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犯錯的孩子,做父母的能不能打孩子?


個人認為,能打。

記得我第一次打女兒是她一歲多的時候,叫她尿尿她不尿,好說歹說不尿,沒過一會兒就尿褲子上了。一生氣沒控制住,屁股上就幾巴掌,從那以後就沒有尿過在褲子上。

我一般是先禮後兵,該講的道理先講前面,講幾次不聽還要繼續就開打,不過,打的不重,就是嚇唬她,七歲以後就沒打過了。

上星期在學校上體育課把校服弄丟了,她很難受,眼淚汪汪的跟我說這件事,我就跟她說:校服丟了再買一件,以後注意就是了。這樣的事媽媽不怪你,但是別的事就有可能要教訓你了。

沒過幾天吃飯把湯撒了一沙發,被我狠狠的罵了一頓。因為每次吃飯都要出狀況,不是這撒了就是那個撒了,每次說都不聽。這種屢教不改的脾氣就得好好教訓,於是態度有點惡劣了,不過很奏效。

對於孩子,有的錯誤一定要嚴厲,小的時候可以打,大點就別打了,自尊心比較強,打了傷自尊。


在新時代媽媽修鍊這條路上,我又破功了——

周末中午,我哄3歲的兒子睡午覺。

小傢伙一沾到床,就好像坐進了哆啦A夢的時光穿梭機——從飛機怎麼飛,到孫悟空沒有翅膀怎麼也能飛;從草原上為什麼沒到光頭強,到熊大能不能打敗灰太狼,整個宇宙的黑洞大概都大不過他的腦洞。

惦記著一堆沒完成工作的我,耐心一點點的被樂迪大戰孫悟空、光頭強打敗灰太狼的各種假設消磨殆盡……

此刻我覺得有必要強調一下家長的權威——教育(教訓)孩子是家長責任和義務的一部分,不是么?

溫柔母親的模式,就這樣一鍵切換到了咆哮的小馬哥:「你為什麼還不睡!到底睡不睡?!睡!不!睡!啊!我真的很生氣,以後再也不管你了!」

轉身、甩門、進書房、關門一氣呵成。

相比之下,我兒子就冷靜多了。他繼續歡脫的蹦躂了半個小時之後,自己沒心沒肺的趴在床上睡著了。

哦,好的吧。

畢竟他這樣睡會著涼,畢竟我還是他親媽。所以我還是躡手躡腳的走過去,把他頭腳擺正、輕輕蓋上被子。

小傢伙扭了扭,睡夢中嘴裡嘟嘟噥噥地喊著:「媽媽,媽媽,要媽媽!」

瞬間心軟到融化……

想想我剛才都幹了些啥?!

不就是一個精力旺盛的3歲小男孩不想睡覺嗎?不就是我要求他必須中午12點睡覺,他晚了半小時嗎?不就是他耽誤了我偷偷溜進自己書房的進度嗎?

再反思一下他從小到大挨過的罵:1歲不該吃手、2歲不肯叫人、3歲不願把餅乾分給鄰居家孩子……現在看看都是成長過程,可當時怎麼就覺得不照著我們說的做,就是犯錯,就該批評呢?

不聽話,我就亮出自己「家長權威」的底牌威脅他;可是他沒有記仇,還是這麼愛我。再想想自己為了追劇熬的那些夜,我真是為自己是一個雙重標準的大人羞愧啊!

痛定思痛的我飽含熱淚,又一次打開育兒書籍接受先進理念的洗禮。然後猝不及防的,又迎來一輪心靈上的暴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展示了一個很有名的「4顆糖」的故事:

一次,陶行知在校園裡看到一個學生用磚頭砸同學,便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放學後,他來到校長室,見這個孩子已經等在門口,便掏出一顆糖遞給他,獎勵他的守時;

接著,陶行知又拿出一顆糖,說「我讓你住手時,你馬上就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這顆糖獎勵給你。」

說完,陶行知又拿出一顆糖,「據我了解,你拿磚頭扔同學是因為他先欺負女生,你很有正義感,這顆糖也獎給你。」

接完這三顆糖,這個孩子既驚訝、又愧疚,主動承認了錯誤。於是,陶行知又為「知錯能改」這個優點,獎勵給他第四顆糖。

陶老先生沒說學生一個錯字,只用四顆糖便讓他主動承認了錯誤;我這個媽媽呢,因為兒子「並不存在的錯誤」氣得暴跳如雷、七竅生煙。

所以即便老先生大了我100多歲,但作為 「中國人民教育家」,境界就是不一樣啊!

