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綜合征」是什麼疾病?
心碎綜合征的學名叫做「應激心臟病」。應激是指身體在遇到外界環境變化時做出的反應。心碎綜合征一般是指在收到巨大的精神刺激或者強烈的情緒變化時,心臟受不了了,表現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心臟是受神經和激素控制。在大怒、傷心、驚嚇、過度高興時,機體會釋放大量的激素,使血壓明顯升高,血管收縮,傷害心臟。總體來說,女性比較多,可能的原因是女性的血管比較細,對精神壓力的耐受性差。
比如,山東曾有一個18歲女孩徐某近萬元學費被詐騙電話騙走,非常難過,突然死亡了。
我見過一個50多歲的父親在吃飯時和女兒大吵一架,結果當即就心梗了,到醫院做冠脈造影,發現沒事兒,後來又心臟破裂,做屍檢,發現心內膜下廣泛而嚴重的缺血壞死,這就是在生氣是血管嚴重收縮導致的。
還有一個病人,因為二尖瓣關閉不全做了手術,這人是一個大老闆,日理萬機。因為歲數相對年輕,就做了瓣膜修補手術。如果換瓣的話,需要長期吃抗凝葯。
結果治好後回家,在會上大發雷霆,導致剛剛修好的瓣膜又破了。這都屬於心碎綜合征的範疇。
我還見過一個病人,反覆發作新的心肌梗死,每次都是在生氣後出現,但冠脈都是好的。
醫院見的比較多的心碎綜合征是心肌梗死,發作時心臟擴大,本來像拳頭大小的心臟類似氣球,又叫氣球樣變。冠脈狹窄不嚴重,很快心臟就能恢復正常。
因此,生活上一定要保持心態平和,不要為了一件大不了的事兒發脾氣。很多小生氣,也可能出現大問題。
謝邀。
心碎綜合征是人類遭遇失戀、失去親人、嚴重外傷等重大外部的事件,由於嚴重的精神或者軀體應激而產生的極度悲傷的的心理,導致左心室心尖部急劇收縮,呈球形擴張伴心室壁運動障礙的一組疾病 .
由於該病由應激或者打擊所致,故又被稱為應激性心肌病.
該病主要見於絕經期婦女,其他還見於膿毒症、呼吸衰竭、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甲亢、低血糖、酒精或者毒品戒斷綜合征、自發性氣胸等等
由於該病與應激有關,故任何導致兒茶酚胺水平增高的疾病都有機會誘發心猝綜合征.
該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胸部劇烈疼痛,心電圖表現非常像心肌梗死的表現,心肌酶譜升高,但冠狀動脈造影往往表現為正常.
臨床表現為劇烈胸痛,心電圖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改變,有心肌生物學標誌物的升高,冠狀動脈造影正常。
心碎綜合征的患者往往沒有器質性心臟病,但胸痛起來感覺就像心都碎了.
如果胸痛持續不緩解,及時就醫,因為血管的持續抽搐可誘發心源性猝死.
心碎綜合征癥狀雖然非常嚴重,大部分患者病情都會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一般在數周或者數月後,伴隨著精神或者軀體創傷的恢復,心功能基本上都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一般不會留下後遺症.
(圖片來源於網路,不作為商業用途!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用藥的依據,不能代替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建議,如有身體不舒服,請及時就醫。)
你今天心情好嗎?心情更像是一個人一天的晴雨表。有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把酒臨風,喜洋洋者矣;也有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如不能承受這份悲愴,心傷,很多人便會不由自主拋出一句「我心碎矣」。
有報道,一女子,因失戀過度心傷,而導致自己患上了「心碎綜合征」,心碎綜合征,並不是意味著心臟真的要「碎」掉,而是因強烈的情緒變化,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心臟出現損害嚴重時表現為,心肌梗死,左心功能障礙,甚至猝死。
病人則表現為,極度悲傷和憤怒情緒下的某一時刻,發生身體不同部位疼痛不適的感覺。如,胸悶憋氣,頭痛眩暈,肌肉無力,消化不良等,嚴重時,可以出現心源性休克,室顫,甚至猝死。
我們的心臟受神經和激素的控制,在大怒,過喜,極度悲傷,驚嚇時,身體在應激狀態下,釋放大量激素,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損害心臟功能。
還有些人,在巨大的情緒刺激下,強行壓制自己情緒,把委屈,憤怒都憋在身體里,外表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卻不知我們可以控制的只是表情,淚腺,聲調。而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的活動卻並不受我們的控制,被更多的轉入體內的情緒,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內臟功能的損害。中醫講的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等等就是這個道理。
如何調節,防止「心碎」?
