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才能了解自己?


二十歲以前的歲月,我一直在努力地成為別人。自卑、敏感、多疑,甚至於不放過別人對我的每一點評價,這樣我就可以改變成別人嘴中那個完美的人。努力了二十年,依舊一塌糊塗,因為不管我怎麼努力,別人總會批評我,不喜歡我的人。直到八年前邂逅第一本心理學書籍,此後就踏上了與自己對抗、拯救自己的道路。還算幸運,閱讀心理學及人際交往書籍,加上自己不斷應用於生活,漸漸的琢磨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康庄大道。更找到了二十歲前後的自己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遇見《你不知道的自己》也是一種緣分,強化了自己在七八年前琢磨出的道理:曾經的我不開心是因為我一直在努力的成為別人,現在的我過得很自如是因為我一直在努力成為更好地自己。《你不知道的自己》一書,從與自己相處、與熟人相處、兩性心理三個方面,用詳細而平實的方式講述了這三個方面中涉及的心理學知識,旨在讓我們了解自己並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曾奇峰,很多朋友應該都知道,作者在國內心理學領域比較有名,武漢中德心理醫院創始人、首任院長。擁有較豐富的心理學從業經驗,被譽為國內精神分析的播種機。


(一) 與自己相處與自己相處看似很簡單,其實不然。生活中的大部分人更擅長與別人相處,卻並不擅長與自己相處,甚至會懼怕。原因有三:1、但凡要與自己相處,那麼勢必就是獨處,會顯得很寂寞;2、與自己相處,可能會觸碰到一些曾經自己並不曾見過的品質,或自私或軟弱,與自己在別人面前展示的特性並不對等,這時候就會懷疑甚至厭棄自己,越來越懼怕觸碰;3、與自己相處就要窺探自己,分析自己。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人都是擅長分析別人,卻唯獨不能分析自己。因為要跳出身處的環境,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備顯艱難。作者告訴我們:我們心靈深處的噪音來自內心的衝突,一切的懷疑與徘徊不定均來自自己內心的干擾。那麼如何降低這種噪音對自己的干擾並將內心衝突對自己的傷害降到最低才是重中之重。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降低心靈深處的噪音、改善內心衝突,就要深入自己的內心,了解這些噪音來自何方,更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每一次內心的衝突。第一步:走近孤獨,享受獨處。現今社會一直強調團隊合作,殊不知一個團隊是建立在每個人都是個獨立的個體,只有在擅長做好自己,才可以更好的成為團隊的一份子。在很多人將獨處視作舔舐傷口的時刻,我們如何才能更好的挖掘出獨處的有益的一面才至關重要。獨處的好處如下:(1)在父母面前,我們是子女,在配偶面前我們是夫妻,在孩子面前我們是父母,在單位我們是下屬、同事、上司,唯獨只有我們獨處的時候才是自己。 適當的獨處有利於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於幫助我們形成獨立的人格;(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置身其中很難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冷靜的分析局勢。適當的獨處可以讓我們冷靜下來,置身事外的思考問題。身處無數的社會關係中,總是會有很多人指教我們。父母、朋友、上司,可是參考別人的意見,更要有我們自己的想法。身處其中勢必容易受到干擾,無法冷靜思考,不妨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獨立的思考整個事件。獨處有助於我們在這個眾說紛紜的社會,找到自己的智慧及力量。(3)小孩子都是需要人陪伴的,反之,成熟的人是擅長獨處的。獨處作為成熟的一個標誌勢必具備諸多有利於成年人的優點,那麼從容的獨處才是我們應該追逐的。當然,獨處也並非全是優點,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獨處包括主動的獨處與被動的獨處,顧名思義被動的獨處就是弊大於利。被動的獨處會陷入自憐自艾的境地,總覺得自己好可憐,沒有人搭理。經常處於被動的孤獨且自我無法改變的時候,就可以考慮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了。既然現在我們學會了從容的獨處,那麼跟隨本書作者繼續下一步:第二步:如何與自己獨處:與自己相處也是一門技術活,有些人很擅長,有些人不擅長。與自己獨處應該注意些什麼呢?(1)孤獨有助於成長,但是過猶不及。在這個忙於交際的社會,偶爾給自己一些時間品嘗孤獨足矣。一旦過多,會影響我們的心情;(2)每天我們都會有一些擔心,時刻讓自己處於擔心的恐懼中。我們的這些擔心只有極少數會真的發生,更多的是我們自己將自己推進恐懼的深淵。一旦處於無盡的恐懼中,不妨靜下心來,分析一下整個事件,預估這件事情發生的概率,這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一些應對措施。在做好準備措施的時候,恐懼也就相應的減少了;(3)身邊很多朋友一致認為自己很喪,不知道如何改善。大多數人的喪是自己尋找來的結果。毫無計劃,一切取決於別人的進度。忙忙碌碌卻顯得雜亂無比,蓬頭垢面就可以隨意示人。上班時的雜亂無章也在生活中顯露無疑,下班後回到亂到無法落腳的家,窩在沙發里煲劇、打遊戲來渡過整晚的時間。無限制的循環,最後留給自己的就是這個髒亂差的環境及自己。不妨給自己列一個計劃,工作、生活,嚴格按照計劃執行並相機調整。每天配以乾淨整潔的房間、乾淨利落的自己、有條不紊的工作、規律的運動,將自己的生活往著積極向上引導,久而久之就會遇見全新的自己,讓喪成為過去;(4)每一個現在都與過去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現在的缺點及優點都與曾經的周遭有著無可分割的聯繫。有些人懼怕在外人面前表達自己,可能是因為曾經在外人面前說話被父母呵斥過;有些人現在被稱作「巨嬰」,可能是因為父母對其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其喪失了一定的獨立能力;有些人懼怕孤獨,可能是因為兒時曾經一個人被扔在家裡,無止盡的恐懼遺留至今;我自己就是如此,曾經父母之間感情不太好,長時間的爭吵,導致我現在對於婚姻有著深深的恐懼。但是就像奇峰老師在書中所言:只有找到恐懼的根源,我們才能找到應對恐懼的方法。曾經因為各種緣由,我一度非常自卑,很是喜歡巴結討好別人,但是也非常不招人待見。後來自己學習心理學深挖原因,並按照書中指示進行練習,成為了現在這個自信、樂觀的自己。但是對於婚姻的恐懼一度無法改善,我已找到根源,也嘗試了很多方式去改善,但是收效甚微,我想需要時間。了解自己,只為成為更好的自己。


