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哪個地域發明實施的?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剛剛進入立冬節氣不就,接踵而至的冷空氣讓北方的冬意日漸濃重起來。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緊接著就是小雪以及大雪這兩個節氣。

既然天冷了,我們不妨就說說這幾個冬天的節氣

  • 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根據1981~2010年30年的平均數據,立冬節氣期間邁入冬天門檻的省會級大城市主要有:

石家莊11月7日;西安11月9日;濟南11月11日;鄭州11月11日;南京11月19日;合肥11月19日;

  • 小雪,則是意味著飄雪季節的到來。同樣是根據1981~2010年30年的平均數據,小雪及其期間迎來冬天手長降雪的省會級大城市主要有:

石家莊11月25日;太原11月26日;天津11月27日;北京11月29日;濟南12月2日;鄭州12月2日;西安12月3日。

機智的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石家莊、西安、濟南以及鄭州的入冬時間和初雪時間,是不是和立冬以及小雪節氣對應上了呢?咱們國家這麼廣袤的土地,為啥只有這些地方的時間對上了呢?難道這一切都只是巧合嗎?

並不是啊!因為這幾個城市所在的區域,正是二十四節氣的發源地啊!

二十四節氣基本確立是在秦漢時期。秦漢時期人口活動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包括現今的陝西關中平原以及華北平原一帶,所以二十四節氣主要是根據這一片區域的氣候特點來制定的,用於指導人們的農事活動。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如有不準確之處,望不吝賜教!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個贊吧!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呢,二十四節氣其實並不是按照農曆的曆法指定的,留心一下的話,會發現每年各個節氣的時間都比較固定,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比如春分總是在3月21日前後,而夏至總是在6月22日前後。

二十四節氣其實是根據地球繞太陽的公轉來劃分的。當太陽垂直照射赤道的時候,這一點被視為春分點。從這一點向前出發,地球每每往前運行15度,就作為一個節氣了。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是360度,剛好對應著二十四個節氣。

對於地大物博的我國來說,光氣候類型就好幾種呢,中東部主要受季風影響,是季風氣候,而內陸深處的西北一帶,則是大陸性氣候。氣候類型多,氣候的特徵差異也很大,所以其實二十四節氣反應的溫度和降水的變化,其實並不能很好的和每個地方都精確對應上,比如當立冬節氣到來的時候,海南島還是一派夏日風光,而春分節氣期間,東北的羽絨服可能還沒脫。

二十四節氣自古就有,秦漢時期基本就已經完全確立,所以要追溯它所適用的區域,還是要著眼古代。在我國古代,主要的人口的活動聚集地集中在黃河流域一帶,所以二十四節氣其實是針對這一片區域的氣候特點所制定的,用來指導人們的農事生產活動,農業對於古代中國來說十分重要,二十四節氣能夠比較好的反映一年當中的物候變化,也因此流傳了下來。


從二十四節氣的設置和對應的農時來看,主要是黃河中下游地區。

過去的曆法不像現在,那時候沒有陽曆只有陰曆,古人根據月圓月缺和春夏秋冬交替的周期制定了日曆。

不能不佩服我國先賢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在那個時代能確定這麼精密的日曆,的確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

個人認為,二十四節氣應該是後面補充進來的,應該是先有的年和月,然後又覺得只有年月日還不完善,最起碼讓農民好像沒什麼著落一樣,但是有了二十四節氣就不一樣了,農民可以根據節氣,什麼時候收,什麼時候種,種什麼,都可以按節氣來,這樣對提高生產力和作物產量好處就是大大的。農民也可以省點心。

也許開始時候不完善,後來又經過實踐以後,才形成的我們現在看到的二十四節氣。

對應一下現在的農作物,基本上在長江南北,黃河兩岸的中國傳統勢力範圍之內,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時來說,還是非常準確的,再加上當時的中國一直都以這塊區域為主要國土,所以按自己的勢力範圍來制定指導農業生產的曆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十四節氣的發現有個過程,如下:

