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最愛的蘸醬菜,為什麼南方人不吃?


我是個在東北生活了三十多年的重慶人,我從另外一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在沒來東北之前,我在重慶也不吃生菜,原因就是大家知道的,沒經高溫殺滅蟲菌不衛生,至於為什麼不衛生,主要跟氣候環境有關,大家都知道,不細說。

後來來到東北,剛開始幾年也不吃生菜,怕吃了拉肚子,時間久了,看到當地人吃醬蘸生菜津津有味,好奇心讓我開始嘗試,只要洗凈,絕不會拉肚子,這一嘗不要緊,完全是欲罷不能。

那些吐槽北方尤其東北人吃生菜的南方朋友,當你在這裡長期生活一段時間以後,你就會理解為什麼北方人愛吃生菜了,一句話,環境改變人!


我是湖北人,在吉林生活十年,我來作答。第一次剛到吉林,夏天,去一朋友家,他們正在吃午飯,特別奇怪的是,他們桌上有一個大容器,放滿了各類生鮮蔬菜,是生的,僅僅是洗乾淨了的青菜,干豆腐(湖北叫千張)之類。然後手拿著,沾點醬(後來知道是黃豆發酵的黃豆醬,越是農家自己釀的臭醬越好)就喂到嘴裡,吃得津津有味。像小兔子,小羊一樣(不帶任何地域黑)看的我瞠目結舌。內心竊以為,娶個東北媳婦多省心,我老家有菜園子,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吃飯時,摘點,洗一洗,東北醬沒有,那就東北買,一塊多一袋。一晃呆吉林十年了,看人吃蘸醬菜已經司空見慣,見怪不怪,即便是大美女,當地人即便是去飯店,也要點一大盤蘸醬菜。不過我覺得,只要蔬菜綠色無污染,吃生菜最有營養,東北醬比較咸,少吃一點。隨著被入鄉隨俗的無數次勸導,我學會了生吃黃瓜條,蘿蔔條,僅僅就吃這兩樣,各類生菜,干豆腐還是不吃的,也從不蘸醬。湖北人喜歡老乾媽那樣的醬,東北大醬缸釀的農家醬實在吃不了。


曾經在北京幹活兒,包吃包住的那種,吃的大鍋菜吃膩了。

哎,我就尋思吃點啥,然後買了幾根黃瓜,一盒豆瓣醬,我和一個河北的哥們,我倆一人兩根,就著大醬就吃上了。

我們宿舍有一個福建的小兄弟,招風耳挺喜慶,他就瞅著我倆吃黃瓜發愣,我說你吃不滴,他說不吃,然後我問他我說,你們南方不吃生菜吧,他說不吃,都是炒著吃。

後來我上網一查,原來南方和北方在菜園子裡面最大的不同就是北方是在開春把糞揚在土地,然後翻地的時候就融入土裡面了,產生的腐殖質對植物生長有很大的效果,翻完地再播種什麼的,比化肥都好用。

而且大多數用的糞都是動物的糞,比如牛羊驢馬之類的,都是食草動物。

而南方是在蔬菜長出來之後把人糞澆在地里,甚至澆在葉子上,emmmmm


上周日去大菜市溜達,買了肉買了菜,準備往回走發現一家賣大蔥的,去掉了蔥葉,就剩白的那種,一打聽2.50元,就買了一些,那大姐說:你不喜歡這樣的還有帶蔥葉的,也是2.50,我說沒事,反正我是蘸醬吃,再就是爆鍋,包餃子用。大姐樂了,無語。我問:你是南方人吧,她回答,嗯,四川的。不過強調她來大連九年多了,我問她習慣嗎?她說不習慣吃的,她都從四川老家捎辣椒,麻椒,臘肉,但是特別喜歡大連的氣候,不冷不熱的。已經在大連買房子了。

說不習慣這兒的人吃生菜,黃瓜,西紅柿,辣椒,蘿蔔大蔥香菜,大白菜心。。。。統統能生吃,有的還沾大醬吃,為什麼不炒熟?我只能說:小時候就這樣吃,好吃,脆,香,下飯。說道下飯,她倒是誇起來東北的大米,她說她老家的米沒油性,水了吧唧。原來在老家過年吃餛飩,而不是餃子,來大連她三天兩頭包餃子吃,反而覺得酸菜餡的最好吃,也接受沾蒜醬。

