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兵馬沒動,糧草先行」古代軍隊如何保證後勤供給?


論文就涉及這一塊,我來寫下吧。明軍的戰時軍事補給問題。

1、基礎知識

明軍的戰時分為戰時行軍補給與前線補給。前者是沿途補給,後者的源源不斷的運輸到前線。

按作戰性質可以分為內地作戰與邊疆作戰。在內地作戰基本相當於行軍補給,除非對手成了李自成在朱仙鎮那樣;邊疆作戰基本是前線補給。

更簡單的區分就是:大兵團集結就是前線補給;部隊一定規模行軍(一起兩起,每起在2000人以內)與作戰基本就是行軍補給。

我們接下來以戰例談。

2、盧象升的宣大本土作戰與入衛作戰補給

1636年7月,盧象升帶兵入援京師。到了北京的時候,清軍已經準備返回。率軍組織出口作戰,並取得一定勝利。

阿濟格出邊時不親殿後,致後隊為敵所襲,應罰銀三千兩。

阿巴泰,已克之城不令士卒堅守,致敵兵乘夜復入。又出邊時,亦不親殿後,致後隊為敵所襲,應罰銀一千兩。

清軍損失應該不小,盧象升也因功成為宣大總督。在宣大總督任上,1632、1634、1635、1636,清軍都是從宣府破關而入,所以主要任務就是守土與入援京師。

師行糧從,尤宜預計,官兵應援跋涉,不戰已疲,勢不能裹糧馳逐。臣前疏謂督屬道臣,各照信地隨營,監軍催儹糧草。此就本境言耳。

若夫岀境,則兵為客兵,將為客將,並官亦為客官,折色尚可自攜,本色從何措辦於斯時也。金錢不能果腹,餒卒難以揮戈,此大可慮。如待臨期呼龥,延誤必多,主計之臣,急宜早為區畫,而不惟是也。

師行糧從並不是部隊在行軍作戰中帶很多糧,而是地方預備糧草。比如各府州縣有倉庫預存,部隊去了調用;兵備道負責與地方協調糧草這一事務。

出了所屬地域,部隊自帶銀子(折色就是銀子),在必要地方執行採購。但並不能保障,所以就需要戶部協調所在地方供給糧草。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很多問題。諸如地方不給,關著門不讓你進之類。你搶了地方,地方告你。

3、洪承疇的松山邊境作戰

1640年皇太極開始派兵圍困錦州。明軍也陸續集結部隊,出關援救。前後集結八鎮10多萬部隊,戰馬四萬多匹。加上前鋒鎮的七萬部隊。明軍名義上有17-18萬部隊。其中有4-5萬騎兵。扣除被圍困、與守備地方的。明軍野戰兵力在11-13萬之間。這是明軍最大的野戰軍團。

集結在寧遠、松山、杏山、塔山之間。這裡先不統計軍餉(銀子)問題,只統計物資消耗(如此大兵團集結,需要大量的糧草實物,不可能靠銀子就地採購)。

馬每天草一束,豆一升,以五萬匹計,每月需要150萬束。每月需要15萬石。

兵:每月糧一石,每月需要17-18萬石。

這只是靜消耗。運輸部隊需要,士兵家屬需要,運輸還有損失。

比如山海關到寧遠,陸地運輸四百里,運輸成本為70%。海運合算,但需要承擔沉沒損失。

這只是基本吃的。

剩下有盔甲、火藥。

比如1640年5月,兵部撥發「 寧錦八城,硝黃四萬斤、鉛二萬斤;薊宣二督,每硝黃二萬斤、鉛一萬斤。」

這都是需要運輸到前線。戶部、兵部、工部從各地調配物資,天津巡撫負責從天津到筆架山水運;洪承疇負責物資運輸到前線以及錦州城。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明朝方面至少有150-200萬石糧食、豆50-70萬石、草1000萬束、火藥30萬斤、盔甲4萬副。運輸到寧遠、松山前線。這個運輸量已經超過漕運。

從這個角度你也就知道崇禎為什麼要催著打了吧。

(紅圈就是物資從天津運輸到的地方;上邊的幾條黑線就是洪承疇分配的地方。)