這樣強烈而鮮明的反差讓我意識到:做家長的我們,想用批評讓孩子進步,那也是個有講究的技術活。

批評孩子之前,找到他好的動機,心平氣和地溝通後,孩子一定是願意改的。

我們手裡的放大鏡應該用來尋找孩子好的動機和閃光點,而不是盯著錯誤不放。一味地貶低、數落孩子,只會讓他們破罐破摔,離我們的期望越來越遠。

該批評的要批評,但是批評完了要沒下文,那再完美的批評也沒啥用。

但從「知道」到「做到」要是不引導,中間可就隔了一百座南京長江大橋。

就像我們都很願意早起,但就是起不來。孩子願意改正,但沒有「做到」的途徑,一樣是白搭。

所以口頭批評不是結束,和孩子一起找到改正的方法,才是批評的重點。

努力學習了大概一百個育兒專家的觀點,我總結出這麼個「套路」: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和他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比如搶玩具的問題,可以用一起玩、交換玩的方式解決;

孩子大一些,我們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導他自己思考:比如「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這樣不僅能實實在在改變孩子的行為,還能通過解決問題,提升孩子的自信和能力,真正把錯誤變成學習的契機。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正是這些錯誤和體驗,教會他正確的做事方式。

如果我們看到孩子犯錯時,不去指責和數落,孩子就會有承認錯誤的勇氣;如果我們能用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孩子獲得改正錯誤的技能,孩子就能真正從錯誤中汲取養分,不斷成長。

育兒這件事,還真是一個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啊!


打孩子真的有效果嗎?

我專門和很多家長討論過這個話題,大家聊下來,有個比較一致的看法:

應該說有暫時的效果,但卻有嚴重而長期的副作用。

有一個媽媽就跟我說過類似的事情:

女兒在家裡亂扔東西被打了一頓,就說之後就再也不敢亂扔了。但是之後,女兒去幼兒園,把老師準備好的一盤彩色積木扔得到處都是,還砸到了別的小朋友。

所以你看,打孩子確實可以得到暫時的、立刻的順從,但之後,孩子會把這個行為變成「地下行為」——只要媽媽沒看見,我就不會被打了。

我想這就是現在很多成年人過馬路,有警察的時候就看紅綠燈,沒警察的時候就隨便走是一個原因吧。他們是怕警察才看紅綠燈的,不是因為覺得交通規則很重要,才看紅綠燈。

這個孩子也是,她只知道:「我被打了,媽媽不好惹,我以後最好不要跟她對著干」;她完全不覺得,自己亂扔東西有多危險,也不知道怎麼做會更好。

所以,「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這種粗暴的方法,就算結果看上去很好,那也只是暫時性的好。這個過程中,最重要對錯誤的認識和思考的過程,被忽略了。

傳統的行為矯正方法,不管是懲罰還是獎勵,只能讓孩子學會服從。可是,你肯定希望孩子成為自主自動、自覺遵守規則的人,而不是在你的監督下、威脅下才能完成完成任務的人。所以,與其讓孩子服從,不如引導孩子,能自己判斷對錯。在遇到新情況,新挑戰的時候,能夠自己主動地思考,自己主動承擔責任,你肯定不希望在孩子上學後,成為那個追在孩子屁股後面催他寫作業的媽媽。你肯定希望孩子能主動學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自覺做作業,那麼,你想給孩子建立起規矩,就不能只用粗暴地獎勵或者懲罰,中間還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千萬不能省略了。

孩子是個人,服從規定,不如學會主動思考。讓孩子學會自己分析和處理問題,思考相關的道德,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而這些,都需要爸爸媽媽和孩子深入交談,真誠交流。絕不是簡單的獎勵或者是懲罰。

打孩子,最糟糕的還不是暴力本身,而是缺少溫暖和關懷的內心的荒漠。這樣的懲罰,從長期來看,不僅僅沒有效果,而且孩子更容易衝動,更不懂得自己做出是非判斷,不容易和別人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不會覺得自己是團體中的一份子,不會和別人合作。

為了逃避懲罰,孩子還學會了說謊,學會了推卸責任,畢竟,敢於說:「我錯了,我改,我來承擔責任的人」一點都不多。這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經受的懲罰太多,對錯誤認識和思考太少,對責任的承擔,幾乎沒有的原因。

有些家長有這樣的體會:為同樣的一個錯誤,打過孩子好多次,可他就是沒記性,下次還范同樣的錯誤,這是為什麼?