其實現在南北差異沒那麼大,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多嘗試嘗試,南北通透,吃四面八方。啥好來啥,不像我們七零後,記得老味道。


去年過年的時候,到遠嫁到東北的堂姐家玩,然後發現她老公一家多很喜歡吃蘸醬菜,我堂姐告訴我說,在東北基本上家家多喜歡這樣吃,我吃了幾口感覺味道還錯

然後我堂姐就告訴我說,她剛過來的時候也挺好奇的,但是吃了一段時間後就習慣了,說主要就是東北這邊的素菜性質要比我們南方的要好的多,基本上東北那邊的素菜多比較肥嫩,還有一定的甜味,生吃起來好吃的多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在東北那邊,基本上從小孩開始,要是餓的時候就會自己拿根大蔥蘸醬吃,墊墊肚子,但然也有其他的素菜,也就是說東北那邊素菜蘸醬吃的做法從小孩就開始普遍了

從堂姐家回來的時候,我帶了一些她們家的大醬,準備回到南方家裡的時候也蘸醬菜,這裡就要不得不說一句了,東北那邊的大醬也是好香的,蘸著素菜吃起來非常不錯

可是等我回到家,在去市場上買了點大蔥,黃瓜,在蘸醬吃的時候卻發現,我們這邊的素菜生吃起來遠遠不如在東北堂姐家吃的好吃,吃了幾口實在吃不下去了,沒辦法就只好改為炒著吃了


我是廣東人,我老婆是廣西人,我們都沒見過你說的醬菜。

兩廣天氣跟悶熱,我們夏天三十多度,所以我們愛喝粥,平時有空會腌酸菜,蘿蔔乾,芋頭桿,我老婆老家品種更多,有腌黃瓜,瓜皮,蘿蔔葉,腌橄欖等等,這些配粥都挺好吃的,很爽口。

還有我們不吃辣,因為夏天在家什麼都沒幹都會出一身汗,太熱了,再吃辣怕是要虛脫中暑了,相反我們愛煲湯,幾乎天天都喝湯,什麼清涼下火的,滋補的,潤肺的等等,品種繁多,各種湯輪流來喝,冬天也不例外的。

我們不吃醬菜的原因,我想應該是文化差異以及氣候差異吧


主要是水的問題,我黑龍江人,小時候住農村,當時生水不加熱直接喝一點事兒沒有。山東老家親戚都覺得不可思義,喝生水不拉肚子?覺得東北人體質特殊。其實是水溫的差異,山東的井水即使在冬天打上了立刻洗衣服感覺水是溫的,而黑龍江夏天的井水也得晒晒才能洗衣服,否則冰手。水溫低,水中細菌就少。水溫高,水中的細菌病毒就多。

中國不分南北都是生水洗菜,菜在不衛生的水裡怎麼能洗乾淨。如果在從前南方人吃蘸醬菜很容易生病,所以養成了南方不吃生菜的習慣。

現在大多數人都用上了安全衛生自來水,南方人吃蘸醬菜也沒安全隱患了。


大學的時候我隔壁宿舍的東北哥們,帶了一袋蘸醬,然後又買了一些生菜、蘿蔔、豆腐、豆腐皮、黃瓜,在宿舍請我們吃蘸醬菜。當時好幾個宿舍的都去了,大家吃得不亦樂乎的。好幾個都是南方人,有江蘇的,也有廣東的。

當然了,我覺得,蘸醬菜不受歡迎,可能跟賣相有關係。說實話把一堆蔬菜堆一塊,就這蘸醬吃,看上去確實有點粗糙了。而且蘸醬菜最好也是拿手吃,如果是比較考究點的,確實可能接受不了。比如好多地方,從小就教育,上桌不能用手拿東西吃。所以可能自然會有點抵觸。

另外就是蘸醬的口味,蘸醬是黃豆醬的口味,咸鮮味道。如果是像四川或者重慶那邊的南方人,可能覺得不夠味,不夠麻不夠辣,自然也不會有太大興趣。就像北京人都愛吃的炸醬麵,甜麵醬的味道,我至今也接受不了,但是我很多北京本地的朋友就很愛吃。各個地方口味差異,這也很正常。