春秋時,就有了「二至」「二分」和「四立」的概念,稱為「分、至、啟、閉」,這裡的「分」為春分、秋分;「至」為夏至、冬至;「啟」為立春、立夏;「閉」為立秋、立冬。

戰國時,「二至」「二分」和「四立」這8個節氣明確記錄在《呂氏春秋》的《十二月紀》中。

西漢時,二十四節氣被加以命名,並完整敘述,記錄在《淮南子·天文訓》中。

公元前104年,《太初曆》正式把24節氣加進曆法中,成為農曆的一部分。

從這條時間線看,當時我國古人主要的活動區域和人口密集區,就在黃河流域,農業活動和觀測也主要在這一區域開展。我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當時的農業生產是靠天吃飯,需要嚴格掌握氣候變化的年周期。

因此,二十四節氣主要是針對黃河流域的氣候和物候特徵做的總結。

具體來講,黃河流域、中原一帶,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的特徵,它的特點是: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雨熱同期。這跟二十四節氣所描述的氣候規律的趨勢是基本一致的。

而我國幅員遼闊,氣候資源豐富多樣,其它地區的氣候特徵有所不同,就不能完全對應上二十四節氣。

比如新疆內蒙一帶,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但全年降水較少,二十四節氣中一些跟降雨有關的節氣,就對應不上。

溫帶大陸性氣候:內蒙草原

再比如兩廣和東南沿海,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但冬季也並不到嚴寒的地步,相對溫和濕潤,跟二十四節氣中一些描述冬季的節氣,也對應不上。

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海邊

還有西藏的高原山地氣候、海南和雲南廣西南部的熱帶季風氣候,這些地區的氣候規律也無法套用到24節氣中。



什麼是節氣

官方是這樣介紹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這有點拗口。通俗一點,節氣,就是根據觀察太陽一年的變化,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時節,每個時節的氣象、氣候、氣質。

「節」,我們知道,竹子是一節節組成的。竹子或樹木的主幹上,分枝長葉的部分叫「節」。所以有詞語叫「竹節」、「節外生枝」。「節」也是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詞語「關節」、「節點」、「兩節車廂」,都是由這個意思而來的。「節」是不是比一般的部位很重要?引申到時間上,一年365天,人們過了春節,望元宵;過了元宵,望端午;過了端午,望中秋;過了中秋,望重陽;過了重陽,望除夕。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除夕……便成了與其他日子不同的日子。這些重要的日子,就是「節日」。

時間本來是從古到今、從今到後,沒有任何中斷的,前面沒有頭、後面沒有尾。但中國人很早就發現,在這貌似永恆的時間中,有很多現象周而復始。於是他們總結了「年」,總結出了春、夏、秋、冬。一年大約365天,每年都有春夏秋冬,如此循環往複。進一步細分,還有「月」,「月有陰晴圓缺」,月亮一個陰晴圓缺的周期就是一個月。再進一步細分,如果把一年平均分為24段,這每一段就是一個「節」。打個比方,一年就象一根竹子,有二十四個節。古人發現這二十四段都不一樣。哪些不一樣呢?氣象、氣候、氣質不一樣。這便是「節氣」。

是的,春暖花開時的氣象、氣候、氣質,夏日日炎炎時的氣象、氣候、氣質,秋高氣爽時的氣象、氣候、氣質,冬寒凜冽時的氣象、氣候、氣質,很顯然就不一樣。即便,同樣在春天,第一個月早春料峭,第二個月中春明媚,第三個月百花齊放,氣象、氣候、氣質是不是也有差別?一年十二個月,如果再進一步細分,就到了二十四節氣的層面了。二十四節氣,就是把一年分成二十四等份,每個等份的氣象、氣候和氣質不一樣,植物的生長狀態也不一樣。