這就是明軍作戰的幾種補給。部隊自己帶糧,最多十天;行軍中,一般是地方補給;集結到前線,中央各部門協調運輸,源源不斷的物資到了前線。也知道遠程投送的困難了吧。


如果說古代軍隊後勤做的最好的當屬蒙古鐵騎

為什麼呢!咱先看一個歷史事例:

公元1215年,花剌子模的訛答剌城的海兒汗殺死了蒙古汗國的499名和平商人,於是花拉子模應徵了那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本來成吉思汗在東面正吊打金國,於是派出交涉使者,表示來「老鐵!咱談談人生吧!」但花拉子模國王摩訶末是個能動手就不吵吵的主,直接剁了使者,表示:「你個犢子,別廢話出招吧!」

於是成吉思汗跨上戰馬,拔出玩刀表示:「你若戰便作戰!」開始西征花剌子模。

大家都知道,花剌子模位於現在中亞地區,蒙古鐵騎要征討它,便必須穿越號稱死亡這海的塔里木戈壁。

想來花剌子模也是因占此地利,有恃無恐吧!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蒙古鐵騎,一人多馬而且大多是母馬,行軍時飲可以以馬奶為食,而且蒙古人還是世界上最早製作奶粉的民族,他們製造的奶粉不但營養豐富,而且不易變質,於是蒙古鐵騎喝著牛奶唱著歌,便輕鬆穿越沙漠,而後彈指間花剌子模便成為歷史名詞,消逝於是歲月長河之中。

講到這裡,糰子我又要將我最近的玩的手游《懸空城》里的成吉思汗,就是這樣雷厲風行的猛將,攻必取戰比可,有興趣的親可以下載《懸空城》與糰子我共同玩耍。

言歸正傳,除了奶粉外,蒙古軍隊行軍中還會通過狩獵補充食物。

另外狩獵是很好的組織管理能力的訓練,調動一大堆人,集體分工協作辦一件事,從一開始的布置、策劃、分工包括紀律的執行,到產品的分配,既照顧到共同的利益,又能夠體現多勞多得,沒有狩獵,就沒有游牧帝國。

牧民從小都是練騎馬、騎在馬上射箭的能力,而且射的比較准,射的比較遠,他們從小就形成了這種能力。再就是戰術,包圍戰、伏擊戰,戰爭當中同樣有效,而不太習慣這種做法的對手自然會大吃苦頭。

蒙古軍隊為何不太依賴後勤

戰爭需要後勤,但蒙古大軍對後勤卻不太依賴,因為每個蒙古人會帶好幾匹馬,有的書記載甚至會帶十幾匹馬。在打獵或打仗的過程中,如果他們找不到吃的,會刺馬血出來喝,如果這個馬被刺得不能再刺馬血了,他們會把馬耳朵割下來吃掉。如果這個馬死掉,會把馬的胃拿出來,可以當成鍋煮東西,可以吹上氣渡河,還可以當隔水的袋子。真的很神奇,馬在他們手上有這麼多用處。

當西方騎士遇到蒙古兵

當時歐洲進行過很多次十字軍東征,出現了一些非常著名的騎士團。

但歐洲騎士要穿很多層盔甲,頭盔外面還有一個盔,再拿上大刀,歐洲人整個裝備加起來比蒙古人重兩三倍,在速度上根本達不到騎兵本應有的效果,他們的作戰方式就是靠騎兵在前面進行衝撞。他們靠這些很堅固的裝備把對方的陣型衝散,後面由農民組成的步兵進行拼殺。這個是他們平常打仗用的方式,可遇到蒙古人在馬上射箭到處跑,隊伍分散開來包圍你,再用箭把你幹掉,歐洲人就完全不行了。


情意濃,十一近

年度大劇《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即將上映,冢虎VS卧龍,到底誰更強?今日我們就穿越歷史的長河去回顧一番那段三足鼎立的時代,去找尋問題的答案!

公元234年春天,午時三刻!