暗示調節,積極的心態,曾經陽光的回憶來緩解調節自己不良的情緒。
合理的宣洩,傾訴,大哭,運動,唱歌,繪畫等。只要不是暴飲暴食,自我傷害,傷害他人的宣洩都是可以的。用呼吸放鬆調節,緩解心緒,可以選擇瑜伽的呼吸放鬆,身體放鬆,意念放鬆來減輕緩解自己痛苦的心緒。
平時,給自己施加一些壓力,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
旅遊,有條件就暫時離開事件發生的地方,做一次旅遊,陌生的環境,新的交往圈都會讓你痛苦的心緒得到暫時緩解。
如果上述措施都無法緩解,必要的時候,求助於心理諮詢師,通過心理訓練,來緩解心緒,淡化痛苦。
總之,心碎綜合征預後是好的,心臟沒有器質性的改變,一過性的血管痙攣,雖然當時感覺疼痛不適,但隨著情緒的平復,心臟功能完全可以恢復到正常。但對於有心臟器質性改變的病人,心碎綜合征預後與當時具體情況有關,嚴重時可能會發生心源性休克,猝死。
作者:張鵾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大連營養師俱樂部營養大使
由於悲痛或震驚引發的胸痛、憋氣和呼吸短促等一些類似於心臟病的癥狀稱為「心碎綜合征」。其實這個並不是真正的心臟病。
心碎綜合征患者出現胸痛、憋氣等癥狀,與心臟病發作時的癥狀相似,但與心臟病患者不同的是,心臟病一般會給病人留下永久的傷害,其病情不易好轉。而「心碎綜合征」病人的心臟不會受到永久傷害,通常在接受住院治療,並經過卧床休息後,病情可以好轉,一般預後是良好的。「心碎綜合征」的發生與人的性格有關,具有急躁、易衝動、缺乏耐心、強烈的時間緊迫感、爭強好勝等性格的人容易患上心碎綜合征。
生活中,誰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良情緒,善於控制和調節情緒的人,能夠及時消解、克服它,從而最大限度地減輕不良情緒的刺激和傷害。「喜怒不形於色」,強行壓抑情緒的外露,會給人們的生理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因為情緒中的聲調、表情、動作的變化,淚液的分泌等,可以被意志所控制。心臟活動和血管、汗腺的變化,腸、胃、平滑肌的收縮等隨著情緒而變化,卻不受人們主觀意志的控制。那些表面上看來似乎控制住了情緒的人,實際上卻使情緒更多地轉入體內,給體內器官以損害。因此,不良情緒如果已經產生,就應當通過適當的途徑排遣和發泄,千萬不要悶在心裡。
點擊頁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查看官方網站 國內知名健康媒體,提供專業的健康科普內容這種病大致等同於傷心傷的「死去活來」,或者近似心痛的無法呼吸!!現代醫學有一種稱呼叫「暫時性左心室心尖氣球綜合征」,通常發生在遭受噩耗或者嚴重情緒壓力的病人身上。癥狀表面上看起來類似急性心肌梗塞,但心臟在經過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心肌酶譜、冠脈CT以及冠狀動脈造影等多種醫學檢查後,並沒有冠狀動脈堵塞的情形發生,到心影增大,心臟的外觀看起來像氣球一樣,學者認為這是由於心臟底部不規則收縮引起。當一個人遇到過量的情緒壓力時,身體會釋出大量腎上腺素及其他化學物質,併流入血管。這些物質會影響心肌纖維正常活動,或者直接導致毛細血管收縮,減弱心臟跳動能力,甚至干擾心臟傳導運動,最後造成類似冠心病發作的癥狀。幾年前,值班時,一位晚期癌症患者經搶救無效後死亡,這位患者只有一個孩子,長期在國外工作,老伴負責照顧,平時有隨身保姆,老伴是一名高級知識分子,性格偏執,老伴心電圖呈直線後,我第一時間就找等在門外等候的她談話,並安慰她,她得知老伴去世後,突然額頭汗出,不停的說她不行了,心口疼痛,護士在給她測血壓時,她就撲通倒地了,翻白眼,剛搶救完老頭,老太太不行了,當時立即吸氧、上監護、做心電圖,監護顯示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基本生命體征尚平穩,心內科會診醫生反覆查看她的心電圖沒有明顯心肌缺血,也沒有急性心肌梗死,經過安撫、勸慰、喝溫開水、吸氧等措施,半小時後她就一切正常了!我在欣慰她老人家沒事的同時,就和會診大夫討論老太太為什麼會出現有這種情況,當時大家都說這是「心碎綜合症」??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心碎」產生胸痛、憋氣、神經質 「心碎」是對悲傷者的一種最古老的隱喻。
