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為何殺死戰功累累的大兒子?
借樓說一下他的倒霉兒子
本文配圖來源:花瓣網
清太祖努爾哈赤有十六個兒子,其中較為著名的兩位是——皇八子皇太極,就是後來的清太宗;皇十四子多爾袞,輔佐順治皇帝,率領清軍進入了山海關。
代善、阿濟格、莽古爾泰、多鐸等皇子也都非常出色,在清朝初年的南征北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後來大多被封為親王、貝勒。
努爾哈赤最倒霉的兒子,非巴布海莫屬,他一生最高的爵位不過是鎮國將軍而已,順治年間獲罪,被滿門抄斬,成為清朝初年死得最慘的皇子。
愛新覺羅?巴布海,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一子,最初的官職是牛錄章京,後提升為一等甲喇章京、鎮國將軍。妻子是開國元勛揚古利的女兒。
同眾多出色的兄弟相比,巴布海似乎與自己的高貴身份很不相稱,做為庶子,巴布海自幼因表現平平,不為父親看重,因此成了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受氣包,在鬱悶中逐漸長大。
巴布海成年後,正趕上父親努爾哈赤爭霸天下的時代,如果他能夠在戰場上有突出的戰績,一定會得到父親的器重,可惜他既不能英勇殺敵,也沒有運籌帷幄的本事,因此在驍勇善戰諸兄弟面前,顯得黯然失色。
努爾哈赤很看不起巴布海這個兒子,任命他為牛錄章京,手下也就三百來號人,一直到父皇努爾哈赤去世,巴布海始終沒有得到升職的機會。
巴布海和父親的關係不好,和兄弟們也很難相處。清太宗皇太極上台之後,對這個不爭氣的弟弟也非常看不起。
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極在位十四年,才想起給弟弟巴布海提拔為鎮國將軍,這在宗室子弟之中屬於最低級的爵位,與親王相差九個等級。
巴布海最初被封為梅勒額真(八旗官職的副都統)的時候,他曾發牢騷說:「原罷我梅勒額真!堪為梅勒額真者,多於草木……我非太祖之子歟?」
——這些多如牛毛的狗屁官職,能夠勝任的人多如牛毛,難道我不是太祖皇帝的兒子嗎?
消息傳到皇太極的耳朵里,巴布海心存畏懼,惶恐不已,連忙謊稱自己並沒有說過那些話,是正黃旗旗主譚泰故意污衊他。
譚泰可不想背黑鍋,於是主動找到清太宗皇太極澄清事實,皇太極勃然大怒。
皇太極剝奪了弟弟巴布海的爵位,巴布海拿皇帝沒辦法,於是就遷怒於譚泰。
皇太極駕崩,順治皇帝即位後,巴布海投書誣陷譚泰,原本想讓侄子給自己出一口惡氣,不成想惹來殺身之禍。
順治帝下旨嚴查,巴布海投書行為敗露,以誹謗罪被判處死刑。皇子誣陷大臣,歷朝歷代都罪不至死,巴布海為啥如此倒霉?
不但自己死了,還把家人坑了,其妻子、兒子阿喀喇等家人也都受到株連,死於非命。
作者:金滿樓
明朝末年,滿洲的崛起有一個過程,而其中又與努爾哈赤的個人努力有著極大的關係。
當然,說努爾哈赤一個人當然也不客觀。事實上,應該說努爾哈赤的家族,即努爾哈赤和兒子們、還有他的兄弟及子侄們一起打天下,才是一個比較客觀的描述。
很大程度上說,歷朝歷代,一個新王朝的崛起,主要也是靠一批人的崛起吧?
在輔佐努爾哈赤打天下的過程中,其親弟弟舒爾哈齊的功勞很大,所謂八旗,最初是由兩旗發展起來的,其中一旗即舒爾哈齊掌握。
然而,在滿洲勢力剛剛興起之時,舒爾哈齊也有了分離之心。為了維護滿洲的統一、保持繼續向前的動力,努爾哈赤便在發展新旗時將其成年兒子推上旗主的位置。
由此,努爾哈赤時期的滿洲勢力副中心也逐漸由舒爾哈齊轉移到努爾哈赤的嫡長子鍺英身上。
鍺英是努爾哈赤的元妃、第一代大福晉佟佳氏所生,其在努爾哈赤不斷吞併其他滿洲部落的過程中屢建戰功。
因此,在努爾哈赤的心中,鍺英既是嫡長子,又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如無意外的話,接班人就應該是他了。
可惜的是,令努爾哈赤沒有想到的是,鍺英在成為第二把手後,其離心傾向比舒爾哈齊更加厲害。
而且,鍺英自認自己是努爾哈赤的唯一繼承人,對整個部落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其他兄弟及努爾哈赤的重臣均不得染指。
鍺英的如此做法,不但嚴重傷害了其他兄弟的利益,而且危害到整個滿洲部落的團結,對滿洲的繼續向前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事後,努哈爾赤對鍺英進行了多次嚴厲的訓斥並剝奪了其一部分權力,而鍺英非但不肯悔改,而且還懷恨在心,試圖報復。
據《清史稿·褚英傳》中記載:「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訴,乃坐咀咒,幽禁,是歲癸丑。」
這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鍺英在努爾哈赤出征時詛咒父親出征失敗,等他們回來時好收拾他們。
褚英的這種做法,不但心理極其狹隘,而且是對家國不忠,對君父不孝,對諸弟不仁,對臣屬不義。而且,他還打算髮動政變,以提前奪取權力。
到得密報後,努哈爾赤不得不痛下決心,並做出斷然措施。之後,鍺英被高牆囚禁,並最終處死。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卻親自下令處死了立下赫赫戰功的長子褚英,這其中有哪些緣由呢?
