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病人要怎樣改善生活質量,減少痛苦?
常有人說,癌症晚期就不要治了,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逛就逛,其實這就是對生活質量的一些設想、或者奢想!病人噁心、嘔吐如何想吃、去吃?疼痛也不是病人想睡就能睡的!渾身沒勁又咋逛么?這就需要考慮如何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只有治療才有可能!
晚期不等於生命終末,某些癌症在病人身體狀態還可以的情況下,適當的抗腫瘤治療有可能使腫瘤變小,使癥狀減輕,才可能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更好的生活質量。依賴於醫學的進步,靶向、免疫等等精準化治療已廣泛使用,讓更多的患者看到生的希望!
癌症病情、身體狀況以及經濟支持等原因不能抗腫瘤治療時,我們也不能輕易地放棄,應該採取適當的藥物、或其他治療以緩解病人的癥狀,讓病人舒服些,這時以生活質量為先,而生存時間考慮在後。
癌症晚期影響病人生活質量最大的問題就是疼痛,據資料顯示大約3/4的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不能等到耐受不了才去治療,有疼就去治,不要考慮藥物的副作用,吃止痛藥也不會加速病情的。絕大多數、90%左右的病人經過合理的藥物治療疼痛可以緩解、或明顯緩解,用藥三階梯五原則仍是我們要遵循的。
常有人擔心胸水、腹水穿刺引流後水生得更快,這是有可能的,但是病人已經被水壓的呼吸都困難,為什麼不放一點水呢?
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胸悶、氣短,消瘦、乏力等等癌症晚期常見癥狀,都需要積極去治療,具體情況可能都不太一樣,具體對待,讓病人痛苦少些、生活好些。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
這個問題講幾點乾貨供參考,可能更實際一些。我們姑且認為癌症晚期的患者,已經基本放棄治療,只選擇保守的對症治療的情況。
距離去世前6個月-1年這個時候患者也許主要的問題是心理的焦慮,恐懼。另外就是伴隨著轉移部位和程度的加重,出現了不同的癥狀。
如出現肺轉移,則可能出現憋氣。
如出現骨轉移,則開始出現劇烈地疼痛。
如出現腦轉移,可能會出現肢體癱瘓或者頭暈。
這個時候,你最需要做的還是間斷地就醫,對於相應的癥狀進行處理,例如吸氧,止疼,脫水等等。
我們知道,對於晚期癌痛,治療的原則就是無上限。也就是只要疼,就加量,不用太考慮成癮和藥物依賴的問題,生活質量大部分都在陣痛這一步。當然,一般的嗎啡類的陣痛葯都有便秘的問題,注意口服一些促進排便的藥物。
距離去世前3個月這個時候主要的問題可能會增多,患者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癥狀,每個癥狀都會很重。你這個時候不太確定患者什麼時候會走,也許很快,也許很久。
例如出現胸水、腹水。
重度營養不良。
吃不下飯,乏力。
這個時候其實你需要做的更多是營養支持,讓患者能吃好喝好。有人會說吃得越好腫瘤長得越快,但是這個時候你不吃,只有讓病人因為免疫功能底下,出現感染,很快就出現問題。
另外有人會說抽胸水,抽腹水,越抽越長。但是這個時候請不要太在意這些,因為患者大量胸腹水的時候會非常難受,我們能做的,是患者能舒服一天就是一天。
另外,患者疼痛仍然會加重,可以到醫院開具類似於芬太尼透皮貼劑等外用,可以管72小時,同時口服美施康定這類的鎮痛葯,如果還是止不住疼痛,可以考慮再加量,或者到大部分醫院的疼痛科去處理。一定讓病人把疼止住了,不疼才可能會有相對比較好的心情。
去世前1周-1個 月注意適時的放棄,不要過度搶救,更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太多的悲傷。
晚期的癌症病人,往往已經擴散至全身,這時候使用手術切除已沒有意義,而放化療僅能起到控制癌症發展的作用,但考慮到其毒副作用,對於肺癌晚期患者的身體狀況,很可能經受不住,甚至會減少患者生存期,加速患者死亡。
而且晚期病人會出現腹部積水,身上疼,下肢水腫,生活都無法自理,極其痛苦難受,此時應該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減輕病人的痛苦,而不是過度治療。首先得提升病人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可通過補充麥芽硒來提升免疫力,減輕疼痛