在敘述失去親人或者失戀的感覺時,人們常用「心都碎了」來形容。如今,「心碎」不再是詩人和哲學家經常用的辭彙,而是成為了一種病症的學名。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載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亨特·錢皮恩等人的一篇文章,將由悲痛或震驚所引發的胸痛、憋氣和呼吸短促等一些類似於心臟病的癥狀稱為「心碎綜合征」。
錢皮恩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1999年至2003年間共接治了19名急診患者,這些病人出現了胸痛、憋氣等癥狀,與心臟病發作時的癥狀相似,但與心臟病患者不同的是,在卧床休息和接受少量治療後,他們就康復了。
這些患者基本上全都是已絕經的老年婦女。她們患病的原因包括丈夫、父母或孩子等親人去世所帶來的巨大悲痛或者遭遇車禍、搶劫等造成的嚴重驚嚇,以及激烈爭辯、出庭和公眾演講等緊張帶來的強烈刺激。通過磁共振等檢查顯示,她們並沒有患心臟病。
「9·11」事件之後,研究者訪問100名遇難者的遺族。結果發現,這些悲傷者在某一時段中會有肉體上痛苦的感覺,覺得喉嚨變緊乾燥、呼吸困難、需要嘆氣、腹部覺得空空的、肌肉無力、並有心痛緊張的感覺。根據許多有關悲傷者的研究結果,悲傷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會因悲傷過度而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心愛的人死後的六個月內。喪親所致的分離焦慮首先會使悲傷者感到虛弱。另外有一些研究指出,中年喪夫者經常出現神經質、憂鬱、害怕會發瘋、持續的恐懼、夢魘、失眠、工作能力減退和疲勞等癥狀。他們有時也會抱怨頭痛、暈眩、失神、消化不良、嘔吐、心臟急速跳動、胸口疼痛。
簡介病症錢皮恩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1999年至2003年間共接治了19名急診患者,這些病人出現了胸痛、憋氣等癥狀,與心臟病發作時的癥狀相似,但與心臟病患者不同的是,在卧床休息和接受少量治療後,他們就康復了。這些患者基本上全都是已絕經的老年婦女。她們患病的原因包括丈夫、父母或孩子等親人去世所帶來的巨大悲痛或者遭遇車禍、搶劫等造成的嚴重驚嚇,以及激烈爭辯、出庭和公眾演講等緊張帶來的強烈刺激。通過磁共振等檢查顯示,她們並沒有患心臟病。 「心碎」帶來的綜合征現代醫學早已證明了人的精神、思維只由大腦控制,與心臟並無直接聯繫。但是,心臟與人的心理究竟有無關聯呢?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對「心碎綜合征」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中醫古籍中提到「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七種正常的情緒反應,如突然的、劇烈的或長期的精神刺激,情緒反應過度強烈或持久,則七情過度,就影響內臟功能,氣血調節功能紊亂而致病。在現代社會更見到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的疾病顯著增多,不少學者提出醫學模式應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發展。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體疾病,謂之心身疾病,我們這裡所討論的「心碎綜合征」就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碎綜合征」的發生與人的性格有關,性格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因素。美國學者最早將人的性格分為A型和B型,A型性格表現為急躁,易衝動,缺乏耐心,強烈的時間緊迫感,爭強好勝等;B型性格為從容不迫,耐心容忍,不爭強好勝,會安排作息。A型性格容易患「心碎綜合征」。「9·11」事件之後,研究者訪問100名遇難者的遺族。