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常住人口同時下降意味著什麼?
這個問題要說清楚,我們必須明白以下幾點:第一,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同時下降,最主要的是一線城市的人口政策問題。在北京和上海,總得基調是在「控制人口」,說的不好聽那就是在「趕人」,這種「趕人」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主動「趕」,主要是限制外來人口落戶,限制外來人口上學,拆掉低端的租賃房屋,將低端產業強行遷移出去等,如北京就拆掉了很多大市場,菜市場,還有很多群租房等。這就使得很多低端人群留不下來,被迫遷移。二是,被動「趕」,這主要就是房價倒逼,北京上海的房價那是讓多少人夢碎的。普通大學生根本無力承擔,即使是全家積蓄都搭上去也無法購買。因此,對於很多外來人口和大學生群體來說,留下來的希望越來越小,因此,不得不離開。
第二個問題,北京上海人口下降,並不意味著,大家不想呆在北京上海。恰恰相反,因為人口的聚集最基礎的就是就業機會和產業布局。一線城市,擁有絕對的產業和工作優勢,因此人口的吸引力依舊是很強的。只要他們不再控制人口,其人口數量還會暴漲,想想東京等城市人口3000多萬。增長空間還是有的。第三,一線城市人口外流,或者說下降,給二線,三線城市城鎮化帶來契機,這也是現在很多二線城市出台吸引人才,以及進行直接補貼的原因。因為以前,一線城市在大力吸引人口,二線三線城市根本機會不大,現在一線控制人口,二線三線才有機會。第四,很多人說一線二線人口下降,是不是意味著中國城市化到了新階段,人口不再城市化了?這肯定不是的,這恰恰說明,一線城市的城市化代價太高,人們不得不選擇二三線城市去城市化。
真相君原創,敬請關注!
我本只回復珠寶玉器、文玩收藏類的話題,但覺得本問題的大部分回答都是跑題的,或者不癢不痛,忍不住說兩句。
問題的核心是意味著什麼?很多人答非所問,沒有任何前瞻性思維,碼了一堆字,讀來浪費時間。
京滬常住人口同時下降意味著什麼呢?
1、意味著為超高房價抬轎子的「轎夫」準備撤杠了,房價估計已經見頂,所謂的「鋼需」隨著人口外流、及價格的高不要攀,還有未來收入預期的不確定,估計「鋼」不起來了!
2、互聯網及人工智慧奪去了很多普通人才的就業機會,政府只所以能夠放心大膽地拆除很多批發市場,改變過去「拆牆開店」,為現在的「砌牆封店」,主要就是網購很普及方便 了!隨著無人超市、無人駕駛及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估計更多的第三產業的員工要失業!到目前還沒有看這次技術革命能夠帶來的更多新的工作機會,尤其是對普通人才,也沒有看到京滬政府在這方面應對措施。政府整治城中村、拆違、整治群租也是無奈之舉,擔心形成「惡瘡」式的城市貧民窟,成為治安之毒瘤。
3、上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對改變我國農村的傳統觀念影響深遠,這次的逃離大城市,估計對國家的中西部開發計劃有實質性的促進作用。這幾年出現的一些成功的服務業品牌,如「喜茶HEYTEA起源於廣東江門」,「三隻松鼠起源於安徽省蕪湖市」,這說明在新交通及信息互連技術條件下,二、三線城市,甚至三、四線城市,低成本優勢慢慢顯示出來了,低消費也讓服務的初始定價更合理,可能更有利於一些行業的創業。
總之京滬常住人口的下降是多年來的一個轉折,是一件大事,可能意味著很多,現在可以預估到的可能都不是重要的!中國在互連網應用方面的發展是全球領先的,京滬兩大城市在無現金支付方面估計是全球最普及的,所以參考國外城市的發展歷史來解釋這一現象也是不可靠的,具體將來怎麼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京滬人口同時下降,顯然不是因為這兩大都市失去了吸引力,而是限制城市人口規模的政策所致。
根據此前的規劃,到2020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將控制在2300萬以內,並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上海更是規划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左右。
目前,兩地的統計人口分別達到2172萬和2418萬,北京在未來數十年僅有100多萬的人口增長空間,而上海只剩不到100萬,人口管控的壓力可見一斑。
為此,北京在幾年前就明確提出「以業控人」的說法。一邊是在疏解首都功能的目標下,一些產業和批發市場外遷,由此導致就業人口外流,另一邊則拆除街邊店,治理群租房,清理地下室和城中村,讓底層人群不得不離開大城市。
上海也是如此。過去鼓勵社區拆牆開店,現在則開始砌牆封店;過去可以容忍群租房,現在則要全面拆除隔斷。同時,近年來上海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外遷,就業人口隨之轉移。(撰文:房屋屋|凱風)
京滬各個方面控制人口幾年前就開始了,單獨這個數據不能說明什麼,與其統計邏輯有關。
人口數據三種來源:不調查靠資料推斷、抽樣調查、全面的普查。數據質量自然是實踐調查越細越準確,各城市每年公布的常住人口數據屬於抽樣調查,抽樣比例小於千分之五,2015年全國範圍內進行了1%抽樣比例的人口統計,這是抽樣調查中最高的比例了。抽樣調查數據以最近的普查數據為基礎進行變動,目前最近的是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之間疊加了6年抽樣數據產生的變動,不用過於細究每年的常住人口數據變化暗示了什麼趨勢,也許京滬今年實際都增加了幾萬人。
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候上海常住人口數據與普查數據出現了300萬人以上的差額,比重超過15%,觀察人口變化,居民用電量、微觀的小學生在校生,新增社保人數、地鐵收入等都應該全方位有了解。下圖為北京常住人口變化數據。