(二) 與熟人相處家人、戀人、朋友、同事,這些都是屬於熟人的範疇。開篇劉川鄂老師寫給本書的序言中就有對於熟人關係的維持給出了一些武功秘籍,但凡將此武功秘籍可以練的爐火純青的人,必將是人際關係非常煉達的人。這本武功秘籍里就有一項——距離,安全距離。與父母、戀人、同事的安全距離都不一樣,不同的場合也有不同的安全距離。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讓我們跟隨奇峰老師來感受一下是如何微妙的:(1)與戀人之間,一定是最親密的。從身體的接觸到內心的傾吐都被很多戀人列為相愛程度的標尺。當然身體上的接觸當然是容易把控,但是其他方面的距離不然。連一個人的生活都過不好,如何過好兩個人的生活。這句話也是非常在理的。一份健康的感情,勢必建立在獨立的兩個人的基礎之上。過好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興趣愛好是非常必要的。戀人、夫妻是最親密的關係,很多人就會認為毫無保留才是王道。殊不知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那麼就需要屬於自己的空間及自由,戀人及夫妻亦是。伴侶之間相處,屬於對方的隱私一定不能碰。就像有人對於手機會比較在意,即使沒有任何見不得人的秘密,依舊不喜歡對方隨意亂翻手機。這時候這個底線還是不要碰的好。當然男性與女性思考的方式也是不同的,當特別疲憊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男性大概率的想要一些自己獨處的時間,這時候女性不妨大度的給他一些獨處的時間及空間,而不要想當然的認為對方這樣就是把自己當外人。女性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需要一個人傾訴或者依靠,伴侶就是最好的人,這時候請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懷抱及呵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安慰她、呵護她;(2)在成立自己的小家之前,我們都是在父母這個大家的呵護下長大的。或為父母,或為子女。不是在影響著下一代,就是在被上一代影響著,但總歸會影響下一代。這段時間原生家庭的話題比較火熱,雖然一個成年人的成功與否不能完全與原生家庭掛鉤,但是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品質完全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只有在很好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會在對待自己的下一代時有所慎重。如果說與戀人需要保持安全距離,而與子女不用,將是大錯特錯。成為戀人或者結為夫妻前,我們已經是成年人,另一半對我們的影響是有限的,但是父母對於下一代的影響將是全部。如同書中所講,因為父母感情太好,女兒一度被培養成了局外人,在所有的關係里都覺得自己是可有可無的人;因為父母對於學習成績的高壓力、嚴要求,孩子無法靜下心來好好學習,連普通的壓力都疲於應對;因為初中跟男同學說話,被父母唾罵之後,始終無法正常與異性交往的女孩兒。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雖然成長過程中如何採取措施取決於自己對於遭遇的解讀,但是父母如何應對徹底影響孩子的心態。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作為傳統的國家,一度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奉為圭臬,殊不知兒女也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意願。