召喚師峽谷!不對!是上方谷這個巨大的葫蘆盆地里走入一支軍隊。

隊伍前方司馬大旗下,所騎黑者,便是司馬の冢虎,他這次點齊三軍就是要中單伐祁山,硬鋼諸葛亮。

大軍有序的行進著,一側司馬昭抬頭望了望天,見兩側山巒高聳入雲,谷深崖高,不由心中一驚,忙道:「父親,此地谷深崖高,乃兵家絕地也!還是加速行軍,儘快出谷吧!」

「哈哈哈!」司馬懿仰天大笑道:「吾兒勿憂,蜀國國小民寡,諸葛村夫連番猛攻,技能早已CD,無憂矣!無憂矣!哈哈哈!」

笑聲穿過峽谷直衝谷上崖頂,而那裡正有一人輕撫羽紗,正是諸葛の卧龍!他也笑了笑,而後羽扇一揮,發終結技:怒火燎原!!!

一時間箭如雨下,飛火流星,上方谷一片火海!

谷低司馬懿泣血哭嚎道:「這不科學啊!諸葛村夫你開掛!」

谷頂諸葛亮介面道:「非吾開掛!而是我軍有此物!」

司馬懿定睛一看,仰天悲呼道:「不是我軍太無能!奈何諸葛有高達啊!」

眾看官要問了,諸葛亮給亮什麼神兵利器讓司馬懿有此驚呼?此神物便是: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國十萬大軍糧餉充足,可持續輸出放大招。

好了言歸正傳,依靠木牛流馬,讓相對弱小的蜀國能夠壓制國力遠強於它的魏國,從中我們能看出後勤隊一隻軍隊的重要性。

其實中國古代軍隊很早就開始注意到後勤運輸的重要性,比如赳赳老秦,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橫掃六合,一統七國後將目光望向北方,遙遠的塞外,哪裡有一群牧馬放羊,全民皆兵的民族,他們彪悍晌午,卻又生存艱難,唯一改善生活的方法就是踏破長城,入關搶一把。

可惜,他們這次碰到始皇陛下,和他的大秦銳士。但秦銳士雖勇,可秦國終是農耕文明,機動性遠差於塞外游牧民族。

於是,始皇陛下大筆一揮:修秦直道。天下民力因此聚集,從咸陽起始,遇山開山,遇水搭橋,歷盡千辛萬苦!一條穿越14個縣,800多公里;路面最寬處約60米,一般亦有20米,古代高速公路便建成了!

此後便有了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遠逐匈奴與漠北。秦直道讓秦軍實現了:邊塞狼煙起,三日秦軍到的軍事奇蹟。

因此糰子我對始皇陛下的敬仰如滔滔江水……,在玩各種遊戲時,也愛選擇與秦始皇有關係的遊戲,比如萬達院線遊戲出品的二次元策略手游《懸空城》,糰子我就有幸抽到秦始皇陛下,陛下在這款遊戲中同樣犀利,近乎於外掛的存在。

言歸正傳,有看官又要問了,古代只有我中華注重後勤補給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比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有人要吐槽了為什麼?都是東亞的啊!糰子偶表示也沒辦法啊!誰叫東亞這片戰鬥民族遍地跑呢!)

公元1215年,花剌子模的訛答剌城的海兒汗殺死了蒙古汗國的499名和平商人,於是花拉子模應徵了那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本來成吉思汗在東面正吊打金國,於是派出交涉使者,表示來「老鐵!咱談談人生吧!」但花拉子模國王摩訶末是個能動手就不吵吵的主,直接剁了使者,表示:「你個犢子,別廢話出招吧!」

於是成吉思汗跨上戰馬,拔出玩刀表示:「你若戰便作戰!」開始西征花剌子模。

大家都知道,花剌子模位於現在中亞地區,蒙古鐵騎要征討它,便必須穿越號稱死亡這海的塔里木戈壁。

想來花剌子模也是因占此地利,有恃無恐吧!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蒙古鐵騎,一人多馬而且大多是母馬,行軍時飲可以以馬奶為食,而且蒙古人還是世界上最早製作奶粉的民族,他們製造的奶粉不但營養豐富,而且不易變質,於是蒙古鐵騎喝著牛奶唱著歌,便輕鬆穿越沙漠,而後彈指間花剌子模便成為歷史名詞,消逝於是歲月長河之中。