北京的2016-2035年城市規劃中的第3節「城市規模」部分用了三個黑標題:
第14條: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優化人口布局。
第15條:實現城鄉用地規模減量。
第16條:降低平原地區開發強度。
人口將長期限定在2300萬,減少供地成為基礎手段,推升了成本也就「優化」了人口,北京房價的大漲確實是有基本面支撐,土地資源的長期稀缺具有高度確定性,而各方面人文資源卻是全國首屈一指。
深圳的常住人口也是2000萬量級的,與京滬還有差距,但是小學生在校生人數,深圳是91萬,北京86萬,上海79萬,要知道京滬的面積是深圳的幾倍大,京滬的控制人口可不是說說而已。
我個人認為這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這應該說一種自然或理性回歸,京滬作為兩個超大城市,給很多的人的感覺是望洋興嘆!事實上京滬兩城近年來常住人口增幅都在程不斷下降趨勢,出現今天的現象就在所難免了!
第一、京滬作為兩個超大城市,知名度、基礎設施、服務等級、就業機會及工作環境、工資水平等都獨佔鰲頭,成為很具有吸引力的兩個國際大都市!但高昂的房價、生存成本及高昂的消費水平就令很多人望而卻步了!北漂者也有很多成功者,但更多是失敗者!高昂的生存成本也壓垮了這些人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連很多大學生的京滬夢也破碎了!超大城市有適當的門檻無可厚非,但離譜的物價水平對城市發展很不利,京滬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必須有大量"新鮮血液"的注入!
第二、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城鄉面貌變化顯著,地區之間差異在縮小,宜居城市、宜居鄉村越來越多,並且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這些都會促人使們居住觀念、工作觀念的轉變,也會促使一些人"逃離""既愛又恨"的大都市!
第三、超大城市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減少或外遷都會造成大城市常住人口減少,京滬兩城也不例外!
1月19日,北京與上海分別召開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顯示,2017年,京滬的常住人口均下降,這在1978年以來還是首次。據了解,2015年,上海的常住人口出現197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但在此後出現了反彈。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增加2.4萬人,增長幅度為0 .1 %,當時就有預測稱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將出現下降,如今這一預測已經成為現實。目前尚不能確定是否已經迎來拐點。(1月23日《21世紀經濟報道》)
對於一直習慣於京滬人口增長的人來說,或許一時不能理解和接受常住人口的下降。下降是實實在在的,已為數據所證明。不過,京滬常住人口下降未必是壞事,與因為競爭力削弱而導致的人口被動下降有著本質不同,更可能是主動為之的結果。
大城市到底應該多大,一直是熱點話題。從目前主流思路看,把大城市人口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已經成為基本取向。根據此前規劃,到2020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將控制在2300萬以內,並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上海更是規划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左右。對照一下2017年的實際人口,北京常住人口為2170 .7萬,增長空間十分有限;上海常住人口為2418 .33萬,幾乎沒有了增長空間。
規劃就是方向,通過行動體現出來。這些年來,京滬在控制人口規模上,推出了一系列帶有全局性、長遠性特徵的舉措。比如對產業結構的調整,既有經濟意義,也有社會意義,對人口流動必然產生影響。影響人口數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既有主動也有被動的原因。與人們擔心的常住人口下降不同,京滬常住人口下降,基本符合政策預期和城市發展方向。
京滬常住人口下降,可能是其他地區樂見的。人是最具有活力的資源,城市競爭力很大程度體現在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有分析認為,隨著中西部發展水平提高,特大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在降低。「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然希望其他地區提升吸引力,迎來百花齊放的一天。可是,特大城市的吸引力真的削弱了嗎?特別是高質量發展的今天,用人才吸引力置換人口吸引力,恐怕沒有看到削弱的跡象。
輿論場上,很多人都在感慨「京滬居,大不易」,指向的是以高房價為代表的生活成本問題。任何一種選擇,都是權衡結果,在選擇的天平上,特大城市依然有著自己的優勢。正如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張耀軍指出,「隨著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人口會疏解一部分。但上海、北京的就業資源在全國來說是最好的。」在很多人看來,大城市收入高機遇多,且其擁有的優質資源,能夠提升個人視野和生活品質,更有利於長遠發展。