補硒可增強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從而抑制過氧化物和自由基對細胞成分的氧化作用,保持細胞的完整和正常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也有研究表示,硒顯著地影響免疫系統所包含的全部三種調節機制,即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非特異免疫。能促進淋巴細胞產生抗體,使血液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或維持正常,進而提升或者維持人體免疫機能正常。
補硒可以通過膳食補充,平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硒的食物,像是蘆筍,蘑菇,紫薯,動物肝內臟,海產品,牡蠣,甲魚等。但膳食補硒因個人吸收有異,食物補硒見效慢,而且個人的需求量不同,食補很難滿足不同需求。現階段補硒一般會以補硒製劑為主,而且大多是補充有機麥芽硒的,這個吸收比較好。
麥芽硒是屬於有機硒,並且據《人和動物的微量元素營養》(朱蓮珍·主譯校)一書中指出:麥芽硒、酵母硒、硒酸鹽、覃類硒,其中麥芽硒的生物活性最高,吸收利用率最好。
建議購買補硒產品選用麥芽硒最佳,因其吸收率最好,也避免了補硒過量導致脫髮脫甲等副作用,麥芽硒產品有許多,不管在藥店還是網上一般都有賣,尤其是網上,大藥店有時都很難買到,另外還提醒一點:不可因貪便宜而購買「三無產品」,那樣得不償失。
癌症患者晚期不可繞開的一個話題,就是癌痛的問題。在專業腫瘤科醫生的看來,治療癌痛須系統規範,科學用藥。患者和家屬不可貿然為之,也不可以長期只服一種止痛藥,要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科學用藥。
甚至一些,腫瘤科醫生把攻克癌痛,和緩解癌痛當成重點課題來研究。
癌症晚期患者如何緩解腹水、食欲不振等癥狀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於一晚期患者來說,抽取腹水有時是很必要的,在食物搭配上要講究營養均衡,好消化,又富有營養的飲食,對於癌症患者是一個非常必要的健康保障。
一個癌症患者到了患病的晚期,會有很多願望,比如說出去走走、旅遊,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這樣的選擇是可以支持的。因為癌症患者的心情和情緒,也是需要家屬護理和維護的,這也是他癌症晚期生活質量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減少痛苦不單單指身體的,還包括心靈上的,所以對癌症患者晚期生活的關注和照料,不能以偏概全,要系統科學全面,兼顧身心。。
1.調整飲食結構:飲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不可偏食,不可暴飲暴食,禁食油炸熏制、肥甘厚膩、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煙限酒。
2.選擇適量規律的運動:所謂的適量運動,就是要選擇合適的鍛煉時間,合適的鍛煉地點,合適的運動項目,運動量不能過大。
3.做好情緒管理:癌症的發生、發展除了與理化因素有關外,還與社會心理新宿(尤其是負面情緒)有關,因此情緒的管理在腫瘤的治療階段也有極大的影響,不良情緒會削弱機體的免疫功能,對患者來說,情緒的管理會是一個過程,要逐步學會順其自然,帶瘤生存,讓自己學會與癌症相處。
4.家人及醫生的支撐:家屬和病人應多溝通交流,讓病患充分表達情感,多鼓勵病患積極面對,在治療的過程中學會和醫生做朋友,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晚期癌、癌晚期,都是令人絕望的人生階段。絕大多數晚期癌症沒有治癒的可能。因此,大多數癌晚期患者要重點關注的是能活多久?活的怎麼樣?因為癌症是一種侵襲性、轉移性、消耗性、具有佔位效應(擠壓人體正常細胞有效空間、干擾和破壞人體正常細胞功能)的一種疾病,進入晚期,一般來說這些特點都會體現的淋漓盡致。表現在患者身上,就是各種的不舒服,比如沒玩沒了的咳嗽喘促,不罷不休的噁心嘔吐,不期而遇的巨量減肥,沒頭沒尾的軀體疼痛,等等等等。這些嚴重的身體不適感,還要加上治病花錢帶給家人的經濟負擔,還要加上對於不久將與家人親友分離的「死亡恐懼」。可以看出,身處癌症晚期,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不亞於一個等待死刑的罪犯。那麼,如何才能幫助癌晚期患者改善生活質量、減輕痛苦呢?