講到這裡,糰子我又要將我最近的玩的手游《懸空城》里的成吉思汗,就是這樣雷厲風行的猛將,攻必取戰比可,有興趣的親可以下載《懸空城》與糰子我共同玩耍。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了,改日我們再來盤點我大天朝古代軍隊的經典戰例戰法。


中國自上古部落戰爭起,便有專職管理後勤的官員【委人】西周_官職

西周至唐代是由專職供給軍隊給,分門別類

自北宋開始以兵備道為首,掌管軍隊給養。因唐未節度使掌管軍地一體大權,節度使擁有事實上的獨立自主,不服中央管理,為防止軍隊叛變為禍地方,特設兵備道,主持軍隊給養,監察,維護軍地關係,明時兵備道三品,為定製。清時兵備道改四品。

清朝上海兵備道,網上找來的


提起古代的那些戰爭,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明晃晃的盔甲,朔風大起捲起的煙塵,那些手持盾,劍和弓箭長矛的戰士,那些凄風苦雨,屍橫遍野的古戰場。但是我們看不到的是他們的背後,一排排整齊威風的騎兵和亮閃閃的盔甲後邊,滿是推著獨輪車和木製的「平板車」的農夫和百姓,他們或者根本沒有馬和其他牲畜,只能靠人力來推著這些小車到前線,有的會有一些普通的馬匹和騾子,滿載著稻穀,像一座座小山一樣跟隨軍隊前進。如果條件好的話,這些隊伍里還會有一些雞鴨和豬等牲畜!這就是後勤供應。最古老的後勤供應方式和補給隊伍。那個時代不會有汽車和火車,也沒有寬闊的道路,要將這些物資運往前線就更加艱難。可以說,這些人才是戰場上真正的英雄,沒有這些百姓甚至是奴隸拚死運送物資,再偉大的將軍也打不了勝仗。那麼古代的後勤保障究竟有多艱難。

在古代,受到雨雪天氣變化和運輸工具的限制,補給速度很慢,即便是有蓄力幫忙,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千里大躍進,所以才會有了古代戰爭的特色:逐城的收復和攻陷!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古代會在邊境建設龐大的城堡群和邊鎮。因為這樣就可以儲存大量的糧食和其他作戰物資,在邊境養護大量的軍隊,為戰爭隨時做好準備。

後勤保障里的學問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再威風的將軍沒有糧食什麼也別干。自古以來因為糧草出問題或者被人家斷了糧道而一敗塗地的戰例數不勝數。所以在戰爭中統兵的將帥都要將糧食問題列入優先考慮的議題,有多少糧草打多少仗,逞能是沒有用的。戰爭中雙方也會想盡辦法掐斷敵方的補給線。要是遇到像曹操那樣專斷別人糧道的專家,任何統帥第一時間就得看好自家的糧倉。

糧草不單單指的是糧食和草料,還有其他許多的東西,比如弓箭和藥品等,如果是沙漠作戰,水更是重中之重。大軍作戰,幾十萬人所需的吃喝和消耗是天文數字。這些東西也不可能全部跟隨大軍同步前進,而是有一定距離的。

曾經有朋友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就是統帥為什麼不把自家的糧草放在中軍,和統帥在一起,最好統帥夜間睡覺就看著,這樣最安全。答案是根本不可能,因為軍隊要的是速度,後勤的那些農夫和百姓的效率太低了,會拖慢行軍的速度。所以糧草都是和主力部隊隔著一段距離修建一座城堡,然後有專門的運糧官每天去取。這也為「偷營襲寨」,「搶奪糧草」這種古老的戰術提供了條件。

在那個年代,一個國家是否強大,要看他的補給是否強大,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新式武器的產生,戰爭越來越激烈,對後勤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百姓的負擔也越來越重,直到國家也無法負擔起著沿途的消耗位置,在古代,補給線的長度決定了國家的邊界。

後勤中的經濟學問題

很多人一說到後勤就想到後方,其實在那個時候糧食根本不可能全靠後方,一支10萬人的軍隊在古代根本不可能全靠後方,倒不是說湊不齊這些糧食和飼料,而是湊齊之後怎麼運輸的問題。在古代要是一個作戰部隊帶著數倍於己的運輸用車馬、民夫、商人以及輜重兵這些的非戰鬥成分,就會成為一個龐大到難以想像的包袱,如此部隊根本不需要作戰也完全沒有機動可言,只是一個看著嚇人的死恐龍而已。