二十四節氣和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中國人對取名字很慎重。何況是給歲月取名字?那就更加慎重了。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名字都有充分的考量和由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是第一個、第七個、第十三個、第十九個節氣。四個節氣按照四等分,平均分了一年。這每一份就是一個季節,春、夏、秋、冬。「立」就是「確立」的意思,反映每個季節的開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學角度劃分的,反映了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眾所周知,太陽並不總是垂直照耀著地球赤道。太陽的最高點在地球的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來回走動。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中國所在的北半球是「夏至」,就是「最夏天」的意思。「至」是最的意思,比如「至高無上」、「至剛至強」。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以後太陽的直射點逐漸南移,到達直射赤道的時候,是「秋分」,北半球進入秋天。太陽繼續南移,直射南回歸線的時候,北半球是「冬至」——「最冬天」的意思,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此後,太陽逐漸向北移動,再次直射赤道時,北半球是「春分」,天氣逐漸變熱,白天變長。一年如此,四季輪迴。

「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反映氣溫的變化。「暑」是熱的意思,「處」是停止的意思。「小暑」是小熱,「大暑」就是大熱,「處暑」就是不熱;小寒是「小冷」,「大寒」就是大冷。

「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雨水」,降雨比較多。「穀雨」,下雨的時候,穀子正在成長;「小雪」,開始降雪;「大雪」,下雪很多。

「白露」、「寒露」、「霜降」,就是氣溫下降,空氣中水汽在凝結。「白露」,開始出現露水;「寒露」,露水冷了;「霜降」,不是露水,是下霜了。

「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界的動物和環境的變化。「驚蟄」,春雷開始,驚醒冬眠的動物。蟄(zhé),是指動物冬眠。「清明」,自然界的萬物清潔而明朗,整個大自然都是神清氣爽的感覺。

「小滿」、「芒種」,反映農作物的成熟情況。「小滿」,黃河流域大麥、小麥果實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芒種,是指有芒的麥子已經成熟,有芒的稻子要搶種。

二十四節氣,分配到農曆十二個月里,每個月有兩個節氣,合起來就是這樣的歌謠:「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上半年,每個月的兩個節氣分別在初六、二十一前後,下半年則分別在初八、二十三前後。前後相差頂多一兩天。這就是完整的《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只差一兩天。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二十四節氣的科學依據

季節和二十四節氣,都是因為太陽處在不同的位置所導致的。早在幾千年前,偉大、智慧的中國人發現了時間之中周而復始的規律性,於是總結出「年」,並且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在此基礎上,古人先是測算出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節氣的具體時間點,然後在進一步細分,測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時間點。2200年前,中國的曆書中,就完整地測算出每個節氣的準確的時間點。

從天文學來看,地球在自轉,同時一直圍繞太陽公轉。地球有一個赤道,赤道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半。但地球圍繞太陽轉動,不是按照地球赤道轉動。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叫黃道,黃道和赤道有一個夾角,所以地球儀看起來是歪的。地球上的二十四節氣,就是根據太陽在黃道面上的位置來劃分的。這個屬於天文學知識,孩子不大聽得懂。只是告訴孩子,這麼複雜的天文學知識,中國古人幾千年前就掌握了,是不是很偉大?西方古人把一年分為十二星座,中國人分為二十四節氣。一個星座嚴格對應兩個節氣。分得越細,就越難,就越科學,中國古人的科學水平高了西方一個等量級。

中國人相信「天人合一」,自然界和人是相通和相對應的。自然界的變化和人的身體、命運之間,有著複雜而隱約的相關性。這是中國人養生的邏輯起點,春種夏長、秋收冬藏,講的是自然,也是人。同時,這也是中國人算命的邏輯起點。比如中國人的屬相不是從元旦、也不是從春節開始的,而是從二十四節氣的「立春」開始。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採用,並為多民族所共享。這樣的偉大貢獻,不是人類最偉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嗎?所以,這次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天經地義,順理成章。

越來越多的孩子生活在城市之中,跟大自然、跟風花雪月、跟春夏秋冬越來越遠。但是,隨著吃飽、穿暖、住好等物質要求逐步滿足之後,越來越多的人也意識到,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能與自然相脫節。什麼時間吃什麼、穿什麼、幹什麼事情,都與春夏秋冬聯繫在一起。順應自然,而不是違背自然,人才能健康、快樂、幸福。節氣,是最大的自然。

