、計算機工程師。

DT是雲計算、大數據興起之後的出現的新名詞,全稱是Data Technology,中文為大數據時代。DT最早應該是由阿里巴巴馬雲提出的:2014年三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大數據產業推介會上,馬雲首次提出 「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

阿里巴巴是國內最早做雲計算的公司,如今阿里雲已經佔據了中國公共雲市場近50%的市場份額,國際上阿里雲緊隨AWS和微軟,位列第三,也因此有雲計算3A之稱。其實無論是IT還是DT時代,核心都是技術,只不過在不同時期技術的體現形式和發展方向不同。

IT時代更多的工作是圍繞PC、物理機房來完成,計算能力、演算法技術瓶頸頗多。DT時代圍繞雲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數據能夠為客戶帶來巨大的價值。正如馬雲2014年演講中提到,兩者的區別在於,IT時代以「我「為中心,DT時代則以「別人」為中心,讓別人更強大,開放和承擔更多的責任。

最近幾年阿里雲的發展,是對馬雲此言的很好實踐,12306、中石化、海關、聯通等大企業紛紛選擇阿里雲,都是很好的案例。


謝邀。首先,IT就是信息技術,DT就是數據技術。

今年9月20日,馬雲在紐約彭博世界經濟論壇上,詳細闡釋了為什麼他覺得這個世界已經從IT時代轉向DT時代,同時,他也再次語出驚人:「再不改革教育系統,年輕人全都要失業」。

以下是馬雲當時的演講全文,引人深思。

柯林頓總統先生、邁克爾、各位閣下、朋友們,早上好。

先前他們聯繫我說,紐約有一場論壇,讓我們分享對未來的想法和思考。我感到非常興奮和榮幸。

我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科學家。我是個商人。作為一名企業家,我非常高興地在此分享我們從生活中學到了什麼,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未來。

作為一名企業家,我們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我們失去領導力,失去想像力,我們的公司將沒有前途。在我的公司還非常小的時候,我們每天都尋找機會壯大自己。現在,我的公司變得很大,我每天都擔心有什麼其他的風險,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將阻礙我們前進,變成公司的毒瘤。

我們在摸清這些問題時,必須思考一件事:該如何把這些問題轉化成機遇?

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相信眼見為實,但只有那些偉大的領袖,才有能力看清未來的真相。

現在人們擔心的事情很多,但我認為我們嚴重低估了技術革命將帶給世界的重大影響。我們進入了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世界,像這樣的時代我們很少遇到。在過去300年里,只有過三次。

當今的問題如此嚴峻而複雜,沒有哪個政府或者企業能夠獨力解決。所以,我們必須合作。否則的話,我想這個世界將變得更加艱難,更加令人沮喪。

世界正從IT轉向DT。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DT,就像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IT一樣。IT,也就是信息技術,正在向DT,也就是數據技術變遷。這不是關於技術升級,而是關於一種思想,關於我們做事的方式。

這個世界曾經只關心一種「二八結構」,即很多金融機構專註於支持20%的大公司,這些公司賺取了80%的利潤。

但今後的世界屬於「八二結構」。

我們應該關心屬於那80%的小企業,屬於那80%的年輕人,屬於那80%的發展中國家。世界正在尋求一個更加包容、可持續、幸福和健康的環境。

我認為,世界不只需要G20和B20,還需要G200和B200。我覺得年輕人也變了。他們不想當看客,他們想參與進來。

在過去200年里,我們人類總是希望利用知識預測未來。但現在,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沒人能看透未來。我們對數字時代的了解非常有限。所以我認為,我們進入了一個人人都開始擔心的世界。

現在,那些說自己相信未來的人,他們被視為瘋子。人們擔心大數據、人工智慧和雲計算,諸如此類。我覺得這些擔心是正常的。200年前,蒸汽機出現時,人們擔心蒸汽機將搶走很多工作。100年前,當電力出現時,人們也擔心電力將搶走很多工作。

但我相信,人類會找到解決辦法。就算我們找不到,我們的子孫也會找到。

五年前,我們注意到公司內部在激烈爭論一個話題。我們認為,網路購物、電子商務正從PC轉向手機。那時候沒人相信,因為大多數人說:「喂,馬雲,用手機怎麼買東西?屏幕那麼小。」但事實證明,現在我們網站上87%的訂單都來自手機。

不是因為屏幕太小,而是因為我們眼界太小。我們老了,年輕人沒老。

我們總是習慣於等待政府尋找解決辦法。

但實際上,辦法無處不在,人類的智慧無處不在。我認為,人類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新技術將摧毀很多工作崗位,但也會創造很多。當我們開始失去憧憬,當我們開始失去想像力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擔憂。

我認為,正是由於我們失去了對未來的憧憬,失去了想像力,我們才開始過於擔心未來。

現在我們知道,蒸汽機為世界帶來了很多工作,電力為世界帶來了很多工作。DT數據技術也將如此。問題在於,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我們是否能勝任這些新工作。

現在很多人在談論製造業,但我覺得製造業再也不會帶來很多工作崗位。在過去200年里,製造業確實創造了很多工作。但現在,由於人工智慧,由於機器人,製造業不再是主要的就業引擎。

服務業將成為創造就業的主要推動力。

所以在談論製造業的時候,我們不應該談論中國製造或是美國製造。那將是互聯網製造。大多數小企業將強大起來,大多數小企業將走向全球。在過去30年里,是那些只佔到全球企業6%的大公司受益於全球化。

在今後30年里,我相信至少佔到六成的小企業將走向全球,將受益於全球化。全球化不是壞事。我們需要促進全球化,我們需要確保全球化具有包容性。

人們擔心機器將控制人類。我覺得,人類應該有自信。人類有智慧,而機器沒有。我認為,我們不應該用「人工智慧」這個叫法,應該叫「機器智能」。很多科學家開始試圖讓機器像人腦一樣思考。可我們對人腦的了解還不到10%,如果我們想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我們將遇到大麻煩。

很多科學家和工程師所說,說商業大佬們在嚇唬大家,導致大家不敢接納新技術。這個說法我不喜歡。我本人不是搞技術的,我對電腦的認識僅限於收發郵件和上網,我不懂編程,但我們照樣可以引領技術。

在過去30年里,我們使人像機器。在今後30年里,我們將使機器像人。但機器應該像機器,人應該像人。

關於機器的討論,將是它會不會比人類更聰明或者更強大?