生而為人,他們的使命並不是幫助父母完成未竟的夢想。養兒方知父母恩,生養孩子有很多個原因,但是讓他們延續自己未竟的夢想絕不能成為其中的一個。(3)配偶、親人、朋友都是我們的熟人,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後院。後院安穩,我們才能大步向前。現今社會有心理疾病的人並不在少數,最近從華山一躍而下的抑鬱症患者,連續發生的抱著嬰兒從高樓跳下的產婦等等。從這多次發生的事件可以得知:抑鬱症已經比較普遍了,特別是產後抑鬱更是危害無窮。這時候後院團隊就要發揮作用了,雖說抑鬱症一定要就醫,但是心理諮詢師畢竟是外人,無法像熟人一樣給予患者及時的溫暖與愛。反倒是這些熟人,在生活中的一些微小的細節就能讓對方感受到愛與力量,給予對方一些與抑鬱症對抗的支柱。每當他想要放棄生命、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只要想起任何一點想要活下去的理由都是一種成功。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無數個想要放棄的理由都不如一個想要活下去的理由。了解自己,只為幫助身邊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 兩性心理性在傳統的中國一直都是密不可言的,只可房中私語,不可公然討論。雖然近幾年因高等教育的普及,對於必須的性知識也慢慢有所提及,但是尚達不到基礎線。隨著網路上對於性侵說不的聲音越來越多,對於幼童性侵最可能的人就是親人及老師,熟人作案是最大的概率。極度類似的竟然是這些受害者受到傷害時都選擇閉口不言,因為對方用哄騙或者恐嚇的方式讓受害者住口。當然也有一兩個選擇發聲的受害者,然輿論卻讓這些受害者遭受了二次傷害,而不是選擇呵護、愛護她們。原因何在?是我們的傳統觀念就是錯的,教導給孩子的知識就是錯的。記得16歲第一次有男朋友的時候,母親告訴我不能讓男性摸我,更不能留有終生遺憾。可是沒有告訴我什麼是終生遺憾。試想母親在我找男朋友之後告訴我這點,就是因為她覺得我會跟男朋友有肌膚之親。那以前的時間呢?看到對於性侵說不的運動中,很多小女孩都是幾歲的時候受到侵害。母親跟這些受害者的母親一樣,或者說跟萬千中國傳統婦女一樣,堅信身邊人是可信的,身邊人都不會欺負自己的女兒,特別是性這個方面。《你不知道的自己》這本書中,奇峰老師講到:父母對孩子的性虐待,包括未教授基本的性知識、完全杜絕與異性的接觸,都將導致孩子在性知識上的缺乏與無知,勢必會影響以後正常的人際交往、對於性的恐懼甚至於在遭受到傷害時的自責。應該儘早普及的性知識包括以下方面:1、性衝動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人都會出現的情況。如果出現了就要正常對待,不可一味的壓抑,若一味的壓抑,弊大於利;2、儘早給孩子普及基本的性知識是父母的責任,無從避免;3、與異性交往是人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在青春期過於禁止青少年與異性交往,勢必會影響其在以後的人生路上正常的人際交往;4、父母將孩子完全保護在自己的臂膀之下,給對方營造一個完全沒有「性」色彩的環境,而在對方大學畢業之後要對方立刻結婚,是一件強人所難的事情,也是錯誤的行為。現在我們已經普及了基礎的兩性知識,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走進成年人的世界。成年人的世界對於性也是有很大的誤區,最典型的就是「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多數女性認為男人只需要肉體上的釋放,從來不需要精神上的交流。殊不知的男人也需要非肉體的,純精神上的交流。相反,女性不止需要呵護與依靠,更需要一定的性釋放。「性」是男女關係的潤滑劑也是催化劑,正確的了解並恰當的對待,才能維持長久的親密關係。了解一定的兩性知識,只為成為更好的你我,擁有一段美好的兩性關係。


