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滿足->厭倦->新的慾望->繼續滿足->再次厭倦->……」這個循環在人生中的意義是什麼?
慾望->滿足->厭倦->新的慾望->繼續滿足->再次厭倦->……人生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循環?這並非人類貪得無厭、慾壑難填,而是人類對人生的意義不斷追求和探索的必經過程,是人生追求的自然漸進。
慾望不分善惡。小到孩童,大到偉人,都會不斷地產生新的欲求。慾望是人類改造世界的根本動力,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1、浮士德的追求、獲得、再追求,一個追逐慾望卻久不滿足直到找出人生真諦的故事
歌德從1768年開始創作,直到1832年才完稿的《浮士德》詩劇中,就描寫了浮士德從慾望到滿足再到厭倦這樣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
詩劇中的主人公浮士德是個坐在書齋里研究學問的滿腹經綸的學者,他突然對自己這樣的生活狀態感到極大的迷茫和不滿。這時,魔鬼靡菲斯特與浮士德簽約,把浮士德的靈魂作為抵押,魔鬼將滿足他的所有欲求。一旦浮士德感到自己得到了滿足,他的靈魂就要屬於魔鬼。
於是,浮士德被靡非斯特帶出了書齋,走向了精彩絕倫的世俗世界。靡非斯特為浮士德提供一切方便之門,讓他體驗到各種不同的人生。
有了魔鬼的幫助,浮士德不斷地追求人生的滿足,他不停地產生新的慾望,而魔鬼不斷地給予滿足,每次魔鬼都以為浮士德會就此罷休,靈魂可以被他控制時,浮士德突然感到了厭倦,開始了新的慾望的追求……
終於,萬念俱灰時,浮士德突然看到人民在進行創造性的勞動,覺得改造自然,創造自由國土才是美。於是,他情不自禁地發出「你真美啊,請停留一下」的感嘆。
2、弘一法師終其一生,追求人生的第三層樓,最後皈依佛門,成為一代佛教高僧
我還想到了弘一大師的故事。弘一法師原名李叔同,他經歷了由普通富家子弟到藝術家、教育家最後到佛學大師的過程。
豐子愷在《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中說,李叔同「少年時做公子,像個翩翩公子;中年時做名士,像個名士;做話劇,像個演員;學油畫,像個美術家;學鋼琴,像個音樂家;辦報刊,像個編者;當教員,像個老師」 。
弘一法師曾提出過人的追求的三層樓:物質、精神、靈魂。「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三層樓。」
李叔同終其一生追求人生價值的第三層樓,找到自己生命的歸屬,實現了人生的升華,成為世人所敬仰的弘一大師!
3、自我實現的馬斯洛,把「做人」這件事情變得更有意義和希望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其實,他的理論有兩種版本,我們學習的版本是五個層次,還有一個版本提到的需求理論是七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認知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在心理學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如果說,弗洛伊德理論為我們提供了病態的一半,馬斯洛的理論則為我們補充了健康的那一半。
無論是浮士德、馬斯洛還是弘一大師的需求層次理論,我們可以發現人的慾望追求具有以下規律:
1、人的追求都是由物質追求向精神追求的發展過程。
弘一法師之所以能拋棄紅塵,潛心佛學、浮士德再豐富的物質享受都不能讓他感到滿足,是因為當他們的物質追求達到滿足的時候,逐漸忽略自我的物質追求,開始尋找精神力量的支撐,從而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
2、太在意低層次的追求,他的精神追求便會受到阻礙。
當人的物質追求達到了滿足,就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撐,從而實現自我。但是,如果一個人在物質上的追求貪得無厭,就會陷入貪慾的泥沼,不能自拔。古代的帝王、現世的貪官等,他們的物質生活雖然已經遠超普通人,但仍會在物質方面不斷索求,在低層次追求的道路上走向歧途。