因為孩子犯錯時頭腦一片混亂,你再打他,他就更加混亂,所以孩子要犯錯了,不聽話了,他第一時間需要的絕對不是打,他需要有人幫助他梳理情緒,讓他的頭腦變得更有條理。

來看一些梳理情緒的語言:

「你一直在搗亂,我知道你是想引起媽媽的注意,你想讓媽媽陪著你對嗎?」

「你剛才一直在阿姨家的沙發上跳,讓你一直乖乖坐著,肯定太難受了。下次我們可以帶上你最喜歡的拼圖去玩」

「我知道扔玩具時因為你有點泄氣了,要是我拼了這麼久還沒拼好,我肯定也不耐煩了,你要不要我幫忙?」……

孩子不聽話發脾氣各種哭鬧的時候,家長如果可以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把剛才那些話說出來試試,孩子很可能真的安靜下來,他也會認真聽你說話,不再無理取鬧發脾氣。

小孩子哭鬧、不聽話,爸爸媽媽當然會很焦慮、生氣、緊張……但是,

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恰恰纔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謝謝!教育犯錯誤的孩子,我認為家長要制怒,盡量做到不打孩子!因為懲戒犯錯的孩子手段很多,比如取消孩子玩手機、看電視、散步、零花錢、讓孩子獨處反思下,這些懲戒手段,同樣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打孩子是一種成人對孩子的高強度的負面壓迫行為,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對於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孩子,家長的暴怒,容易把孩子嚇懵,完全不知知所措。看著孩子愣頭愣腦的樣子,家長會更加生氣,對孩子一陣暴打,緊接著孩子狼哭鬼號大腦短路,更加不知所措。這是在教育孩子嗎?在打孩子的過程,我只看到了家長利用體力優勢,對孩子發泄自己的怒氣。很小的孩子經常被打,容易性格懦弱,凡事」忍」字當頭。

對於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孩子已經有了自尊心與看法,家長施加的負面打罵越多,孩子心裡的抵觸情緒也越大,越厭煩學習,也就是俗話說的「惱住了」。等到孩子再大些,在現實中找不到來自家庭的尊重,體會不到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樂趣,更容易沉迷於遊戲,荒廢學業。

用暴力對待孩子,也許自己年老後同樣受到子女的語言暴力。因為「暴力手段」從小被認為等同於愛與關心,將伴隨著孩子一生

打如果管用,就不需要教育與兒童心理學了。以暴力對待孩子,待到孩子成年,孩子很大概率用暴力對待父母,比如語言暴力、冷暴力、或者子女不耐煩的態度。

因為孩子從小被灌輸「打是親,罵是愛」,打罵是對你好的觀點,待到父母年老體衰忘性漸大、精細動作退化時,同樣父母也會收到孩子的語言暴力,因為這種平等、尊重、理解的溝通場景,家長從小就沒給孩子建立起來。

如何對待犯錯的孩子?

1.擺事實,舉例子,講道理,讓孩子充分理解什麼是正確的做法,按照錯誤的做法做下去會有什麼結果;

2.父母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為學習不開竅的孩子做好示範;

3.交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不應僅僅是重複的勞動;

4.對孩子犯的錯就事論事,不擴展、不恐嚇,批評的話不要翻過來掉過去地反覆說,變成嘮叨;

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修補我們成年人自身性格、行為缺陷的過程!因此,為了孩子,請做一個「空杯」父母!祝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犯錯的孩子,體罰,永遠是下下之策。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喜歡用體罰來教育孩子呢?他們可能會給出如下理由:

「不打是沒有用的」

「孩子通過懲罰學到的要比獎勵更多」

「講道理,小孩子是聽不懂的」

「體罰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為他們適應外部世界做好準備」

「小時候誰沒被打過」

然而,打孩子,雖然確實會在短期內效果顯著,但代價也是巨大的。

第一,從長期來看,通過打孩子來教育,完全沒用。

以題目中所舉例子,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東西為例。媽媽開始給孩子講道理:如果你吃了陌生人的東西,你就看不到媽媽了。但沒有用,媽媽一生氣就打了孩子。後來媽媽再問孩子能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孩子說不能吃。媽媽問為什麼,孩子說因為媽媽會打我。