褚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子,母親為元妃佟佳氏。萬曆八年(1580年)褚英出生,他是這個家族出生的第一個男孩子,大家都視作珍寶,希望他能繼承家族的榮光。在褚英四歲的時候,父親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女真各部。由於母親早逝,年幼的褚英就一路跟隨著父親東擋西殺。見慣了刀光劍影、血雨腥風的褚英,逐漸成長為一名英勇頑強的戰士,也造就了他殘忍暴烈的性格。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十八歲的褚英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將軍。努爾哈赤命褚英討伐東海女真安楚拉庫,他兵貴神速,率領士兵星夜趕至安楚拉庫部,殺了東海女真一個措手不及,攻破村寨二十個,其餘村寨也都被降服,俘獲人畜萬餘。努爾哈赤聽到勝利的消息後大喜過望,封褚英為洪巴圖魯(意思是旺盛的英雄),晉封貝勒,褚英在軍中嶄露頭角。
令褚英大放異彩的是烏碣岩之戰。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努爾哈赤命他的弟弟舒爾哈齊與褚英及次子代善率領三千建州兵護送歸附自己的蜚悠部眾。在回程途中,烏拉部貝勒布占泰派大將博克多率一萬兵馬攔截建州兵。舒爾哈齊見敵眾我寡,畏縮不前。褚英和代善卻毫不畏懼,鼓勵士兵英勇殺敵,他們帶頭沖入敵陣,無人敢擋,最後以少勝多,殺得烏拉軍丟盔棄甲。
烏碣岩大戰加快了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步伐。欣喜萬分的努爾哈赤賜以褚英"阿爾哈圖土門"尊號(即足智多謀之意)。在之後的戰役中,褚英也立下了卓越的戰功,為女真統一大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褚英以嫡長子身份,憑藉多年出征所立之戰功,被立為早期女真族政權的第一位汗位繼承人。
- 步入人生巔峰期的褚英這時有點飄飄然了。褚英本身就性格暴烈,與兄弟"四大貝勒"和大臣的關係不算融洽,被定為汗位繼承人後更是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褚英不僅沒有籠絡兄弟和大臣,反而想趁父汗努爾哈赤在世時,逐漸削奪他們的財富和權力,以便鞏固自己的儲位。褚英聲稱:"凡與我不友善的弟弟們,以及對我不好的大臣們,待我坐上汗位以後,均將之處死。"
- 由於褚英的強勢,四大貝勒和五大重臣向努爾哈赤告發褚英。努爾哈赤深知褚英弊病,便也怒褚英不爭,為了服眾,努爾哈赤開始逐漸削弱了褚英的權勢,不料更加激發了褚英的極大不滿。
- 褚英開始敵視父王,結交黨羽,伺機報復。據史料記載,當努爾哈赤與諸弟出征時,褚英詛咒出征軍,希望出征之師被擊敗,揚言道:"若被擊敗,我將不使被擊敗的父親及弟弟們入城"。
努爾哈赤聽聞此事之後,非常生氣,盛怒之下命令將褚英幽禁在高牆之中。兩年之後,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二十二日,努爾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處死褚英。
長子褚英,白旗統領,的確善戰能武,戰功顯赫超群。因此努爾哈赤封其號曰「阿爾哈圖土門」,譯言為「廣略」。習慣稱之為廣略貝勒。禇英性格生性(有牲畜一樣的脾氣)倔強,魯莽,執拗……。頗有成就後與努爾哈赤的「開國『』五大臣及身下幾個兄弟總有摩擦。凡事,必聽他的指揮,如若怠慢,便破口大罵……。眾人將此反應給努爾哈赤,其實努爾哈赤早就發現了褚英的存在的瑕疵,規勸,卻屢教不改。於是便解除了他的兵權,將其軟禁。
褚英不滿,滿口穢語。焚香詛咒五大臣和兄弟,並揚言等掌權後處死五大臣和那些兄弟。被複告狀,努爾哈赤對其實施圈禁。兩年後,被努爾哈赤處死,年僅36歲。
民間流傳:禇英曾與努爾哈赤嬪妃有染,被舉報。惹怒努爾哈赤被殺。這只是口耳相傳,沒有史實考證。
另:在東北鐵(撫順北部)嶺境內的薩爾滸戰役主戰場「三岔兒堡」有一座山,名曰「想兒山」。相傳與努爾哈赤殺子有關。
著名戰役薩爾滸大戰打響後,禇英貽誤戰機,被父親一怒而斬。事後,努爾哈赤覺得後悔。經過『三岔兒堡』明長城關口時,思兒落淚,眼淚形成兩汪泉,當地人稱之『』思兒泉『』,所經過的山叫想兒山。努爾哈赤騎馬經過一個村莊,渡河時因頭暈墜馬,村莊得名「渾頭河」,演繹成現在的橫道河。行至瀋陽北部時不停喃語「悔之晚矣,悔之晚矣」,所在之山取名悔山,後來演繹成輝山,也就是現在的瀋陽輝山風景區。
瀋陽城,南北各有一條河,都是至東向西流淌。南部河流渾河從努爾哈赤祖陵——永陵流淌而來。北部的蒲河發源地就是想兒山上的「思兒泉」,是努爾哈赤思兒眼淚而形成。不過,這都是傳說而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