在過去300年里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機器總是比人類更快、更強壯。在設計電腦的時候,我們必須確保機器比人類更聰明。它們記憶力強,因為它們從來不會忘記。它們從來不會疲倦,從來不用睡覺,從來不用喝水。

那麼,技術是否勢不可擋?我們應該知道,機器沒有心,沒有靈魂,沒有信仰。人有靈魂,有信仰,有價值觀。我們富於創造力,我們確信自己可以控制機器。

我們手裡沒有關於未來的答案。然而,未來確實有答案。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停止爭鬥,要通過合作來解決問題。那麼,那些挑戰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我認為,我們應該改變自己,擁抱未來。

尤其是那些總是在擔心明天的人,那些成功的人,那些年齡超過50歲的人。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去改變一個獲得了成功的人,實在太難了。

還有就是,我們的年輕人從不感到憂慮,而那些50歲以上的人則總是憂心忡忡。

年輕人從不擔憂未來,他們擔憂的是我們,他們擔憂我們制定錯誤的政策,做出錯誤的決定和對未來的錯誤判斷。

所以,利用技術的最佳方式是利用技術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阻止技術發展。我認為,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我們已經50歲出頭了,這樣我們在未來20年不會遇到什麼大麻煩。但是,我們不應該給兒孫輩製造麻煩。

對於年輕人的問題,我們必須特別關注教育系統。

每當我去不同的國家,跟那裡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員交談,我都呼籲要關注教育。我們今天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會導致我們的年輕人在未來30年失去工作。

因為他們學到的東西、記憶的知識和掌握的運算方法,所有這些東西,機器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必須向年輕人傳授那些機器無法做得跟人類一樣好的東西。這就是讓我感到憂慮的事情。

法國總統馬克龍談到,我們應該接觸我們的人民,為如今三四十歲的人提供支持,但我們的兒孫輩怎麼辦?所以,我們必須對教育系統進行調整,因為有人工智慧,有機器學習,有計算機,我們必須改革我們的教育系統、知識體系和專門技能。我們必須教導年輕人變得非常具有創新精神,非常具有創造力。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將能為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

順便說一句,我認為,世上有IQ、EQ和LQ。如果你想獲得成功,你要有EQ(情商);如果你不想很快失敗,你要有IQ(智商);但如果你想獲得人們的尊敬,如果你想一直成功下去,那你就應該有LQ。LQ是什麼,是愛商,這是機器從來沒有的東西。

最後我要說的是,我覺得作為商人,我們是樂觀主義者,我對未來和技術抱有樂觀積極的態度。但是,我們也必須非常非常小心,第一次技術革命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我們處於第三次技術革命,而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敵人應該是貧窮、疾病和環境污染。

如若不然,我們人類就遇到問題了。

這就是我要說的,非常感謝!

翻譯:于波、何無魚、雁行

來源:Bloomberg.com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台,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要說互聯網的IT和DT分別代表什麼?那就是分別了代表了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發展而經歷的不同階段。

1、DT是指數據處理技術。IT是指信息技術。IT時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為主,而DT時代,它是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這兩者之間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技術的差異,但實際上是思想觀念層面的差異。IT時代是方便自己控制和管理,信息是一種權力。而DT時代是利他、激活大眾活力為主,講究的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大數據集成開發利用的時代,是一個數據更充分流動的時代,會更加透明、利他,更注重責任和體驗。

2、要說有什麼區別,通俗一點講,IT時代以「自我「為中心,DT時代則以「別人」為中心,讓別人更強大,開放和承擔更多的責任。

3、如今的IT面臨著內憂外患的挑戰。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是複雜的業務,信息化建設越困難,IT人員每天忙於處理各種數據需求。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日益發達,比如協同辦公管理的釘釘、企業微信,甚至可以直接讓部門使用,無需經過IT部門。為了適應企業發展的變動,很多技術很多業務模式需要改變,技術是實現需求的關鍵節點。  

4、DT時代,IT迎來了第一縷轉型的新思路。互聯網企業的發展,讓企業將眼光望向其背後支撐的重要技術力量——數據化運營。其背後的管理思想和技術一方面需要管理思想的改變,另一方便也要對技術背後的主導力量——IT變革,也就是要實現從IT到DT的轉變。


IT兩個含義:information tech or internet tech..

DT:data tech.嚴格講應該是:data analyzing tech=數據分析技術。


【這些,劉強東懂個屁!】 DT最早應該是由阿里巴巴馬雲提出的:2014年三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大數據產業推介會上,馬雲首次提出 「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兩者的區別在於,IT時代以「我「為中心,DT時代則以「別人」為中心,讓別人更強大,開放和承擔更多的責任。


IT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為主,是為了服務自身,方便自己生活而創造的一門技術。而DT是指: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


推薦閱讀:

PPT設置超鏈接後,被鏈接的PPT上的視頻播放不了是怎麼回事?
蘋果加強本地化Safari、Facetime都要改成中文名,你怎麼看?

TAG:馬雲 | 互聯網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