「癌晚期」概念寬泛,醫生與病人理解認知往往大相徑庭。有的是醫學上所說的IV期(俗稱晚期),病人並沒有特別不適的癥狀,這種情況需諮詢正規醫院腫瘤專科醫生,尋求治療辦法,有的對癌晚期的解讀是醫學上確實已沒辦法、病人身體已經處於臨終階段,這種屬於狹義的癌晚期,往往比較嚴重,確實需要安排後事,治療方面不建議四處尋醫,更不建議逼著病人吃大把大把的葯,逼著病人去放化療,需要做的事情是盡量照顧護理、盡量幫助病人減輕痛苦,盡量避免病人在痛苦的嗷嗷哭叫中度過餘生。
不同地區、不同經濟狀況的晚期癌人群之間方式也不一樣,城市居民癌晚期由於報銷方便,願意經常在醫院裡度過,其實這樣也不好,在控制好疼痛的情況下,沒有有效針對腫瘤治療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在家庭為好,家庭的溫馨和家人的團聚就能直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農村偏遠地區居民由於報銷方面、經濟方面,往往選擇在家庭中度過臨終階段,好處是有家庭的溫馨,但需要注意解決好包括疼痛在內的各種痛苦。
據WHO統計數據預計,到2020年我國新發癌症病例將超過1500萬人。
新發癌症患者中,疼痛的發生率為30%-50%,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發生率更是達到了70%-90%。
疼痛控制效果不佳,使患者產生焦慮、恐懼、抑鬱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所以,做好癌症疼痛患者的居家護理尤為重要。
(網路圖,僅供參考)
居家用藥護理要點妥善保管藥物,按時按量服用止痛藥物,不可擅自停葯、自行增減藥物,避免「不疼不吃、疼了再吃」,如有疼痛控制不佳及時諮詢醫生;
口服的緩釋藥物,如鹽酸羥考酮緩釋片等需要整片吞服、不可掰開、不可嚼碎服用;
監測藥物不良反應,如:便秘、噁心、嘔吐、呼吸抑制等,及時諮詢家庭醫師或者門診隨訪。
(網路圖,僅供參考)
親屬護理要點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和照顧,主動詢問、耐心傾聽患者對於疼痛的訴求,創造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給予長情的陪伴,幫助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保持患者清潔、整齊、端莊形象,重視其社會角色;
提供多樣化營養豐富的食物,保證蔬菜水果的攝入量,鼓勵多飲水。
(網路圖,僅供參考)
自我護理要點合理利用物理止痛的方法,如:想像療法:想像積極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避免一些不愉快的回憶,從而提高疼痛治療效果;
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積极參加感興趣的活動,使思想集中於愉快的刺激,從而減輕疼痛;
音樂療法:傾聽輕鬆愉悅的音樂降低對疼痛的敏感性,緩解疼痛;
放鬆療法:通過靜坐、深呼吸、有氧瑜伽等身體部分肌肉放鬆,從而達到增強疼痛忍受力的效果。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腫瘤四科 劉健美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虛弱」的概念越來越被認為是在醫療保健和健康預後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相關數據顯示,在65歲以上的患者中大約有10%至20%存在虛弱癥狀,在85歲以上的患者中發病率則增加了一倍。隨著人口的持續老化,存在虛弱癥狀的患者數量會變得更多。
癌症患者的虛弱不容忽視
在被診斷患有癌症的患者中,老年人占相當比例,並且每年約佔癌症死亡人數的80%。鑒於癌症本身以及所提供的治療方案都可能成為挑戰患者的生理儲備的額外壓力源,而老年人體力下降,恢復能力也降低了,因此對於老年癌症患者尤其是個挑戰。
事實上,超過半數的老年癌症患者都會存在體質虛弱或前期體質虛弱,這些患者的術後併發症,化療不耐受,疾病進展以及死亡風險會明顯增加。
虛弱是一種複雜多維的狀態
現代醫學認為,簡而言之,虛弱狀態是一種對於壓力源極度脆弱的狀態,會導致很多不良的健康結果。