這個例子中,孩子完全沒有理解媽媽不讓他吃陌生人的東西的苦心,只知道媽媽會打。他只記住了這件事的結果,卻不理解為什麼。體罰並不能將父母的告誡內化為孩子自己想要遵守的規則。

假設這個孩子的媽媽需要離開孩子一個月,孩子也清楚這一個月中媽媽不會出現。如果這時候有個陌生人給他糖吃,他會不會吃呢?按照孩子的邏輯去推論,他會吃的,因為媽媽不在,媽媽也打不到我。

若把吃陌生人糧換成不學習呢?

我不學習媽媽會打我,所以我要去學習。我現在長大了,媽媽打不到我了,那我就不學習了吧!

第二,被打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行為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瑞德曾對美國1990位孩子作了長達6年的跟蹤研究。她發現,在所有4—10歲行為問題逐漸增多的孩子中,那些被母親打的孩子比那些沒有被母親打的孩子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被打得越多的孩子,行為問題比被打得少或不打的孩子要多得多。

簡單點說,從小被父母打到大的孩子,更有可能成為問題少年,他們更可能出現攻擊性、反社會和違法行為,更不可能擁有自信和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內在的道德價值感。

第三,體罰會形成並不斷強化一個惡性循環,最後可能會演變成虐待。

當孩子不服從的時候,父母為了讓孩子屈服而使用體罰。如果孩子服從了,便證明體罰是有用的,這就鼓勵父母下次繼續使用這種策略。

但孩子也不會乖乖讓父母打,他可能會打回去,或用眼神恨恨地盯著父母,或辱罵父母,無論哪種方式,都可能會讓父母的體罰升級。

那個最近因為丟手機而被母親打死的9歲孩子,便是最好的例子。

既然不能用體罰教育,面對犯錯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1、創造與孩子合作的和諧氛圍。

將孩子看作一個需要合作的夥伴,尊重他的意願,關注他的需要,和孩子之間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在這樣的氛圍下,當出現超出孩子理解範圍或意願的規則時,孩子可能會出於維護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而屈服。

2、積極關注孩子的變化

每天都抽出一定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在這段時間裡,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沒有事業,所有的關注點都在孩子身上。和孩子一起讀繪本,做遊戲,做家務等等。

積極傾聽孩子的心聲,你越了解孩子,便越清楚孩子的需求,也越願意教給他們更多的東西。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也更願意聽你的話,並渴望從你這裡獲得更多的東西。

3、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他需要明白的道理

以題目中讓孩子不吃陌生人糖為例。媽媽可以買一些讓孩子保護自己的繪本,也可以讓孩子看相關的動畫片,也可能跟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孩子犯了錯,也不用靠打來教育。首先,孩子並不是一個「盲人」,也並不是一個看不見,看不清自己未來之路的「瞎子」。孩子是一個有思想,有自由意志的獨立個體。父母和老師確實是孩子的引路人,引路人就要有引路人的樣子,父母不是用鞭子抽他們的「敵人」。

提問的人自己也說,父母是引路人,引路人就要有耐心,要去引導,而不是用暴力去解決問題。父母用暴力解決問題,其實是樹立了一個暴力的榜樣,孩子會學到,哦,原來這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他也沒從父母那裡學到別的更好的辦法,所以,在他碰到問題的時候,他的本能反應就是用暴力去解決。況且,孩子小時候,父母還打得動,等他大了,個子比父母還高,力氣比父母還大,你怎麼辦?