那麼因糧於敵」呢。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縱兵搶劫,但是這招在敵國境內可以用,在自己境內不大好使,而且即使在敵國,如果搶劫超越了底線,就會遭到敵方百姓的怨恨,使自己陷入更危險的境地,往往得不償失。所以,古代所說的「因糧於敵」在很大程度上是拿錢買糧,其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市場。

在古代一支軍隊到達一個地方以後,先要在軍營附近建立一個流動市場,靠附近的商人(或者軍隊自帶的商人)和民眾進行交易轉換,從而獲得當地的各種物資。當然,還要想辦法和當地的頭面人物達成某種妥協,由他們出面把當地的物資集中送上,這裡面少不得要威脅恐嚇一番外加給點好處。

要是真像人們所說的,縱兵搶劫,那會遭到當地人的反抗,會造成軍隊損失,而且哪怕搶劫過程很順利,要把這些搶劫的東西運回來,也好消耗自己的馬匹,人力等,降低作戰部隊的員額,要是萬一出現逃兵之類的事情就更得不償失了。所以與其消耗大量時間在分兵、找糧、搶劫、運輸的環節中,降低部隊的運動速度,還不如提高效率,直接找當地人買。這因糧於敵也是一個要求熟練地運用政治和經濟手段的技術活。

古代戰爭後勤究竟有多難

先看幾條資料,如果這些數據是準確的話,很多人就會對後勤有一個新的認識:李廣利二伐大宛,步騎六萬,後勤為「牛十萬,馬三萬匹,驢、橐駝以萬數齎糧」;後勤和前方作戰達到3比1以上,要是再考慮到這些農民耽誤的農時,古代戰爭對經濟的影響太大了。

沈括的戰爭後勤設計

宋代大科學家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詳細記錄了宋朝軍隊的後勤設計,翻譯成白話是這樣的:每個民夫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帶五天的乾糧。一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十八天。如果要計回程的話,這些士兵就只能前進九天的路程。

兩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的話,一次可以維持十十六天。到第八天以後,其中一個民夫背的米已經吃光,可以先給他六天的口糧讓他先返回。剩下兩個人可以前進十三天。然後他有計算三個民夫的情況,得出結論----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如果要出動十萬軍隊,輜重佔去三分之一,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只有七萬人,就要用三十萬民夫運糧。這已經是極限了,因為這些民夫自己也要吃飯,中途也會患病和消耗。而且沈括是把這些死亡民夫的糧食也給算到士兵的頭上,還沒有算途中糧食丟失之類的消耗。

所以古代軍隊不容許有吃閑飯的,因為一個吃閑飯的就要有三個人去供應他還不夠!這是嚴重的犯罪行為。當然有人說可以用牲畜運,但是那樣只是加快了部隊運動速度,而沒有提高最後的效果。因為牲畜載的多,吃糧更多,與人工比更嬌貴,要是不給牲畜吃好的,牲口就會瘦弱死亡。要是牲畜死了,那麼它帶的糧食也就只能一同拋棄,會造成浪費。所以和人工比,各有短長,就看統帥怎麼選擇。

沈括的後勤設計是一種途中沒有任何損失的設計,要周密安排,合理調度,還要不發生任何意外。但是現實中根本沒有這樣的軍隊。古代糧食運輸效率之低,消耗之嚴重遠超人們想像。《舊唐書》中記載的有關李靖征突厥時的後勤記錄顯示,從山東運糧到河套單程就需要近兩個月,途中糧食的損失高達百分之九十!在畝產極低的古代,一次出征耗掉大半個國家的財力也毫不稀奇。

我們這樣算,按照古代步兵平均每天40公里的標準行軍速度來算,一支10萬人的大軍(7萬作戰部隊,3萬輜重部隊)在30萬民夫的後勤支援下,活動半徑僅僅只有640公里,在首都長安還到不了隴西的蘭州。要是從長安到當時的安西都護府,最少要67天時間,還不算途中遇到天氣等突髮狀況。這對後勤的消耗已經達到了國力的極限。所以,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就地開荒,自力更生。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像蒙古人那樣,攻下之後不要後方,直接屠城,這樣做倒是利索,但是僅限於蒙古,因為蒙古不需要糧食,他們出征的時候每人不但有三到四匹馬,換乘和載輜重帳篷,還有羊和母牛。他們擠羊奶和牛奶解渴,吃羊肉。還可以讓母牛生下小牛後吃牛肉,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他們的武器。這是特例。


這個問題,我就通過唐軍大北川之敗來為各位親分析一下吧!