3、不斷追求達到精神和靈魂滿足的人,便是得道之聖人。
很少有人像攀登高峰一般一直無休止地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而完全忽視了物質世界。只有當一個人的追求真正達到了最高層次,才有可能像浮士德最後那樣發出「請停留一下」的感嘆;才會真正的清心寡欲,像弘一大師那樣低調而又執著地皈依自心,超然塵外,成就一個無人能超越的大師。
所以說,如果人僅僅滿足於既得慾望的實現,失去了更進一步的追求,生命就不再有積極的意義,人的存在必將是行屍走肉般的存在。
人唯有不斷地產生新的欲求,才有繼續實現自我價值的可能性。而每一波新的慾望,都要高於上一波的慾望,人生就在這種螺旋式的上升循環中成就自我,直至超越自我。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這個問題及時還比較深奧,一般回答這個問題,除了用社會學之外,那就是要用哲學的理念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人的一生當中都是慾望、滿足、厭倦、新的慾望、繼續滿足再次厭倦的一個過程,其實這些過程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自我滿足的需要。
其實很多時候我在想人在什麼情況下才沒有慾望,才能夠真正的達到滿足。其實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比如說現在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可能在想我要是有一個億,那我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但是賺到一個億真的是這樣嗎?比如說當今的馬雲,王健林等數一數二的富人,難道他們實現了金錢上的滿足就沒有別的慾望了嗎?答案顯然是不是的。
那麼又是什麼來推動人在滿足了一個慾望之後,又產生一種新的慾望?其實歸根到底還是慾望的本身,說的正統一點,也就是發展的需要,不管是自身的發展,還是融入身邊環境的發展的需要,他都必須要在一個慾望滿足的時候,再一次銜生出一種慾望。
這種慾望其實並不是主觀的,而是根據客觀事物的反映,在人腦中的印證。比如我國有一句古話說的是飯飽思淫慾。一個人在極度飢餓的時候可能是想到自己要吃飽飯,覺得吃飽飯什麼都滿足了,那麼在他極度飢餓的這個客觀條件下,他腦中唯一的慾望,也就是唯一的要求就是吃飽飯。在這個前提下,他是沒有別的慾望的,但是他也不會有別的發展動作,他的活動只能是朝著吃飯那個方向發展。比如說找吃的,想方設法的找吃的,他不會朝著別的方向去努力去動作。
而當飯飽之後,在這個人吃飽飯的客觀情況下,那麼客觀環境就會用新的動力去推動他。比如說淫慾,吃飽了之後想到淫慾這種東西,也就是更多的慾望,立足於吃飽飯之上的慾望,這個時候推動這個人動作的動力就是比吃飯更大的慾望和比吃飯更高的發展。
其實在馬斯洛需求定理當中,更能夠客觀和全面地還原人的這一種無限循環的慾望。馬斯洛需求定理共分為五個層次,包括基礎的生理上的需求,其次的安全上的需求,再次是情感歸屬的需要,再次是被尊重的需要,最後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在這五個需求當中前四個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循環反覆的,當一個需要滿足之後,他會不把這個需要當回事,而延伸出更高的需要。比如說在生理需要之上的安全需要,在安全需要之上的情感歸屬需要。這些都充分的證明人的慾望並不只停留在某一個階段,甚至在突破自我價值實現之後,人就會有新的慾望。
那麼如題主所說,這種循環反覆的慾望到底有沒有意義。
其實我想說它是有意義的,不僅有意義,還決定了社會的發展乃至整個人類的發展。之所以有這個不斷反覆的慾望,才能夠為人類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夠為人類以及社會的發展找到新的出路。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甚至可以說是人類進化史中一個重要的過程,它絲毫不亞於優勝劣汰這一理念。最後儘管存在即合理這句話有失偏頗,但是在某些場合,它確實是一句最能夠說明問題的話,比如對題主的這個問題來說,就能夠更加全面的闡釋這個問題存在的合理性。