當然了,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蘸醬菜的,尤其是去東北菜館,或者跟朋友擼串的時候,搞盤蘸醬菜,邊蘸邊吃,既能解膩,也很下酒。可能因為我們這邊也愛吃黃豆醬的緣故吧,所以非常能夠接受蘸醬的風味。

如果有機會,我應該也會推薦給周圍的朋友這種吃法吧。


記得小時候,在初夏時節,院子里的黃瓜,豆角和茄子還沒長出來,可是小白菜,小蘿蔔和大蔥卻能吃了。每到吃飯時,媽媽會吩咐,「去上園子掐把蔥葉,薅點小白菜,好吃飯!」於是我們分頭行動,一會,一盆水靈靈的小白菜和綠油油的大蔥端上來了,再舀一盤大醬,我們就有滋有味的吃起來,一會功夫,蘸醬菜沒了,一盆小米飯也沒了,至今我都不忘吃的那個香……

我想這就是蘸醬菜的來歷吧,——因為苦春頭子沒有菜,暫且找點簡單的下飯菜,當然可能從古代就有了。

後來,茄子豆角等主要的菜成熟可以吃了,我們卻還總是不忘蘸醬菜!每頓照舊一盤醬,一盆生菜。只是更豐富了,又加上黃瓜,香菜,生菜,大白菜葉,要是打個飯包,沒那麼好吃了!

因為蘸醬菜人緣特好,以至於都落戶到飯店了!往往客人都愛點這道菜,一盤雞蛋醬,一大盤五顏六色,水靈鮮嫩的蘸醬菜,並起名曰「豐收菜」!非常受歡迎!

網友回答:南方多數人不生吃蔬菜,我認為是氣候條件的原因,南方氣溫較高,很多年以前多數人吃河水江水,北方冬季漫長,自然環境下細菌較少,南方正好相反,在北方生吃蔬菜,最好是春秋兩季,伏天最好不吃。

蘸醬菜不僅好吃,能下飯,還很有營養!記得我曾看過一則知識,說是蔬菜能生吃的就不煮熟吃,不破壞營養!雖然不是絕對的,但至少說明生吃菜有一定道理!

親愛的朋友們,來東北嘗嘗我家鄉的蘸醬菜吧,保您吃了這次還想下次。

網友回答:東北這嘎達吧,種菜其實不用上糞,上的話,也不用年年上,一般都是家裡菜園子,黑土不上也長,要麼就是上點腐熟的肥,從來不用澆什麼大糞。我媽種大半輩子菜,種得特別好。

能蘸醬的蔬菜種類很多,常見的有:生菜,騰蒿,小白菜,小蘿蔔,水蘿蔔,小毛蔥,黃瓜,干豆腐,辣椒,各種山野菜,臭菜,大蘿蔔,凍白菜,焯熟的菠菜。等等。蘸的醬是東北人各家自釀的那種大豆我們叫黃豆發酵的大醬,真是挺好吃的。東北水不硬,以前東北農村都是水從井裡打上來就喝。所以菜洗洗就可以吃了!聽說南方這樣就會拉肚子了。

正是那句話說的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哪!


我是出生於東北,長在東北,14歲隨父母定居與南方,我從小吃東北自己做的醬,黃瓜,生菜,香菜,大蔥,青辣椒,都是主要沾醬吃的菜,別的菜不怎麼生沾醬吃的,現在看直播好多東北人沾各式各樣的生的菜沾醬吃,我生活在南方32年,還是會用這幾種菜沾醬吃,醬是超市買的,南方人沒這習慣,也沒吃過,自然就不吃了,我兒子就也喜歡沾醬吃,我吃,他就看著也嘗嘗,也喜歡吃的,東北的原話,大蔥沾大醬,越吃越胖,其實蠻好吃的。吃什麼都是一個習慣,吃過了,知道好吃了,就想吃了。


推薦閱讀:

第一次去南方岳父岳母家,給二老帶點什麼東北特產好呢?
東北人冬天出了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之外,還有別的好吃的嗎?
沒有港口仍要「借港出海」,吉林這撥操作能奏效嗎?
收購打包後的玉米秸稈需要做些什麼?怎麼去做?
吉林 洪災

TAG:民俗 | 美食 | 吉林 | 長春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