(四) 把自己當自己把自己當別人,把別人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把自己當自己。這句話在我剛踏入社會的時候表哥跟我講過,這些年也給很多個人講過,然而僅限於淺表的知識,卻從未思考過深層次的含義。直到遇見《你不知道的自己》,才明白這句話中包含的深意需要我們一生需找尋、體會、揣摩。把自己當成別人,那麼在低谷或者巔峰到來之時,都可以平常心對待;把別人當自己,那麼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用己身感受對方的喜怒哀樂,猶如親身體會般真切;把別人當別人,那麼可以尊重每個人的人生,不過分干預,任何情況下都不切觸碰不能觸碰的領域;把自己當自己就是我們一生的時間去經歷、去揣摩。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把自己當自己,了解自己,才可以更好的處理與自己的關係,更好的面對內心衝突,更好的處理與別人的關係、甚至與愛人、孩子的關係,將親密關係不僅僅視為自己最近的人,更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或許你對自己不是很了解,你不是很明白如何去了解自己。你不明白如何與自己的內心衝突和解。你不知道如何在親密關係里保持安全距離。不妨走進《你不知道的自己》,跟隨作者曾奇峰從不了解自己慢慢走向了解自己、善待自己,最後成為更好的自己。


認為要想了解自己,當然僅憑主觀臆斷肯定是不行的,那樣就會類似於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脫離實際地把自己想像得多麼強大和勇猛;或者把自己理解成多麼無用而謙卑,但到了現實社會中卻是出乎意料地屢屢對不上號。

雖然不能否認每個人都需要自信和謙虛,只是脫離了實際的自信和謙虛都沒有做到知己的要求。俗語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僅在戰爭中是這樣的,即使在社會生活中也大多都是這樣的,所以客觀地了解自己,能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發揚所長的優點,以及改正自身所存在的缺點。

而了解自己,要做到不主觀,達到客觀實際的要求,就必需克服過於自信的驕傲之心,擯棄過於謙虛的自卑情緒,盡量融入社會,通過社會的客觀實際生活,檢驗自己的各方各面的能力和技能。在社會生活工作中,把自己實際的各方各面能力,同他人多做對比和互相較量,次數多了,自然而然地會在自己內心生成結果。

這就象每天吃的飯一樣,吃的次數多了就能知道自己每餐飯量的大小和吃各種不同食物的實際能想像應該吃多少的能力一樣,達到真正客觀知己的目的,不會憑空想像和脫離實際的猜測臆斷。


很多人都存在這個問題,總覺得自己什麼都是好的,可是回過頭來一看,有時候又覺得什麼都不如別人。也總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喜歡的到底是什麼。

其實分析自己很簡單。學會從別人身上尋找自己的問題。

就是說把別人當做自己的參照物。在你看來,你很討厭別人處理一件事的方法的時候。你可以想想,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怎麼處理這些事?若你跟他們是一樣的。那麼你就找到了自己的問題。

倘若你覺得自己跟他們不一樣,那麼你會有什麼辦法去處理呢?這樣若是好的,你就找到了自己擅長的辦法。

這個方法就好比我們在旅行當中會有一個目的地一樣的道理。

旅途中,你的目的地就是你的參照物。平時生活中,你覺得好的地方就是你的參照物。朝著你的參照物方向去發展。

當你的目標越來越清晰,那麼你不用分析你自己,你也會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正在嘗試著去全面的了解自己,其實這是一個過程,或許一段時間後我們就會明白自己所想,或許要傾盡一生去尋找自己所要。很多事情從兩方面來看,主觀上客觀上,會有不同的答案。當然,如果有參考標準,你會看的更清楚,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我們就應該有自己的那面銅鏡,只有鏡子你才能看清自己。


推薦閱讀:

致我的親人: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選擇(音頻)
信仰是人生的什麼?
孟婆,請給她的湯里加點糖,這一生太苦了...
上聯。人快樂,心輕鬆,快樂輕鬆渡人生。求下聯?
一日道|人生進退有度

TAG:人生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