新華社在報道中指出,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現代化農業技術的發展,「二十四節氣」對於農事的指導功能逐漸減弱,但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彰顯出中國人對宇宙和自然界認知的獨特性及其實踐活動的豐富性,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和創造力,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見證。


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哪個地域發明的?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辦法回答,只能推測。該怎麼推測?要知道,古代的農業節氣、曆法和天文基本都是一體的。那麼,我們就那拿其中一個作為突破後。下面看一則舊聞,試著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1983年,在日本奈良明日香村距今1300年的高松墓冢中發現了一副奇異的星象圖,而它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象圖。

在高松墓冢中,整個頂部繪滿了這幅星象圖,而圖中不僅描繪了包括昂宿星、天狼星、北斗七星、處女座、天秤座、獵戶座等68個星座的具體位置,也用三個同心圓來表示出太陽系中的天體運動軌跡。此外在這個星象圖周圍分別還繪有一隻玄武,象徵守護墓冢的北部;一隻朱雀,象徵守護南部;以及一隻青龍和白虎,象徵守護東部和西部。

究竟古代日本人是怎麼繪製這張星象圖的?到今天仍沒有人能給出合理的解釋,不過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的旅日考古學家史蒂文·倫肖(Steven Renshaw)的說法:「這個墓穴之前很可能是一個外星人的地球基地,而這個星象圖就是他們用來進行空間旅行的導航圖。」

此外,日本獨立研究員中村滿木和津古的研究也發現,高松墓冢的星象圖描繪的像是今天中國西安和洛陽的天空,也就是說這幅星象圖很可能是在中國所繪製然後再傳到日本的,或許這其中又暗藏了另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二十四節氣」的發明,是我國先人對天象長期觀察、不斷探索的結果。英國學者李約瑟曾贊道 : "中國人在阿拉伯人以前,是全世界最堅毅、最精確的天文觀察者。"

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哪個地域發明實施的呢?大家知道,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而「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發明實施的地域不言而喻,再具體一些,主要是指華中、華北這一溫帶地區。

古都洛陽東南的登封縣有一座最古老的天文台「登封觀星台」(現存建築遺迹,建於元初),由高8.5米的「測景台」和長30.3米的「星天尺」組成。相傳周公曾跋山涉水,風塵僕僕地從西周首都鎬京來到這裡,主持過測量日影。至今還珍藏著公元724年唐代所立的石表,上刻「周公測景台」五個字。正是在這個地方,我國先人在觀察、測量太陽位置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把一年劃分為若干「節氣」,逐漸增補,最終發明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

《春秋》書中,已有許多春夏秋冬四季的記載。西漢的《淮南子-天文訓》則完整地記錄了全部「二十四節氣」。節氣只固定在太陽的一定日期上,不跟陰曆日期而變動,所以它屬於陽曆範疇。


這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勤勞的(漢族同胞)人民智惠的結晶!五千年來一直指導著黃河中下游廣大民眾豐衣足食、特別是農耕經濟社會各級政府部門運作費用的主要來源!二十四節氣是河北、山西南部、河南、山東等省!特別是在河南全境非常準確!半小時都錯不了!你去查一下有關史料書即將會很明白!


二十四節氣準確地說應該是大中原一帶,即關中平原.陝西秦嶺.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包括安徽北部和江蘇北部,黃淮流域一帶,每年四季分明,夏季潮濕炎熱,冬季乾燥寒冷飄雪,和南方的濕冷是有明顯區別的。如將節氣對應月份的話,與公曆對應比較準確,每年的七月八月最熱,一月二月最冷,比如現在剛到九月份,炎熱的夏天剛剛過去,即將進入秋高氣爽的時節。


推薦閱讀:

粵語的起源與古詩詞的關係
「靖康之恥」,唯一勤王成功的忠臣,死也不過宋金邊界
猶太人的歷史(4-7/8/9/10)末代士師:大力士參孫
法德千年矛盾及法國德國近代崛起史
從中東到中亞,橫跨土耳其和哈薩克的探秘之旅(4.1萬字攻略 深度歷史整理 美圖 乾貨Tips)

TAG:氣象 | 文化 | 歷史 |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