就目前來看,特大城市的吸引力依然存在,甚至長期存在,人力和稀缺資源向優勢地區集中的趨勢不會減弱。提升人口質量是彌補人口數量不足的一條出路,看到京滬常住人口數量下降的同時,更要看到他們在提高人口質量上的努力,更要看到控制人口與引進人才一體兩面。當然,如何提高人口質量,是大城市未來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但對於其他城市來說挑戰更大,更應該具有競爭意識,努力提升自身吸引力。
京滬常住人口下降未必是壞事,不能把此解讀為是城市競爭力下降的結果。其實在人們心中,更希望京滬人口下降是競爭的結果。這裡,並非狹隘地希望京滬弱下去,而是希望其他地區能夠強起來。百舸爭流,千帆競發,才是盛世應有氣象。
□毛建國
【京滬常住人口同時下降意味著什麼?】2017年,京滬的常住人口出現了自197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如果按照正常的完全市場化的規律來說,大城市的人口肯定是越來越集中,如果紐約之於美國、東京之於日本、巴黎之於法國,大城市越來越集中,這是趨勢。同樣的道理,北京上海在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人口集中度也在提高,目前已經是兩千多萬人口的大城市。
但是現階段我們也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這些變化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最大的原因在於我國目前政策取向的一個變化。以前我們的政策是鼓勵發展中小城市,控制發展大城市。但實際上並沒有嚴格的去執行這一政策,所以大城市做大了,因為它的效率更高、更具吸引力、機會更多。
現在而言,國家對大城市的發展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考慮到我們的社會矛盾已經發生了改變: 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這一矛盾的背景下,如果大城市繼續做大,實際上違背了這種原則。
第二、國家也在扶持一批新的一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未來可能會出現十個京滬這樣的大城市。目前廣州深圳人口還在增加,京滬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大城市已經飽和的人口會外溢,向大城市的都市圈、強二線的三線城市流動,這是人口控制的一個趨勢。現在京滬人口的數量也已經達到了兩千多萬,不會再持續之前的那種高增長的狀態,大家也要適應這種新常態。
據報道顯示,2014年京滬外來人口數量達到頂峰,近兩年出現下滑,與此同時,近幾年深圳和廣州隊外來人口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人口增量遙遙領先。
京滬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不論是從文化環境、工作機遇還是生活質量上來說,京滬都是首屈一指的,按理說,它們對於外來人口應該持續保持吸引力才對,那為什麼出現下降呢?
這和京滬兩地的控人政策密不可分。因為人口的野蠻增長,也造成了京滬兩地很多的城市問題,如環境污染、交通堵塞等等,如果不對人口進行把控,城市問題將無法得到緩解,者從長遠角度來貨也是相當不利的。
一方面,京滬兩地在控人,另一方面,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也在不斷地開展搶人大戰。繼西安、武漢、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開始出台一些優惠政策來吸引人才之後,廈門也坐不住了,為了吸引外資、招攬人才,廈門開始降低落戶門檻,比如根據廈門市政府發布的新規,非廈門籍外企員工、年繳納個人所得稅達5萬元以上可以購買兩套住宅房屋,在企業工作三年且已繳納社會養老保險、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可以直接落戶。這些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也是很大的,部分年輕人會因為京滬的落戶難以及生活成本高等原因而選擇逃離京滬。
而京滬人同時下降意味著城市人口分布格局將會產生一定的變化,當然,所謂的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招攬人才也不會讓京滬失去吸引力,控人政策也會隨著人口老齡化而逐漸放寬。
房價高,工資低,生活壓力大,上班時間太長,現在自己家鄉建設的也很好,錢也容易掙,為什麼不回家鄉,家鄉環境又好,食品是綠色的,空氣是清潔的,又有親戚,朋友,同學。有困難這麼多人幫忙,因為城市小,上班路上用的時間也不長,在北京上海,每天光上班路上也要兩個小時,競爭激烈,物價又高,所以還是家鄉好,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當時難,自己的父母年齡也大了,在北京上海又沒能力照顧他們,特別是父母有病,自己著急,父母心裡也失望,所以,寧願少掙點也要回家,在家鄉買房子相對容易,在北京上海沒房子太難了,往往三代的積蓄只能夠首付,把奶奶,爺爺,姥姥姥爺父母的一輩子的積蓄都搭上,只夠買一套小房子。想想都心寒。所以回家回家回家,一定回家
這是好事。京滬城市基礎設施已經不堪重負。雄安新區就是北京的戰略衛星城,分散人口,資源,緩解城市壓力。至於房價,跌了也是好事,也該緩緩了,否則一旦崩潰很多人要跳樓。
推薦閱讀:
※西黃寺:達賴和班禪的帝都舊居
※2018北京殘保金申報進入倒計時,9月30日截止!
※北京大妞兒特靠譜,不信自己看!
※北京去哪吃喝?保准你去過一次就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