慾望>滿足>厭倦>新的慾望>繼續滿足>再次厭倦……這個循環在人生中的意義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由於有慾望的渴望,才會想要發展,想要去獲得新的東西,可以說慾望是推動著人進步的動力
而慾望有被滿足的一天嗎?並沒有,慾望不會被滿足,慾望只會暫時被滿足
一旦慾望被暫時滿足了,就會產生厭倦,從而引起了新的慾望
讀過木心的一段文字: 「 生命的兩大神秘:慾望和厭倦。 每當慾望來時,人自會有一股貪、饞、倔、拗的怪異大力。既達既成既畢,接著來的是熟、爛、膩、煩,要拋開,非割絕不可,寧願什麼都沒有。 」
慾望讓人擁有面對挑戰的動力,而當慾望被滿足後,就會產生厭倦
這樣的循環,引起的是人的不斷追求上進,不斷尋找本真的自我的一種循環
在這樣的循環中,找尋自己到底想要的東西是什麼,當適應了厭倦,發現這個東西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就會產生新的慾望,從而繼續去追尋新的慾望
在這樣不斷追尋的過程中,必將產生一個慾望,滿足一生的追求
而這個慾望,就是一生想要的東西,這個東西不是金錢、不是金子,而是追尋了這麼久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真正的自己
人的一生不斷的尋找著三個問題的答案「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慾望推動著你去追尋這些問題
而這個循環對於人生的意義就是不斷的去尋找真正的自己,就像生命一樣,生命不止循環不息
我是深度讀書,深入的讀書,深度的思考!
先看一張圖:
馬斯洛指出,人有5種需要,而且是分層的,這些層次是有等級的,這些需要都是客觀的,所以需要是不能被創造的。需要缺乏滿足、人就會產生慾望、慾望指向某個目標物就構成了動機,動機貫徹為行為,底層的需要得到滿足,慾望會消失掉,動機也就相應消失,行為就不可能了。
如何理解循環呢?就拿底層的生理需要來說吧,飲食男女,
早晨,肚子餓了,生理需要缺乏滿足,引發慾望和動機,找個食物吃。一旦吃飽,需要得到滿足,對食物的慾望與動機就會消失掉。
中午,肚子又餓了,生理需要又缺乏滿足,引發慾望和動機,找個食物吃。一旦吃飽,需要得到滿足,對食物的慾望與動機就會消失掉。
看圖:
這是一個循環,需要缺乏滿足、引發慾望與動機,獲取目標物,需要得到滿足,慾望與動機消失。隔一個時間,需要又缺乏滿足,下一個循環又開始了。
循環的是形式,變化的是循環的內容。生理需要的缺乏,人追求滿足,發展出了能力,如果能力越大,對滿足需要的【需求】就有更高的要求。
能力低時,有得吃就好,
能力更好時,要吃得好,
能力更高時,要吃得精,
但能做到衣食無憂,人的需要層次就要往上攀爬一層【安全需要】,
依著這樣的運作原理,
一直攀爬到【自我實現的需要】。
在每一個需要的台階上都有對應的循環【相應需要】台階上的循環,推動發展出相應的能力,
一旦你的能力,能讓這個循環,運轉良好。
就會攀爬到更高一層的台階,
又開始啟動一個循環。
人生是交織著很多這樣的循環。我們要駕馭好需要的循環,發展出各種相應需要的能力。
個人視角這個循環的意義是什麼
人自身有一個內在設定的機制【客觀的需要層次】,把人從物質的需求,
一步一步升華到精神的需求
把人僅僅是對【食色】的追求,
上升到精神層次的追求,
讓人自身的世界變得更大。
這是普通人生的表象。這是生滅法,這是六道循環,這是迷魂陣,這是大苦海。這是人生的訓練場,這是覺悟自性的大熔爐。這是成賢作聖的培訓班。
人,連同有情識的眾生一起說吧,都是對外部環境,世界萬事萬物的貪戀迷執心。有兩種難以跳出難以擺脫的惡劣心性,妄想心丶顛倒心,一個叫"遍計執″性,一個叫"依他起″性,這兩種心性主導著生命體的一切活動。而真正"如如不動,了了分明″的"圓成實性″,深深潛藏而不起作用。
五官六能,全部對外,花花世界充斥著整個心靈意識。染污而迷執,一入眼界,無不真實,外界的一花一葉,風吹草動,都牽動自己的神經,固有觀念連索反應,自己的判定牢不可破。不到黃泉心不死,巧風一吹又復活。望鄉台上打哈哈,好了瘡疤忘了疼。人生苦短,迷執難破。日日復年年,一生又一生,常在六道轉,萬劫不清楚。
慾望,能滿足嗎?有道是"慾壑難填"。今天得到暫時樂,明天又有新想法。吃著碗里看著鍋里,見了新的丟了舊的。不是無常到,誰肯撤筵席?