結果發現,這些悲傷者在某一時段中會有肉體上痛苦的感覺,覺得喉嚨變緊乾燥、呼吸困難、需要嘆氣、腹部覺得空空的、肌肉無力、並有心痛緊張的感覺。根據許多有關悲傷者的研究結果,悲傷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會因悲傷過度而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心愛的人死後的六個月內。喪親所致的分離焦慮首先會使悲傷者感到虛弱。另外有一些研究指出,中年喪夫者經常出現神經質、憂鬱、害怕會發瘋、持續的恐懼、夢魘、失眠、工作能力減退和疲勞等癥狀。他們有時也會抱怨頭痛、暈眩、失神、消化不良、嘔吐、心臟急速跳動、胸口疼痛。發現最早刊登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載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亨特·錢皮恩等人的一篇文章,將由悲痛或震驚所引發的胸痛、憋氣和呼吸短促等一些類似於心臟病的癥狀稱為「心碎綜合征」。錢皮恩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1999年至2003年間共接治了19名急診患者,這些病人出現了胸痛、憋氣等癥狀,與心臟病發作時的癥狀相似,但與心臟病患者不同的是,在卧床休息和接受少量治療後,他們就康復了。這些患者基本上全都是已絕經的老年婦女。她們患病的原因包括丈夫、父母或孩子等親人去世所帶來的巨大悲痛或者遭遇車禍、搶劫等造成的嚴重驚嚇,以及激烈爭辯、出庭和公眾演講等緊張帶來的強烈刺激。通過磁共振等檢查顯示,她們並沒有患心臟病。理論依據中醫古籍中提到「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七種正常的情緒反應,如突然的、劇烈的或長期的精神[3] 刺激,情緒反應過度強烈或持久,則七情過度,就影響內臟功能,氣血調節功能紊亂而致病。在現代社會更見到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的疾病顯著增多,不少學者提出醫學模式應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發展。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體疾病,謂之心身疾病,我們這裡所討論的「心碎綜合征」就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碎綜合征」的發生與人的性格有關,性格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因素。美國學者最早將人的性格分為A型和B型,A型性格表現為急躁,易衝動,缺乏耐心,強烈的時間緊迫感,爭強好勝等;B型性格為從容不迫,耐心容忍,不爭強好勝,會安排作息。A型性格容易患「心碎綜合征」。與心臟病的區別心臟病一般會給病人留下永久的傷害,其病情不易好轉;而「心碎綜合征」病人的心臟不會受到永久傷害,通常在接受住院治療,並經過卧床休息後,病情可以好轉。負責研究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心臟專家亨特·錢皮恩解釋,當遇到過量或突如其來的「情緒壓力」時,身體會釋出大量腎上腺素及其他化學物質,併流入血管。這些物質對心臟來說儼如毒素,會影響肌肉正常活動,或令毛細血管收縮,減弱心臟跳動能力,造成類似心臟病發的癥狀。他指出,過去曾有一名27歲婦人在獲悉壞消息後出現「心碎綜合征」,一度垂危,但因醫護人員沒有分清楚,把她當作心臟病人處理,還準備為她進行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幸虧手術前主治醫生搞清了病症,病人亦於3日後完全康復出院。美國心臟協會前主席雪莉·史密斯博士說,根據這項研究,更多的急診醫生和心臟病醫生在醫治那些胸痛病人時將會考慮這個新命名的「心碎綜合征」。背景知識生活中無法避免的悲傷我們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遭受許多無法避免的悲傷,例如:父母、兄弟姊妹、配偶、兒女的死亡或離異,離開你所喜愛的工作或朋友,失去身體的健康,失去寵物,甚至失去未來的美夢等,都會帶給你或周圍的人傷感哀慟。