首先大非川之戰唐軍兵力不大可能是十餘萬規模。(唐軍兵力,在《冊府元龜》有兩種說法,一為五萬兵,一為十餘萬眾。)  現在又見網上有人提及在怛羅斯之戰,唐軍有十萬大軍。固然,在中方史料,怛羅斯之戰唐軍兵力有兩萬兵、三萬兵、六萬眾、七萬眾四種說法。阿拉伯史料有十萬大軍、十餘萬兵的記載。分析兵力,取敵方史料而不取本方史料,是很容易鬧笑話的。如清乾隆年間,中國出兵越南,越南史料《大南實錄》記載中國軍隊20萬,實際查中方史料就清楚,其實清軍不到2萬。  單從陸運規模看,唐軍十萬深入七百餘里是很恐怖的後勤供應量,很難實現。  唐軍深入七百餘里,是指從安西(龜茲)到怛羅斯,而非從碎葉出發,因碎葉城「天寶七年,北庭節度使王正見薄伐,城壁摧毀,邑居零落」(《通典》),不可能作為唐軍後勤基地。  七百餘里路程,按正常行軍速度,每日5、60里,需十五天左右;如果按輜重行軍速度,即每日3、40里算,則需20日。姑且按去20日,回20日,戰20日計算,需60日時間。  十萬大軍所需的陸運具體規模吧。先明確一下幾個前提性的東西,也方便大家計算。  1、唐代容量轉換標準:10升=1斗,10斗=1斛(中唐前「斛」、「石」通用,以下統一簡稱「石」)。  2、一青壯男子每天食量2升米,60日需食1.2石米;1萬人60日需食米1.2萬石。(分見唐李筌《太白陰經》、宋沈括《夢溪筆談》,唐升、宋升相差無幾)  3、1驢負重1石,騾、馭馬負重1.5石,牛車負重10石。(前兩者見《夢溪筆談》,後者見《大唐六典》卷三《度支》「車載一千斤」,也見《舊唐書·裴行儉傳》:「遂詐為糧車三百乘,每車伏壯士五人,各齎陌刀、勁弩」,1人及武器相當於2石,記得唐平百濟或高麗,一大臣奏章在提及船運時,也說到1兵當2石,可惜忘了出處。)  4、隋唐每名兵士,如帶百日糧及裝備行具,重逾三石。(見《資治通鑒》:「述等兵自瀘河、懷遠二鎮,人馬皆給百日糧,又給排甲、槍槊並衣資、戎具、火幕,人別三石已上,重莫能勝致」)  10萬兵的負重,按百日算,30多萬石,按60日算,只能減去8萬石,大致在25萬石左右,24萬好算點,就再從寬計算吧。  5、初唐、盛唐軍隊,每火(10人),標準配備六馱,有時(如李世民征遼東)為八馱,馭畜多為驢,從寬計算,每火配8匹馬騾,負重1.5石,也只能負重12石,除武器裝備用具等,能帶糧食極少。按60日行軍作戰計算,每人額外還得負擔1石輜重,必須安排專門的輜重部隊運輸。  計算出動10萬兵(按《通典》中2萬唐軍配備4千騎兵計算,10萬兵含2萬騎兵,姑且只按1騎1馬算,戰馬就得2萬匹。(實際上,天寶年間的安西唐軍,步兵皆有私馬,即10萬兵起碼就有10萬馬,5萬兵起碼5萬馬,姑且從寬計算吧)  作戰60天的後勤需要,也即專門計算輜重部隊規模。那麼,很顯然——  10萬兵總計1萬火,按1火八馱計算,單馭畜即達8萬馬騾,而這隻承擔了12萬石的後勤,還需要負擔12萬石。如果輜重全為牛車,則還需1.2萬輛;如以馬騾來運,則還需8萬匹。  假設均為牛車,按最好條件算,四輛牛車為一排,每排5米計算,則單輜重部隊就可排上30里,按最好的行進速度算,牛車每天也就走3、40里,也即先頭輜重部隊到達紮營休息,後面的輜重部隊還剛出發。還有10萬戰馬、馭獸,加起來起碼得100里了。而且長達百里的輜重,行走極其困難,極其容易被襲擊。隨便一個隘口,那麼多的輜重後勤都極易形成交通瓶頸。  