苦丶空丶無常丶無我。才是世界人生的實相真理。不從人生的上述表相體認出真理,便是失敗的旅程,便是重蹈覆轍的痛苦基因。求不得,樂不久,都是苦。輝煌一生,兩手空空。萬里長城有何用,秦皇漢武僅空名。哪個能作自己的主,血肉之軀化作土。
不"看破"世間相之虛假無實義,不透視人性之妄想顛倒的糊塗意識。不"放下"眼前貪執的一切無實義的根本煩惱。便跳不出惡性循環的大苦海。
破除"依他起″的愚痴迷信,放下"遍計執″的妄想顛倒。以紅塵作道場,修鍊真心本我的"圓成實性",開悟自性,作自己的主人。便是所問問題的的現實意義。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我可以回答你。
這是整個商業社會的邏輯,商業社會的核心驅動力就是慾望。因為只有把慾望放得很大,或者說把人的慾望激發起來,那麼商業才能蓬勃發展。
每一個人都清心寡欲的話,那麼消費就會萎糜。然後你覺得你循環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你會沉迷在其中,當你有一天覺得沒有意義的時候,你就大徹大悟了。
但是會有那一天?99.9%的人都沒有那一天,因為絕大多數的人會覺得自己看破了的時候又會發現,又有很多的牽掛。這就是人生的意義
誰在製造這種循環?這是個「精英」社會。
倘若你時光靜好,是因為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倘若我們生活美好,是因為有人曾流血犧牲。
我下面的文字請你只當成一種文字的遊戲,切勿當真,當然還是希望你思考。
遙遠的彼岸
我在《你的命運》中描述過個體生命的命運。
人類的命運呢?幾年前我覺得馬雲能往後看十年。今天聽了他的演講我不這麼覺得。他或許是一個了不起的商人與開拓者,但不是一個偉大的人(見《人與思想》)。
人類是孤獨的,所有的美好對於孤獨的人類來說都是欺騙。我們找不到對手,所以只好把自己人當對手。
我們到底想得到什麼又想要什麼樣的未來?
