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醫院放棄時如果一直按的話能不能救活?
從上示意圖可以看出,心跳驟停以後,胸外按壓的原理,以及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以及局限性。大部分時候心臟驟停只是「果」,原發病是「因」,只看果,不祛除病因,按壓24小時也是沒有用。我經歷過的最長時間的心肺復甦,胸外心臟按壓12小時,結局依然是死亡,因為病因沒有辦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祛除。
心跳驟停的臨床表現:
心臟驟停是臨床死亡的標誌,其癥狀和體征如下:①心音消失;②脈搏觸不到、血壓測不出;③意識突然喪失或伴有短暫抽搐,抽搐常為全身性,多發生於心臟停搏後10秒內,有時伴眼球偏斜;④呼吸斷續,呈嘆息樣,以後即停止。多發生在心臟停搏後20~30秒內;⑤昏迷,多發生於心臟停搏30秒後;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臟停搏後30~60秒出現。
心跳驟停的常見原因:《2005年美國心臟學會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心臟驟停的常見原因總結為:①缺O2。②低鉀血症/高鉀血症及其他的電解質異常。③低溫/體溫過高。④低血容量。⑤低血糖/高血糖。⑥藥物。⑦心包填塞。⑧肺栓塞。⑨冠狀血管栓塞。⑩氣胸,哮喘。
心跳驟停的搶救措施:一旦發生心跳驟停,不管是什麼原因,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搶救,心肺復甦。
心搏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甦,4~6min後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後的心肺復甦(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
錯誤的按壓姿勢、長時間胸外按壓有可能導致肋骨骨折——骨折是一種常見併發症。
對於心臟驟停患者而言,無按壓無血流,不按壓意味著死亡。
即使是標準深度、頻率的胸外按壓也達不到心臟正常搏動時的排血量的一半,如果減輕力度,按壓效果則更加不理想。
胸外心臟按壓正確的做法:垂直按壓,對於成人,深度至少 5 厘米,不超過 6 厘米,頻率為每分鐘 100~120 次。
每次按壓後,允許胸廓充分回彈,但掌根不要離開胸壁或移位。
兒童的按壓深度為大約 5 厘米,嬰兒為大約 4 厘米,或為胸部厚度的三分之一。
對於醫務人員應遵循下述心肺復甦有效指標和終止搶救的標準:(a)心肺復甦有效指標(1)頸動脈搏動:按壓有效時,每按壓一次可觸摸到頸動脈一次搏動,若中止按壓搏動亦消失,則應繼續進行胸外按壓,如果停止按壓後脈搏仍然存在,說明病人心搏已恢復。(2)面色(口唇):復甦有效時,面色由紫紺轉為紅潤,若變為灰白,則說明復甦無效。(3)其他:復甦有效時,可出現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變小並有對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動及四肢抽動。(b)終止搶救的標準現場CPR應堅持不間斷地進行,不可輕易作出停止復甦的決定,如符合下列條件者,現場搶救人員方可考慮終止復甦:(1)患者呼吸和循環已有效恢復。(2)無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溫下持續30min以上,EMS人員到場確定患者已死亡。(3)有EMS人員接手承擔復甦或其他人員接替搶救。
即便是在醫院搶救室發生的心跳驟停,並及時展開了搶救,復甦的成功率依然不高。其復甦成功率取決於:①復甦開始的遲早;②心臟驟停發生的場所;③心電活動失常的類型(心室顫動、室性心動過速、心電機械分離、心室停頓);④心臟驟停前病人的臨床情況。如心臟驟停發生在可立即進行心肺復甦的場所,則復甦成功率較高。
在醫院或加強監護病房可立即進行搶救的條件下,復甦的成功率主要取決於病人在心臟驟停前的臨床情況:若為急性心臟情況或暫時性代謝紊亂,則預後較佳;若為慢性心臟病晚期或嚴重的非心臟情況(如腎功能衰竭、肺炎、敗血症、糖尿病或癌症),則復甦的成功率並不比院外發生的心臟驟停的復甦成功率高。後者的成功率主要取決於心臟驟停時心電活動的類型,其中以室性心動過速的預後最好(成功率達67%),心室顫動其次(25%),心室停頓和電機械分離的預後很差。高齡也是影響復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是重症醫生康駿朋,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醫學科學和急危重疾病的診療。
推薦閱讀:
※看快手|開局一個圈,往後全靠挖。
※自如|熱點過去了,毒氣室過不去
※當前國內社會思潮趨勢走向
※親歷辛巴威亂局的中國人:「我聽到三聲巨響」
※桃色敲詐:那些被仙人跳害慘了的社會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