悲傷在英文里有:Bereavement、Grief 、Mourning 三個字,其意略有不同。Bereavement 是陷入失落時的一種狀態。Grief 是指一個人遭遇失落或被奪去心愛的人或物時所產生的一種悲哀、憤怒和罪惡感的感覺。更正確地說,你若沒有被奪去或喪失你心愛的人時,你就不會有悲傷。但是被奪去或喪失心愛的人或物時,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表現出悲傷。Mourning 是指悲傷的公開表現,其表現方式與社會、文化和習俗有很大的關係。產生的種種原因大部分悲傷的情緒都是令人不安的,比如恐懼、無助、憤怒、愧疚、緊張、焦慮、壓抑和悲哀等。伴隨這些悲傷情緒還有麻木、幻聽、幻覺、幻想、混亂、託夢等行為出現。喝酒或者服用鎮定劑之類的藥物、想辦法避開憤怒和悲哀的感覺都是悲傷者用以逃避痛苦的不健康策略。要幫助悲傷者認識到哀慟情緒和有關行為都是正常的,並鼓勵他們適度表達。對某些人來說,悲傷卻是長期的疼痛,需要時間來療傷。例如:周年忌日、逝者生日和特別節慶等都可能引發人們的悲傷。可是悲傷者周圍的親友,由於缺乏這方面的認知,常常期望悲傷者儘快恢復正常的生活和作息,導致悲傷者壓抑哀慟,使正常典型的急性悲傷變成複雜的慢性哀痛,這樣反而成為療傷的障礙之一。生活中,誰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良情緒,善於控制和調節情緒的人,能夠及時消解、克服它,從而最大限度地減輕不良情緒的刺激和傷害。「喜怒不形於色」,強行壓抑情緒的外露,會給人們的生理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因為情緒中的聲調、表情、動作的變化,淚液的分泌等,可以被意志所控制。心臟活動和血管、汗腺的變化,腸、胃、平滑肌的收縮等隨著情緒而變化,卻不受人們主觀意志的控制。那些表面上看來似乎控制住了情緒的人,實際上卻使情緒更多地轉入體內,給體內器官以損害。因此,不良情緒如果已經產生,就應當通過適當的途徑排遣和發泄,千萬不要悶在心裡。生理解釋「暫時性左心室心尖氣球綜合征」又稱為「心碎綜合症」的生理解釋,這種癥狀通常發生在遭受喪親之痛後產生了嚴重的情緒壓力的病人身上。大約有1到2%曾經被懷疑是罹患心臟病的人,到後來卻發現是得這種病症。會罹患「心碎綜合症」的多半是老年婦女,她們發生的癥狀表面上看起來類似急性心肌梗塞,但心臟在經過測試以後,卻發現並沒有冠狀動脈堵塞的情形,相反的,心臟的外觀看起來像氣球一樣,那是由於心臟底部收縮不當所引起的。倫敦帝國學院利用老鼠做實驗來摹擬類似的情況,研究顯示當腎上腺素釋放過量時,對身體所產生的影響也會發生改變,由原先的加速心跳改成減緩心跳,最終會導致心臟衰竭,但大多數的病患都能在幾天內或數周內完全康復。研究人員認為當身體在壓力下釋放出超高劑量的腎上腺素後,心跳的速度也會自動調整,以免因刺激過度而發生危險。
心碎綜合症有許多複雜原因,但皮質醇的產生被認為是最大的問題來源之一。皮質醇是腎上腺釋放出來的化學物質,在對危險作出的「戰或逃」反應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皮質醇的激增使血糖水平升高,致使肌肉更快工作,能讓大腦獲取更多能量,加快受損部位的癒合速度。從進化角度來看,它是有益的。但如果人長期陷入精神痛苦中時,這種激素就會在血液中達到有害水平,影響許多身體部分。心碎綜合症危害有多種表現形式:1,心臟病,2,糖尿病3,頭疼,4,哮喘,5,高血壓,6,脫髮,7,感冒,8,炎症性腸病,9,癌症,10,肌肉疼和骨折
曾經前一段時間,自己坐公交車,看到一對小孩姐弟倆打鬧,有點像遊戲的那種。我估計她母親在旁邊會說的,她母親沒有說。自己一下感覺胸口憋屈,感覺要接不上氣的感覺。最終找到是幼年時的一個情節。我想還是一個認知理解的問題,健全的獨立的人格特質有關。只在享受親密,關係,不願接受分離,甚至死亡的分離。需要一個人的陪伴,安慰開導來度過。就像一下掉下懸崖,心理落差讓讓他承受不了。
謝謝邀請!對這方面不太了解,應該是精神方面的疾病,主要是突然收到驚嚇,或突然失去身邊最愛的親人等造成的,也與人的性格有一定關係。
推薦閱讀:
※從小寄宿對孩子會不會產生心理問題?
※靈感是怎樣產生的,靈感與靈魂有沒有關係?
※為什麼說最深情的人也會是最絕情的人?
※女生從大學到社會的三觀會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