被牽引是無知者的幸福。說到底我們只需要兩樣東西:肉體需要及心靈需要。
肉體需要本該早就滿足了,人人都應該幸福。一口吃的,一件穿的,一張住的。不難解決。難的是解決了以後呢?該如何牽引著人類繼續向前。
人一旦解決了自身問題是不是就該把矛頭對準他人,對準群體以致產生更複雜的問題。「所以提高遊戲的難度與幸福的高度,把簡單的問題複雜話是不是可以長時間的把個體留在自己的圈子裡折騰」。其實你會發現今天不會比昨天更幸福!現代人不會比古人更幸福。我們劃的越快,彼岸也越來越遠。我們一直都只是在追尋幸福的路上。
心靈需要本應很好指引,物質滿足以後轉向心靈需求。但思考發現過度安逸就是一種危險。結局我們可能會變回猴子——倒退。宗教創造了燦爛的人類文明,但其無法適應不斷競爭的社會變局。也無法創造個人財富與社會財富,會令個體與群體退化,不利於種族生存與發展。又是個悖圈。
那麼經濟利益與科技發展是不是造成我們物質需求不斷擴大與物質慾望不斷拔高的根本。目的是讓我們永遠無法滿足才會拚命向前。因為一旦滿足也許就是幸福的結束或是悲傷的開始。
不知這是人類的命運——造物主的安排。或者根本就是我們參與者把自己人當對手的悖圈。我無語。
曾經我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是想被精英指引著前行?還是想按我們大多數人(那怕很笨)的共識前行,那怕是個錯誤的未來。
也許我們選擇的是個錯誤的未來,但我們會在錯誤中進化成長,但是如果只給我們一個美好的未來,那還要我們幹嗎?長著腦袋難到就是被牽著跑的?未來還屬於我們嗎?屬於精英吧。兩者之間越來越遠——兩極分化——少數成長,多數退化。
一個歷史:幾乎所有偉大的思想家總是在其死後的未來才被世人認可。為什麼?當所有人都被現實的價值觀包圍的時候,誰還需要未來!需要的只是當下。只有孤獨的思想家在思考著人們為什麼沉迷於現在的價值觀,而這會帶來什麼樣的未來?
當普通人也需要體現價值的時候,思想才會活著。而精英們永遠不需要一個普通人的價值觀。
我知道我們註定要為它而亡,而不是為了尋找光明和自由。如果己知科學都是對的(包括目的),那你還需要夢想幹嗎?還是收回去吧,作個沉默的寡民。
吶,因為
人就是傲慢,自由,充滿偏見,又喜新厭舊的生物啊
然後,這個循環也是人類生生不息的基礎
今兒寫了首打油詩 = =,湊合看看
起初愛慕之欣喜,若狂
後來
習慣了擁有
便稀鬆平常
像風吹過風
久了舊了
舊到表面的漆色
一瓣一瓣剝落
舊到我扶不起它
扔罷
然後
某個清風艷日
午間小憩
夢中又見
是你?不是你?
時間
讓我們徒勞無績
首先要區分慾望和需求,這兩者是不同的。舉個例子,你觀察一下捕食動物吃食物的表現,它們吃飽了,就不吃了。無論是什麼食物。可是我們人類並非如此,因為我們有創造了慾望。
慾望並非是天生,需求才是天生的。何為需求?就是如果沒有,我們無法健康的生活。比如我們需要呼吸,需要食物,需要清潔的水,需要足夠的睡眠等等。那麼慾望又是怎麼來的呢?
慾望是後天學習的結果。你想一想,對於一個原始部落的人來說,他們不會有慾望想要擁有一部最新款的Iphone手機,他們也不會有慾望想要擁有一個LV的限量款手包。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慾望呢?答案是因為我們賦予了這些事物不同的意義。比方說可能的意義是代表受人尊重,代表被認可,代表有價值等等。我們賦予的意義創造了慾望。
需求能夠得到滿足,而慾望不會。因為慾望是創造出來的,不從內在去解決,單從外部來滿足,無異於對鏡摘花,水中撈月。慾望就像貪吃蛇,那些賦予的意義就是它們的食物,不停止意義,慾望不會消失。
因此,想要減少慾望,唯一的方法就是釋放賦予事物的扭曲意義。如何釋放意義?這恰恰正是困難所在,需要通過學習和練習。正如一個慣用右手的人,現在要改成左手,困難的不是學習左手,而是停止使用右手。
推薦閱讀:
※上聯:人生不只棋一盤,下聯怎麼對?
※疊字之美:品讀《古詩十九首》
※傷口結痂後,癢到懷疑人生卻不敢撓!原來除了撓還有好多學問
※如何在2019年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生的最髙境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