而事實上,虛弱是一種複雜的、多維的以及在循環狀態下的生理儲備減少,可以導致應激性和適應能力下降,並增加對壓力源的易感性。這是一種以多種生理系統衰退為特徵的病症,通常與年齡相關(儘管並不完全)。
篩查虛弱可以指導患者治療決策
根據目前的建議指出,所有70歲以上的患者及因慢性疾病導致體重明顯下降(>5%)的患者都應該進行虛弱的篩查。然而,對於使用哪種方法進行虛弱癥狀的篩查和評估是最佳的,答案並不明確。對於接受手術,化療和放療治療的癌症患者而言,虛弱的判別尤其重要。
——手術——
對於手術而言,已有研究表明,與以前的幾種手術風險評估工具相比,虛弱是手術預後的一個更強的預測指標,並且越來越被認為對於非腫瘤手術患者具有價值。
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時,虛弱會影響長期和短期的生存期
在一項針對進行結腸切除術的176位結直腸癌患者的研究中,調整患者年齡和疾病分期,分別使用表型虛弱評估方法及以CGA(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為基礎的虛弱評估方法,結果發現虛弱可以導致患者總生存期更差(使用表型虛弱評估方法的風險比(HR)為2.67,即虛弱患者生存期更差的風險為非虛弱患者的2.67倍;使用以CGA為基礎的虛弱評估方法的風險比為3.39)。
另一項根據術前實驗室檢查結果(白蛋白<3.4 g/dL,血紅蛋白<35%,肌酐>2 mg/dL)評估脆弱的研究中,同樣觀察到虛弱的胃癌切除患者更差的總生存期(HR, 1.613)和無複發生存期(HR, 1.532)。
虛弱還會影響到術後併發症
在接受結直腸癌切除術的患者中,虛弱與主要併發症有關(優勢比(OR)為4.083,即虛弱患者發生併發症的概率為非虛弱患者的4.083倍;而在接受胃癌切除術的患者中,虛弱患者發生全身併發症的風險顯著增高(OR, 6.063);在頭頸部腫瘤、泌尿系統腫瘤、食管癌、胰腺癌、婦科腫瘤、原發性肝癌及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虛弱患者中,接受手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增高(頭頸部腫瘤OR, 1.65;泌尿系統腫瘤OR, 3.70)。
術前進行虛弱評估,可以使虛弱患者的一年死亡率降低3倍
如果在術前風險評估中,增加對於虛弱的評估,可以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機會,對於虛弱的患者來說,一年死亡率可以降低3倍。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評估了9153位接受手術並參加術前虛弱篩查行動的患者。如果患者被定義為虛弱,則通知手術、麻醉、重症監護及姑息治療的臨床醫生,並根據團隊意見對圍手術期計划進行修改。在實施術前虛弱篩查行動之後,30天、6個月及1年的死亡率下降,在虛弱患者中尤其明顯(30天死亡率,3.8% vs 12.2%;6個月死亡率,7.7% vs 23.9%;1年死亡率,11.7% vs 34.5%)。
——化療——
對於化療而言,通常使用ECOG身體狀況(ECOG-PS)進行患者耐受治療能力的臨床評估;然而,ECOG-PS是對日常生活活動的評估,並沒有考慮年齡,合併症或虛弱的其他方面的因素。由於這些患者可能會因為癌症本身以及用於治療癌症的藥物(包括化療藥物)導致身體虛弱,所以不斷更新癌症患者的治療觀念非常重要,特別是在老年人群中。在這種情況下,虛弱的評估可以為化療的選擇和劑量提供信息,特別是對於在標準臨床試驗中代表性不足且預後通常不如年輕患者的老年患者。
識別虛弱,並給予合適的治療,提高生活質量,不影響生存期
在一些研究中顯示,虛弱的患者出現化療相關的毒性及治療不耐受性的風險較高。
目前,癌症治療中的治療計劃一般基於醫生和臨床的判斷。根據現有文獻,癌症患者的虛弱和前期虛弱非常普遍,並且這些患者存在與治療相關的死亡率和發病率的風險。因此,對老年癌症患者進行常規評估可能有助於臨床醫生對於患者和治療的選擇。