孩子願意聽什麼人的意見呢?肯定是一個他信任,或者尊重的人。成人也一樣嘛,道理是相同的。經常對孩子施加暴力,能讓孩子信任你嗎?讓孩子更反感,更叛逆。打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當孩子在承受暴力的時候,他會是什麼心情呢?肯定不是高興的,肯定也不能是放鬆的。他會憤怒,或者恐懼。這些情緒都是孩子在受到威脅所產生的自然情緒反應,當他沉浸在這樣的情緒里,他也沒有辦法理性思考。所以,通過暴力,無法起到教育的作用。

其實父母要做的,是去找到,孩子的行為背後的原因。有時候在父母看來是錯的,但是,從孩子的角度未必是錯的。父母和孩子保持有良好的溝通是最佳辦法。


感謝邀請。

筆者好象和大多數媽媽都不一樣,關於吃別人給的食物,我在女兒幼年早期就有個約定,別人給的食物、別人給的任何東西(所有除爸爸媽媽以外的其他人統統定義為「別人」),除非經過媽媽的同意,孩子一律不能自行其事,否則後果自負。

什麼後果?肚子疼,發高燒,吃藥打針吊瓶等等。

在女兒能聽懂話的幼兒時期,我反覆和女兒強調過關於「坑」的自編小雞湯。就是每天的日子就是人一直往前走的路,路上有很多「坑」,有些「坑」媽媽看到了會提醒你,如果你不聽提醒堅持往「坑」里跳的話,後果只能自己承擔,有的「坑」淺,你可以自己爬出來,「坑」深一點兒也許媽媽能幫你爬出來,過深的「坑」媽媽也是無能為力的,所以遇到事情想好再做。

我覺得有個教育誤區就是「事先不提醒,孩子做錯了才採取措施」,所以孩子輕則挨罵、重則挨打的戲碼天天上演,孩子的幼年、童年、少年、甚至青年都過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和多數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的成年人不同,筆者覺得孩子比成人更通情達理,更善解人意,也更相信積極的、正向的交流方式。

例子中的孩子小時候怕挨打不敢要別人給的食物,孩子會長大的,長到可以憑隱瞞、撒謊躲過挨打的年齡,任何事都不和父母交流,出現叛逆的行為,父母更該頭疼了。

越依賴打罵手段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撒謊耍賴、投機取巧、文過飾非、敢做不敢當,表裡不一等心理疾病,最極端的情形莫過於葯家鑫的例子。

講了一大堆不是想把個人觀念強加於人,僅僅是交流,各家各情況,教育是潛移默化,是細水流長,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怨不得別人,種下蘋果不可能收穫香蕉,種下桔子不可能收穫草莓。

以上僅供參考。


孩子犯了錯,父母能不能打,我覺得要分事情來看。

孩子還在不斷成長,很多事情不能分辨對與錯,而家長的心理卻有一桿秤,如果以成人的眼光去評判孩子,那麼,孩子總會受到父母的責備,甚至打罵。

比如我家大寶,在還不懂自己說尿尿的時候,經常會弄髒褲子,這時候奶奶就會打孩子,說教了這麼多遍,還要弄濕褲子。這種孩子必經的成長階段,家長就不應該打罵孩子。

而有些事情,比如涉及到孩子人身安全的問題,如果孩子始終不聽,我覺得可以通過打的方式讓孩子記住。


對於犯錯的孩子,做父母的還是不要打孩子。

對於成年人的我來說,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小的時候被父母打的那一次,具體是什麼原因已經記不清楚了,但是挨打的場景記得很清楚。這件事已經被深深的刻在了腦海里了。

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現在教育小孩,如果真的是犯錯了,也一定要進行疏導,可以立一些規則,也可以有一些處罰措施,比如明確告知他因為什麼事情做錯了,所以作為懲罰,多長時間內不能吃什麼東西,不能玩什麼玩具。

小孩從2歲多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識和思維,這個時候,我們儘可能平等的與小孩交流。

相信,每個孩子都不是故意犯錯的,他只是不清楚如何去正確的表達,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正確的去引導。


教育犯錯的孩子,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但是否能打孩子,我認為是可以的,關鍵是怎麼打,要麼就不打,要打就狠狠打一次,讓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有句話不是說,今天你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等到了社會自然有人會教育他;自己打總比讓別人打好。犯了很嚴重的錯,就應該受到很嚴厲的懲罰。


推薦閱讀:

講座一瞄 | 社會學如何觀察社會?以單位製為例
社會變了,還是人變了?(看完眼睛濕了)
熔斷青春,一個底層少年的自殺之路
楊冪領銜《寶貝兒》聚焦棄嬰社會問題,現實題材令人五味雜陳
桃色敲詐:那些被仙人跳害慘了的社會名流

TAG:教育 | 社會 | 育兒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