這裡還沒有計算戰馬、馭獸的飼料問題,戰馬2萬匹,加上馭畜8萬,駕車馭畜1.2萬頭,總計11.2萬頭(匹),為計算方便,姑且再從寬按10萬匹馬食量算。  要保證戰馬、馭獸體力,除青飼料(按《戰爭與後勤》,每英畝青飼料可供應50匹馬)外,必須保證每匹每天1斗穀物或豆類飼料。10萬匹馬,按少計算,1天起碼得1萬石的谷、豆。實際是士兵食量的5倍。ok,按最低標準算,馬吃草就算了,死了拉倒,忽必烈平大理,死的馬以萬計,那就不考慮穀物供應問題了。但要供應10萬匹馬,1天得2000英畝草地,實際相當於8平方公里。第二天還得挪到第二塊草地。怛羅斯城周邊那塊地方夠10萬匹馬啃幾天?!  如果不用牛車,純用馬騾驢,起碼得18-20萬匹。路上的草都不夠吃呀。李靖幾萬騎兵平吐谷渾就遇到這種情況,被吐谷渾把行軍道路附近的草一燒,不知有多頭疼。  用牛車、馭畜運輸,還得考慮牲畜受傷、生病等問題,就像沈括所說的:「若以畜乘運之,則駝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運,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並民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嗯,還有牛車損壞問題。  用民夫運輸,實際上比牲畜困難得多,楊廣徵高句麗就窘迫無比——「發民夫運米,積於瀘河、懷遠二鎮,車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過半,耕稼失時,田疇多荒。……又發鹿車夫六十餘萬,二人共推米三石,道途險遠,不足充餱糧,至鎮,無可輸,皆懼罪亡命。」這還是境內運輸呢,如果是境外,還必須面對敵人劫掠。  所以,十萬規模大軍從產糧區出發千里遠征,在古代,除非如衛霍伐匈奴、李世民征遼東般,不計損失,全國傾力支持,否則,凶多吉少。實際上,翻看唐經略西域的歷史就清楚,幾乎每次出動兵力遠征都是萬把兵到2萬兵。多點的,如韋待價帥36總管兵(每總管大致為2、3千到5千兵)在今伊犁附近與吐蕃突厥交戰,先勝後敗,失敗原因就是糧食跟不上。而所謂10萬大軍遠征(深入七百餘里)怛羅斯,可以斷言,是極端缺乏後勤常識才有的說法。唐兵5、6萬遠徵到怛羅斯的可能性都極小。因為,唐兵2、3萬步騎遠征千里就已經是當時後勤供應的極限了。這是古代農業社會餘糧收集、陸運等因素極其困難所決定的。

說了這麼多最後為各位看官推薦一款二次元策略類手游《懸空城》吧,在這個遊戲里資源是第一位,最重要的,各位玩過這款手游,也能更加體會到資源的重要性,下面為各位奉上這款遊戲的介紹:《懸空城》是一款創新二次元策略手游。這裡有腦洞大開的蘿莉、幻想的國度和漂浮的大陸,國度中有著無窮無盡的城堡與資源,古今中外數百名將任你調遣,通過不斷的搶奪、獲取資源來發展自己城堡、打造專屬的帝國部隊,率領大軍爭戰天下,締造屬於你的空中帝國!


推薦閱讀:

上聯:日升日日升,下聯:月圓月月圓。能不能加個橫批?
君子和紳士有哪些區別呢?
翡翠行業有哪些翡翠暗語呢?
下聯:雪戀寒蕊伴梅香,上聯怎麼對?
上聯:遍地生清風,如何對下聯?

TAG: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