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即使不餓也老想吃東西,尤其是零食?其中的生理和心理原因是什麼?
有些人不餓也想吃東西,除了嘴饞這個原因之外,是個人控制力缺乏的表現。
個人控制力是一種自我管理能力,當一個人情緒穩定,外界環境比較順其心意,並且有奮鬥目標時,個人控制力會比較強。但一個人遇到某些挫折,諸事不順,或者遇到某種巨大的打擊時,自控力會突然變差甚至消失,這時就很容易要變成對某件外部事物的沉迷,那麼原來喜歡美食的人就會一直吃東西。劉德華和鄭秀文的電影《瘦身男女》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鄭秀文失戀了控制不住自己一直吃,把自己吃成了一個肥婆,這時遇上了同樣是胖子的劉德華。
當然這是極端的,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沒這麼極端但同樣忍不住吃零食的人。
吃零食是另一種情況。零食除了好吃,還可以滿足人的口唇欲。吃零食時一般都是直接用手抓,放到嘴裡(很不衛生),手指會沾上零食的味道,這時再順便吮吸下手指,是不是很滿足的感覺。如果從心理學上分析,這是幼兒時口欲敏感期沒有被很好的滿足,成人之後的一種延續。這種延續還有另外的一種形式,抽煙。人們往往覺得吸煙是因為煙中的有害物質傷害了人的神經,使人產生依賴。其實煙中傷害神經的有害物質含量很低,只有在吸了大量煙之後才有可能產生依賴,但在那之前,很多吸煙者已經很迷戀了。香煙在唇齒之間徘徊糾纏,偶爾手指還會觸碰到唇邊,吸煙者迷戀的不過是這種感覺罷了。
像生活中期盼下雨天,聽著雨聲假裝有聲音陪伴,吃零食也是一種消遣孤獨的方式吧
其實有些人不餓也想吃東西,其實就是想解解饞,或者是孤獨的時候來吃點零食消遣下……甜食讓人愉悅,苦味讓人憶苦思甜,這不正是如此嗎?
我就是這樣的人啊,不餓但是老想吃東西,吃完其實胃撐的鼓鼓的,甚至有時候很難受,但是這樣的感覺卻讓我心安。可能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吧,我媽老說,一個人在學校的時候多吃點兒,吃飽了不想家。人更傾向於用胃裡的充實來填補心裡的空蕩。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身邊都是陌生的人,中國人的安土重遷已經深深地刻在了基因里,雖然現代化已經發展到如此水平,但是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受一點都沒有改變。這樣的不安如何來填滿,也許胃裡沉甸甸會給人那麼一點安定,不再隻身漂泊了吧。
我就有這樣的習慣,雖然不餓,但是在看電視或看書的時候,就想著吃點零食。有點像男人吸煙的情形。我個人的感覺是吃零食一方面能打發無聊的時光,另一方面是甜食的確能使人心情變得愉悅,很開心。我覺得開心是最重要的理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