在一項名為ESOGIA的臨床試驗中,患者隨機通過CGA評估來判斷接受「適合」或「標準護理」(基於身體狀況和年齡)。在CGA組中,「適合」患者接受基於卡鉑的治療,易損患者接受多西他賽,而虛弱患者接受支持治療;在標準治療組中,對於年齡為75歲及以下的PS評估為1的患者給予卡鉑,對於年齡為75歲及以上並且PS評估大於2的患者給予多西他賽。儘管CGA組和標準治療組之間的總生存期或治療無失敗生存率沒有統計學差異,但CGA組患者出現化療副作用的風險更小(所有等級),並且由於副作用導致治療失敗的次數更少。所以儘管總生存期差異不大,但此研究表明,CGA有助於增加「適合」患者接受化療的機會,並且與治療期間毒性的增加無關。
——放療——
與手術和化療一樣,越來越多的臨床需要使用虛弱這一概念來指導患者的治療決策並了解接受放療患者的治療結果。
在最近的一項評估影響放射治療完成和毒性的因素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年齡並不能預測放療引起的毒性,這促使人們思考虛弱可能對放療毒性的預測作用。而在另一項使用Edmonton虛弱量表(該量表被認為可以預測一般內科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來確定在所有疾病部位放療副作用的相關性的研究中,63位招募患者的分析顯示,29%的患者具有3級或更高的毒性,但Edmonton虛弱量表的評分與放療毒性之間並沒有統計學相關性。
顯然,關於虛弱在放射治療中的作用的研究是非常初步的,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確定虛弱在放療治療決策中的作用以及對放療癌症控制和毒性結果的影響。
區別對待中醫的「虛」
當然,很多人也會提到中醫所講的「虛」。中醫基礎理論強調虛實是相對的,虛並不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東西,更不是一個數據。中醫「虛」的概念在西醫里是沒有生理指標度量的。
一般地,中醫將體質虛弱稱體虛,把慢性疾病的虛弱稱虛證,並將虛弱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類型,結合心、肝、脾、肺、腎五臟,則每一臟又有氣、血、陰、陽虛弱的類型,如肺氣虛、脾陽虛等。中醫理論是講平衡的,人體氣血陰陽不平衡、不足的是虛弱,需補養。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因為虛的種類不同,治療也不能一概而論,不能隨意用「大補」之物來解決。
把「虛弱」不懈地研究下去
雖然,虛弱的概念已經逐漸在癌症患者中被認可,並且已被確定為術後併發症,化療不耐受,疾病進展和死亡的預測因子。但總體而言,虛弱及治療的關係研究仍處於前期階段,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特別是在臨床試驗的背景下,需要進一步制定虛弱的標準化定義和分界點。
在以上所提到的臨床試驗中,大多使用表型虛弱評估方法及CGA虛弱評估方法。
表型虛弱評估方法,是腫瘤學中使用最廣泛的虛弱評估工具之一,被美國外科醫師學會(ACS)和美國老年學會評定為老年患者術前評估的最佳策略之一。通過對體重減輕、力量、精力、緩慢的步速及活動不足這五方面進行評分,1-3分之前為前期虛弱,4分或以上為虛弱。
CGA虛弱評估方法,是腫瘤學中被廣泛研究和使用的工具之一。CSGA(癌症特異性的老年人評估)是在CGA的基礎上修改的一個更簡短且更有針對性的工具。通過對功能狀態、合併症、認知、精神健康、社會運作、社會支持及營養等方面進行評分。
更關鍵的是,還需要更好地理解虛弱對於患者護理的價值。
腫瘤醫師和外科醫生需要繼續努力來確定,究竟患者怎樣的狀態可以被評估為虛弱,並且將虛弱的概念融入培訓課程並促進多學科決策制定,這將有助於開發更多個性化的管理策略並優化癌症患者的護理。
癌症晚期病人想要改善生活質量,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控制癌痛,二是加強營養,三是提升免疫力。
首先是控制癌痛。止痛首選口服的止痛藥物。輕度的疼痛,一般採用非甾體抗炎葯,如撲熱息痛等。中度及重度的疼痛,則需要用可待因、嗎啡、羥考酮等阿片類鎮痛藥物。這類藥物是目前已發現的鎮痛作用最強的藥物,毒副反應相對較小,可作為癌痛患者長期治療的主要藥物。其鎮痛作用隨劑量的增加而增強。但要注意身體耐藥性的問題。
第二個就是需加強營養。營養方面要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維持患者的身體各個器官機能,防止體重下降,對於患者抵抗癌細胞,穩定病情,改善生活質量等有極大裨益。食物可以多選瘦肉,魚肉,蛋類,豆類等,但需注意的是晚期患者通常會有反胃等情況,因此飲食方式可以做到少食多餐,菜式多樣化,多喝湯水等,並且需多吃清淡果蔬,以及山楂等開胃食物。
第三個提升免疫力。這方面其實有個簡答而直接的辦法可以做到,就是加強微量元素硒的補充,補硒可增強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從而抑制過氧化物和自由基對細胞成分的氧化作用,保持細胞的完整和正常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此外微量元素硒對於癌細胞也有抑制作用,是出名的抗癌之王,對於患者降低複發轉移的風險有幫助。硒還能讓患者對鎮痛藥物保持敏感,是的鎮痛效果最大化。硒也修復腸胃黏膜,對於晚期患者而言,可緩解噁心嘔吐。
硒是癌症患者最佳的伴侶,並不是說補充就能補充的,要使得補硒起到效果,是需要技巧的。第一要補充有機麥芽硒,這個吸收最好。第二個是要搭配維生素E一起補充,能促進人體對硒的吸收。
而且補硒最好是食補,葯補一起進行,食補不穩定,作為輔助方式,葯補能控制補硒量,作為主要方式。因此,最好是能多吃蘆筍,紫薯,蘑菇等含硒高的食物同時,也能適當的通過硒維康口嚼片等補硒製品進行專門補充。
當家裡有癌症病人時,家屬似乎每天都過著「提心弔膽」的日子,想給予病人無微不至的照護,但很多時候又有很多的疑惑和無奈。我們常說,癌症患者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注意飲食護理等儘可能緩解腫瘤疼痛、減輕癥狀,延長病人的生存時間,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那麼,到底該如何照顧癌症病人、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呢?
生活質量的概念
癌症是一個難治性疾病,因此,如何減輕病人的痛苦、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就成為治療的目的之一。談到癌症患者生活,我們常常提到生活質量這個詞。很多藥品包括靶向葯如易瑞沙,特羅凱也是延長患者生存期,以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
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QOL)又稱生存質量或生命質量,癌症病人生活質量問題,早在40年代就已提出,當時Karnofsky利用行為狀態量表對癌症病人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從此,癌症病人的生活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測量工具也不斷改進。
生活質量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加上生活質量本身包括的內容較多,很難用一句話加以概括。目前有關生活質量的描述,臨床上能夠達成共識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生活質量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就癌症病人來說涉及到自覺癥狀、情緒、對醫療環境的適應、與醫務人員的關係,以及生活、工作和社會活動能力等。歸納起來,生活質量主要由病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三方面的健康所決定。
二、生活質量是病人的主觀體驗,主要依靠病人自己的判斷。同是癌症患者,認為癌症是可以治癒者,一般不產生明顯的心理壓力;以為癌症意味著死亡的病人,往往會出現嚴重的不良情緒。這就要求在測量生活質量時,一定要讓病人根據自己的體驗親自完成問卷。有研究表明,對同一組病人,根據病人自己的體驗和根據醫生的觀察得到的生活質量指數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
三、生活質量隨著病人生活時間的改變而改變。譬如癌症病人對化療的反應,治療之初副作用比較突出時,病人可因忍受不了而失去信心;經過一段治療效果逐漸顯現出來,病人可出現情緒高漲,對副作用的耐受也可增強。
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內容:一般認為生活質量主要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交及人際關係。
如何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疾病控制
減輕或消除病人的自覺癥狀,就等於消除了病人的痛苦——通過檢查發現腫瘤縮小、消失或被切除,病人會對治療產生信心和希望。患者情緒高漲、精神比較愉快,生活質量自然就會提高。有許多研究發現,最大限度的癥狀控制在改善生活質量中是第一位的。
止吐劑抑制病人嘔吐;孕激素類藥物如安宮黃體酮、甲地孕酮促進食慾,增加體重;泛細胞保護劑如谷胱甘肽、阿米富丁保護肝腎功能;採取相應的細胞因子,保護骨髓功能,如促粒細胞生成素、促紅素、促血小板生成素等;適時的控制病人的疼痛。
二、精神支持
精神支柱非常重要,很多人說癌症患者是被嚇死的,其實也不無道理,癌症患者不僅忍受著身體上的痛苦,而且忍受著極大的精神上的痛苦,擔心治療後是否會複發、還能活多久、癌症死前癥狀等等問題而產生恐懼、焦慮、絕望和抑鬱情緒;病人住進醫院一時不能適應新的環境可出現孤獨感,對病人給予精神上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有研究表明,給病人適當的勸告可緩解其焦慮和抑鬱情緒,改善生活質量。
三、健康教育
直到現在,人們都存在著癌症是一種「絕症」的錯誤觀念,一旦患了癌症,患者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覺得自己治不治都行,反正都要死…從而出現焦慮、抑鬱、消極(放棄生命)等不良情緒。癌症患者很需要健康教育,建立癌症可防可治、癌症不等於死亡的觀念,樹立戰勝癌症的信心和積极參与抗癌鬥爭的決心,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評估癌症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意義
一、生活質量測驗可用於判斷預後
生活質量是一個綜合性指標,與病人的精神狀態和接受的治療有直接的關係。因此,原則上講,生活質量高的病人應該比生活質量差的病人有較好的預後。有研究表明,行為狀態(生活質量的一部分)是許多惡性腫瘤患者生存的強烈的預後因素。
一個研究小組對肺癌病人進行FLIC測量發現,FLIC得分可作為腫瘤複發和病人生存的預後指標。Kaasa等在對生活質量與生存之間的關係研究後得出結論——癥狀和病人的心理健康是最好的預後因素。Earlam等在對一組結直腸癌伴肝轉移病人進行生活質量、腫瘤大小和生存關係的研究發現,生活質量提供了一個比腫瘤大小更好的生存估計。也有一些研究出現不一致的結果,在對治療前病人生活質量與生存關係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生活質量是病人生存的預後因素。
二、評價姑息性治療的重要指標
臨床發現有許多晚期癌症已失去根治的機會,給予姑息性治療以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適當延長生存期是必要的。然而,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仍然面臨毒副作用的問題。此時對病人進行生活質量的測量,對療效的評價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特殊的指導意義。近年來資料顯示,有許多腫瘤臨床研究都把生活質量測驗作為評價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
三、生活質量評估可指導臨床實踐
癌症主要治療措施手術、放療和化療都帶有一定的破壞性和毒副作用。原則上講,手術範圍越廣對腫瘤的切除越徹底;有時較小範圍的手術並不一定縮短病人的生存期。此時可藉助病人的生活質量來指導手術的範圍。
推薦閱讀:
※「最全水果食用指南」糖尿病患者
※多轉發吧,這篇文章能對眼睛做全面檢查!
※保護心臟,吃魚?還是吃魚油?美國心臟協會2018新薦
※為什麼會有「喝水都胖」的這種體質存在?
※?小兒推拿的三大騙局,你知道多少?
TAG:健康 |